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學日記:白菜花蕊的疑惑

教學日記:白菜花蕊的疑惑

2024-08-01 閱讀 3765

教學日記:白菜花蕊的疑惑

今天正趕上我們要上《觀察油菜花》,我感覺白菜花和油菜花很像,便從自家后院的菜地里采了一大把的白菜花,準備讓孩子們觀察。

一走進教師,班里立刻嘩聲一片:“哇!好漂亮!”我隨即請出了課題--觀察白菜花,并拋出了問題:“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觀察?”班里的孩子有的說用眼睛,有的說準備用嘴巴嘗嘗,還有的說要借助放大鏡來觀察。“好!請盡可能多的調動你的感官去觀察!”我一聲令下,小組內的研究就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了。不一會兒,各小組研究結束,開始匯報自己的觀察結果了。前六組的答案多為相似,可到了第七組突然匯報出:“我們這枝白菜花上大多數的花朵都是四瓣、四個萼片、六個雄蕊、一個雌蕊,可是有一朵是七個雄蕊,一個雌蕊。”

“怎么可能?你們是不是眼花啦?”那位同學一匯報完,班里就有同學大聲質疑。

“我們有證據!老師!”第七組的組員憤然起身反駁。

“好!讓我們來看看!”我也帶著好奇走到了那位同學的身邊。

果真!果真是七個雄蕊,四長三短分布在雌蕊的周圍。我立刻請各組有興趣的同學前來觀察!班里的一下子又熱鬧起來了:

“真的!是真的!”有人欣喜的肯定。

“怎么這么奇怪!?我們組的那枝都是六個雄蕊的!”有人自言自語。

“可為什么書上畫的是六個雄蕊呢?難道書上畫的是錯誤的?”更有人質疑了!

“好!問的好!誰來解答?”我抓住時機把問題踢給了學生。

“老師,我知道!”一個孩子自告奮勇的站了起來,“我們觀察的是白菜花,而書上給的圖片是油菜花!”

“你真是個細心的小‘科學家’!”我及時的給于了肯定,繼續追問,“還有人要發言嗎?”

“老師,我有話要對他說!”班里的“智多星”站了起來,“有句話叫‘盡信書本不如無書’,你看到的你都不相信啊?再說了,也許書上給的只是一朵油菜花的例子呢?所以,就算我們看到七個雄蕊的油菜花也不要驚奇!你只要把這個發現記在這幅圖的旁邊就可以啦!”

“非常精彩的解說!掌聲鼓勵!”在我的帶動下班里的掌聲一片。隨后,我進行了小結:“同學們,在實驗的過程中如果有不同于課本的新發現,請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并及時的記錄!也許你就會成為第二個牛頓!”這節科學課就這樣結束了,疑惑也順利的解了。但它給我的啟示是不容忽視的,它及時的提醒了我在課堂上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學生,更要引導學生們去尊重事實。

篇2:電教手段與圖畫日記教學融合

淺談電教手段與圖畫日記教學的融合

惠州市實驗小學黃優華

[內容提要]電教多媒體融入寫話教學,電教和圖畫日記的融合,可優化寫話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孩子的創新能力。電教多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把圖畫日記的教學推向頂峰。

[關鍵詞]電教圖畫日記整合運用

[正文]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是古詩《畫》的詩句。初讀,帶您走進靜謐的世界,細讀,才品味出靜中藏動,靜與動和諧地溶于一體。毋庸置疑,這種古代詩人的“詩畫”作品就是“圖畫日記”的雛形!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讀圖時代、網絡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課堂突破了有限空間,課程無處不在,學習無處不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用教材、用畫面,開發一切可用的課程資源,學好書本課程,上好影視課程,組織行動課程,引導學生求真、向善、尚美、創優。

隨著學校教學現代化的啟動,集聲音、顏色、圖像、動畫于一體的多媒體技術走進了語文課堂,使語文教學化不見為可見,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多變為簡潔明了,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極大興趣,給原本沉寂的課堂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

下面我就談談多媒體電教在圖畫日記的教學中的整合運用。

一、起:變抽象為直觀,激發寫話興趣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和寫話欲望。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的觀察往往處于無意觀察和籠統觀察階段。在傳統的寫話教學中,老師單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來講解寫話知識和技巧。許多學生知識面狹窄,寫話時可用的信息單一貧乏,生活的體驗淺顯被動,“無話可說,無從寫起”。而多媒體電教就很容易解決這個難題。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景直觀現象,表現力和可控性強。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優美的音響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是指導學生有意觀察事物抓住特點,進行說寫訓練的最佳手段。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中,引發學生學習的極大興趣,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得愉快,學習效率必然得到提高。

