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心得: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工作心得: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活動中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關系,師生關系和諧順暢,可使師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教育任務,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又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近年來師生關系漸趨民主、平等、和諧,但有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常見的如:因學生調皮或墨寫寫不出、作業完不成,大冬天在教室外罰站、罰抄作業;教室里面壁而站;更有甚者,一連體罰多人;因學生頂撞老師,老師一怒之下,在樓道大聲追打謾罵學生;辱罵差生;學生回答不出問題,大聲訓斥、指責學生;還有一種比體罰更嚴重的現象就是對差生的貶低、放棄,對優生的過度關注等。
老師的這些做法拉大了師生間的距離,并造成學生的封閉心理或逆反心理,于是學生坑厭學、逃學,久而久之必然會造成師生之間出現矛盾,關系緊張,其最終結果是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也使教師無法專心教學,使教師處于緊張不安和激怒狀態,產生消極情緒,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厭倦和懈怠,而這又會引起學生的不滿,引起師生關系的惡性循環,從而嚴重破壞了學校教育活動。
一、如何才能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平等的、有促進性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愛心。愛是教育的基礎,愛也是師德的核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很難,但確實很重要。真正的師生互愛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同樣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誠的愛心才能建立起師生融洽的人際關系。當然,愛心并不是無原則的溺愛,良性的師生關系并非要改變"嚴師"的形象,教育過程中無目標,無要求,學生也無法成材。
二、那么該如何愛學生呢?
首先,我認為愛學生最重要的是理解、尊重學生。要把理解、尊重學生看成是首要工作。有位教育家曾經這樣說:“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沒有教育文明!”學生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他們的遺傳素質不同,家庭、社會、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學習的方式、接受知識的快慢也不同,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于苛刻,另外學生擁有獨立的人格和較強的自尊心,他們希望能與教師平等交流,象朋友一樣相處。教師要以長者的胸懷寬容地看待學生的個性特征,不能將學生的個性特點當作不良傾向加以制止,如有的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及意見,我們不能把他當成“刺頭”、“不守規矩”,當然尊重學生個性特征并不是對學生不聞不問,任其發展,而是要對其加以正確引導;學生是正在成長中的人,是身心還沒有發育成熟的人,難免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教育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能以權壓服,粗暴武斷,采取辱罵、體罰、變相體罰等方式,否則會阻礙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也會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我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學生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我向來很少嚴厲地批評他們,我會微笑著和學生講他錯在哪里,有什么后果,應該怎么做,我這樣做學生不會對我產生抵觸情緒,師生之間隔閡漸漸消除,學生變得很“聽話”,對我所上的課也就更感興趣了,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我的教學也得以順利進行。在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幾乎周邊所有的老師都告訴我上課一定要兇,否則學生不怕我,要是那樣就控制不住課堂,成績就搞不上去。可我天生是個和善之人,怎么也“兇”不起來,其實在我工作之初我就不想成為一個“兇巴巴”的老師,我想學生也都是懂道理的,我要和他們講明道理,用師生直摯的情誼來樹立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事實上,我上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和我的感情也非常好,考試成績也很理想,
教師尊重理解學生,同時也要教育學生理解老師的辛勞要讓他們知道是老師把他們領進了知識的殿堂,為他們開啟了心靈的另一扇門,教會他們如何去做人,他們的健康成長與老師的辛勤教導分不開,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就像“母親”一般,傾聽他們的心聲,替他們排憂解難,老師為他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其次,愛學生還要時刻關注學生,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使學生直接感受到你很關心他們,拉進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我們班級從外省調來一個學生,由于各省教學內容不同,新來到我們班的學生沒有書,我主動幫他買書,選修的新教材買不到,他上課沒有書,我就幫他復印了一整本教材,送到他手中,送書的時候我聽到班級同學說:“哇!老師真好啊!”這個學生對我沒有說聲謝謝,但從他的上課的表現以及考試成績中可以看出他的感激之情:他雖然成績總體不好,但我的課程從不“拖我后腿”,而且在他的五門功課中我的功課的成績總是最好的。在生活方面學習各方面我都經常幫助我的學生,時間長了,學生了解我了之后,需要幫助的同學也樂于向我開口,在我生病休假的一段日子中,我的學生在她的語文日記中寫道“好想我們的歷史老師啊,她就象我們的大姐姐一樣-----”看到學生這樣寫我很滿足,很高興,我知道學生是懂事的。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也需要長期精心的呵護。相信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定會迸發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育效果的顯著提高。
篇2:小學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心得體會
