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技巧
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技巧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的“三風”建設,影響教育質量的提高。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長期細致的教育工作,不僅有其自身的規律,也有許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運用這些方法與技巧,會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根據自己多年來教育工作的實踐,談談對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認識。
一、同學生談話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學生。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溝通師生關系是關鍵。要使師生關系融洽,與學生談話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談話是一門藝術,只有掌握這一門藝術并且在實踐中靈活應用,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教育,才能達到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教育和轉變學生思想的目的。
在一個班級中有幾十名學生,同每一個學生都談話是很難做得到的,時間上也是不容許的。因此,先把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然后根據各類學生的特點,選擇典型的學生談話,以點帶面,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談話方法,使談話針對性強,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1.1與優等生談話,注重穩定和提高優等率
一個班級中,優等生約占20%左右。許多老師錯誤地認為,優等生各方面表現較好,同他們談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其實,優秀生在班級中是一面旗幟,影響力是很大的。因此,經常與優秀生談話,穩定優秀生情緒,擴大優秀生面,樹立正氣,對做好班級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對優秀生的幫助和愛護,讓他們進步更快。
優秀生的特點是比較自信,也比較自負,往往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同他們談話,可以采用提醒的方式,在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的基礎上,使用一些暗示的言辭,含蓄的語言,旁敲側擊的辦法,在和風細雨的交談中,讓他們懂得自己的不足,正確評價自己,正確地對待自身的缺點,揚長避短,向更高的目標奮進,確保優秀生全面發展。
1.2同中等生談話,注重鼓勵他們樹立更高的目標
中等生在班級中占絕大多數,比例最大,大約有70%的學生。他們都認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沒有拼搏精神,也沒有前進的動力,對什么都抱無所謂的態度,反正表揚不沾邊,批評也沒有份。對這部分學生,應該先穩定他們的情緒,千方百計地把他們發展成為優秀生,擴大優秀生隊伍,防止他們掉隊,滑入后進生行列,這是同他們談話的目的。對中等生,應以表揚為主,真正觸動他們的心靈,說明他們在各方面都很有潛力,只要有好的學習方法,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有堅強的毅力,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鼓勵他們樹立更高的目標。同時,在談話時也說清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永遠站在中間是不可能的,學習也一樣,不進步就會落后。
1.3與后進生談話,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后進生在班級中占比重不大,僅有10%左右,但是他們的能量卻很大,一個班有兩三個紀律差的學生,可以使全班不得安寧。也有一部分后進生在班級中抬不起頭,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少言少語,認為自己天生愚笨,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看不到希望。班主任的工作是為了轉變學生思想,特別是轉變后進生的思想。同后進生談話,要區分兩種情況,對那些搗亂的學生,不僅要嚴肅批評他們的搗亂行為,讓他們認識到搗亂行為的危害性,而且要找出他們的閃光點,說明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改正缺點就是好學生,就有希望。對那些認為自己生來就笨,自卑感很強的學生,要想方設法證明他們并不是天生愚笨,鼓勵他們正視自我,抬頭走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決不能把他們說得一無是處。通過談話,切實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篇2:班主任和學生談話一些方式和技巧
班主任和學生談話的一些方式和技巧
班主任和學生談話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談話工作需要技巧,談的好可以事半功倍,談不好沒有效果浪費時間甚至起到反作用。
談話前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這是談話的準備工作,沒有準備的談話不如不談,你不知道學生現在的問題是什么,你不知道學生需要什么,談話沒有針對性談不到學生心里去,簡單的批評和表揚是沒有效果的!
談話過程我個人認為先表揚在表揚中提出不足,應用柔和的語言例如建議什么的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當然對待原則性錯誤則需要激烈的語言!
