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隨筆:10篇
幼兒園教學隨筆10篇
1在兒歌和游戲中學習禮儀教育
兒歌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通過孩子與家長和老師自編及收集的過程使孩子們知道了那些是禮儀,禮儀都有那些行為。也了解了禮儀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快樂。如:《學做小客人》讓幼兒知道到了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抖Y貌用語我知道》這首兒歌讓孩子們知道“請”“對不起”“別客氣”等禮貌的用語要常用。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孩子們不但鞏固了禮貌用語還理解了這些用語的含義。如:音樂游戲《座汽車》知道要給奶奶讓做?!赌闶俏业暮门笥选吠ㄟ^游戲使用了“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讓孩子們對這些語言不在陌生。
2尊重幼兒,運用暗示法引導幼兒獲得成功
教師只有理解尊重孩子,真誠地愛每一位孩子,才可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差,作為老師切不能對他們動輒批評、指責,而是要和顏悅色,循循善誘,運用暗示的方法,引導他們進行自我教育,從而獲得成功。這樣既不損害幼兒自尊心,也不會使其產生抵觸情緒。暗示法對幼兒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師不是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暗示誘導幼兒自己去思考和領悟。暗示的手段引導幼兒說出自信的話,從而獲得成功,使孩子不甘于在行動中落后于他人,以自信的語言調節自身行動,形成一種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
3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幼兒自信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梢月牭接變和臒o遮的表述:“我是好孩子,因為老師說我是好孩子。”“老師喜歡我,因為今天老師摸了我的頭。”“幼兒自我評價能力差,大多數是靠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來進行自我認識。教師的一個微笑、一朵紅花、一句贊揚的話,及正確的教育評價,都容易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如老師利用晨檢和每位幼兒親切交談,摸摸他們的頭或抱一抱他們都容易使其心情愉快,充滿自信??傊?,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幼兒自信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對于幼兒創造性的想法,應當表揚、鼓勵,使幼兒張開想象的翅膀,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強其再創作的信心。如“在創作畫《我的媽媽》中,有的小朋友把媽媽的頭和身體畫得一般大,有的小朋友把頭畫得特別小,身體畫得特別大,還有的小朋友把電視及屋中的擺設畫得既不符合****法則又雜亂無章。從成人角度看,他們的繪畫內容既不合邏輯又荒誕可笑,但是卻創造性地表現出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老師必須循循善誘,運用獎賞對其優點給予表揚和鼓勵。當我聽到孩子天真、稚氣地說:“快看,教師獎給我一串葡萄”、“老師獎給我一輛小汽車”、“我也得了一只小白兔”,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充滿自信與自豪的笑臉,我的心里也充滿了成功的喜悅。要知道,孩子們向同伴炫耀的并不是什么珍貴的物品,而是我畫在他們畫紙上的一些“小玩藝”。畫一個“小玩藝”對老師來說僅是舉手之勞,但帶給孩子的卻是一份老師濃濃的情和愛,賦予他們的自信和勇氣,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并激發其再創作的興趣和信心。
4讓幼兒自己處理問題、想辦法
孩子是一個有別于大人的獨立個體,他們總想掙脫大人的控制,要自己動手做好每一件事情,除非是真正需要幫助的地方外,孩子要做的事情是不想要大人插手的。讓幼兒自己解決問題,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意識,還提高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幼兒辦錯事或自己能處理事情時,盡量讓他們自己處理或參與,使他們成為主角。一次,有個小朋友把一個小插片放在了兜里。我看到后沒有說什么,而是講了一個故事讓大家討論、解決。這個小朋友發言說:“如果拿了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應該馬上還給人家?!笔潞螅褎e人的東西悄悄地放了回去。還有一次我教幼兒做美麗的花環,我只教了一種方法,并對孩子們說:“你認為怎樣做漂亮就怎樣做,不必按老師要求做!”結果做的花環有很多種,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教師應該對所有孩子的想象給予鼓勵,肯定他們,使他們從自己的創造成果中感到莫大的快樂。
