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樂觀品質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
樂觀的品德可以在困境中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可支撐困境中的人們走向“光明”。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能挫敗一些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情緒低落,心里痛苦,甚至悲觀失望而不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和成長。久而久之,會使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變成或性格孤僻或脾氣暴躁的“脆弱”的人。敏銳的老師和家長如果能及時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并適時給予引導,從容戰勝突來困難,而不被困難打倒,使孩子逐漸養成樂觀的品質,將使其受益終身。
一、樂觀教育的必要性
幼兒期是心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樂觀既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性格。調查顯示,樂觀的幼兒不僅能在短時間適應新的環境,而且性格開朗、善于交往,朋友多、愛好多,是讓老師和家長放心的好寶寶,所以老師和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樂觀的品質。
當老師在對剛入園不久的10名幼兒說:“你們的爸爸媽媽今天要加班可能晚一點才能接你們”時,有8名幼兒表示沒關系,可以邊玩邊等家長,不但玩的開心還可以吃到老師準備的美味晚餐;另外2名幼兒則把擺在面前的“問題”看成是“世界末日”的到來。他們放聲痛哭地一遍又一遍地喊著:“媽媽為什么不來接我,我要找媽媽……”。這種情況在孩子中很常見,大部分人會認為是家長過分溺愛孩子造成的,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事情的關鍵,孩子為什么承受不了一點點的挫折呢?是因為他們用悲觀的態度看問題,只會用哭發泄心中的恐懼,心里只想自己很可憐而不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所以孩子們的樂觀教育呼喚家庭和幼兒園的參與,孩子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要靠父母和老師去培養。
二、樂觀教育的關鍵年齡
樂觀是指面臨困難時精神愉快、充滿信心的狀態。對于幼兒來說,與樂觀相關的心理素質包括:能夠依賴想象力和對未來的展望,忍受眼前的不適應;聽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勸告,調整自己的需要;在情緒與理智的較量中,能夠較為成功地擺脫情緒的控制;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能夠預見事物的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心理素質在4歲左右逐漸健全,4歲是培養孩子樂觀品質的最佳時期。
有一個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實驗者告訴孩子們桌上有各種點心和玩具,想要得到喜歡的東西必須等實驗者回來,如果不能等待可以呼叫實驗者,但他只能得到他不大喜歡的東西。結果,平均年齡為4歲半以上的孩子,大多能等待很長時間,而4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堅持到底的成功者,是因為首先他很難理解實驗者所做的承諾,其次他不能完備地想象出實驗者歸來對自己的意義,所以他們更可能身不由己地在困難面前“屈服”。其他同類的實驗都證明,正常情況下,健康成長的4歲幼兒具備了面臨困難培養樂觀品質的條件。
4歲是幼兒樂觀教育的關鍵時期,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怎樣培養寶寶樂觀的品質呢
三、培養樂觀寶寶的關鍵
1、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未來新的挑戰。孩子的信心建立在外界對他的肯定上,老師和家長應該耐心細致的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從中發現可以引導的優點,不要吝惜贊美,一句簡單的夸獎就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愉悅。有時候,父母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往往會成為孩子進取心的“殺手”。一方面父母總是看到孩子的差距,指責孩子的問題而沒有夸獎;另一方面孩子難以達到高要求,體會不到成功的樂趣,很容易對自己沒有信心而放棄努力。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選擇難易適度的游戲,注意難度不要跨度太大。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父母和老師首先要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調整到孩子“跳一跳,夠得著”的高度,使自己的期望符合孩子的特點并取得孩子的認同,這樣孩子就可以在點滴進步中體驗成功,在不斷成功中建立向更高的目標努力的信心。
不要對孩子控制過嚴,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孩子在選擇過程中會建立起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以后遇到困難時,能夠樂觀積極的解決。
2、引導孩子學會快樂
孩子應當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是一種心態,也表明人的生存狀態。父母和老師的責任是讓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挖掘孩子自身的潛能,避免把自己的意愿加于孩子而制造孩子的不快樂。Google副總裁李開復說,一個人是否快樂,和他能否做他有興趣的事是有相當大的關系的。
