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數學老師成長故事演講稿

小學數學老師成長故事演講稿

2024-08-01 閱讀 6949

二十年前,我是一個崇拜老師的小女孩,渴望能像老師一樣知識淵博,夢想著能成為一名教師;十年后,我踏上了這三尺講臺,成了一名小學數學教師。

夢想實現帶給我的喜悅沒過多久就“煙消云散”,現在小學所使用的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北師大版)是一個全新的教材,我第一次知道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像、統計與概率。我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非常的有限,我的課堂依然是“填鴨式”教學,我在課堂上滔滔不絕,講的是眉飛色舞,學生卻聽的是懵懵懂懂。交上來的作業挫敗了我的激情和理想,每一次都需要對大部分作業進行補習輔導。

我很難適應這種全新的課題,萌發了要調理教師這個崗位,此時,媽媽幫助了我,還是那句老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于是,我請教有經驗的教師,上網搜索資料,觀看獲獎教師的錄像,此時,我才發現這種教材還在試用階段,我很苦惱的這份教材卻給老師們帶來了喜悅和驚喜,帶來了教學的改革;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理念;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課堂;帶來了更全面的知識;帶來了生活實用的數學;帶來了孩子們得快樂。

回想著我小學時,每天都在重復地聽課、做題,索然無味,更不要提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了。而現在課堂的主人是學生,老師不再高高在上傳授知識,而是學生探索知識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認識了這種教材,但是我依然無從下手,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呢?怎樣才能營造快樂的課堂呢?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呢?以及怎樣提問、怎樣引導、怎樣評價、怎樣調控課堂呢?什么是創設適合學生的生活情境?什么是探索和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什么是評價體系?

這份教材對于大家都是全新的,我們在同一起跑線上,雖然我沒有教學經驗和積累,我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但我并沒有氣餒,這讓我看到了前面的希望和學生的希望。現在我學習的方法只有兩個:一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聽課與學習的機會;二是多讀書、讀好書,加大自己的學習力度和廣度。直到今天,我依然保持每周一本書的閱讀量,13年的閱讀積累,幫助我讀懂教材,讀懂學生,讀懂課堂。

20**年我踏上教師之路,試用期工資很低,沒有更多的錢來購買聽課的門票。雖然學校很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去聽一聽、學一學,但是學校的經濟條件也有限,大家只能輪流去聽,我并沒有放棄,跟領導商量,和有票的教師商量,能不能進去之后再拿票出來接我。這種鉆空子的方法雖然不怎么光彩,卻讓我打開眼界,進入了課改的課堂。

20**年我第一次代表學校到區里參加優質課比賽,欣喜和期盼是無法言語的。但是,由于我緊張以及教學經驗不足,課堂效果并不好。我很失落,這時教導處的崔主任看到了我的心思,給我打氣,鼓勵我不要氣餒,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呀,一次小小的失敗不算什么,我要積累這次失敗的經歷,更加努力的學習。在學校上完課就去聽有經驗老師的課,下班回到家繼續看優質課光盤,并記錄下體會和反思,把自己的困惑寫在記錄本上,外出聽課時請專家指導,我相信只要肯付出就會有收獲。

**年我參加區“說教材”比賽,獲得了評委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成為區課堂達標優秀教師,我哭了,失聲痛哭。五年的奔波、五年的學習、五年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更激發了我學習的動力。

**年鄭州市校本教研推進會惠濟會場,我代表小學數學進行了“說教材”展示。同年,我參加惠濟區優質課大賽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并被推薦到鄭州市參加優質課比賽。經過努力,我在鄭州市優質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被被推薦參加河南省小學數學優質課比賽,這可是惠濟區的第一次。

高興的同時,我的壓力更大了。但是,我的播種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我充分體會到了這份教材的優點,和它所創造的奇跡。

**年我參加河南省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經歷說課到上課的角逐,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篇2:魏書生演講稿全文當好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掌聲)

感謝大會組委領導,給了我又一次向老師們學習的機會。遵照領導的安排、指示,讓我說一說,我是怎樣當班主任的,我就遵命作文。

我是班主任愛好者,從當班主任那天,我當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后來被撤了。我當局長那天,就把我這個校長給免了,不讓當了。于是,不當校長了,班主任也就給撤掉了。但是我真的非常留戀班主任。我當班主任沒有什么新的辦法,就是老辦法,老祖宗都用了好多年的辦法,“民主”加“科學”,一靠民主,二靠科學。