5在游戲中發展幼兒自主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過程中的玩具和活動場地是幼兒最直接接觸的。同時,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最能發揮主動性;它不僅使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再現,而且為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游戲中教師常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教師不參加游戲實踐過程,只是提供豐富的玩具和材料,讓幼兒自主活動。另一種則是教師參加游戲實踐過程,只做幼兒的伙伴,不操縱游戲過程,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尊重幼兒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自主、自由,活動類型老師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兒自己選擇,玩什么,怎樣玩均由幼兒自己做主。幼兒在游戲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盡情玩耍。老師只是作為游戲伙伴參加游戲,并以飽滿情緒感染影響幼兒,對幼兒的活動表示支持、贊許。為幼兒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游戲氛圍,讓游戲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流露出幼兒的真實感受。當然在游戲中,教師并非完全放任,而應做到心中有數。并依平時對幼兒活動特點的觀察和了解。進行相應的指導。當孩子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時,我們都積極鼓勵幼兒,自己動腦想辦法,去克服困難,在活動中我們允許孩子有失敗,鼓勵孩子再試一試,孩子就會在一次次嘗試失敗的過程中獲得經驗、發展能力,從而體會到了克服難關之后的愉悅。
6如何啟發幼兒語言表達
愛說愛問是幼兒的天性,對幼兒提出的各類問題,教師要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花一點時間同他們進行討論,并認真做出解答,以后他們就會大膽地表達想法。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多地限制幼兒說話,教師要圍繞教育內容積極引導,選擇有吸引力的話題。引導得當了,孩子們就不會說題外話,而是圍繞教育內容向老師左問右問。這樣不但不會影響教學,而且能使教育內容在幼兒頭腦中打下更深的烙印。如活動《小雨傘》中,我與幼兒認識了傘的開與合,站在不同角度觀察傘的不同形態后,我請幼兒想雨傘有什么用途,幼兒的回答令我大開“耳”界。“下雨的時候打傘”、“下雪、天氣熱的時候打傘”、“我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送給我小傘做生日禮物”、“我看見電視里面小朋友拿著小雨傘跳舞”、“我看見時裝模特拿著傘進行表演”……小朋友有的邊想邊表演,有的拿著雨傘去操作,通過不斷的探索,幼兒增加了對雨傘的認識,能夠比較清晰的表達出雨傘的形象,并積極考慮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
7對性格內向型的孩子說話要注意哪些
對性格內向型的孩子說話要特別小心,不能亂批評,更不能加于諷刺,因為內向型的孩子也和大人一樣,特別能“記仇”,平時他不愛說話,但別人說的話他記得特別清楚,也特別久,不象“馬大哈”型的孩子,你批評幾句沒關系,過不了多久他就忘了。
要持之以恒,培養嬰幼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性格內向的孩子雖然不象活潑的孩子那么討人喜歡,甚至另人討厭,因為老師說什么他們都不應,聲音大一點就哭賴,真是煩死人了,恨不得給幾個“耳光”??晌覀儺吘共荒苓@那做,這時需要的是我們的耐心,沒有足夠的耐心是行不通的,只有耐心地開導和鼓勵,才能讓這些孩子聽你的,相信你,從而愿意和你說話,這才是你的勝利。作為幼兒教師應該不怕委屈,要相信性格內向的孩子也是可愛和孩子。
8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
我們對“教師要熱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等教育理論早已耳熟能詳、爛熟于心了,但只有來到幼兒園才能領會到它的真諦!
