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愛亂發脾氣怎么辦?
幼兒愛亂發脾氣怎么辦?
幼兒到了2、3歲的時候,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想按自己的意志去做事,這時給家長的明顯信號就是發脾氣,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或當著親戚朋友的面,無端地發脾氣,會讓家長感到尷尬和難堪。特別是有的幼兒發起脾氣來很不好哄,軟硬不吃,讓家長很頭疼。那么幼兒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該怎么辦呢?我覺得,要幫助幼兒改掉亂發脾氣的毛病,首先要知道幼兒發脾氣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對癥下藥會更有效。
幼兒養成愛發脾氣的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其一,在溺愛型家庭里邊,家長對幼兒過分地寵愛,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很少讓其受到挫折,致使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一點批評或困難,就會大發脾氣;
其二,孩子因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發脾氣時,家長就屈服了,盡管知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為了不讓孩子發脾氣,還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使孩子認為發脾氣是求得滿足的妙招,于是,就常常用發脾氣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三,家長說話不負責任,隨便對孩子許愿而不兌現,這樣,就會引起孩子內心的不滿,時間長了,孩子感覺內心十分壓抑,就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發泄;
其四,暴力家庭的孩子,讓孩子感覺家長不講道理,心理會失去平衡,也會發脾氣。
幼兒愛發脾氣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們要盡力幫助其改正。作為家長,孩子發脾氣時應該怎樣做呢?您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試試看。
1、冷處理
冷處理,就是在孩子發脾氣時,不要去哄勸他,而是暗暗地注視他,只要沒有危險,就不去理他。因為孩子發脾氣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家長對他的注意,迫使家長答應他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你越哄他,他就會鬧得越兇,直到你屈服為止。例如,孩子趴在地上打滾,你越是拉他,扶他起來,他就越不起來,還會加勁地哭鬧。你就裝著什么都沒聽見,什么都沒看見,過一段時間,他自己就起來了。所以,家長采用不理睬的辦法是最有效的。
在不理睬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沉住氣,在孩子發脾氣時,你盡管做自己的事,如果感覺他不會出什么危險,也可以離開他,暗中注意他的動靜,孩子在最終放棄發脾氣之前會更加背地哭鬧,這時,你一定要沉住氣,堅持住,不然就前功盡棄了,只要你能堅持,你就會發現這種方法的效果很好。同時,如果你細心的話,就會發現孩子發脾氣的次數會逐步減少,而且每次發脾氣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另外,孩子不再發脾氣了,家長要象什么事都沒發生似的,及時給孩子和你和好的機會。例如,孩子見你不理他,就不再發脾氣了,而是默默地走到你身邊和你親昵,或拉你的手,你就若無其事地說:“我們一起出去玩玩吧?!鼻f不要說:“你剛才發脾氣對不對?”或“你越發脾氣我越不理你!”等,因為這樣說,會使孩子知道他發脾氣還是引起了你的注意,對你有影響,下次還會這樣做。
2、恰當的表揚和鼓勵
當孩子不發脾氣時一定要給與表揚,但在表揚時,不要說:“你沒有發脾氣,很好”,這樣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讓他覺得,你在揭他傷疤。要對他說:“你表現這么乖,我很高興!”讓孩子覺得他表現乖就會討大人的喜歡。在表揚的同時,還要盡量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玩,讓他感到這是對他不發脾氣的獎勵。
另外,注意教會孩子向家長正確表達自己的愿望,表達得好,就及時表揚。例如,孩子想要什么東西時,態度生硬,沒禮貌,家長就要教他說:“你要求別人幫你做事時,要說請您幫幫我,好嗎?”或“媽媽,你現在有時間陪我玩嗎?”如果孩子真的接受了這種表達方式,就要給與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克服用發脾氣或強硬的方法命令家長做事地不良習慣。
