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工作心得: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教師工作心得: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2024-08-01 閱讀 4022

教師工作心得: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教師的思想素質影響著教育的質量。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因此我認為用心與孩子溝通,用心去關愛孩子,教育孩子,就是提高教育質量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愛學生就是愛自己的事業。成功的教育離不開真正的師愛,即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要學生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須主動地與學生建立愛的關系。當教師主動接近學生,一次次真心實意關心和愛護他們時,學生不會無動于衷。他們會被感動、感染和感化,產生對教師的親近感與仰慕心理。這樣,教師的要求就容易被學生接受,達到教化的目的。那么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有愛心的教師呢?

一、以真心關愛學生

用真誠的愛心,換取學生的信任和尊敬。班級就好像一個大家庭。教師要把愛傾注給每一個學生,視學生為親人,用家庭的溫暖去感化他們。像慈母嚴父一樣嚴格要求和關心他們。如天氣冷暖的變化,要關照學生增減衣服;每天晨讀時,要看看學生有什么反映,聽聽他們的意見;學生有什么小毛病就要問長問短,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像兄長一般地關愛他們,鼓勵學生將自己生理、心理、學習、生活上所遇到的種種困惑,通過面談、寫信或記日記的形式向教師傾訴。采取絕對保密的方式盡最大的努力給予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走出各種迷惑和困境,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以誠心換取學生的真心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鑄造,情感只能以情感去感染,愛學生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師愛的最高境界不是母愛,也不是父愛,而是朋友之愛,因為這種愛的基礎是平等:作為教師不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學生,而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與學生的對話,不僅僅是談話,而是通過談心、通信、家訪等形式,與學生溝通。知學生們的心,就可以贏得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教師和學生之間,就看不見有什么“代溝”,有什么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隔閡,這才是取得教育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接近我們并樂于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

三、以高度的責任心關愛學生

教師愛學生,并不是過分溺愛,放縱不管,聽其自然。而是要從嚴要求,這是對學生充滿愛的表現。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孟子也主張教師要嚴,“大匠海人,必以規矩”,該方的就方,該圓的就圓,但是對學生的嚴,必須以愛為基礎,要以情啟迪,嚴慈相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的愛,富有教育意義的愛。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學生大多生長在“蜜罐”里,家長對他們已經寵愛備至,呵護有加,所以師愛不能只停留在噓寒問暖等表面上,更不能放任、縱容,一味心慈手軟,疏于管理。

古訓有云:“教不嚴,師之惰。”師愛給予學生的應具有更深的內涵,要讓他們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學生正確地判斷,把握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不論是青春年華的教師,還是行將退休的教師,都應保持童心,嘗試著走進學生的心靈,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尤其對犯錯誤的學生,更應冷靜、理智地了解、分析他們的行為,遇到個性強,養成教育差的,需要角色換位,情感換位.地思考問題,尋找癥結,對癥下藥,真正成為學生成長旅途上的引路人。

我深深地懂得,做一個教師,愛心很重要。如果說最初的愛來自于職業的要求,自己命令著自己,自己提醒著自己,那么,能讓這愛綿延不絕的,是我們的“心”。用心去愛學生吧,讓愛一路伴隨他們成長。縱然不能給予鳥語花香,也可以帶來些微綠;用心去愛學生吧,讓愛成為畫中和諧的一味色彩,即使不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也不會是大煞風景的涂鴉之作;用心去愛學生吧,讓愛回報愛;用心去愛學生吧,讓愛地久天長。

篇2:小學英語教師隨筆:讓愛心和智慧為我們助航

讓愛心和智慧為我們助航-------暑期培訓學習心得

第四小學哈麗美

根據市領導及市教體局的安排,7月11日至29日我們參加了北美13位教師對全市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能與北美的教育學博士、碩士以及各教育層的教學專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聆聽他們的教誨,的確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二十天來,我們既緊張又興奮,既激動又期待,為他們標準流利的發音所吸引,為他們淵博的專業知識所折服,更為他們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所感動。他們毫無保留的課堂展示和經驗介紹讓我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我的老師Mrschristensen雖然六十多歲了,但是她的言行舉止之中無不流露出一位優秀教師所具有的風采。她的課堂讓我從聽力、語音、詞匯、句型、語法教學等都學到了不少教學知識,同時自己的英語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課堂中,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理念:以人為本,以培養興趣為出發點,讓學生快樂學習并將各種趣味活動貫穿始終。老師所采用的這些活動讓我記憶尤為深刻。

