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故事婆家過除夕
今天是傳統的除夕,中午我們就去婆婆家了。和婆婆住在一個小區里好處多多,省的車馬勞頓的辛苦,年年看別人為春運一票難求著急上火。自己卻高枕無憂,而是一邁腿兩三分鐘就到了婆婆家,歡天喜地過大年。
婆婆是嘴一份手一份的要強人,輕傷不下火線的優秀老戰士,在一瘸一拐的情況下,獨立自主,不靠外援,我領著洗一回澡,年貨是老公給買回來的,但整個過年各種花銷是大哥出的錢,哥倆一個出錢一個出力,挺公平的。其他忙年之事都是她老人家自己做的。我老了能不能像婆婆這么自立自強還真不好說。
到了婆婆家年夜飯也準備差不多了,最后炒菜由大嫂掌勺,婆婆在廚房當下手。我就是放桌子,端盤子,擺筷子的活。他們哥倆下棋,他們姐弟倆玩手機。我開玩笑對婆婆說:咱家是中國傳統家庭,兩代媳婦干活,正宗姓Z的全都休閑娛樂。
大約3點我們家的年夜飯就開席了。大家邊吃邊聊,談談奇聞軼事,說說生活趣事,氣氛歡樂祥和。婆婆說:你們都掙錢了,就我孫子不掙錢。兒子說:奶奶,這你不用擔心,掙錢這不是早晚的事嗎?
大約五點年夜飯結束,大哥大嫂,老公兒子四人玩麻將。婆婆刷碗(我要刷,婆婆說啥也不讓),侄女繼續玩手機,我端茶倒水伺候局,并在旁邊看我的小說(完成每天自己規定的30頁的閱讀量)。
婆婆刷完碗就和面,還要剁肉餡,我硬把她攆回屋休息,讓她上床躺會兒了(干一天活了),我去廚房接著剁肉剁菜,做各種包餃子前期準備。我邊干活邊聽我的長篇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所以干活感到很輕松快樂。
大約8點我接到妹妹的拜年電話,妹妹告訴我:趕緊給爸爸老叔掛拜年電話,我剛掛完,他們正在包餃子,吃完就該睡覺了,老叔的兩個女兒都來電話了,咱家姑娘都沒來來電話呢?爸爸又著急了,說老叔家女兒比咱們都孝順?哈哈!多大歲數的家長眼里都是“別人家孩子好”。
啥也別說了,趕緊掛吧!爸爸,老叔,老嬸挨個掛一遍。老嬸說:你爸爸表現可好了,還唱歌呢。你們不在他一點也不鬧。我說:是不是像小孩送園兒園,又哭又鬧,家長前腳走,后腳就好了。老嬸說:你形容的太對了,就是這樣的。
玩麻將的兒子一個人輸,三家贏,兒子郁悶了,說啥也不玩了。我說:不是你玩的不好,就是對手太強。他們都是麻壇“大咖”級人物,你是剛出道的“小鮮肉”,你不輸,誰輸呀?我婆婆說:誰贏我孫子,我給掏錢,不行我把房子給壓上。哈哈!
我們兩口子加上大嫂包餃子,一共包了香菜,芹菜,白菜三種餡,包好一種婆婆就馬上煮,吃餃子之前,兒子和他姐姐扛著一大摞鞭炮去樓下廣場放。我對老公說:你不用下樓了,后繼有人了。放鞭炮,吃餃子,聽鐘聲,合家歡的除夕夜達到高潮!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老師教研隨筆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小學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了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說你語文老師來湊什么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占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說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獲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里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里,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于交往、積極探索、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游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說反反反”的游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游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溫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溫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么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后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里始終流淌著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扎實;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發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說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云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獲。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