有的孩子性情比較急躁,做什么事愛著急,特別是做不好時,就會發脾氣。例如,孩子用積木搭房子,由于他還不懂如何搭才不易倒塌,一旦“房子”倒了,就會耍脾氣,或哭鬧,或把積木亂丟一氣,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在孩子搭積木時跟他說:“怎樣搭才不會倒呢?讓寶寶好好想想,試一試,寶寶一定會成功的。”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會很平靜地邊想邊搭,當他搭的房子成功時,家長還要緊跟上說:“寶寶真棒,不慌不忙,小房子就搭好了?!蓖瑫r,還可以親親寶貝,或給他鼓掌,讓他感到做事情有耐心就容易成功,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如果家長感覺孩子發脾氣就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或是想讓家長陪,家長就盡量多和孩子在一起,實在沒時間陪,就和孩子商量說:“寶寶,媽媽今天實在沒時間陪你,你自己玩好嗎?”這樣,征得孩子同意了,他就不會再發脾氣。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覺到家長是很關注他的,心里會有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會使他心理保持平衡和愉悅,時間久了,就淡化了發脾氣的情緒,以至于不再發脾氣。但孩子配合你,不發脾氣時,你要給以鼓勵,對他說:“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玩了,媽媽真高興!”以此暗示孩子“長大了”,要學懂事了。
3、防止幼兒用發脾氣逃避責任
有時孩子會用發脾氣的方法來逃避責任。例如,孩子玩完積木,就亂放著,揚長而去,也不收拾,家長要求他收拾的時候,他就會耍脾氣。這種不負責任和生活沒條理的不良行為,家長一定要予以糾正。在糾正的過程中,首先可以有肢體語言示意孩子,例如與孩子的目光接觸,示意他把積木收拾起來;孩子沒有反應的話,可以用眼神加手勢,再示意他收拾;如果仍不奏效,可以警告他說:“如果你不收拾的話,媽媽會*懲罰你”;接下來孩子如果同意收拾了,就用贊賞的目光和微笑注視著孩子,讓他感到,發脾氣不能逃脫責任,負責任的行為會得到贊賞;如果孩子聽到警告后仍不收拾積木,家長一定要按著警告來兌現懲罰,等到孩子不發脾氣了,再堅持讓孩子收拾積木,并要求他把其他的玩具也收拾好,讓孩子知道,發脾氣不但不能逃脫責任,反而要額外地干更多的事情。這里家長要注意,不要見到孩子聽話了,就高興地幫他一起收拾,這樣孩子會覺得收拾玩具的責任不全在他。不過,孩子收拾得好,可以表揚和鼓勵!
4、不要被孩子的哭鬧所左右
哭鬧是孩子的法寶,只要一哭一鬧,目的就達到,這是大多數家長面對孩子哭鬧的真實寫照。尤其現在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中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舍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所以,孩子一哭一鬧,大人就趕緊屈服,來滿足孩子的要求,或遷就孩子的過錯,這樣做,就會讓孩子得到一條錯誤的經驗,那就是稍不如意,就用哭鬧來制服家長,這樣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孩子健全性格的養成。所以,在孩子哭鬧的情況下,家長要用恰當的方法來制止他的哭鬧,不要輕易被孩子的哭鬧所左右。例如,你帶孩子去聚餐,孩子在餐桌上鬧起來,你可以緊緊地握著孩子的手,把他帶到外面人少的地方,或休息室,嚴肅地告訴他:“你影響了別人吃飯,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你繼續鬧,你就只好呆在這里?!比绻€不停止哭鬧,你就不理他,一直到他不再鬧為止再回到餐桌上;再如,到商場買東西,如果因為媽媽不給他買他要的東西,而大哭大鬧的話,你可以不理不睬,不要管旁邊人怎么說情,你也別動搖,盡管買自己的東西,然后徑直離開商場??傊愕膱猿志褪亲屇愕暮⒆又滥愦_實說到做到,他再哭再鬧也不管事,索性就不再鬧了。
總之,對待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摸索和尋找適合遏制自己孩子發脾氣的方法和手段,這一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注意發現孩子發脾氣的規律和誘因,這樣,可以有準備地采取措施加以預防,這是遏制孩子發脾氣的更好辦法。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墒抢蠋熞淮蔚谋頁P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