學會快樂的另一個放面就是要學會克服困境。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但他們大多能很快從失意中重新奮起,并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著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尋找另外的精神寄托,逐步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是為了長遠利益而延緩目前需要,在困難面前克服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表現。除了一些特殊狀況需要即時滿足以外,一般情況下父母都可以采用延遲滿足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比如孩子想要某個玩具,媽媽給他的錢可能不夠數,于是他必須學會等待,或者放棄買另外一些東西來贏得更多的經費,以便支付他所需的費用。使用延時滿足策略時,要注意避免“過分延時滿足”和“有求必應”兩個極端。
孩子的各種要求得到很爽快的答復時,首先給他的是一個愉快的心境。有了這個愉快的心境作為基礎,在遭遇挫折的時候,無論失敗與成功,他都不會過分在意結果了。大多數的時候,孩子都能很順利地跨越為他設置的障礙,也有的時候,他無法跨越為他所設置的障礙。當他無法跨越為他所設置的障礙的時候,他可能也會在短時間里感到沮喪,但他很快就能找到別的替代的方法來排解他的沮喪情緒。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愉快地經受著各種挫折體驗,并且在與挫折斡旋的過程中,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一點點增強了。
3、教育孩子學會感激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這對孩子同樣適用。但是,當今的世界并不鼓勵我們珍視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所以,要教育孩子學會列舉所有大大小小的、能使生活充滿意義的事情,包括孩子的天賦,所喜愛的每個人的優點,所居住城市或社區的喜聞樂見,甚至大自然的恩賜,比如,植物、樹木、花朵、鳥類和動物等表現出來的趣事。
父母經常猶豫是否該讓孩子飼養小動物,例如兔子、金魚、小貓或小狗,因為它們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證自己會全力照料小動物,通常大部分工作還是要由父母來完成。幼兒園可以幫助孩子們集中實現這些愿望,讓孩子們共同照顧一盆花或者一只小動物。專家研究發現,花工夫飼養小動物是值得的。因為當孩子感到擔憂或害怕時,小動物的陪伴會讓他們更覺安心。孩子從飼養的小動物身上可以學到忠誠、共鳴、依戀等情感。專家還認為,通過飼養小動物,孩子學會了感激,學會體貼和照顧他人。
4、溫馨幸福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
建議把家變得更溫馨,看來是個小問題,但對孩子而言,這卻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亂七八糟,孩子會不希望小朋友來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條的家會給孩子帶來平和與滿足。需要注意的是,溫馨不代表干凈過頭,因為舒適才是快樂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干凈過頭只會給孩子帶來束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2:培養孩子樂觀品質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
樂觀的品德可以在困境中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可支撐困境中的人們走向“光明”。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能挫敗一些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情緒低落,心里痛苦,甚至悲觀失望而不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和成長。久而久之,會使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變成或性格孤僻或脾氣暴躁的“脆弱”的人。敏銳的老師和家長如果能及時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并適時給予引導,從容戰勝突來困難,而不被困難打倒,使孩子逐漸養成樂觀的品質,將使其受益終身。
一、樂觀教育的必要性
幼兒期是心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樂觀既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性格。調查顯示,樂觀的幼兒不僅能在短時間適應新的環境,而且性格開朗、善于交往,朋友多、愛好多,是讓老師和家長放心的好寶寶,所以老師和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樂觀的品質。
當老師在對剛入園不久的10名幼兒說:“你們的爸爸媽媽今天要加班可能晚一點才能接你們”時,有8名幼兒表示沒關系,可以邊玩邊等家長,不但玩的開心還可以吃到老師準備的美味晚餐;另外2名幼兒則把擺在面前的“問題”看成是“世界末日”的到來。他們放聲痛哭地一遍又一遍地喊著:“媽媽為什么不來接我,我要找媽媽……”。這種情況在孩子中很常見,大部分人會認為是家長過分溺愛孩子造成的,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事情的關鍵,孩子為什么承受不了一點點的挫折呢?是因為他們用悲觀的態度看問題,只會用哭發泄心中的恐懼,心里只想自己很可憐而不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所以孩子們的樂觀教育呼喚家庭和幼兒園的參與,孩子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要靠父母和老師去培養。
二、樂觀教育的關鍵年齡