談話班主任習慣和學生面對面,其實讓學生捎話的效果也比較好。例如當張三來辦公室時,應該立刻反應到他和李四關系不錯,把需要對李四說的話裝做無意的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交流,或表揚或批評或期望等等,讓張三把信息傳給李四,當然這種交流要言簡意賅,針對性要特別強。
總之班主任和學生談話是隨時隨地的,只要有學生在場你的每一句話都要有針對性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經過思考的有效的,絕對不能出現隨意的話特別是可能挫傷學生積極性的話或者可能對學生產生傷害的話。
班主任看似無意的一句話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做班主任時,當學生和你頂撞,當學生跟你沖突,而且,與其談話時猶如對牛彈琴,學生在暗地里陽奉陰違,大事不犯,小事不斷,這時,你應該考慮怎樣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我個人認為,在找學生談話時,要注意幾個“要”與“不要”。
一、要注意找與學生談話的時機,不要等學生犯錯誤后再談話
A男生某天下午上政治科試卷講評課時與同桌多次講話、玩耍,科任老師勸說并批評該生,但該生不聽。此時,科任老師將這兩位學生的試卷撕成了碎片,于是A生與科任老師發生了沖突。
隨即,科任老師把此事告知班主任。班主任的做法是,立即找到A生,停課談話,新賬老賬一起算,并責令該生寫出檢查以及向該科任老師認錯。
這位班主任的做法正確嗎?我認為該班主任在處理方法上欠妥。
第一,從學生的心理角度上來說,學生與科任老師發生沖突時,情緒上必然激動,同時認為是老師撕了自己試卷才會發生沖突,不是自己的錯,不能接受寫檢查的處罰,更加聽不進班主任所講的道理。
第二,班主任在同學們面前停了A生的課來談話,使得A生自我感覺給其他同學另有看法,A生心里會更加倔強,更難于接受批評教育。
那么,作為班主任,應該如何處理呢?個人認為冷處理比較好。由于此時學生情緒激動,而班主任對突發事件情況的掌握有所欠缺,導致思想工作不利開展。應當讓學生繼續上課,暫時緩解學生情緒,尋找合適的時機再與其談話。
如果班主任對事發過程有全盤的掌握,則找學生談話的目的就比較明確了,理由也更加充分了。班主任可以在課外時間找學生個別談話,心平氣和地去分析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結果,并明確提出班主任自己的看法,讓學生主動承認自己當時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等學生犯了錯誤后再談話。學生犯了錯誤后,心理上有一定的壓力,情緒上也比較波動,因此,與學生談話,特別是與紀律性較差的學生談話要注意找準時機,更不能秋后算賬。
二、要注意把握談話的分寸,不要以為老師說得越多就越好
某班主任在中斷考試后的第三個星期找B同學多次談話,談話的場所選擇在宿舍,飯堂,課室,校園。B生在班里是前四名的優等生,同時在級里也排在前七十名的位置。
班主任的談話目的是希望B同學在學習上爭取有更加大的進步,力爭在期末考試中能進入班里前三名,年級前六十名。班主任說:“如果B同學你能勤奮學習,更新學習方法,就一定能實現這一目標。”
你認為該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對嗎?我認為,雖然該班主任用心良苦,但恐怕收效甚微,甚至是負面地影響了B學生。該班主任犯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錯誤。
第一,以為班主任說得越多越好;其次,說話的語氣定得比較死;第三,談話的場合也不合適。與學生談話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學生的心態。
首先,B生也許認為老師的語言太多太羅嗦,似乎在干擾他的學習。班主任的這些大小道理,軟硬道理學生可能聽不進去,反而覺得班主任是“復讀機”。
其二,班主任過早的定好談話的調子,給學生造成了無形的壓力,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一旦成績沒有上去,就會給學生造成失落感。
其三,找學生談話要注意場合,不要總是找有其他學生在的地方,以免影響其他同學對該同學的看法。所以,班主任找學生談話要注意談話的分寸、方式、內容、場合等,力求談話的教育效果。
三、要注意避免談話的錯誤,不要總是談錯誤,談學習,談進步
某班主任找C生談話,該生是成績和紀律的后進生。班主任與其談話時,一針見血地指出C生近段時間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本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循循善誘地教導學生,千方百計地要學生把學習和紀律搞上去。
