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傾聽孩子共同成長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教育隨筆:傾聽孩子,共同成長
孩子的健康成長可以說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天賦心愿,愛孩子作為一種本能情感,有時我們被它感動著,有時我們又被困擾著。怎么去愛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愛等問題常常在我們家長心里縈繞,尤其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常常在對待家庭教育中的具體問題時感到日益力不從心和無所適從。當孩子一切正常時活潑、好學、懂事、聽話,我們感到很幸福和自豪。當孩子顯得不正常時,例如情緒低落、大哭大鬧、好發脾氣、厭惡幼兒園、不可理喻,我們幾乎束手無策,最后只能簡單粗暴地運用做我們家長的權威,采取高壓政策,結果造成親子關系更加緊張、父母對自己的教育能力喪失信心。
其實孩子的每一個非正常表現的背后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是在宣泄精神或身體上的創傷所引起的負面情緒,是在呼喚我們家長的關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宣泄,從而獲得最終的康復。所以,當孩子有不正常表現時,父母應當通過傾聽給孩子以最好的關注。
傾聽并不是簡單的聽孩子說,它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即在孩子哭泣、發脾氣或恐懼時,給孩子的情緒宣泄及心理康復提供一種渠道,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幫助孩子度過精神和感情上的困境,從而不斷增強自我能力和自信心。
有時候我也會因為禎禎因為小事大哭而煩躁,比如叫她換上她不喜歡穿的衣服,一家人高高興興的準備帶她出去玩時,而她會因為我有沒讓她去開門就哭哭啼啼......也許會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太過分太無理取鬧,而大動肝火??墒怯钟卸嗌偌议L會注意到哭泣所表達的含義,其實事情很簡單,她只是想穿她喜歡的,認為漂亮的衣服出門。小的事情就能引起大的情緒波動,我們大人也時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而被小事所觸發,何況孩子呢?
所以不要責怪孩子為什么這么無理,不要責怪她怎么這么難伺候,眼淚這么不值錢,屁大的事情都要引發淚水之災,希望能多多關注到眼淚背后的東西,到底是什么讓小事觸發了大的情緒波動!
學會傾聽孩子,對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具有巨大的作用。在我們家里,我對待女兒是最嚴厲的,但是女兒卻最喜歡我,最信賴我,這常常讓同樣疼愛她的媽媽和外公、外婆都心生“醋意”,其實細細分析,可能是我更“懂”女兒,或者說,我更懂得用心傾聽女兒內心的聲音。她會跟我講一切引起她喜怒哀樂的大事小事,在幼兒園里發生的點點滴滴,有時到了睡覺時間,還要偷偷問上一句:“爸爸,我還有兩句話要說,就兩句,行不行?說完就睡”傾聽,架起了我跟女兒之間溝通的橋梁,讓我跟女兒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而建立在良好關系之上的教育,就變得簡單而有效。
孩子由于能力所限,不善于用語言傾訴,父母要了解孩子、觀察孩子,這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善于捕捉和發現教育時機,適時并適當地給予指導,既不讓孩子感到父母在包辦和干涉,又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得到恰當地指導和幫助,讓孩子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傾聽,是一門藝術,讓我們細心去學習它,揣摩它,將它運用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你一定會驚喜地發現,孩子不會存心跟我們作對,大多數時間是我們誤解他們或者我們的要求讓孩子們力不從心;當我們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掌握傾聽藝術,就一定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關注幼兒成長傾聽孩子共同成長
關注幼兒的成長傾聽孩子共同成長
古城學校柳春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以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孩子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教師能俯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作為幼兒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才能更好的伴隨幼兒共同成長。
讓幼兒學會傾聽的同時,我們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講述,無論他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們都不要打斷她,更不要急于給孩子肯定和否定,因為孩子想象和現實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認為孩子說的話有些事謊話,我們要在傾聽的同時多鼓勵孩子想說,敢說,愿意說,才能培養孩子更好的培養幼兒傾聽與表達的能力。
