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跨界跨出精彩
暑假在家帶孩子,看了兩個電視節目,一個是北京衛視的《跨界歌王》,一個是安徽衛視的《超級演說家》。這兩個節目對我的影響很大。《跨界歌王》邀請了活躍在影視娛樂領域的當紅明星如:劉濤、陳凱、秦海璐、潘粵明、胡杏兒、郭濤、李光潔等一些影視明星來進行歌唱比賽,角逐歌王。這些演員是在表演上有一定造詣的,但通過專業人士的指導,以及自己的刻苦努力,這些演員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十分優秀的歌手的形象,在節目中,我看到了他們的付出和汗水,見證了他們因努力而取得的進步、掌聲和評委的肯定。我被他們感動著。《超級演說家》有一演員陳數演講了《因為熱愛,所以閃光》,聽了內容,十分感動。陳數在北京舞蹈學院學習期間,系統學習芭蕾舞、中國古典舞。后來在著名的東方歌舞團任了7年舞蹈演員。后來因為熱愛表演,又去了中央戲劇學院學習了表演。后來因演戲獲得了許多大獎,百度對她的評價是:“陳數演技備受觀眾與業界的肯定。陳數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回味無窮。陳數已成為涉足類型劇最廣、詮釋角色最為豐富的女演員,更憑借自身的專業修為和藝術才情,精準且完美的演繹了每一個角色,創下了專業領域中極具引領性的成績和高度。”
由這兩檔節目看看自己的情況。一晃畢業已經九年了。九年過去了,歲月已在我的身上刻下了時光的印記。如今我已為人婦,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畢業后,剛參加工作時,是在家鄉的初中的一個校園,當校長把我們幾個新教師領到學校時正趕上初一的學生在報到,有幾個老師都問我,你是初一幾班的,那時的我就像一個初中生的樣子。我帶過兩年初三畢業班的英語,包過兩年班,帶二年級的語文和數學。帶過一年五年級數學,一年二、五年級的英語和計算機,還帶過兩年一年級語文,帶了半年三年級語文,今年開學被學校安排教一年級語文和二年級品德。九年里教專業課的時間還不到三分之一。我特別清楚自己的狀況,幾年不教英語,有些單詞和語法知識被相繼遺忘了好多。再加上近幾年教材的改動,如果再讓我教英語會很吃力,我很不自信,但我也會全力以赴。同學霞和我一起畢業,畢業后一直在縣城里的小學任教,教了9年的英語。很專業,也成了學校的骨干教師,職稱晉級也很順利,我一直很羨慕霞的工作。
假期里的這兩檔節目,讓我重新認識了自我,也轉變了一些觀念。我是一名教師,專業是英語,但目前港區的教育還達不到每個人都教自己本專業課的水平,需要一部分老師,從事所缺專業教學。那么就認真對待吧,這是目前誰也改變不了的客觀教育事實。自己也曾經抱怨過,怎么又安排我教其它科目,看看學校里又有幾個老師是教本專業的?不防也讓自己放開手來,深深體會一下實實在在的“跨界”吧。就像《跨界歌王》中的參賽的演員嘉賓一樣,就像陳數一樣,踏踏實實地去努力付出。做自己認為最好的老師,把孩子們教育好,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跨界”需要一定要認真對待,“跨界”盡自己一切的努力跨出精彩。
篇2:生活感悟隨筆跑步人都是孤獨
今天早上去跑步,原來和我一起跑步的兩個人還在一起跑著,我因為有事不能和他們一起跑了,其實我們三個人都是互不相識的,平時都是各跑各的,一次偶然的機會,說上兩句話,結果天天就結伴跑了。
而之前為什么都各跑各的呢?我覺得這是因為跑步的人都是孤獨的。一般跑步的人都是各跑各的,跑快的,會一個人一個人的超過其他人,他覺得超越會給自己帶來快感,他的速度是停不下來的,一般人也跟不上他。慢慢跑的人,把跑步當成一種享受,雖然一個一個的人從他身邊超載,但是他不會因為別人的腳步打亂自己的節奏,所以一直享受著他那慢跑的樂趣,他也不跟著別人去追逐。而其他那些速度中等的人卻一直在各自的奔跑著,不去追趕超越自己的快者,也不停下腳步等待慢跑者,這就形成了在全操場的人都是以各自的速度孤獨的奔跑著。
正是因為這種孤獨,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所以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分別認識了兩位跑步愛好者,前幾天有兩次三人一起跑,這不,現在他們也一起跑了,在跑步中,共同討論的,其實也就是跑步的心得、健康的理念、對減肥的看法和如何減肥等等,說白了共同的愛好形成了共同的話題。
