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多美麗》之聽課感想
《花兒多美麗》聽課感想
在幼兒園數學領域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開放性的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越來越為大家所接受。生活化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對數學課程、數學學習、數學教學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老師們的課堂開始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前些天我聆聽了陸老師執教的數學活動《花兒多美麗》,這是主題《大樹小花》里的一個數學活動。雖然是新教師,但是陸老師教態親切,教學準備充分,教學環節清晰,能夠及時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這個活動陸老師結合主題,以春天里盛開的各種花朵為元素開展數學活動,貼近幼兒生活,讓幼兒感知9以內的數量,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陸老師讓幼兒圍繞著數花朵--摸花朵--分花朵--記花朵,讓幼兒感知9以內的數量,將相同種類的物體歸納擺放,體驗操作和學習數學的快樂。聽了這個活動,我也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中,陸老師以百寶箱的形式導入,幼兒的興趣很高,紛紛舉起小手想來嘗試。可是每次摸箱只能有一個幼兒,所以更多的幼兒在等待中度過。所以我認為了避免讓幼兒等待的時間過長,教師可以嘗試在每組都放一個百寶箱,當教師出示數字時,幼兒就可以一起參與到活動中,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摸出花朵數量,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
活動環節二、三中的分花朵中,陸老師讓幼兒根據花朵的特征進行分類,并感知花朵的數量。并進行統計,使活動得以提升。可是,由于教具牽扯的知識點太過復雜,既有按顏色分,又有按大小分,還有按花朵種類等。對與有些幼兒來說難度太大,教師應重視幼兒的個體差異,允許他們從不同起點按不同水平、不同發展速度發展和學習。教師可以制作不同程度的教具,允許幼兒有所選擇。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種或是幾種進行分類,并進行記錄。
每一個活動的開展都是一次進步,相信陸老師通過這次的執教也獲得不少的收獲,對與我們聽課老師也是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大家共同進步、共同前進吧!
篇2:幼兒園小班給水果寶寶穿衣服聽課感想
幼兒園小班給水果寶寶穿衣服聽課感想
<<給水果寶寶穿衣服>>是由小班實習老師上的一堂美術課,通過隨堂聽課,大家相互交流,梳理以下幾點與大家一起分享與探討。
一、看亮點:
1、立足孩子的經驗。形狀各異、顏色鮮艷的水果是孩子熟悉的、喜歡的。選取各種水果圖案如蘋果、香蕉、梨子、草莓等作為小班孩子練習涂色的內容,不僅符合其生活經驗,而且利于喚起孩子涂色的興趣。
2、立足孩子的興趣。學中策略使用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學習效果,如學習涂色時,教師有意識地創編了簡單易懂的兒歌“小蠟筆,慢慢涂,上下來回慢慢涂;小蠟筆仔細涂,小心涂到線外面。”兒歌的趣味性使孩子始終保持著學習的興趣。再如學習握蠟筆時,教師創編了擬人化的語言“衣服藏在手心里,食指放在衣服上。”語言的形象化使孩子很快的掌握了正確的握蠟筆姿勢。
3、立足孩子的發展。活動給孩子什么?透過活動給能力。學涂色時,使孩子養成安靜傾聽的習慣;在涂色游戲中,提高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二、不足
不足一:范畫不夠豐富
范畫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晰、豐富,教師在范畫上可呈現多種色彩、多種形狀的水果,可用一到二句簡單通順的話進行介紹。如老師也喜歡又大又圓的蘋果、又黃又甜的香蕉……,這樣一來不僅讓孩子充分欣賞和感受了水果的多樣和色彩,為孩子之后的涂色伏筆,而且也不經意間豐富了孩子的詞匯,相信長此以往,孩子一定能說會道。
不足二:教師不應該把范畫里的水果分開來講解涂色
小班孩子年齡小,集體活動時間在10~15分鐘之間,非常短,教師把四種水果分開來講解再涂色,,不僅會拖延集體教學活動時間,而且會影響孩子對涂色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提供前也必須考慮周全。
不足三:沒有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講品
因為沒掌握好講解時間,教師都沒有對幼兒作品進行展現講評.那么活動的價值就不大了。如果老師能進行作品講評,問問孩子”哪張最好看,哪張涂得不好,應該用什么顏色才會更好看等等”,幫助孩子梳理涂色經驗,從而積累涂色的技巧。
不足四:
老師的語言雖然很輕,但是不能吸引住孩子,缺乏抑揚頓挫.
總之,從這次活動的設計和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活動是不算成功的。很多細節方面還做得不夠.
寶寶,水果,幼兒園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