近年來,由于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青年教師逐年增多,而青年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主力軍,一個學校如果忽視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建設,就會失去教育發展的動力。因此,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握機遇、建立和創造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的機制,是提高整體師資隊伍素質的重要保障。根據我近幾年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我頗有一些感受:
一、選苗子
培養青年骨干教師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選好苗子。選苗子的標準有三條:
1.師德。被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必須具有“三心兩愛”,即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決心;艱苦奮斗,不畏艱辛,開拓創新的進取心;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教育事業。
2、師才。被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必須具備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獨立處理教材,選擇教法,有效地監控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會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裝備。
3.師識。被培養的青年教師必須具有合格學歷,專業知識扎實,知識面比較寬廣,興趣廣泛。
3、提供學習機會。學校要有意識地安排青年教師外出參加高層次的教育、教學研討班,市地一級的骨干教師培訓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更要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在職研究生學位。四、壓擔子
為了培養青年教師早日成才,學校要對青年教師實行“放擔、放心、放手”的“三放”,鼓勵青年教師勇挑重擔,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發展。
青年教師在教學上不搞論資排輩,要實行滿負荷工作量。讓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擔任班主任。學校要求青年骨干
教師不僅自己有教育和教學科研課題,還要積極參加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每學期都要開設教研公開課,千方百計地將青年教師的教研公開課推出去,讓青年教師在教學同行中接受檢驗。讓他們學習對學校某一方面的管理,可以進一步鍛煉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才干,為他們日后成為學校教育發展的棟梁之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對子
學校為了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才,在教學上要實行導師制,由學校的老教師或名教師與青年教師簽訂師徒結對目標責任協議書,具體規定導師傳、幫、帶的經驗職責。導師要向青年教師傳授自己的教學經驗,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品德水平和掌握業務。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開展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并且制度化,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
篇3:終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體會
20**年終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體會
文昌中學高三數學張榮杰
轉眼間,我來到文昌中學工作快6年了,在這一年中,我學習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下面我就以這一年的經歷談談我作為一個新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
第一學期我主要暫代生物實驗員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實驗室的設備一點也不熟悉,對一些實驗的準備也不大了界,作為一個新教師,我真的感覺很彷徨,幸好,這時組里的其他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我添置了很多與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有關的新器材和藥品,同時對原有消耗的其他設備進行了補充,維修實驗室桌凳,組織學生打掃衛生,積極準備實驗,合理安排實驗時間,較好地完成了實驗室工作,同時,我還對實驗室財產做了統計,迎接并順利通過了省領導對實驗室的評估檢查。
第二學期我主要擔任高儀年紀的生物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幾點:
1深入細致地備好每一節課,熟悉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力求把握重點難點,使課上內容簡單易懂,同時自己制作或借鑒網上比較好的教學課件,把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個現代教學模式結合。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一般第一次上總是感覺不太流暢,我及時從中獲得經驗,在下次上時更好的講授好。同時課堂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其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3堅持聽課,學習師傅和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結合新課程歷年,尋求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有側重的對其強調,掃除自己學習中的盲點,也為課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一年中我還擔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在優秀斑竹主任于永中老師的知道下,我學會管理班級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學生的一些經驗,認識到對學生以為嚴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嚴和愛的切入點。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積極汲取養分,感謝教育局給我安排的到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機會,請了許多資深教育工作者給我們授課,我受益頗多。
總之,我還很年輕,需要不斷的磨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物教師,為此,我將一如既往,努力早日達到目標。
20**,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