樂觀是指面臨困難時精神愉快、充滿信心的狀態。對于幼兒來說,與樂觀相關的心理素質包括:能夠依賴想象力和對未來的展望,忍受眼前的不適應;聽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勸告,調整自己的需要;在情緒與理智的較量中,能夠較為成功地擺脫情緒的控制;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能夠預見事物的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心理素質在4歲左右逐漸健全,4歲是培養孩子樂觀品質的最佳時期。
有一個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實驗者告訴孩子們桌上有各種點心和玩具,想要得到喜歡的東西必須等實驗者回來,如果不能等待可以呼叫實驗者,但他只能得到他不大喜歡的東西。結果,平均年齡為4歲半以上的孩子,大多能等待很長時間,而4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堅持到底的成功者,是因為首先他很難理解實驗者所做的承諾,其次他不能完備地想象出實驗者歸來對自己的意義,所以他們更可能身不由己地在困難面前“屈服”。其他同類的實驗都證明,正常情況下,健康成長的4歲幼兒具備了面臨困難培養樂觀品質的條件。
4歲是幼兒樂觀教育的關鍵時期,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怎樣培養寶寶樂觀的品質呢
三、培養樂觀寶寶的關鍵
1、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未來新的挑戰。孩子的信心建立在外界對他的肯定上,老師和家長應該耐心細致的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從中發現可以引導的優點,不要吝惜贊美,一句簡單的夸獎就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愉悅。有時候,父母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往往會成為孩子進取心的“殺手”。一方面父母總是看到孩子的差距,指責孩子的問題而沒有夸獎;另一方面孩子難以達到高要求,體會不到成功的樂趣,很容易對自己沒有信心而放棄努力。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選擇難易適度的游戲,注意難度不要跨度太大。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父母和老師首先要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調整到孩子“跳一跳,夠得著”的高度,使自己的期望符合孩子的特點并取得孩子的認同,這樣孩子就可以在點滴進步中體驗成功,在不斷成功中建立向更高的目標努力的信心。
不要對孩子控制過嚴,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孩子在選擇過程中會建立起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以后遇到困難時,能夠樂觀積極的解決。
2、引導孩子學會快樂
孩子應當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是一種心態,也表明人的生存狀態。父母和老師的責任是讓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挖掘孩子自身的潛能,避免把自己的意愿加于孩子而制造孩子的不快樂。Google副總裁李開復說,一個人是否快樂,和他能否做他有興趣的事是有相當大的關系的。
學會快樂的另一個放面就是要學會克服困境。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但他們大多能很快從失意中重新奮起,并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著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尋找另外的精神寄托,逐步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是為了長遠利益而延緩目前需要,在困難面前克服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表現。除了一些特殊狀況需要即時滿足以外,一般情況下父母都可以采用延遲滿足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比如孩子想要某個玩具,媽媽給他的錢可能不夠數,于是他必須學會等待,或者放棄買另外一些東西來贏得更多的經費,以便支付他所需的費用。使用延時滿足策略時,要注意避免“過分延時滿足”和“有求必應”兩個極端。
孩子的各種要求得到很爽快的答復時,首先給他的是一個愉快的心境。有了這個愉快的心境作為基礎,在遭遇挫折的時候,無論失敗與成功,他都不會過分在意結果了。大多數的時候,孩子都能很順利地跨越為他設置的障礙,也有的時候,他無法跨越為他所設置的障礙。當他無法跨越為他所設置的障礙的時候,他可能也會在短時間里感到沮喪,但他很快就能找到別的替代的方法來排解他的沮喪情緒。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愉快地經受著各種挫折體驗,并且在與挫折斡旋的過程中,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一點點增強了。
3、教育孩子學會感激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這對孩子同樣適用。但是,當今的世界并不鼓勵我們珍視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所以,要教育孩子學會列舉所有大大小小的、能使生活充滿意義的事情,包括孩子的天賦,所喜愛的每個人的優點,所居住城市或社區的喜聞樂見,甚至大自然的恩賜,比如,植物、樹木、花朵、鳥類和動物等表現出來的趣事。
父母經常猶豫是否該讓孩子飼養小動物,例如兔子、金魚、小貓或小狗,因為它們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證自己會全力照料小動物,通常大部分工作還是要由父母來完成。幼兒園可以幫助孩子們集中實現這些愿望,讓孩子們共同照顧一盆花或者一只小動物。專家研究發現,花工夫飼養小動物是值得的。因為當孩子感到擔憂或害怕時,小動物的陪伴會讓他們更覺安心。孩子從飼養的小動物身上可以學到忠誠、共鳴、依戀等情感。專家還認為,通過飼養小動物,孩子學會了感激,學會體貼和照顧他人。