民主呢,還是那么四個層次,我這個人哪,很多事不愿意怎么變化,上午我還說,《人民教育》讓咱們辦的那些事情,大的方面,您要聯系起來的話,建國以來,那培養目標啊,都說得明明白白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直是這么說,跟現在提的新的觀念“素質教育”,是一樣劃等號的。然后怎樣培養學生,建國以來,《人民教育》都囑咐咱,要什么,讓學生積極、主動、快樂地發展哪,跟現在提的一樣一樣的。所以呢,在大的方面,我總跟我們的老師,跟我的學生說:“人生別折騰,瞅準了目標,堅定不移朝前走”,小的方面呢,怎樣奔這個目標,倒是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可變化的、有點藝術性的做法。所以,大的方面,我還是說這些老話,“一靠民主,二靠科學”。

民主還是四段兒,老四段兒。第一,一個當老師的,牢牢地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這個觀念我說了二十來年了。我覺得,我自己能夠做成一點事情,最要緊的還是這種出發點。到哪兒啊,咱就想,咱是給人家服務的,那么,各級各類學生,咱都得給人家服務啊,服務就得研究被服務對象的起點、能力、可接受性啊。

我二十七年以前,剛到中學,給我兩個班。一個班呢,全年組各個班選拔的,都是好學生組成的一個班,我當班主任,教語文課;另一個班呢,也是全年組各個班選拔出來的,但都是不太聽話的,學習比較差的,有的是好打架的,五十三名同學全是男同胞,沒有一個女同學,也讓我教。我給人家上課,我說:“同學們哪,咱們得學寫作文啦!”

“我們不會作文!”

我說:“不會作文不才要學嗎?”

“學也學不會!”

我說:“學也學不會,老師慢慢教。”

“慢慢教也不會!”(笑聲)

慢慢教也不會?!我說:“老師領著大家認識社會,體驗生活。”

我領著大家去祭掃烈士墓,這不是容易感動人的事情嗎?回來以后,我問感想如何,“老師,挺受感動的。”

我說就把這種感覺寫出來,就是好文章哎。

“老師,不就寫不出來嘛,能寫出來還說什么呢。”

我說:“那樣吧,我把我寫的文章慢慢地讀給大家聽,大家能聽寫下來,就算好文章,行嗎?”

“老師,我們有的字兒不會寫。”

你能說,“這個笨勁兒,聽寫還不行?那個班怎么都會?你們怎么不會呢?”

廢話!會,他不就上那個班兒了嘛!(笑聲)不會他才在這個班兒呢,所以只好跟學生們再商量:“同學們,哪個字兒不會用漢語拼音來代替,還不行嗎?”

“我們不會漢語拼音!”

我說:“那對不起同學們,老師忽視了這點。”

真的不會漢語拼音,“那怎么辦呢?這樣吧,哪個字不會咱就畫圈兒,行嗎?掃墓不會就先寫掃圈兒吧。”(笑聲)哪個學生好意思說,老師,我不會畫圈兒啊。于是呢,咱是給人家服務的,不管人家水平多低,咱不都得給人家服務嘛。服務,你就得研究,一,別難為人家,別說:人家能上去,你怎么上不去?那三樓,人家一下上去了,你怎么一樓都上不去?他就是上不去嘛!咱就研究他的起點。第二呢,既然給人家服務,不管人家起點多低,咱都什么,幫著人家,一步一步朝前走,一點一點朝前挪,這才是一個服務者的樣子,這樣才容易在行動中改變學生。

對好多學生來說,寫完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篇文兒啊。然后,我再教會同學們查字典,教會學生把圈兒變成漢字,于是,一點點兒地學起來。他覺得老師既不難為他,又不放縱他,他跟老師關系怎么能不和諧呀?后來呢,我再接班兒,做什么事兒,我都研究學生的可接受程度。比如說,后來我接一個班,我說:“同學們哪,魏老師班學生每天都要跑步啊,(剛入學問),大家愿不愿意跑啊?”“愿意!就是跑不動!”

