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工作隨筆(三篇)
幼兒園教師工作隨筆3篇
區域活動隨筆:關注每個孩子
上午我和龍老師在安排區域活動中,我安排一組小朋友玩橡皮泥。秀秀說:“老師,剛才我們認識了熊貓,我想捏熊貓,你教我好嗎?”我說:“好。”于是中蹲在她的邊上開始教她。這時,坐在秀秀旁邊的暢暢小聲說:“老師,我也想捏三只熊貓,可以嗎?”聽到這話,我驚訝極了。暢暢平時在班里性格內向,不愛主動與別人說話,而且對什么活動積極都不高,興趣都不大。有時我問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著我不吭聲,要在我反復鼓勵下才愿意說個幾個字。想到這兒,我覺得應趁這個機會和他多交流,連忙說:“當然可以,你做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暢暢聽了很高興,從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塊橡皮泥搓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搓好了三個大小不一的圓形和橢圓形。沒等我開口問,暢暢就羞澀的一一指著它們告訴我:“老師,這是熊貓爸爸,這是熊貓媽媽,這是熊貓寶寶。”“為什么你這樣分呢?”“熊貓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圓形最大最高的;熊貓寶寶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圓形是最小;熊貓媽媽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圓形不大也不小。”暢暢說得多好呀,把我平時在數學活動中講過的比較大小的知識也搬了過來。我稱贊他說:“暢暢,今天你真棒。”
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幼兒的內心世界是個特殊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性格、愛好和閃光點,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但有些孩子因為內向膽小,不敢表達出來。就像暢暢,就是因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邊,他覺得與老師的距離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師應該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平等地與孩子溝通,成為他們的朋友,關注每一個孩子,更應及時發現并創造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閃光點,這樣,孩子不但身體健康,心靈也會健康啊。
她會大聲說話了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陽陽,她長得很漂亮,也很討老師的喜歡,就是有一個缺點--少言寡語的。
這天,孩子們陸陸續續地都回家了,留下了陽陽和亮亮,我拿出了自己喜歡的零食說:“我餓了,我要吃好吃的了,你們要吃嗎?”亮亮小朋友還沒等我說完就要從我的手里那吃的了,而陽陽小朋友在一旁站著不動,瞪著眼睛看著我手里的零食,我又問“陽陽要吃嗎?”她沒有表情低下頭,默默地點點了頭。我裝傻到:“你到底吃不吃啊?”她用低的近乎我聽不到的聲音說:“要吃”“哦!要吃啊!快給你吃吧!”我夸張的口氣也感染了她,她嘀咕了一句“謝謝老師”
我一陣歡喜,便和她交談起來,他終于說話了,“我也喜歡看吃餅干”并且臉上有了笑容,我又連續和她說了好久的話,聊了好多的問題,聊著聊著他家人來接她走了,她大聲的和我道別走了。
我想每個孩子都會很開朗,只是要有一個環境,一個和家一樣的環境!
在區域活動發生的事
通過區域活動不斷細致、深入地開展,我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區域活動。星期五下午,孩子們與往常一樣進入區域開始玩游戲了,我看到有好幾個小朋友們都往運動區跑,因為他們特別喜歡玩球。跑得快的幼兒在球筐里東翻西挑的,跑得慢的也一哄而上,不一會便聽見孩子們的吵吵嚷嚷聲,甚至你推我擠地搶球,有的幼兒上面的球不拿,偏要彎著個背撿最底下的,這樣一來,影響了其他小朋友拿球,大家就這樣一個疊著一個,嘴里還不停地嚷嚷......看到這情景,我趕緊跑上去,讓小朋友分散,并要求他們按順序拿球,這才避免了萬一會發生的危險。
通過這件事,我不由想到,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長輩都把好東西留給小孩,好吃的、好玩的一個人獨享,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謙讓的精神。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應該多注意這方面的教育,作為教師應注意及時引導,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特別是在區域活動時難免會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耐心教育他們友好地與同伴玩,讓他們學會謙讓。
篇2: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馮成文
近期我們幼兒中有一個孩子,每到用餐時間,就會說自己頭痛或者肚子痛,開始老師們都非常緊張,后來老師們發現他并沒有這些癥狀,開始老師認為是他不喜歡吃這些東西,都會哄他吃,但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這種習慣,吃飯時,老師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他身上,對于別的孩子關注自然就少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個孩子似乎更加變本加厲了,這時我對我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大多幼兒都會有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時他們需要我們的鼓勵;但這名幼兒每天都會有這樣的表現,因此我不應該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我想他大概是希望以這種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而實際上他的目的達到了,這時他便更加猖狂起來。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突然想起了《保姆119》中的一句話“有時我們要更多關注那些做的好的孩子”,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哪些表現好的孩子身上,讓那些做得不好的孩子去像他們學習,相反的我這種方式,不光是縱容了不良的習慣,而且對于哪些表現好的孩子也極不公平。
于是我對這個孩子開始了一種“冷處理”的教育方式,對于他的用餐時的種種“壞毛病”我一概不理,并把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那些做的好的孩子的身上,并表揚他們。過了一段時候后,這個孩子了解“壞毛病”是無法引起老師關注的,也就慢慢改變了,當他做好的時候我會給予表揚,讓他更有動力去進行改變。
篇3: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自己從每天入園開始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并告訴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我所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得怎么樣我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在制定,我們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給這位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班小孩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后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時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事時,心理特別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小心把垃圾弄掉在地板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垃圾掉了。當我躺倒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自己也因為能成為這一群孩子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教師,幼兒園,小故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