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心得:語文課堂的靜默藝術
今天學習《我與地壇》,圍繞“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我要求學生討論: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為什么說這是一個活得最苦的母親?學生在熱烈地討論,學生在積極地發言,可是我還發現有一個學生在靜靜地流淚,她沒有參與討論,她更沒有起來發言,她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個人偷偷地、靜靜地、默默地流著淚。我的心猛得一驚,我突然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堂,缺少的不是熱鬧,而是沉默!確實,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民主、平等成為了新型的師生關系,討論、交流則是必備的教學流程,于是,課堂中,學生在積極地發言,大膽地表達,盡現個性的魅力??墒窃跓狒[的背后,我們是不是該靜下心來,思考:學生真懂了嗎?這熱烈的交流真是他們內心情感的流露嗎?這踴躍的發言就是課堂的最高境界嗎?所以我建議:語文課,請還給學生一片安靜的天空!
靜默,能給學生以思考的空間。在如今的各類展示課上,新課導入往往聲情并茂、異彩紛呈,但有個老師在教授《病梅館記》的時候,卻只出示了詩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的課文注釋--“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并提問:這樣的翻譯是否準確?課堂上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學生一下子蒙了,陷入了沉思:課文的翻譯是否準確?接下來才是一陣竊竊私語,繼之才有學生起來發言:詩句里有互文見義的現象,課文的注釋應該是有誤的。一語驚醒夢中人,學生作恍然狀。這個老師,正是給了學生以充分的思考的空間,學生才悟出了不能迷信課本的道理,才明白了應該用自己的心靈來感受語言,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見解,從而讓課堂洋溢著一種質疑探討的氛圍。正是有了這樣的入境,在此后的課文翻譯學習中,學生獨立地思考,積極地討論,大膽地質疑設問。
我想,這樣的學習,才是一個有益的學習,才是有益學習的學習,而這正是靜默所產生的效應。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如果馬上讓學生回答,可能只有個別同學能達到這樣思維敏捷的程度,而多數學生將失去一次創造的機會,將失去一個深入體悟的過程,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則明確指出“高中學生身心發展漸趨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他們探究能力的發展應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要“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末知領域的過程”,而這探究能力的培養,顯然要有一個思考的預設。
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的時候,學生提出來劉蘭芝完全可以和焦仲卿私奔,而不是自殺。針對這個問題,我沒有立刻讓學生發表觀點,而是請他們閉上眼睛,猜想劉蘭芝私奔之后的生活情景,猜想劉蘭芝私奔之后的一年、兩年、三年......的生活情景,然后請學生再用語言來描述劉蘭芝私奔之后的心理活動。在發言中,學生感受到了劉蘭芝的深深的痛苦。那深深的痛苦正源于她善良的本性,而那私奔所帶來的絲絲的幸福早已煙消云散。我想正是我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才讓學生有了充分地與文本對話的可能,從而才傾聽到了文本的聲音,觸摸到了人物的心靈,才真正地理解了劉蘭芝,透悟了劉蘭芝。劉蘭芝在學生的靜默中,是那樣地真實生動、血肉豐滿。
靜默,能給學生以想象的翅膀。語言文字有著豐富的意義和情味,但是教師是不能夠全部講出來的,所謂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言有盡意無窮”,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情境,而我們對于這種情境的體會,大概就只能展開想象的翅膀,任由心靈的飛揚?!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應重視作品閱讀鑒賞的實踐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努力提高審美能力”。這一切都表明語文課堂需要的是靜默,而不是熱鬧。一如詩歌《山居秋暝》的學習,我讓輕揚的音樂伴隨著詩歌的朗讀,讓學生沉浸在想象的海洋中,學生似乎看到那泉水、青松、翠竹、青蓮迎面走來,似乎感受到月照、泉流、竹喧、蓮動、浣女歸、漁舟下那一幅又一幅靈動鮮活的畫面,這樣的意境又怎是用幾個簡單的“清新”、“寧靜”、“自然”之類的語詞所能表露的呢!也恰恰緣于這樣的想象,學生才深深地體會到了蘇軾的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而這樣的想象正緣于課堂的靜默,緣于學生心靈的沉靜。
可惜的是,在現今的課堂中,教師們往往拋棄了語言的本質的品味,折斷了學生的想象的翅膀,而代之以繁復的漂亮的媒體再現。如教學柳永的《雨霖鈴》時,有一個課件展現給了學生一個這樣的畫面:一個衣袂飄飄的公子佇立在楊柳依依的岸邊,頭上一掛殘月。這種畫面,形象是形象,具體也是具體,卻沒有讓學生依憑著秋天的晨風,秋天的殘月,和依依的楊柳,通過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去體會此時此刻詞人心中的千般凄苦萬般愁怨及無盡相思......許多年之后,也許學生想起這首詞時,記住的是那個畫面,卻沒了自己的思想。本來,一千個學生可以由此讀出一千個柳永,而一幅畫面卻可能將一千個柳永變成一個一成不變的柳永。要讓學生體會此情此景,我們只能給予學生純凈的課堂,在靜默中啟發學生進行合理地聯想與想象,從而悟出文中百味。讓我們在靜默中感受意境,讓我們在靜默中走向詩人,讓我們在靜默中放飛心靈。
靜默,能給學生以情感的熏陶。馬卡連柯說“做教師的決不能夠沒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表情是內心情感的最直接體現”,我說靜默就是學生的表情,靜默就是學生情感表現的最高境界。在語文課堂中,多的是文學作品,只要我們能給予學生以情感的熏陶,多的則是學生情感流露的可能。那是一次作品的選讀,一個學生選了《一碗陽春面》,小說挺長,聲音又細,讀得也不動聽,下面一片嘰嘰喳喳,我本不想讓他繼續,但是出于對學生的尊重,我沒有出聲制止。隨著時間的流逝,選讀的聲音越來越模糊,而出乎意料的是,教室里卻越來越安靜,安靜得似乎要迸裂開來,終于那個選讀的男孩哭出了聲音,終于帶著哭腔讀完了結局。一直到最后,教室里都是一片安靜,同學們始終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十七歲的天真的年齡終于以靜默的方式接受了情感的熏陶。
在靜默中我們感受到了學生真摯的情感,在靜默中我們體會到了學生情感的成長。是的,語文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僅僅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文學不是一個推理過程,而是一個形象感悟的過程,這就是心靈的感悟。藝術家們通過他們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橋梁,使無數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靈受到啟迪,不管是“斷腸”的“天涯淪落人”,還是意氣風發的“風流人物”,都能通過這情感的共鳴,領略人生的真諦,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曾為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感動,為陸游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而悲嘆,也為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倍鴬^發,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緒而流淚。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著重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我想這一個個的感動,這一聲聲的悲嘆,這一次次的奮發,這一滴滴的眼淚,正是我們情感的流露,正是我們心靈的再現,生命就是在這樣的一次又一次的靜默中得到了升華,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這才是語文課堂的至高境界,正是這樣的語文課堂增進了“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系”,正是在這樣的語文課堂里,學生認識了社會、認識了自我,并能進一步地規劃人生。
