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志:黑隊與白隊
教育日志―黑隊與白隊
區域中投放加法配對卡片和五子棋近一個月了,連續幾天都沒有孩子再去玩,看來孩子們對這兩份材料已經沒有了興趣,但是這兩份材料并沒有被取消。荊柯清很久都沒有來園了,她對這兩份材料還很有興趣,她和柏雪在這個區域里玩了很久,她們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操作加法配對卡片,也沒有下棋,看起來只是一起把這些材料擺弄來擺弄去,兩人還說著什么,于是我很好奇,走過去想看看他們究竟在做些什么------
游戲的第一階段:拼搭迷宮
荊柯清把加法卡片擺在棋盤上,邊擺邊說:“這里是河流,這里有很多彎,接下來就沒那么簡單啦。這里是鱷魚軌道,我們要全部連上,連上后就可以到(終點)了,這是我們的迷宮。”
柏雪把配好對的卡片全部分開來,說:“看,我這里是分開的”。
柏雪排好后開始數數,數時她把2個當成一個單位:“1、2、3、4、5”。
荊柯清手中的也是5組,她說:“咱們都是10個,是一樣多的。”
柏雪說:“對”。
游戲的第二階段:黑棋白棋走迷宮
荊柯清把卡片又全部打亂,說:“好,現在解散了,我們需要改裝了,假裝我不小心掉在這里了,你不小心掉在那里了,現在咱們跳過去。”說完,她拿起一枚白色的棋子,從卡片上依次跳過,邊跳邊哈哈大笑,柏雪也效仿著她的樣子也拿起一枚黑色的棋子跳了起來。
荊柯清在操縱旗子時,嘴里在喊“朋友,你在哪里啊?”她的聲音很輕,卻尾音拖的很長,似乎在很大的空間里喊似的。
柏雪拿起黑色棋子說說:“啊!我掉陷阱里了。現在我想選白色,我們交換吧。”
荊柯清說:“不行,不能改。”
柏雪沒再堅持,把原本分開的卡片重新擺好,擺時按照加法正確地進行了兩兩配對,她說:“現在,瞧這里有兩個通道,不知道哪個是真的通道,這里有陷阱。”
游戲的第三階段:黑隊白隊大對決
他們每人拿出一堆棋子,柏雪說:“現在我們來比誰的棋子多。”
荊柯清說:“壞人是黑色的,好人是白色的。我要5個5個好朋友站在上面。”
說完,荊柯清將白棋五個一組擺在一塊拼版上,棋子每組都是底下4個,上面1個。
而柏雪的棋子雜亂無章的堆在一起。柏雪說:“我是黑隊。”
荊柯清說:“我是白隊,白隊,白隊,永遠不會。”說完她又被自己的口號逗笑了,隨即改了一個“不對,白隊白隊,永遠勝利。”
她接著又拿起很多棋子說“假裝旁邊的花園里也都放滿了吧。”
柏雪沒有忘記“比比誰的棋子多”的提議,她說“現在我的棋子比你的多。”
荊柯清說“不對,我的比你的多。”說完,她又拿起一些倒在了自己這邊的桌面上。
柏雪不服氣地說“要數了才知道的。”荊柯清似乎對多少的興趣不是很大,她沒有去數,而是說“反正黑的是壞的。”
柏雪依然在為黑隊吶喊“黑隊,黑隊,永遠加油,黑隊黑隊,永遠第一。”
荊柯清說“我們要比誰的棋子在一個地方多,象我這樣,放一個卡片上。”
柏雪沒按她說的做,柏雪說“我的黑隊要回家嘍。”然后,她就把黑棋都放回了盒子里。
荊柯清說“我白隊的隊員還在訓練的,堅持訓練才會贏。”
柏雪抓起一把白棋說“我把白棋拿走一些,哈哈,全都被我打敗啦!”
荊柯清有些急了,說“不能這樣的。假裝咱們是好朋友吧。”
柏雪從黑棋里拿出一個棋子說:“那有一個黑的是壞蛋吧。”
荊柯清沒有答理這個建議,依然在擺她的白棋子。
柏雪又出了一個主意:“那咱們來搭天寧寶塔吧。”她把黑色棋子一個一個象上疊,疊到第5個的時候,棋子寶塔倒了,荊柯清依然在擺她的白棋子。
柏雪覺得有點沒意思了,她提議:“咱們去玩會別的吧。”
荊柯清說“不行,我要練兵,你是黑隊,你來給我加油吧。”
柏雪又答應了,她說“好吧。”并幫著一起擺棋子。
柏雪說“我幫你,這樣我們就團結友愛了。我們一起打敗他們。”她用手指了指背后看書的一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成了他們的假想敵。看著所有的棋子都擺的很整齊,白色都擺在了卡片上,黑色擺在了卡片周圍,荊柯清說“哈哈我們好象在擺早操的隊伍。白色是的小朋友,黑色的是家長。”柏雪嘀咕著“家長有那么黑嗎?”
此時游戲時間結束,在老師的提醒后,他們把棋子重新收回到了盒子里。
篇2:教育觀察日志
教育觀察日志
晨風
感覺教師不單單是教書。有著非常多的瑣碎的事,特別是班主任。
9.16
我大概是屬于粘滯型的,一件事總是較難放下。不過經過這幾年的磨練,我還是能平靜對待,不過于焦慮。看來人的修煉是要一輩子的。大概只有年齡才干使人真正平靜。
我不知為什么,頭腦里也總是想著同學。就是在課外也如此,我感覺這樣頭腦很操累。是不是我做事容易“上火”?