班主任找后進生談話要特別注意避免總是談學生的錯誤,總是要求學生認真學習,要求學生進步。其實,學校是培養人,造就人的場所,老師是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通過學校這個場所,通過老師的諄諄教導而慢慢形成的。
我們的校訓也充分體現了培養人、造就人的目標。所以,我認為班主任總是談學生的錯誤,談學生的學習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對雙差生而言,作為老師,要激發他的希望所在,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多看中他的長處,激勵他向上奮進,并且,從他的愛好和興趣方面去開鑿他,發展他,你不讓他掉隊,他也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希望,從而實現教育目標。
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是一門藝術,很有學問。以上的班主任找學生談話的“要”與“不要”提供給我們的班主任做參考,如有不當之處,務必請大家提出批評指正,目的是為了使我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發展。
的,班主任,技巧
篇3:班主任培訓會發言稿:班主任談話技巧
班主任培訓會發言稿:班主任談話技巧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王榮,我今天和大家談的話題是:班主任談話技巧。
(一)靜心,幫孩子們找感覺
課前準備,用心體會。我平常說得最多的就是“靜心、靜心!”但學生找不到感覺啊,我就會告訴他們,靜不靜心看幾個關鍵點
每個學期開學前幾天和放大假最后幾天,你還能安安靜靜;每節課包括晚自習上課前幾分鐘和下課前幾分鐘都能安安靜靜;美術課、音樂課甚至信息課你都能安安靜靜。五一、十一等節假日前后你安安靜靜。晚自習,老師進來了,走到你面前來了你都不知道,甚至被下了一跳,那你就真的沉到你的學習中去了。你不能老師在走廊經過,你馬上注意力就被分散了。一個班亦如此。
春游、五一假期前,學生興奮,安靜不下來,怎么辦呢?
開心,保持好開心的情緒。但今天的課是要上完才放假的,不要靜不下來,被老師一瓢冷水,你安靜下來了。但因此你的好心情也被老師破壞得了無影蹤,剩下留校、處罰。我很反感一個老師總是用留校、處罰來威脅學生,但如果你靜不下來,我被逼無奈還是會用這辦法的。我的目的不是處罰,我只想借此來督促大家安安靜靜。如果你靜不下來,也說明一個問題。你不配有好心情,因為你一高興就忘乎所以,所以老師就會時時刻刻注意壓制著你。你也因此很悲哀。所以我們說要“打得開,收得攏”、做到收放自如。
(二)老師批評學生對事不對人,批評現象,而不是為了發泄老師的情緒,不打擊學生,相信他只是一時沖動,一時糊涂犯的錯。而且批評時要抓住問題要害,對學生的情緒不能激發或阻遏,而應疏通、疏導。
說實話,我覺得很多班主任說起某某學生時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趕走。你的這種感覺小孩子是能感覺得到的。
抓住要害,批評現象。例不穿校服、化妝等現象(不自信、注意力不在學習上、要顯得自己不同些,特殊化;沒有別的顯眼的地方,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要你脫又不脫了;在外面又以校服為榮等)門孔放東西遮擋現象(不顧個人形象、不顧班級現象、不愛學習、作假、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等)
打架現象要抓住問題要害。小孩子往往會說他先打我或先罵我之類的話,第一,說明你自尊,在意自己的形象,這是對的,人不能隨意讓別人打罵。第二,他罵你,他是不是神經?每個人他都罵?他為什么只罵你?我們經常說多找自己的原因,你是不是惹人嫌?還是你那個地方做得不對?如果你確實那個地方不對,你就應該趕在他罵人之前先向他道歉,要避免事情惡化。如果你認為自己沒什么地方惹了他,沒什么地方不對,那他就是神經。如果他是神經,說不清楚的,那你就更犯不著和他一般見識,降低自己的檔次。第三,他打罵你,就是故意氣你,你真的中計了,你真的被激怒了,你就是蠢。第四,他打罵你,你不知道怎么辦,你知道用拳頭解決問題,說明你無能。第五,我不是說他做得對,但他打人或罵人你認為他的做法不對,說明你是有是非觀念的,你知道這不對,但很快你也犯了和他同樣的錯誤,說明你是明知故犯。第六,你知道不對,也知道老師學校會懲罰,但你先發泄了你的情緒再說,說明你做事情不顧后果。第七,有什么事情,你不要老師,不要學校做主,而都自己做主。每個人如果都像一樣,那這個學校辦什么辦?還辦什么名校?你為什么選擇這里?因為興華是名校,辦得好!叫你去普通中學,你還瞧不起那些學校,覺得那些學校太差了。結果呢,你到這個學校來以后又不能遵守這個學校的規章制度,你要求這個學校,但學校要求你時你又做不到,所以你時雙重標準。如果都像你一樣,這個學校還辦什么名校?