一、唱歌。課前、課中、課后,只要有合適的時機,教師就穿插一些歌曲,即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可以緩解學生學習的疲勞感。

二、韻詩(Chant).在很多時候,Chant非常有助于學生記憶單詞的。學完單詞后,編一些朗朗上口的Chant,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另一種方式之中跟快地掌握單詞。

三、游戲活動。

很多活動非常富有趣味性,作為成年人我們東感覺很有意思,所以我想我的學生們一定會更加喜歡。

1、搶凳子游戲。如:沒有凳子的同學說一個老師固定好的句式,回答為“Yes”或“No”。如果回答是“Yes”,立即起立搶坐站起來的認的凳子,沒有搶到凳子的同學接著說句子。這個游戲可以用來反復練習固定句式。

2、競猜詞語。如學習了詞語后,將新學的單詞卡片發給小組,然后教師說意思學生說單詞想站起來并舉起所說單詞者得分。

3、交換和作者。

這種方法是用來反復練習對話。Mrschristensen把這種活動稱為Waponcircle.幾個學生圍成里外兩個圈,形狀像一個花朵,中間為花蕊,外圈為花瓣花瓣每和一個花蕊進行完對話后依次順時針或者逆時針交換一個合作者,直到回到原位。當然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在這里就不再依次例舉了。

由此我認識到:課堂教學在客觀地考量著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教師在上課之前備課是否認真細致,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會在課堂上直接體現出來。我想以后上課應該想著方面努力;

一、善于啟發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匹千里馬,老師則是發現他們的伯樂。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蘊藏的能量。可能深埋在地不被發現。如何調動這些積極因素是一個好老師應該追求的。

二、注重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境

語境的創設必須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如講“light”“heavy”時,用學生的書包來這一課程資源來輔助教學,讓學生立刻就能知道單詞的意思。又如在講時間時呈現一個鐘表,借用鐘表來教學‘‘What‘‘sthetime?‘‘效果非常好。

三、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

1、善于利用多媒體,體態語言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2、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松,活潑,瀟灑的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3、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后盾,詞匯豐富,課堂充實。

四、難點的巧妙突破

老師首先要從視覺和聽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先通過各種方式的認讀使學生很輕松地掌握單詞,教師再引導學生先組合出一個句子,化難為易,最后再提升到讓學生自己來組合其他句子。讓學生很輕松就把難點突破了。

五、注重高年級學生的特點

注重英語交流、培養英語思維,注重對語法知識點的梳理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不在是讀讀說說就能完成任務了。他們進入了英語學習的另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有大量枯燥的語法知識點需要他們的掌握。,例如在教新句型時,出現了現在進行時態式,教師就應立即進行歸納和梳理。老師不是在做題的時候才給學生歸納總結語法知識點的規律,而是在這一語法知識點一出現的時候,就要把這一知識點歸納梳理好,讓學生系統的有條理的掌握語法點。

從教十多年的我對自己的教學比較自信,自以為是個對教學投入而又用心的教師。但在這次培訓中,當這些老師說出他們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我卻很震撼。美國教師如此敞開心扉的將自己的心得與我們分享,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是的,教師的一個無心之舉,卻讓孩子幸福了很久,從而改變了一個孩子的學習態度,甚至改變了孩子的一生。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總是過多關注孩子的日常表現和學習成績,較少留意他們脆弱的心靈,尤其那些處于愛的真空狀態的留守兒童,忽視他們的情感需求。老師在日復一日的繁瑣中變得愛心匱乏、冷漠偏激,有時甚至粗暴地踐踏他們的尊嚴,讓他們心存畏懼,敬而遠師。作為老師,無論生活中有多么的不順,我們都應該將一切煩惱拋在室外,帶著愛心和耐心走上講臺,用心靈呵護生命,用青春點燃激情,用熱血譜寫贊歌。我們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呵護每個孩子,不去傷害他們,也許我們的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可能改變一個孩子的行為,善待孩子應是我們教師的行為準則。

光有愛心的教育還是不夠的,只有借助智慧的力量才能讓孩子們飛的更高更遠。怎樣點燃孩子的智慧的火花?教師必須是永遠充氣的打火機!讓學生樂此不疲,充滿期待。我想這就是教學的藝術,也是每位教師追求的人生境界。