這不知是不是因為用心的緣故。我的讀書就不會讓我如此焦慮,讀書可以寧靜,但是教書我發覺卻很難寧靜。特別是有很多雜事、瑣碎的地方。
我連登山路上,頭腦里也都是念頭。所以,我覺得自身很需要激烈的運動,比方打籃球,可惜的是沒有場所和固定的球友。以往我總是能在球場場歡快奔跑完全忘我。
我很希望能用心教書,然后八小時之外就是屬于自身的時間。可以專心無雜念地看自身的書,和家人小朋友相處。
希望我能盡快如此安定做事。
早上寫了一篇家長會紀事的文章,看了一些博文。今天可以看書了,下一周應該能進入正常的教學工作,那么也就會有了自身空閑的時間。
那天的上課,我還是有激情,聲調是有變化,不像有的教師那樣平淡無味。我也回想起五年前的教學,很多時候我都是有激情的,只是有時得不到相應的回響或者課堂秩序不理想,我就開始冷卻。往往一節課后,我會覺得很累。這就是因為全力付出的緣故,所以,我根本做得不到不緊不慢的拖課。拖課的有效度也很值得懷疑。
現在,我不大覺得上課的累,因為我想我再累也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是我的上班時間,比較別的工種,我可能不算累。這也是我應該做的。因為這是我的工作。還有,我決定在心里樹立為家長和小朋友服務的信念。我們的服務態度很不夠,很多老師盛氣凌人,或者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但我不覺得作為老師應該是這種形象。老師也應該是服務者。要樹立自身應有的服務意識,而不是把自身當作糟糕的愚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之類的代言人。
那天教師節,我問大家今天是什么節日,好像一個小朋友知道,然后問是教師的節日同學們應該怎么做,有的說要送禮,有的說要恭喜。最后,我教大家齊聲說:“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我以往可能存在進度快這樣的傾向,看來以后要注意,特別是扶持那些有教才會的“一般”同學。
9.18
這幾天,一個家長代表協商預收了50元錢。只有一個家長自身買了試卷習題,不交了;另一個因為家庭困難沒有交。這樣子,大局部都交了,也同意購買兒歌。
我考慮到買了語、數試卷和數學訓練冊花了18元,再加上兒歌10元多。所以,我不能一下子花錢太多,有些家長可能不大算多買訓練冊。我就決定不統一買語文訓練冊,以后的語文課堂,可以讀兒歌,講故事。對于訓練冊,已經統一訂了新華書店的一套,所以我就通知說,要買的自身去買。這樣就造成混亂。
有些人以為,都已經交了50元的錢怎么不夠,還要自身掏錢再買。有人也就發牢騷了。在農村里,以往的老人碰到學校收錢,總是罵老師,他們就以為錢是被老師裝進口袋的。有些人又不清楚到底要不要買,要買哪一種。因為隔壁班和其他年段都是通知家長自身買,然后交給老師。我也遭受著領導和同事的壓力,因為我的做法與眾不同。
那天,教育局又要來檢查,那么我又在收錢又在買書,就被副校長說是“對著風拉尿”。(校長還是比較信任我,對我的做法沒有絲毫指責的意思。大概是一些家長的好話也傳到他耳里。我對差生的態度絕對與別的老師不同,我心底沒有絲毫嘲諷的意思,我不會針對學習能力而責罵。我不會用無情的話打擊“差生”。但我自身還是沒有從家優點直接去聽取反饋,因為我目前不大想被他人左右。)還好,我不害怕了,因為我覺得自身在做正確的的事。假如,我的意思能被家長很快領會的話,我們之間相互習慣后,那么就以后就省事多了。
于是決定明天利用放學時,給接送的家長做個說明。還要把書拿給他們過目。告訴他們,假如想給小朋友多一些作業就買,假如有課外書讓小朋友讀,就可以不買。這些訓練冊,我估計我沒有時間講評批改,所以只能靠家長自身督促。
所以,歸根到底,我還是有點煩。因為我發覺自身還沒有能有效處置這些事務。一些老人不能領會我的意思,到處發牢騷。這只能靠那些知道我意思的人轉告,這又是低效的。
在這期間,我還要不時給一些家長解釋這是自愿的,是否要購買。還有2個同學的電話還沒登記好。還有請數學老師幫助填學籍卡,我還要填學號。
在這些事情沒玩弄清楚的情況下,我還有授課、安排作業,修改作業。
真希望能盡快解脫這種雜事纏身,被懸掛著的感覺。
另外對于拼音教學,發覺有些同學掌握的不好。而我很難做到一對一的指導。對于拼音教學,我的興趣也不大。只為了打個基礎,我更感興趣的是識字。
早上放學時,把統一買的數學訓練冊先分下來。另外叫大家做練習冊,有不會做的留下來,但是全部同學都交上來,我知道有一半的同學沒做完(好)。他們顯然不想留下來。
上一回,因為練習冊做得很差,我訂正完了,還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沒改好。這一回,我先把題目拿到黑板上講一回,然后分給大家做,這樣也可能造成一些同學剽竊。但是因為時間不夠,所以這一次又很匆促。
我們老師從沒有把練習冊分給同學回去做,因為那樣同學會把書弄得很糟,影響到檢查老師的考核分數,所以,都是在學校做。我覺得還是應該分回去,讓家長承當必要的作用。不然他們都不知道小朋友做題的程度。
下午去接孩子,發現幼兒園在接送時,把門和窗都關好,這樣就不會受到干擾,看來以后要留沒有完成作業的,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
我發現一般不要去“喝止”,這樣只能浪費自身的嗓子。小朋友的恬靜有一定的程序,要順應,要“喝止”也要用得恰當。千萬不要因為外人的旁觀而“歇斯底里”。有時候亂也就只能讓它亂。小朋友的專注力和安寧力,一局部靠氛圍,一局部靠小朋友自身的需求、素養。
但我的嗓子還是沒能用好,總是堵。偶爾吃吃藥和含片以消解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