如我在指導學生寫圖畫日記《畫風》時,因為風是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到的東西,學生很難用具體的形象把抽象的風刻畫出來。于是我在讓學生熟讀課文,品讀詞句的同時,結合多媒體電教手段,給學生呈現春風、夏風、秋風、寒風經過村莊、城市、大海、草原、沙漠時周圍事物的變化的圖像,再現真實具體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真切而自然地體驗風,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風的存在和變化。無形中,引起創作欲望,從而達到“入境而動情,情動而辭發”的效果,學生不再感覺無從下筆,畫作所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寫話也娓娓道來,給我們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各種風。

篇3:發揮日記在作文教學中作用

如何發揮日記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特級教師魏書生將日記活動形象地稱之為“道德長跑”抑或“心靈的閃動”。學生將每日所做過的事、見過的人、用過的物和各種感受經驗教訓記下來,那將是一筆可觀的聚沙成塔的財富。因此,針對目前初中生習作矯揉造作、虛假雷同、蒼白無力、無病呻吟的狀況,積極鼓勵學生寫日記,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們從牙牙學語到出口成章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像是我們建房子,有了牢固的地基,才會有堅實的框架,只有這樣建起的房屋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一年級,孩子們沒有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到了二年級有較好語文基礎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簡單的表達能力,而在這時,老師能夠及時引導,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練習寫簡單的日記,這樣無疑會為以后的作文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1、寫日記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學生恨“無米下鍋”,而日記則要將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真實的記錄下來,可以小到一個富有個性的動作眼神、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大到國家大事、世界形勢。天長日久,源頭活水豐富了,寫作時就會下筆有神。

2、寫日記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的能力。學生要將自己的日記內容寫得充實,平時必須注意觀察、思考、分析。觀察時要仔細,要抓住事物的形狀色彩,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經過、結果等。

3、寫日記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日記是將教材中所學到的雅詞佳句、寫作技法嘗試和運用的地方,經常寫日記,學生的模仿和運用能力就會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提高。

4、寫日記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是鼓勵學生說真話的第一步。學生寫反省日記,就是讓學生不斷正視自己的過失、錯誤,以便吃一塹,長一智;學生寫感悟日記,就是讓學生對人生、對生命、對社會、對自然的感悟,以引起學生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思考。

我們還要注意拓展日記寫作的內涵和外延,讓學生獨抒性靈,弘揚個性

首先,讓自己成為學生可以依賴的真誠的朋友。這是學生愿意對你傾訴的前提。作為初中語文老師,首先要把學生當作真誠的朋友,以心換心,站到學生思維的角度平等溝通,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要不得半點虛偽和架子,將此自覺地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和課外交往中的點滴中去。這樣學生才會從心底里對我們敞開情感和思想的大門。

第二,了解學生的心態,有針對性、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放手”,拓展寫作的內涵和外延。按日記內容進行定性,日記可分為記事日記、生活日記、感悟日記、觀察日記等。作為學生日記,隨著學生生活的豐富,閱歷的拓展,很自然地學生日記中的內涵和外延需要拓展,讓學生寫日記有真話可講,有真情可抒,有真感可發。日記的首要任務是掘源,即開掘寫作的源頭活水,使學生真正突破認識上的自我封閉,走向思想與觀念的開放交流與碰撞。

三、合理利用好日記的批閱和講評,形成良性的心理激勵機制

能否將日記的寫作訓練持久到推向深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合理充分地把握好評點日記的機會。我主要采取兩種激勵方式:書面批閱和課堂講評。實踐表明,書批比面批更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因而更利于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傾訴和交流的欲望;而科學的講評也相當重要,,通過展示佳作,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形成穩定的心理激勵機制,促使他們在作文和做人兩方面共同進步。

評點日記時注意把握以下幾點:一是挖掘優點進行表揚,盡量做到恰如其分,因為太“過”易使學生形成反感,“不及”又使其易生沮喪,失去興趣;二是引導,點撥和矯正盡量做到言辭委婉、懇切;三是講民主,堵不如疏,無論其認識是否正確,我都允許甚至鼓勵他們大膽地寫出來。另外,還必須絕對尊重學生的隱私。學生掏給你知心話,除非他們愿意,否則你絕不要公開,不作為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