其實每一個人都不是愿意孤獨的,只是奔跑的腳步讓他們沒法同步,但是總是會有些人的步伐是一致的,或者在具胡共同的話題時,他們就會協調步伐,形成一個相同的步調。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其實都存在著不一樣的步伐,也都存在相同步調的人,所以能更多的相互協作,而這種相互協作會讓活動更具有意義,更能促進這種活動帶給我們的原有效果。
篇3:教師生活感悟只與同好爭高低不同傻瓜論短長
高中的時候,我剪了個又傻又土的發型,再加上我又黑又矮,還總是穿著一身校服。無意間聽見有同學跟我講,“*說你是學校第一村姑。但我覺得你人挺好的。”年少的自己聽見一個男生背后這樣評價自己,當然很傷心。我又羞又惱,又百口莫辯,從此想起那個男生,心里就憤憤然,甚至很想找他理論一番。到底還是自卑膽小,尷尬地笑笑,走開了。
年少時好像心里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凡聽到別人的評價和自己的行為不符時,恨不得向天下昭告自己的清白。
剛剛參加工作時,但凡遇見別人誤會自己,總是要想方設法的找人家解釋。
后來慢慢發現解釋清楚了又有什么意義呢?比如那個嘲笑我的男生,比如那個誤會我的人。有句很俗的話說,我不是人民幣,沒必要做到讓所有人喜歡;還有句俗話說,不管你多么完美,總會有人不喜歡。
比如我做不到你那么努力,但也看不慣你一天到晚拼命的樣子;我干不掉你,也不喜歡你一天到晚在我面前春風得意的樣子。比如我沒你貌美,就可以無視你的付出甚至還要連帶著中傷你的人品。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他來到人間的使命仿佛就是以消遣別人的私生活為樂趣,以詆毀中傷為天職,以聚眾八卦為使命,如若沒有得逞,還會心有戚戚。
久了,你會發現對于這樣的人解釋是沒有用的。再者,你又會發現,對于這樣的人,解釋不僅會浪費掉你寶貴的時間,還會拉低你的智商。
所以,不要和這樣的人爭得面紅耳赤,你是贏不了的,除非你把自己拉到和他同一水準。
那么我們要和什么樣的人一論高低呢?
我有個寫作水平很高的老師,恰好我也喜歡寫作,就比較能聊得來。每次我得意洋洋的寫完一篇文章發給他看時,他總是東挑毛病,西挑刺兒的。對于他的意見,我當然是唯唯諾諾的接受還會表示欣然改正。當然,也有不服氣的時候。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倆就會起爭執。雖然爭到最后,我可能還是不認同。但在這個爭的過程中,老師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恨不得把整個人類歷史給我翻講一遍。于我,這樣的爭執就是有意義的。因為在爭執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寫作的技巧,還拓寬了知識面。
所謂跟有真才實學的人爭論也是一種學習,甚至是另一種意義的讀書。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班里有個女孩,長得漂亮又有氣質,沒多久就被外系傳為班花。她不僅長的好看,聽說還拉的一手小提琴,關鍵是又擅長演講,拿了學校大大小小的獎項。于是關于她的流言蜚語慢慢就傳開了,不是跟哪個老師曖昧,就是在外面有人,總之沒有人談及她的努力,眾口鑠金,她就是靠臉上位。
她總是一副冷冷的樣子,哦!對了!女神是不是都是這種高冷的樣子?遺世而獨立,穿過流言蜚語的人群,兀自做著自己的事情。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吐沫好像并沒有淹死女神,你反而臟了自己的嘴。那個時候她在班里是沒有什么朋友的,對于大家的猜測,也從未聽到過她的辯解。現在想想,不是人家人品不好交不到朋友,是周圍人太low,懶得理你罷了。
難道你沒有發現你心心念念恨不得拿針扎她小人,人家壓根兒不知道有你這么個人。
不是怕你,是真心沒空搭理你。因為我的人生里,根本就沒有看見過你。因為這個世界上有比你撕逼更有意義、更美好的事情。
有人說,一流的人做事,二流的人評論,三流的人吐槽,四流五流的人評論或吐槽別人的評論或吐槽。
和做事的人一爭高下,狹路相逢你勝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