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心得體會:鼓勵孩子成功的原則
教學心得體會:鼓勵孩子成功的原則
鼓勵孩子去想,去做,在實踐中獲取成功,經受挫折。的孩子的右腦非常發達,總有奇思妙想產生出來。當孩子向你推銷他的“大腦產品”的時候,你要認真聽,而且這種聽是用童心去聽。這就是鼓勵孩子創造性想象,其意義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想象力只有在家長和老師的鼓勵下,才會增強起來,發展起來。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會養成創造性的習慣,進而不斷地獲取成功。如果我們家長不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會習慣性地去打斷孩子的想象,去譏笑孩子的想象,甚至罵孩子,或者打孩子,這就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也就扼殺了孩子創造性思維能力,那就大錯特錯了。沒有想象力的孩子智商是低下的,他的學習能力也將是脆弱的,成人后很難獲取什么成功。
孩子在形成想象之后,他可能向家長說,也可能用筆畫出來,也可能付諸實施,我們家長應該以鼓勵的態度對待孩子的行動。由于孩子的左腦邏輯思維能力,落后于右腦的形象思維能力,他想象的“作品”可能里邊有違背倫理的,也可能有違背客觀規律的,也可能帶有危險性的。這時我們家長要和孩子討論,讓孩子認識他的“作品”的可能性,也可討論孩子的“作品”的不成熟性。
有時孩子也會把他的想象付諸實施,這時候,家長只要注意他實施時的安全性就行了。在孩子的實踐活動中,只要保證了人身安全,不違背倫理,我們盡管不知道孩子實踐的結果怎樣,也要鼓勵孩子去實踐。哪怕孩子失敗,哪怕經受挫折。這對孩子的成功品格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有個口號,叫做“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我們在幫助孩子獲取成功的時候,有時也要讓孩子體驗挫折,讓孩子在挫折中認識事物,這對于孩子獲取成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篇2: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篇3:少兒版畫教學之心得體會
少兒版畫教學之心得體會
當今的教育目的是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在小學美術的教材中就有很多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章節,基于小學生愛畫畫、愛動手、愛表現的天性,其中在嶺南版小學第八冊的第四單元就安排了少兒簡易版畫的四種制作技法,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上有很好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很適合學生學習。版畫是一門繪畫與手工相結合的綜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以游戲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體驗美術活動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同時可以提高兒童的動腦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表現力,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以自然的造型、靈活的構圖、純樸用色等藝術特色與學生稚拙的美感特點天然吻合,教學時更易于喚起其繪畫靈感,發揮個性,大膽構思,發展其繪畫表現力和創造力。從而培養其勤動腦、巧動手的良好習慣,并養成一定的意志力和工作的條理性。根據我在版畫教學中的多年經驗,提出幾點操作方法與同行們探討:
(一)注意課前準備的必要性
材料的準備是版畫教學難開展的原因之一。版畫制作涉及到一些必要的工具材料,而當今學校在這方面的資源畢竟有限,要想完成好教學任務,課前布置學生準備好相關的工具材料是必須的。我的方法是,學校能解決的盡量由學校解決,學生也自行解決一部分,為學校分擔一些,還有能夠代替的就代替。如,硬紙板從廢紙盒中選取,商品的外包裝、臺歷、掛歷都可以代替。
(二)注重課堂教學的科學性
美術教學也有一定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動手表現能力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教學中我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大量的優秀作品,包括大師的和學生的,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和鑒賞水平;教師的示范也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方法,示范過多會導致學生照搬,鍛煉不了學生的思維,示范過少又會導致學生看不明白,不會做,我的方法是與學生互動,讓學生說我來做,一起完成示范作品,通過學生這樣的積極參與,學生是積極的,自主的,看得清記得牢,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三)提倡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如在《水和蠟的游戲》一課中,我采用當今最流行的“魔術”進行情境教學引人,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上課伊始:“同學們,你們說一說老師什么最厲害呀?”學生回答:“畫畫最厲害。”老師說:“你們全錯啦,老師還有更厲害的是耍魔術,老師是魔術師,不信了吧?想不想看老師露一手呢?”教師充滿誘惑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接著教師示范,把準備好的畫紙(已經涂好白蠟圖案的)快速的涂上色彩,由于蠟筆和水分不相溶的原理,作品立馬顯形出來,學生一看除了驚呼就是感嘆了。教師接著又問:“想學嗎”學生的回答那就可想而知了。提問題、留懸念引趣,創設情境激趣,都能活躍課堂,讓學生快樂而學。結果教學內容完成的較好,無論是制版還是拓印、不管是獨立創作還是小組合作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強教學的拓展和延續性
課內教學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方法的主陣地,要想學生創作出優秀的版畫作品,僅靠課內教學是不夠的,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延續性和知識的遷移。我在課堂教學結束時就特別注意對知識的小結和拓展。如:在《水和蠟的游戲》一課結束時:“同學們,剛剛我們用雙手創作了蠟筆和水的神奇版畫,我們還要給他取上一個好聽的名字才行,希望我們把今天學到的魔術回家露一手給爸爸媽媽看,你可不能獻丑哦。下節課請同學們帶好牙簽,我們用牙簽來畫畫,到時又有什么樣的玩法,我們下節課見”。作品展示是激勵學生學習動力的很好平臺。要是能提供學生一個展示個性才藝的機會和空間,使他們的一技之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根據學校的現有櫥窗,向學校領導提出申請,要一個櫥窗做學生的美術作業展臺,每兩周換一次,這樣一來,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豐富了學校的校園文化。
身為人師,感知擔重。為了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的期望,祖國的未來,我將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在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取眾家之長,為我所用。當到暮年晚霞時,能有會心一笑,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