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實驗小學聽課制度

實驗小學聽課制度

2024-07-31 閱讀 2291

聽課是教師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交流的極好方法,也是領導加強對課堂教學的檢查與指導的有效途徑。

聽課數量:

學校校長、教導主任每周聽課4節以上。教研組長每周聽課2節。任課教師每周聽課1節。青年教師每周聽課不少于2節。

聽課形式:

1、獨立聽課。任何教師可隨時到任意班級聽課。

2、集體聽課。學校(業務組)組織的校級(業務組)性公開課、觀摩課、研討課、匯報課等。

3、新教師、青年教師與指導老師跟班聽課。

聽課要求:

1、聽課可不事先通知被聽課人,任課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他人聽課。

2、聽課人要在上課前進入教室,遵守教學秩序,尊重任課教師,任何人聽課均不得影響教師正常授課。

3、聽課采取隨機或跟蹤方式,全面聽課與重點聽課相結合。重點聽青年教師的課。對授課效果差,學生和家長反映強烈的教師,要實行跟蹤聽課,幫助改進,限期提高,不思改進或改進效果差的將作必要的組織處理。

4、聽課態度要認真,當堂寫好聽課記錄。記清聽課時間、班級、學科、授課人、課題;記全教學過程;記好分析,并及時、認真負責地做出課堂評價,填寫在聽課記錄上。

5、課后及時與授課人交換意見,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集體聽課后,要組織評議,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意見,達到在借鑒中創新。

6、善于發現和培養典型。對優秀課要充分給予肯定,幫助總結經驗,在學校宣傳推廣。

7、不得抄襲他人聽課筆記或假造聽課筆記。教務處每月檢查一次聽課筆記,并做好記錄,納入考評。

篇2:小學聽課制度

一、聽課前,要了解教學進度,熟悉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二、必須在上課鈴響前進入教室,做好準備,聽課時,不得互相談論,不得在教室里走動,不得中途走出教室。

三、聽課時,要認真做好記錄,寫出本節課的主要優點和商榷意見。

四、積極參加座談,實事求是、抓住主要的地方進行評議,踴躍發言、各抒已見,肯定成績、指出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

五、同科同年級的老師要經常地互相聽課、評課、討論研究,共同提高。

六、45歲以下的老師聽課后要在學校數字化校園平臺上開展評課活動,并開展相應的研討活動。

七、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節數不少于20節,校長和教導主任聽課不少于30節。

篇3:小學聽課制度

峙下小學聽課制度

聽課評課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教學教研活動的一種形式。通過聽課評課活動,一方面,能直接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便于對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直接給予指導;另一方面,通過教師之間互聽課評課,使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總結、完善和推廣教學經驗,以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進一步搞好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準確了解我校教師的教學情況,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比較客觀的評估,同時也促進教師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一、聽課數量

1、教師每學年聽課不少于15節。

2、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及教導處主任每學年聽課不少于20節。

3、校長每學年聽課不少于25節。

二、聽課要求

1、聽課采取研究課、觀摩課聽課和隨堂聽課或跟蹤聽課等方式,全面聽課與重點聽課相結合。

2、聽課態度要認真,當堂寫好聽課筆記。記清聽課時間、班級、學科、授課人、課題;記全教學過程;記好分析與課堂評價。

3、聽完課后要寫出評議意見,并在評議時將評議意見提出,供大家研究討論,供講課老師改進講課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校內公開課,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主評、有記錄。集體聽課后,要組織評議,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意見,達到在借鑒中創新。

6、不得抄襲他人聽課筆記或假造聽課筆記。

7、教導處每學期檢查一次聽課筆記,并做記錄。

8、善于發現和培養典型。對優秀課要充分給予肯定,幫助總結經驗,在學校宣傳推廣。

9、重點聽課與全面聽課相結合,注重聽青年教師的課。

10、對授課效果差,學生和家長反映強烈的教師,要實行跟蹤聽課,幫助改進,限期提高,不思改進或改進效果差的將作必要的組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