小班幼兒夢琪去廁所時沒有及時的脫下褲子,拉在褲子里了。韓老師麻利的給孩子脫下褲子,一遍又一遍的給夢琪洗屁股,還打上香皂,知道沒有了臭味,最后還拍拍夢琪的屁股說:“好香的小屁股呀!”夢琪原本緊張害怕的表情放松了,因為老師沒有半句呵斥與批評,老師的動作是那么的溫柔。因為夢琪沒帶自己的褲子,就先穿上幼兒園的褲子。老師有仔細的將夢琪的臟褲子洗干凈并晾好。夢琪回家時就可以穿自己干凈的褲子了。
幼兒自主能力、自理能力較弱,所以教師不僅是只是的傳播者、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同時也是幼兒生活的照料者。而這種母親般的細致的呵護和照顧源于教師對幼兒真誠、無私的愛。
我們常見幼兒小班的孩子,剛入園時出現“跟人現象”,即要追跟著一個老師,這是由于幼兒入園后,對家中親人的依戀感很自然的遷移到幼兒園老師身上,反映了幼兒對愛的需要和追求。――總之,愛孩子的老師才是受小朋友歡迎和喜愛的。
9面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應該注意什么
性格內向的人往往不合群,老師組織的活動能免則免,從不要求參加,所以組織活動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幼兒,一個也不能少,一次也不能缺,而且還要讓他們在活動中多扮演主要角色,多鼓勵他們表現自己,引導他們大膽的參加,做得不好也不要緊,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與快樂,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這是幫助內向孩子克服膽怯的最有效途徑。
再次,還要多教育別的孩子主動接觸他們,多與他們玩。性格內向的孩子喜歡獨來獨往,不合群,容易受到別的孩子的歧視,往往受到別的幼兒合伙欺負,甚至經常挨罵挨打。所以老師要經常教育別的孩子別歧視他們,更不能合伙來欺負,要主動接近他們:“小朋友之間要搞好團結,在一起好好玩”。當發現他們被別的孩子欺負時,老師要及時出來制止,教育別的孩子。
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天性最容易表露出來,性格再內向的孩子,如果有一群小朋友整天在一起和他玩,只要智力正常,他也會活潑起來的。有時孩子們之間的勾通和交流比大人的苦口婆心效果要好得多。
10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在讓孩子們認識秋天里的果實,我講的口干舌燥,可是孩子們卻一點也不感興趣,都在小聲講話,還有的在做小動作,怎么辦?我靈機一動,大自然不正是很好的課堂嗎?我們為何不利用呢?想到這里,我領著孩子來到試驗田,并把他們的形狀、味道等簡單地向小朋友介紹了一下,這樣一來,孩子們的興趣提高了不少“老師,我說柿子的顏色是紅色的,味道甜甜的,可好吃了,石榴的種子像牙齒,味道有點酸?!焙⒆觽兡阋痪湮乙谎裕f的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這時候我也按耐不住自己高興地心情,跟著激動起來,問:“孩子們,秋天美不美?”“美”“美在哪里?”田地里又是一陣激烈的討論。
看到此景,我想:還是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篇2: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自己從每天入園開始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并告訴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我所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得怎么樣我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在制定,我們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給這位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班小孩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后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時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事時,心理特別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小心把垃圾弄掉在地板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垃圾掉了。當我躺倒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自己也因為能成為這一群孩子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教師,幼兒園,小故事,教學
篇3:讓口令變得生動起來幼兒老師教學隨筆
讓“口令”變得生動起來幼兒老師教學隨筆
海南師范大學大學附屬幼兒園許春燕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集合排隊是每天都要開展的活動。在常規的集合排隊環節中,教師往往以指令性、常規性的口令集中幼兒,如果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這個環節同樣可以創設出富有情趣的語言環境來。
可以將集合時的常規口令變為“多彩的信息信號”。單一的一句“排隊啦”、“集合”、“男孩子站這邊、女孩子站那邊”的口令,帶給幼兒的只是照口令去做,如果教師可以經常用一些生動形象的信號來代替單調的口令,就會不一樣了,如結合幼兒們喜歡的卡通人物說:“聰明的喜洋洋來集合”、“神氣的動感超人來集合”等;或者結合各種動物來說:“神氣的小馬來排隊”、“可愛的小白兔來集合”等。通過這些多樣的信息,可以讓幼兒通過詞匯的替代來豐富形容詞和名詞,也可以很好的吸引幼兒又快又好地整隊,信號可以由老師發,也可以讓幼兒來發。
在整隊后,變單向指令為“雙向互動”。一般集合整隊后,教師會對幼兒提出具體要求,老師可以將要求通過一些有趣的對話與幼兒互相應答代替單向的指令。通過短小語句的應對,提高了幼兒自覺遵守規則,養成好習慣的能動性,又給予幼兒語言表達的機會。例如:“我們來做小螞蟻,排起隊來真整齊”、“我們來做小花貓,走起路來靜悄悄”、“下樓扶欄桿,上樓靠墻壁”。
充分利用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化零為整,共同創設富有情趣性的語言壞境,既提高了幼兒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積極性,避免了消極的等待,又使幼兒的語言學習融入幼兒生活的每時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