我說:“肯定都能跑得動。我不要求大家一天跑五千米,十華里。”我領著我的學生,1979年哪,每天都是越野長跑十華里,五千米,一直跑到1997年,我當局長。我說我當教育局長,最吃虧的一件事兒,就是再也不能用公家時間鍛煉自己身體了。(笑聲)為啥呢?我原來每天都要用下午第三節課,整整一節課的時間跑步,五千米,十里地兒,沒有一個學生說我自私,說咱那個魏老師,這也太自私了,天天用共產黨時間鍛煉他個人身體。(笑聲)學生紛紛都頌揚我,說,你看,咱們魏老師多好啊,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他呀,冒著嚴寒酷暑啊,春夏秋冬啊,不辭勞苦啊,身先士卒啊,跑在我們隊伍之中啊,豈不知我都自私自立呢。但學生入學第一天你不能讓人家跑十里地啊,那不折騰人家嘛,所以入學第一天,“同學們,魏老師學生每天都跑步,大家愿跑嗎?”“愿意!跑不動!”我說,“肯定都能跑動,咱們哪,就跑一百米。”一百米還分成五個組,一男快組,二男慢組,三女快組,四女慢組,五走組。(笑聲)跑得快的進快組,跑得慢的進慢組,跑不動的進走組。如果有誰說,老師,我走不動,你也別說,人家都跑不動,你怎么走不動呢?凡是人家孩子這么說,人家肯定有自己的難處,所以咱只能研究這個服務對象,我們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孩子啊,別著急啊,咱走不動就走不動,咱成立第六組,爬組!”(笑聲)

人要在行動中改變自我,改變他人,所以你從服務的角度提問題,特省勁兒,干工作。所以到了教育局后,我也是,我說:本人當局長了,其實局長是什么,不就是一大班主任嘛,(我多次在大會上都這么提)干什么的?不就是為在座的縣教育局長、區教育局長,為你們服務的,為副局長、科長們服務的,八年以來,我一直是這么一個態度,為大伙兒服務,大伙兒湊在一塊兒不容易,活的這一段。然后呢,需要我能干點什么活兒,就干點什么活兒。我對大家施政演說,也不提什么大的要求,就提五個“一分鐘”。考慮到大家的難處,從明天開始,盤錦市的學生每天每人回家做家務勞動,多了可以,最少不能少于一分鐘。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他說他愛祖國愛人民百分之百是騙人,絕對沒問題。愛父母不是掛在嘴邊上,說在口頭上,要干什么?落實在行動上!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很多人都問,魏老師,你怎么教育自己孩子?我說,很簡單,從小自個兒能干的事兒讓他自己干。有一段,孩子才九歲,我們倆太忙了,每天,那段兒,九歲的孩子中午做完了飯,我們倆回去負責吃。為啥?那段兒只有你有時間啊,你不干誰干啊?他也覺得自己很自豪。我兒子跟我出門的時候,十一二歲的時候,有兩個班的時候,他都是左手一個,右手一個,一提,讓我空著手走。有一天哪,出門有三個包,我說,兒啊,這回得給爸一個了。不

篇3:基層黨員七一演講稿

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使命,這一詞足以概括每一位共產黨員的一生。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建黨以來,就承載著歷史賦予的重大使命。她是黑夜里的明燈,是大海上的航標,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她帶領中華人民從深淵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繁榮。

翻開中國近代史這幅長長的畫卷,幾多屈辱,幾多痛苦,比黃河還要曲折,比大海還要苦澀。自從八國聯軍叩開中國的大門,無情的鐵蹄在祖國這片土地上肆意踐踏,兇狠的魔爪瘋狂地燒、殺、搶、奪。忘不了圓明園上空那沖天的大火,忘不了上海火車站嬰兒凄慘的哭聲,更忘不了南京那三十萬同胞的英靈。

面對山河破碎,國將不國,共產黨人肩負使命,立誓“上下一心,開創中華”。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屠刀,用熱血譜寫了一曲英雄之歌;人民的兒子董存瑞,毅然拉響了導火索,響聲震山河;黨的女兒劉胡蘭躺在鍘刀下的血泊中,“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無數共產黨員,用血肉之軀,把我們多難的祖國拖出了地獄,送上了幸福的大道。無數革命先烈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祖國母親凄苦的眼淚,換來她幸福的笑容。

這一天終于來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個偉大的時刻,毛主席在*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