4、溫馨幸福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
建議把家變得更溫馨,看來是個小問題,但對孩子而言,這卻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亂七八糟,孩子會不希望小朋友來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條的家會給孩子帶來平和與滿足。需要注意的是,溫馨不代表干凈過頭,因為舒適才是快樂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干凈過頭只會給孩子帶來束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3:產品質量管理細則
產品質量管理細則
為提高全員素質,保證產品質量,更好的為客戶服務特制定本條例。
(一)檢驗工序管理制度
1.質檢人員必須依據倉庫開具的領料單進行領料{打包物料};
2.質檢人員在檢測物料(成品,半成品)前必須審好圖紙、工藝檔及要求,做好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3.未經批準,不得隨意改動檢驗工藝和參數,若有必要改動必須與相關工序聯系,預防和杜絕安全質量隱患,確保檢驗工作順利進行;
4.在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解決,并做好記錄,把損失降到最低;
5.檢驗過程中實行三檢制,即:自檢、互檢、專檢。自檢完的產品打上標記,合格品與不合格品分類擺放,不允許混放,以次充好。
6.合格品經檢驗合格后,做好標示,放在規定位置,待合格產品打包入庫;
7.產品在流轉過程中嚴防磕碰,若有發現,將嚴肅處理;
8.質檢員依據領料單進行產品首件檢驗,如有不符,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并糾正;
9.質檢員在生產過程中要做到首件檢驗、中間巡檢、完工專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0.各工序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若有違犯,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上班制度
1.全體人員應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員工必須提前5分鐘到達生產現場。詳細了解設備運行情況以及一天的工作內容;
2.質檢員工對檢驗設備儀器須進行檢查,并進行書面記錄,檢驗設備每日需打掃清潔
3.質檢人員按照規定分工到現場進行現場巡視,對發現的問題,現場記錄清楚;在檢查中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時,質檢人員應立即處理,
4.未經批準同意不得私自離崗。
5.檢查組長的工作:1)檢查人員是否齊全,設備運行、現場環境是否良好;2)檢查各項工作是否準備完備準確;3)召開班前會,安排工作;4)向上級及時匯報當天工作;5)及時解決當天遇到的問題;
6.上班期間不準聚集談天;不準玩手機;不準竄崗;不準做與上班無關事宜;
7.下班提前5分鐘,總結一天的工作內容并做好工作報表報告上級;
8.確定檢工作臺面檢驗設備及周邊打掃干凈,方能下班;
(三)現場管理制度
1.合格品與不合格品分類擺放整齊,做好標記;
2.工、卡、量具擺放整齊嚴防摔碰傷;
3.設備保持清潔、潤滑、無故障;
4.下班前設備及周邊打掃干凈,不允許有鐵銷、產品、油污等存在;
5.嚴禁在生產車間、倉庫和禁煙區吸煙,一經發現,第一次罰款五十,第二次加倍,造成生產損失的由員工本人承擔責任。
6.生產車間分配的工作任務,員工須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不得偷工減料,拖拉應付,消極怠工或擅離崗位,違者酌情罰款0元―50元。
7.嚴禁把公司的產品私自攜帶出廠,一經發現均按偷竊論處,處50元-100元罰款。
8.上班時間禁止一切不文明行為,不允許坐在貨框、機臺上,不得在生產車間嘻笑打鬧影響他人工作。
9.員工不得在車間打架斗毆、吵罵、詆毀管理人員,擾亂生產次序之言行,違者處50元―500元罰款,造成嚴重后果者送交公安部門處理。
10.員工須愛護生產設備,針車設備由機修工協助定期保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準亂調、亂拆機臺,若因操作不善或蓄意破壞致設備損壞者。
(四)入庫管理:
原材料必須有保管員同交貨人親自交接,核對物資的規格名稱、數量是否一致,鋼材應涂色標志。按規定放置。半成品入庫應做到已檢品和待檢品分開放置,成品應依據檢驗員開據的檢驗單核對產品的型號、數量是否正確,符合要求方可辦理入庫手續。未經辦理入庫手續的物資一律作待檢物品處理放在待檢區域內,經檢驗不合格的物品一律退回。
安全事項:嚴格執行安全工作規定,切實做好防火、防盜工作,保證倉庫和物資財產的安全
1)上班必須檢查倉庫門鎖有無異常,物品有無丟失。2)下班檢查是否鎖門,斷電及其它不安全隱患。
(五)考勤制度
為確保公司進行有秩序的經營管理而制定;本制度適用于全體員工。
1、出勤:時間調整時由辦公室統一公布通知。
工作時間:上午7:30-11:00,下午12:00-17:00
2、打卡(指紋):全體員工統一按規定的時間地點打卡。員工上、下班時必須本人親自打卡,不得代打卡,否則雙方均以違紀處罰。
3、遲到:上班7:30以后算遲到。以5分鐘為計算單位,不足時為5分鐘,按每計算單位五元扣減工資。30分鐘后視為曠工。
4、早退:每天下午17:00前無故離崗者為早退。按曠工處理。
5、請假:員工若早上有事不能直接到公司,應在前一日由本人親自(非特殊情況,不準無故代請假)向車間主任請假或在當日上午7:30前用適當方法向車間主任請假,車間主任將未到人員的情況在當日上午8:00前報辦公室,否則視為曠工處理。請假未滿一天者,以工作時間計算,按個人工資標準由財務核扣。
6、曠工:按正常工資的兩倍核算扣曠工工資。連續曠工三天或一個月內累積5天,予以除名。考勤過程中,弄虛作假,不按要求及時上報者將按規定處理。
(六)著裝制度
1、按照公司規定統一著裝要求;
2、嚴禁穿拖鞋、高跟鞋、短裙、短褲上班;
3、女員工把頭發束起來,不怡披頭散發;
4、按照公司規定佩戴口罩、手套、頭套等生產工具;
5、夏天著裝以舒適寬松為怡,不得穿著暴露、嚴禁不文明行為。
(本制度從制定之日起生效,必須嚴格執行)
20*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