笑對孩子,笑對得失,笑對人生。給自己的夢多一些浪漫的遐想,給自己的心多一些快樂的追求。曹植曾說過“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負;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其實,學會用一種超然和從容的態度去看待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擁有一份“雁過無痕,風吹無形”的淡定,才是最佳的人生態度。沉積心靈的悸動,聆聽內心的回音,讓自己在凡塵中獨守飄逸,在濁世中散發香郁,為自己點燃一盞心燈,用愛心引領學生走過青春的沼澤,用智慧啟迪學生打開創造之門,用信任幫助學生放飛理想的風箏。總的來講,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教學是一門用心的學問,是一門用心的藝術。要讓學生“知其然”,教師必先“知其所以然”,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教師必先“知其未盡然”。有時好課上起來很不容易,加深自己對問題的思考和理解,更可以不斷地發現問題并在以后課堂上進行修正,不斷的嘗試、驗證自己的思考。只有自己發現的問題,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才會不再是問題。這對自己的提高很有幫助。

篇3:教師讀書隨筆愛從我們做起:讀《愛心與教育》有感

帶著自己的心,帶著自己的夢,帶著自己的實踐,帶著自己的思考,又一次拜讀了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良久無言。

在書中看到了教育的鮮活,看到了教育的靈動,看到了教育的輕盈,看到了教育的詩意,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學生朝我走來,他們帶著微笑,帶著苦惱,帶著失落,又帶著收獲;然后又款款離去。從他們的背影里,又看到了對生活的向往,對未來充滿信心的追求,帶著“要讓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快樂”的信念,走向他們美好的未來!

我沉浸在李鎮西的教育情懷里。那一枚枚雞蛋的情意,那一封封信函的浸淫,那一次次活動的熏陶,那一顆顆童心的爛漫,無不是教育智慧的結晶。給汪斌煮的雞蛋,醫院里飄飛的歌聲,學生一次次的秘密行動,無不牽動著我的情懷。我在比照中反思,在反思中常常為自己開脫,漸漸的,我發現,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靈魂,是一個非同一般的教育者和思想者。從萬同的故事里,我看到了耐心和恒心,從程樺的思想飛翔我看到了李鎮西對優秀學生的激勵與培養的教育機智……我的靈魂被觸動,我的思緒被鏈接,我的心靈被震撼!此時的我又一次沉默了。

沈志文,是我遇到的一個比較調皮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隨意的和前后左右說話;課間又和其他同學互相打罵,為此,我沒少批評他,但他從來不頂撞我,每一次都“低頭認罪”,過后一如故我。后來,我想了個辦法,封他為班上的體育委員,他非常高興,一下子安靜了好幾周,工作也比較賣力,但幾周以后,他又開始犯錯誤了,雖然犯的不是什么大錯,但是也影響了周圍的學生,有幾個家長和同學對他的意見很大。我又找他談話,寫保證,但也沒有多大的成效。不但如此,沈志文又不完成作業了,有時候甚至幾天都不交作業,座位已經被我安排到最好一排,似乎也無所謂。說實在的,當時我覺得自己對沈志文已經仁至義盡了,是他自己不爭氣,所以也不大管了,只是讓班干部偶而約束一下他的行為。

當看完李鎮西《愛心與教育》后,把沈志文與萬同相比,沈志文無疑要好得多啊!但自己與鎮西師相比,相差實在不能以道里計!

另一個學生叫崔賢杰,是個非常善良的學生,也很有正義感,每當女同學受到欺負,他總會挺身而出,所以在班上很有人緣,但是學習成績不如人意,經常的不寫作業,我放學的時候沒少留他,直至到他把他的作業寫完為止。記得有一次,在上完課的時候,讓組長收作業,卻遲遲不見崔賢杰的作業,我的火氣呼的一下冒了上來,“你的作業呢,是不是又沒有寫?”,我嚴厲的訓斥到。“我忘到家里了”,他很無助的看著我,“沒寫就是沒寫,還撒謊”,我又一次大聲的說到。崔賢杰沒有再說什么,只是不停的掉眼淚。下課后,為了核實情況,我打通了他家里的電話,從他媽媽那兒,我得知了孩子的作業確實忘到了家里。此時此刻,說真的,我如坐針氈!為自己的魯莽,為自己犯下的不可原諒的錯誤,而后悔不已。書中李鎮西教育孩子的故事更是喚醒了我沉痛的記憶,讓我明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老師有多難,自己離合格還有多遠的距離!如果我能早一些讀到《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如果我能早點領悟到師生之間的愛,或許對待這兩個學生也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愛可以融化心靈的丑惡,愛可以讓人變得美好,愛可以消除任何代溝,愛是素質教育的精華,正是這份精華造就了社會的人才。

朋友們,讓我們接受人與人之間無私的愛、學校的愛、社會的愛,讓我們在與學生的接觸當中充滿愛,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此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