所以,如此一來,你本來是受害一方,但由于你自己不會處理,把自己弄到被批評被處罰,你太無能了。老師不是偏袒誰,不是說那個同學就是對的,我要分開處理,攪在一起就沒辦法處理了。
如何處理打架事宜呢?疏通情緒我一般會和學生商量。無非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班主任私自處理。如果我私自處理,我就犯了和你同樣的錯誤,不要年級組,不要學校,自己做主。這樣做,有這些危險。一旦你再打人,更或者打得比較嚴重(你反正脾氣來了就不受控制),被打同學家長找到學校,就會找我的責任,說這個同學原來就有暴力傾向,打過架,而且還沒處分,導致他一而再犯錯誤,我就會要受家長的批評。你的家長呢,也會怪罪班主任我沒有及時通知家長批評教育。學校呢,也會批評我說,那反正你可以自己處理啦,你不要學校啦,那你還是自己處理吧,那到時我就下不來臺了。第二種處理方式,就是報學校處理,一般至少會記過或更重。王老師也不想因為這么個事影響你一生,以后找工作看檔案,總有這么個污點。而且,說實話,報到學校,我也不想的,等下學校說我王老師帶出來的學生這么不聽話。可不報告學校吧,我又不是怕擔責任,而是王老師擔不起這么大的責任,萬一你下次打架打大了,你受傷了或其他同學受傷了,王老師都擔不起啊,現在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王老師拿什么給家長交代?
小孩子一般都會再三保證,希望老師能再給一次機會。我就會很為難說,你千萬別害我哦,你不能恩將仇報,下次再出現類似情況,我就不希望你再向我求情了,下次你再打架,我報學校你也不能有任何怨言。王老師不想影響你,我也愿意相信你不會再犯,我可以給你次機會,你下次不能再為難我。這個事情,可以導致兩個結果,你可以認為王老師體諒你,相信你,所以說通俗些,你買王老師這個情,以后你克制自己,或采取告訴老師等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好的結果;也可能,你認為王老師好講話,沒關系,我下次有求于她就是的,于是你還是打你的架,我呢就犯了縱容你的錯誤,這就是一個壞的結果。至于導致哪一種結果,決定權在你手中,我希望他是好的結果,不然我真的很失望。下次你求我,我就再也不敢相信你了。
至于要不要寫保證書,我一般不會讓孩子們寫。但我會問,要不要寫保證書?有的孩子還是很老實,說寫。我就會說,“嗯,能主動寫說明你是真的下定決心要改了,老師聽了很高興。保證書是什么,說得不好聽,就是個證據。你哪次再犯,我拿出來就是個證據。但是老師愿意相信你。我可以相信你嗎?”孩子一般會點頭。“那我就不要求你寫保證書哦,但你要值得老師信任哦!我們把保證書寫在心里,好嗎?”
