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心得:一次難忘的身教
教師工作心得:一次難忘的身教
太陽東升,一抹紅霞,學校的花壇里,鮮花盛開,碧綠的葉子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春風頻吹,葉兒跳舞,花兒點頭,好似一幅美麗的水粉畫。孩子們像快樂的小鳥一樣來到學校,新的一天開始了。
上課鈴響了,剛才還是沸騰的教室像被施過魔法一般,頓時安靜下來。我輕快地走上講臺,開始了我的語文課。
我正講著課,突然一個孩子站起來說:“王老師,小紅很不舒服。”大家的目光一齊投向于小紅。我馬上放下手中的書,向她走去。我剛走近,“哇”的一聲,小紅同學吐了一地,一股難聞的味道立刻充滿整個教室。只見小紅同學臉色蒼白,汗珠從額上滲出來,雙手捂著肚子,痛苦地趴在桌子上,那樣子令我的心緊緊地縮在一起。其他孩子的表現呢?他們有的捏著鼻子,有的扇著書驅趕臭味,有的甚至離開座位,走到了教室外的走廊上,一邊走還一邊說:“受不了了,受不了了。”
面對這一場面,我心里“騰”地一下子就火了:同學生病了,沒有一個同學能主動出來幫忙,現在的孩子,真不像話!正當我想狠很地批評他們一頓時,教育家烏申斯基的話再次響在我耳邊:“教師的人格,對于年幼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育科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度。”我想:是呀,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出現這樣的情況,并不奇怪,粗暴的責備和訓斥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我深深地吸了口氣,問道:“誰有餐巾紙?”幾個孩子馬上送來了。我抽出幾張,一邊為小紅擦汗,一邊詢問病情,確認是因感冒所致,我的心才稍微放松了一點兒。于是,我提起一個撮箕從廚房弄來煤灰,清掃嘔吐物。雖然難聞的味道直鉆我鼻孔,弄得我都不敢呼吸,但是我沒有流露出半點痛苦的表情。我一邊掃一邊環視四周:捏鼻子的手松開了,扇書的手放下了,離開教室的同學回到了座位上,教室里又安靜下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過了一會兒,小明、王帥、周鈺潔三個孩子也拿著掃把走過來,與我一起清掃起來,很快,地面的臟物不見了,李博文同學用拖把擦著地,教室里的異味慢慢消失了。
我布置孩子們看書,馬上帶小紅去洗嗽,然后將她安排在我的辦公室休息,才急匆匆向教室走去。當我走近教室后門時,孩子們正在議論。一個孩子說:“剛才小紅吐了一地,我惡心得也快吐了出來。”另一個孩子接著說:“可不是?真臟啊。”又一個孩子說:“你們還在說臟,王老師去掃,一點也不嫌臟。我們這樣做不對!”又有一個孩子擔心地說:“王老師會不會很生氣?。”“應該不會吧,要生氣剛才就生氣了。”“如果下次哪位同學吐了,我們主動去做吧,再也不要讓老師動手了。”“對!這樣的小事我們能做好,我們要讓老師高興!”孩子們那真摯的話語像一股清泉,把我心中的“火”徹底澆滅了,還甜甜地滋潤著我。我滿心歡喜地走進教室,議論聲馬上停止了。小朱同學站起來,豎起大拇指對我說:“王老師,你真棒!”話音剛落,教室里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激動地說:“你們剛才說的話,我都聽見了。我今天很高興,因為看到了你們的進步,看到了你們的希望!孩子們,讓我們手拉手,人人都成為愛的小天使吧!”孩子們一張張的笑臉,比校園里的鮮花還要美麗,還要燦爛。
從那以后,班里有誰摔倒了,有誰生病了,有誰哭了,有誰遇到困難了,大家都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送去安慰,送去溫暖。我相信:孩子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更加關心同學,友愛同學。
對這件小事的處理,我更深深地體會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我想,學生只有看到優秀品行在自己的老師身上活生生地體現出來,才會信服,才能激發他們出自內心的對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必須自覺地、時時審慎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無聲的行動,示范的行為,去影響學生,帶動學生,吸引學生。著名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良好的品行會在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美麗的痕跡。”為了這美麗的痕跡多一些、深一些,我會加倍努力!