如果說,今天的課堂中充滿了歡歌笑語、激情洋溢,這個有聲的世界給了我們民主的天空,那么,我更期待一個無聲的天堂,在這個天堂中有著生命的活力。
篇2:小學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心得體會
近年來,由于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青年教師逐年增多,而青年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主力軍,一個學校如果忽視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建設,就會失去教育發展的動力。因此,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握機遇、建立和創造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的機制,是提高整體師資隊伍素質的重要保障。根據我近幾年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我頗有一些感受:
一、選苗子
培養青年骨干教師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選好苗子。選苗子的標準有三條:
1.師德。被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必須具有“三心兩愛”,即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決心;艱苦奮斗,不畏艱辛,開拓創新的進取心;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教育事業。
2、師才。被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必須具備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獨立處理教材,選擇教法,有效地監控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會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裝備。
3.師識。被培養的青年教師必須具有合格學歷,專業知識扎實,知識面比較寬廣,興趣廣泛。
3、提供學習機會。學校要有意識地安排青年教師外出參加高層次的教育、教學研討班,市地一級的骨干教師培訓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更要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在職研究生學位。四、壓擔子
為了培養青年教師早日成才,學校要對青年教師實行“放擔、放心、放手”的“三放”,鼓勵青年教師勇挑重擔,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發展。
青年教師在教學上不搞論資排輩,要實行滿負荷工作量。讓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擔任班主任。學校要求青年骨干
教師不僅自己有教育和教學科研課題,還要積極參加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每學期都要開設教研公開課,千方百計地將青年教師的教研公開課推出去,讓青年教師在教學同行中接受檢驗。讓他們學習對學校某一方面的管理,可以進一步鍛煉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才干,為他們日后成為學校教育發展的棟梁之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對子
學校為了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才,在教學上要實行導師制,由學校的老教師或名教師與青年教師簽訂師徒結對目標責任協議書,具體規定導師傳、幫、帶的經驗職責。導師要向青年教師傳授自己的教學經驗,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品德水平和掌握業務。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開展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并且制度化,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
篇3:終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體會
20**年終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體會
文昌中學高三數學張榮杰
轉眼間,我來到文昌中學工作快6年了,在這一年中,我學習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下面我就以這一年的經歷談談我作為一個新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
第一學期我主要暫代生物實驗員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實驗室的設備一點也不熟悉,對一些實驗的準備也不大了界,作為一個新教師,我真的感覺很彷徨,幸好,這時組里的其他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我添置了很多與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有關的新器材和藥品,同時對原有消耗的其他設備進行了補充,維修實驗室桌凳,組織學生打掃衛生,積極準備實驗,合理安排實驗時間,較好地完成了實驗室工作,同時,我還對實驗室財產做了統計,迎接并順利通過了省領導對實驗室的評估檢查。
第二學期我主要擔任高儀年紀的生物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幾點:
1深入細致地備好每一節課,熟悉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力求把握重點難點,使課上內容簡單易懂,同時自己制作或借鑒網上比較好的教學課件,把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個現代教學模式結合。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一般第一次上總是感覺不太流暢,我及時從中獲得經驗,在下次上時更好的講授好。同時課堂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其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3堅持聽課,學習師傅和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結合新課程歷年,尋求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有側重的對其強調,掃除自己學習中的盲點,也為課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一年中我還擔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在優秀斑竹主任于永中老師的知道下,我學會管理班級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學生的一些經驗,認識到對學生以為嚴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嚴和愛的切入點。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積極汲取養分,感謝教育局給我安排的到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機會,請了許多資深教育工作者給我們授課,我受益頗多。
總之,我還很年輕,需要不斷的磨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物教師,為此,我將一如既往,努力早日達到目標。
20**,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