如果你不放心,就讓孩子寫一份保證書,也讓孩子從兩方面看保證書。第一,起督促作用。老師留有一個保證書,所以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第二,起證據作用,下次再犯時,老師要怎么懲罰你就不得有任何怨言。導致那種結果,你決定!當然,老師不會你上課講了一下話,缺了一次作業,就總是拿這個保證書來說事,來威脅,但不能犯性質上的錯誤。
事情已經發生了,解決事情,把事情引向好的一面,最后他還好感激你,這就是最佳效果了。我就說李光老師說,要放到年級組處理,如果你硬是要自己處理也可以,但以后出現類似事情年級組就不管,你自己擔責任。
(三)看到學生“好”的一面,把事情引向“好”的一面。如打架,要再強調,為什么給他這次機會呢,他態度比較好。小孩子沒有不犯錯的,老師也會犯錯,都會犯錯。不能犯性質上的錯,打架、偷盜、離家(校)出走等。萬一已經犯了,我在意你的態度,你勇于面對、敢于承認錯誤,也是一種勇氣。如有同學打了架,我最不能容忍的是有還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一副你拿我怎么樣的神情。我不要和你斗嘴巴勁,我只告訴你,如果這個學校還讓你耀武揚威去了,那這個學校還辦什么辦?還辦什么名校?所以犯了錯,說得直接點,聰明點,別把事情越鬧越大,越鬧越嚴重,錯了就錯了,我態度好點,我改正,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弄到最后無法收拾,面子失盡。
(四)根據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態度
對女同學、對男同學、對自尊心強的,對班干部說清楚是希望他更優秀。對差生說清楚是沒放棄他,認為他可以做到的,對他抱有很大希望。
(五)要有預見性,要讓學生沒話講,要怎么說都是你有理由
如:考試前,我一般先會說“瓜田李下”成語,把手機關機,交上來,把資料收起來,看看在你的抽屜里、試卷下、屁股下等地方有沒有不該有的東西,等下別又說不知道,還有考試別東張西望,別做引起我誤會的事情,等等。
歷史課,我一般會說,我一周兩節課,我不要討你們的嫌,但你也別討我的嫌,我畢竟是老師,等下領導或別的老師從這經過,就會說“看王老師上課咯,里面鬧哄哄的。”“你讓我下不來臺,我就會讓你下不來臺。”“有同學如果你克制不住,你硬是要講,你現在申請出去,到外面去講,你沒有理由硬是要坐在里面講吧。坐在里面你講話,那我就要處罰。怎么罰呢?抄筆記!五遍!這是最愚蠢的方法了,但我的目的是督促大家做好,而不是處罰。你不想罰抄,可以啊,認真做好就是!有沒有既要坐在里面講話又不罰抄的,你現在站起來告訴我,不然我就認為大家都認可了這種方法。等下你就沒有理由不罰抄了。我也覺得這種方法很不好,我也不喜歡老師動不動就以罰抄留校來威脅,我已經強調過了,我的目的是督促大家。如果你能想到更好的辦法,能督促大家都做好,那好,我用你的方法。在你們沒有想到起作用的方法之前,暫且先用這個最呆滯的方法。”“還有,如果講話的人很多,我點到誰就是誰,只要你講了話,我沒冤枉你。你別告訴我說別人講得還多些,為什么不點別人的名字。你別考我,我沒你們厲害,你講了三句,他講了五句。我點到誰就是誰.”我甚至會開玩笑,說“別把這種方法說出去哦,等下我好丑的。”
如果學生講話,我會問他:“你是只有歷史講話呢還是所有的課都講呢?”,作業也是如此,“你是只有歷史作業不做呢還是所有的作業都不做呢?”
(六)有條件的答應孩子們的要求,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買人情
如打架處理,如孩子們請求別告訴家長,如歷史課要求看電影,如要求我到班主任那多表揚等
(七)抓住機會甚至制造機會表揚學生,多表揚學生,多激勵學生
比如:李光老師“這樣的班帶起了才有味”;楊玲老師“這又怎么得了呢,這么多人要獎勵!”
又比如,排節目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