篇2:新教師履職學習心得體會
新教師履職學習心得體會
周家河小學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強調指出,要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黨委、紀委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對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兩個責任”的提出,抓住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關鍵環節,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一個重點。各級黨委、紀委,尤其是中央國家機關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構,必須不斷強化“兩個責任”意識,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來,加強擔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把落實好“兩個責任”作為當前一件大事抓緊抓實,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將履職盡責落實到以下幾點:
第一,熱愛學生。如果教師和藹可親,師生關系則比較融洽。師愛最受公眾期待。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第二,愛崗敬業,盡職盡責。這是教師基本的職業道德。教師職業是“人類幸福和自我完善”結合的職業。一方面,教師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崗位,撒播愛心,享受充滿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師從事的是一種培養人、教育人的事業,這對社會文明進步發展起一個推動作用,因此,教師職業關系著千千萬萬的自我價值和人生幸福,關系著學生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程度。
第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它關注著教師的教育事業心、正確的教書育人、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愛崗敬業是一種對事業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奮斗的動力,以及事業成功的保證。教師的職業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跡,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師崗位看作個人謀生的手段,那它永遠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認真負責、工作嚴謹是教師的需要,是道德責任感的體現,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在一行,愛一行,千萬不能坐在這兒,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四,愛崗敬業,勇于創新。在現實中,許多教師,存在與這相背的現象,只追求享受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固步自封,庸碌無為,走進課堂,無精打采,談起玩樂,神采飛揚;工件飄浮,好大喜功,心態浮躁,急功近利,對待備課、聽課敷衍了事,只知道貪圖享受、奢侈浪費,不求真,不務實,更談不上開拓創新。只有銳意進取,才能勇于創新。我們教師對知識要精益求精,不斷進取,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學術論文,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節奏,在求真務實中開拓進取。
第五,淡泊名利,志存高遠。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一定要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為人梯,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既然我們是教師,就要愿將青春許孺子,甘為盛世做人梯;既然我們是教師,就要一輩子用愛心去點亮一盞盞心燈,在照亮學生未來的同時,也輝煌自己的人生。正如泰戈爾所說:“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就讓我從事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綠蔭的`。”浪花選擇大海,雄鷹選擇藍天,而我選擇了三尺講臺!我時刻銘記著教師的責任。
第六,時刻以法律和廉政準則為鏡,鑒照自己的行為,在靈魂深處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從思想深處根絕貪圖享受、拜金主義、目無法紀等錯誤思想,不斷反省自己,慎獨、慎微、慎權、慎欲,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 現在正值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教育教學大改革的時期,社會的發展需要高能力高素質的人才,站在新的歷史高度上,我沉甸甸地意識到使命在肩,責任如山。我將在這一片讓心靈守護者熱血奔涌的神圣沃土上,不斷充實自己,展示自己,勇于進取,開拓創新,讓我們輕揮一只粉筆,書寫青春永不衰。
篇3:教師履職盡職心得體會
教師履職盡職心得體會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在這個職業范圍內必須盡職盡責。教師是人類的工程師,背負著培養下一代的責任,教師應該用自己的心來對待每一個孩子。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的思想道德,獻身教育事業正是體現了教師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責任。能否自覺地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社會主義的利益放在首位,堅定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是衡量教師道德水準高低的重要標準。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師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
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應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也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特點、社會意義和道德價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對本職工作產生自豪感并有樂于奉獻的精神,才能不為名、不為利,在教學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價值,把培養好下一代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天職。
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師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教師熱愛學生應該表現在對學生全面關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對他們做到既嚴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學生,熱愛每一個具有不同性格的學生,使他們發展各自正當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諄諄教誨,都體現了人民教師的愛心。自古以來,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一直被視為教師的美德。其內涵至少包括:第一,教師在教學與教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熱情、耐心和毅力。第二,要主動關心,善于觀察和了解學生。第三,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要求每一位教師要了解學生、關心學生、信任學生、熱愛學生。教師對事業的熱愛就是通過傾注在對學生的熱愛上,教師對民族、對人民的感情融會于對學生的培養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作為一位人民教師,擔負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我國教育史上對教師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言行一致,處處事事努力做學生的表率。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學生在校學習,往往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化為自己學習的內容、仿效的榜樣。教師不僅處處事事都應嚴于律己做到身正為范,還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來教育和感化學生,必須從衣著、發式、坐、立、行的姿勢,以及表情、動作、行為習慣等細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選擇了教師職業就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就必須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扎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特別是在當前課改的前提下,教師的知識不但要淵博還要寬闊。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他們什么都想探究個明白,并期待能從老師那里得到答案。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欲是發展智力的動力,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引導,而不能扼殺學生個性發揮。
一名教師全心全意的為了每一個孩子是應盡的責任,把一顆真誠的心交個每一個學生是教師思想上最崇高的。為了國家,為了培養優秀的下一代,教師應把愛生,愛崗當作自己工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