傾聽是人類的本能,通過傾聽來接受外界的信息,通過傾聽來了解這個世界,幼兒就是在傾聽中漸漸地成長起來的,幼兒喜歡表達,是因為他學會了傾聽,通過傾聽知道自己想表達什么,怎樣去表達,表達后很想得到老師及家人的鼓勵和表揚,所以,幼兒是在傾聽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沒有學會傾聽的教師,就沒有學會傾聽的幼兒;哪個教師里不會傾聽的幼兒就一定又不會傾聽的老師。要想讓幼兒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懂得傾聽幼兒。
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游戲,做他們的好朋友。
幼兒學會傾聽家長也起著很重要的因素,首先,有趣傾聽的習慣,這表現為對別人的語音或談話的內容感興趣,對和別人交談感興趣,并且在雙方交談時對對方的講話感興趣,對爸爸、媽媽和老師講的故事感興趣,對兒童電視節目感興趣,對外語或其他的方言感興趣。當您的孩子能夠安靜、全神貫注地傾聽一段談話、一個故事和一個電視節目中的對話的時候,您的孩子就養成了有趣傾聽的習慣。
其次,耐心傾聽的習慣,傾聽別人的談話需要耐心,需要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要求孩子能夠做到自我控制。然而,幼小的孩子一般不喜歡成人之間的談話,因此父母不要苛求孩子安安靜靜地傾聽成人們的談話內容。要想養成孩子耐心傾聽的習慣,父母應該在與孩子交談的時候,逐步加以引導。如要求孩子復述一個爸爸、媽媽講給他(她)的故事,這樣孩子首先必須耐心地傾聽。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父母應該要求他們做到不打斷別人的講話,這也是做到耐心傾聽的一個方面。有效傾聽的習慣在聽的時候,年幼的孩子往往注意那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對于他們不感興趣的內容,即使非常重要,他們也不能記住。這就提醒父母有效傾聽的習慣是需要有意識地培養的。有效的傾聽包含掌握有效的傾聽方法,在聽的過程中隨時對交談的內容進行思考、理解、比較、辨別。只有做到有效地傾聽,孩子才能領會語言背后隱含的深層含義,才能聽出弦外之音,才能記住別人談話的重要內容。
最后,積極傾聽的習慣,這是在態度方面的要求,即使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也要求能夠積極投入、全神貫注的傾聽。對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培養他們積極傾聽的習慣,要求他們在傾聽的時候積極思考,隨時帶著一定的目的、任務去傾聽,隨時準備發現對方談話中的錯誤之處,隨時采取策略記住談話中的關鍵內容。
讓幼兒學會做個文明的聽眾,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他人講述故事或觀看表演,使幼兒知道別人講述時不隨便插嘴,要做個禮貌的孩子;將傾聽習慣滲透到游戲中,使孩子們在游戲中形成穩定的自覺性行為;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促而成的,它是一個慢慢培養、模仿、強化的過程,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做有心人,把握教育活動中的時機,不斷培養、強化傾聽習慣的形成,做孩子的好朋友,每天與孩子親切交流,培養師生間親密的情感,讓幼兒感受老師慈母般的關愛,消除幼兒對老師的陌生感;組織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每當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他們送去一句鼓勵的話語,投去一束贊許的目光等方面來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所以,孩子們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訓練和教育,為孩子今后的成長學習奠定基礎。
篇3: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幼兒快樂成長
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幼兒快樂成長
每當孩子午睡起床時,有的孩子能夠很迅速的穿上褲子和鞋子,而有的孩子卻說:“老師,我不會?!庇谑俏覀兙驼f:"老師幫你穿!"沒想到這一來,不會穿鞋子的幼兒天天喊:“老師,我不會穿!”這樣下去,這些孩子什么時候才會穿呀?我們就在想,現在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也都是小皇帝,現在許多事情都是由家長來代勞,缺少學習鍛煉的機會,所以遇到困難就有了依賴性,在幼兒園如果老師也都無限制的幫助他們,在這里也有了依靠,他們的惰性會更強烈。所以我們決定讓他們自己來。首先先和家長溝通在家里為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在幼兒園也教著他們穿。于是,在幼兒園就開始一邊教一邊鼓勵,他們學的很認真,所以孩子們逐步學會了穿褲子和穿鞋子。
孩子的許多生活瑣事常有家長和教師來代勞,缺少鍛煉的機會,成人總認為孩子小,自理能力差,但卻增強了孩子的依賴性.所以,要讓孩子一步步來,相信他們,給他們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