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農村班班主任工作感想:淡化功利,靜心做事

農村班班主任工作感想:淡化功利,靜心做事

2024-08-01 閱讀 7306

農村班班主任工作感想:淡化功利,靜心做事

淡化功利,靜心做事;抓住特點,真心待人

從去年8月份到現在我做了一年多的農村班班主任。可能不少人認為農村班學生好管,不要操什么心。但同年級的人知道,我這一年來,操的心可能比原來當三年普通班班主任操的心還多。

一、淡化功利,靜心做事

學校一開始讓我帶中加農村班班主任的時候,還是蠻激動的,為不負領導所望,當時還真是躊躇滿志,信心百倍。但由于客觀原因,兩個中加班的實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第一次月考就給了我當頭一棒。第一次月考我班所有科目的均分都比另一個班低,很多科目還低了很多,就連我這個班主任所帶的物理均分都低了5分多,接下來幾次大考狀況也差不多。這樣一個成績不亞于一盆冷水澆下來,所以那段時間過得很是壓抑,在班上也總是拉著臉,心里很是著急,一急就很自然地壓學生壓得緊。許多學生升到高中本來就感到學業比初中重很多,我這一緊就只適得其反,許多學生當時根本不能理解接受,甚至有學生還產生了逆反心理。

我開始反思我為什么會這么急,是因為成績不如人。成績不如人會怎么樣呢?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的功利思想在作祟。我反思自己應該要淡化功利,真正靜下心來做點應該做的事。首先要調整心態,承認不足。不能光想著高考出彩、出名,自己應該盡心為學生做點實事。

教育既然不能太過功利、只抓成績,就應該本著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去做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有代表性地做了這么幾件事情:

1.五分鐘。

要同學們每天的學習非常辛苦,為了調節一下每天的緊張心理,我班從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后,每天開展“溫馨五分鐘”活動。每天晚自習前的五分鐘,輪流由一位同學上臺表演一個節目,可以是唱一首歌,講幾個笑話,讀一篇文章或詩歌等等。同學們對這項活動非常歡迎,還自創地在講臺前準備了一支蠟燭,每天一到時間就關燈點蠟燭,場面非常溫馨。每天的“溫馨五分鐘”從同學們的周記反映來看,還是起到了一定的調節作用,不少人說晚自習的效率比以前要高,而且由于只需五分鐘,幾乎不占學生的學習時間。再者由于我班大部分學生都是農村來的,所以膽子都比較小,不敢自我表現,“溫馨五分鐘”還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機會,這不正是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嗎?

2.督促大家讀英語。

農村來的學生大多英語不好,英語語感很差,英語老師說要多讀。我就鼓勵大家每天早晨早起讀英語,農村班學生大多住校,早起方便。為了起到一個表率作用,我作為班主任,堅持每天六點四十五分準時到班,等我到的時候不少人早就到了,其他人看我每天都到這么早,也都漸漸在我之前就到了。現在每天六點四十五分在我到班的時候,班上已經是書聲瑯瑯。這樣從六點四十五分到七點半,每天可以多出一節課讀英語,長期堅持下去,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到現在已堅持一個多學期了,很多學生的英語都取得了進步。

3.帶領大家跑步。

有一段時間,班上總有人請病假。我感覺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太差了。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怎么能高效學習呢?看來鍛煉身體是很有必要的,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跑步。道理一和大家講明,大家都贊成。為了不耽誤學習時間,我們把跑步時間定在每天下午放學后,跑完后再吃飯。只要不下雨,我每天下午放學后,都會準時在操場上等大家。上個學期我們定的是每天兩圈,跑完不要幾分鐘,也不吃力,跑了兩三個月后,大家是越跑越快,越跑越輕松,從這個學期開始每天跑三圈。這樣跑下來作用還是很大的,最明顯的例子是我自己,自從跑步后,我自己的鼻炎很少犯了。

當你靜下心來,不那么功利,不那么心急,盡心做事的時候,情況自然而然就向好的方面發展了。現在我和同學們的關系已經很融洽了,學習成績雖然依然落后,但已經進步很多了,差距縮小了很多。

二、抓住特點,真心待人

做學生工作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農村學生相對城市學生的優點就是刻苦勤奮,缺點就是膽小內向敏感自卑。而城市學生又比較浮躁,往往過于自負,優點是膽大外向。

首先說第一點,城市學生相對要膽大外向些,而農村學生往往要膽小內向些。如果說對學生的管理要做到恩威并施的話,那么對待城市學生可能“威”要多一點,而對待農村學生“恩”要多一點。也就是說對城市學生要嚴一點,要不然的話,他們會騎到頭上去;而對農村學生人文一點,效果反而會更好。這方面我是有教訓的。第一次帶班,帶的是城市普通班,學生比較調皮,我很自然地就把握住了“嚴”的原則,因為不這樣就管不下來。三年下來,本著這一原則,當然還要自己真心對待他們,這個班被我管理得還滿好的,學生對我也挺服氣的,在最后的高考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去年升了一級,帶的是農村重點班,但還是蠻有信心的,心想那幫王八羔子我都收拾下來了,收拾你們還成問題。治班的法子很自然地還是過去那一套,以嚴為主。結果是這幫學生本來膽子就小,看到這么嚴,都被嚇到了。后果是怕是怕我,但有話也不敢跟我說了。明顯感覺到他們和你心靈之間的距離很遠,這可不是什么好事,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嘛。我到學生中一調研,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馬上改變策略,不再總是板著臉,課后多和學生談心溝通,盡量多鼓勵他們,還盡量創造鍛煉機會,使他們能膽子大點、外向點。現在學生雖然還怕我,但也敢和我親近了。

再者,農村學生往往比較自卑,而城市學生又往往過于自負。這方面我也是深有體會的。每次考完試,就有人哭鼻子,我就要忙著安慰人。農村學生只要一沒考好,就很容易自卑和自我否定,怪自己太笨,說自己能力不如人,覺得沒有希望了等等。一味地這樣沉淪肯定不行,所以每次總要去找他們談心,講明考試的目的,幫著分析失敗的原因,使他們重拾信心。說得多了,他們也漸漸堅強起來了。

還有,農村學生還比較敏感。他們對老師的一言一行特別關注。這可能跟農村學生大多住校,遠離父母,渴望得到老師的更多關愛有關吧。在高一上學期發生的“偏心”事件,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后,教務處在各個班搞了一次學生調查。一次在教務處辦事,碰巧看到了調查的材料,讓我很吃驚的是我們班居然有不少人說我偏心。當時還真有點想不通,一直以來還從來沒學生反映我偏心,而且我自己也沒覺得對誰偏心哪。當時還正是我在為班上成績不好而操碎了心的時候,這下可好,不但沒人感激你,許多人還說你不是,說你偏心,所以心里特別難過。當時真有點心灰意冷不想管他們了。冷靜下來,找學生了解了一下,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有個習慣,到班上總喜歡和前排的學生寒暄幾句,了解一下班級狀況。前排有一個學生外向一點,所以跟她聊的次數就要多些,結果不少人就說我偏心。開始還只少數幾個人這么說,后來傳得越來越兇。這些人太敏感了,了解清楚后,我還是很難過和生氣,一連幾天到教室都不說話,我就是要他們知道我在生氣難過。

過了幾天找了個機會再把事情的真相和他們說清楚了。學生知道是誤解了我以后,都不好意思了,都跑來跟我道歉。在星期天晚上,我照例去班上上晚自習,走近教室的時候發現教室里是黑的,我當時一楞:怎么沒人?這群人都哪去了呢?當我推門進去,里面立即亮了一支蠟燭,從燭光里發現大家都在,忽然他們都刷的一聲站起來了,在我還在發愣的時候,齊聲喊到:“老師,您辛苦了!”我當時是半天沒回過神來,看著他們一張張誠摯的臉龐,想起這段時間為他們操的心,我的眼睛濕潤了。看來只要你真心對待他們,就會有真心的回報。

無論是對待城市學生,還是農村學生,無論是嚴,還是松,都必須要真心對待他們。如果學生發現你不是真心對待他,你的教育就對他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甚至會排斥你。如果你是真心對待他們,即使你嚴一點,他們也能接受,甚至你做錯了,他們也會原諒你。

篇2:《班主任兵法》老師讀后感想

《班主任兵法》老師讀后感想

最近一次去新華書店,無意中看到了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一書,凝視著封面,那純凈的綠色草坪上射進一束束燦爛的陽光,遠處有一棵棵參天的大樹挺拔偉岸。“十年樹木,大樹擎天。百年樹人,桃李萬千!”我喜歡這樣寓意深刻回味無窮的封面設計,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拿回家細細品讀,萬瑋老師兵法的絕妙,招數的神奇,令我思緒翩躚;題目的精妙,語句的簡練,文筆的流暢,更令我贊嘆不已。對班級管理中棘手問題的科學獨到的處理都和封面的綠草地一樣散發著清新而引人思索。

這真是一本好書!。在本書中,一個個真實的教學事例被萬老師用非常生動詼諧的語言細細陳述,娓娓道來,讓我在每讀一個故事時仿佛身臨其境,在每讀完一個故事后都會很有感觸,有時是會心一笑,有時是開懷大笑,有時又感到對萬老師的種種招數由衷地佩服。萬瑋老師在應對這些事情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睿智,冷靜,果斷,幽默真值得我好好學習!回想自己走過的八年班主任歷程,有過彷徨,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有許多值得自己去學習、去反思的地方,這一點在我讀完了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以后感觸更深,在《班主任兵法》中提到,“教育反思”在教師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要養成隨時記錄工作得失的習慣;課下注意分析得失的原因;然后提煉出精華的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揚或改進;到了學期末再總結一下本學期的反思內容,可以寫下有價值的經驗材料,指導今后的工作。比如現在我們現在每個學期都要寫教學反思,我覺得這個做法如果真正地落到實處,那么,能夠幫助更好的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我們要善于總結、不斷反思自己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得失,努力提升自己管理班級的水平,使班級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學化。

《班主任兵法》是一位優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記,充滿了愛心、耐心,閃爍著教育智慧的光芒。一本好書,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它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真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東亭實驗小學楊春燕

篇3: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轉化后進生的點滴感想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轉化后進生的點滴感想

我班有個學生叫趙某。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么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此同學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個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某某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當起了值日生,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會心地笑了。后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周悅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績。我為了鼓勵他,獎給他一本日記本。獎品雖少,但能表示老師的一點心意。第二學期,他學習更努力了,在期中測試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績。

案例分析:

一、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鄭萬里這樣特殊的后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后進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在學生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于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讓鄭萬里同學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周悅同學一起坐,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鄭萬里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生厭惡、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編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業,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通過一年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鄭萬里同學搖身一變,由“搗蛋鬼”轉變為紀律委員,由后進生轉變為先進生!他無論在哪里見到我,都會親切叫上一聲:“老師,您好!”我總是報之一笑,并說上一聲:“你好。”

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愿: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后進生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之中,共同把后進生轉化成為先進生,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