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假期讀書收獲《走向高效課堂》讀后感

教師假期讀書收獲《走向高效課堂》讀后感

2024-08-01 閱讀 7051

假期里,我認真閱讀了《走向高效課堂》這本書,讓我有了新的認識:高效的課堂,并不是簡單的課堂。其背后的思想內(nèi)涵,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思想,關(guān)注學生如何學習的思考。我們的課堂往往過多的考慮自己怎么教,而忽略學生會怎么學,因此我們應(yīng)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活動空間,力求讓學生有充裕的自主學習機會進行探索活動。

書中有這樣案例讓我印象深刻:“聽了她的課,感覺講得很好,但是她的教學成績并不好。這時為什么?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她講課時,對每一個知識點分析得特別細,沒有給學生一點兒思考的空間。她留的作業(yè),在課堂上要逐一提示一遍,唯恐學生不會做。把學生的活都干了,學生還干什么呢?”

很明顯,這位教師教學低效的原因是她不懂得學生心靈深處的需求;不懂得學生有探究的需要,獲得新體驗的需要、獲得認可與欣賞的需要。經(jīng)過學校組織的聆聽專家報告、閱讀書籍學習、勇于嘗試試驗、在我的課堂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并且充分調(diào)動大腦提高能力。因而我在課堂上應(yīng)盡量少講、精講;有些問題稍加點撥,不給出標準答案,多采用啟發(fā)誘導的方法,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愛之鏈》一課時,我的課堂上有這樣一個這樣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請同學們靜心讀課文,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理解批注在旁邊。

學生在讀過課文后,緊扣課文內(nèi)容,大膽談出自己的理解,學生的回答很精彩。

生:第四自然段中,喬依幫助老婦人,腳腕被蹭破了,摘下破手套,兩只手都已凍的失去了知覺……我感覺喬依為了一個素相識的老婦人,他還那么盡心盡力全然不顧寒冷和冰雪。

生:本來家都窮,襪子也沒穿,連破手套都摘掉了,真是幫助別人不惜一切。

生:老婦人給喬依錢,喬依拒絕了,因為喬依說他本來就沒想著要錢,想想喬依的家境,需要錢卻不要,現(xiàn)在的有些人就是給錢他還不愿意幫忙呢!

生:喬依工人倒閉了心情不好,還去幫助別人。

師:是呀!人在心情不好時,別說別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都不想做。

生:喬依看到老婦人的車開走了,才自己開著車走,喬依不僅幫助別人,喬依的心還很細。

……

這樣的課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師的教學活動轉(zhuǎn)化為學生的主動求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意識有了,在課堂上,靈活多樣的展示形式也提高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營造了一種敢于表達、善于表達的學習氛圍。

篇2:《走向高效課堂》讀后感

高效課堂的“代表作”《走向高效課堂》一書是一本系統(tǒng)的高效課堂實踐培訓手冊,嘗試為教師提供了一幅明晰的高效課堂建設(shè)路線圖,結(jié)合案例剖析,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與困惑、提供策略與方法的形式,系統(tǒng)闡釋了高效課堂實踐的核心要素。從八個角度詳細論述了具體操作模式,分別為:從舊理念走向新理念,從“大班”走向“小班”、從“觀模”走向“建模”、從教案走向?qū)W案、從牽生而教走向順學而導、從學會走向會學、從以教評教走向以學評教、從被動發(fā)展走向主動發(fā)展。細細讀來,受益匪淺。

單純追逐效益的課堂,無論它是否稱之為“高效課堂”,仍無非是“應(yīng)試教育”的變種。但高效課堂又從來不拒絕課堂效益,否則沒有資格稱為高效課堂。教育哪里是為升學而存在?它唯一的目的是“讓人成為人”,它唯有指向于人之全部才會令人尊重、神往和感動,否則,它就會拒絕鮮明的個性和完整的生活,它就會仇視愛和自由,扼殺天性和創(chuàng)造,它全部的興趣和要旨就是崇尚奴役和膜拜專制,這樣的教育也變成了“毀人”、“誤國”的機器。教育必須回到“人學”上,才可能有產(chǎn)生高效課堂的土壤。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實施的主渠道,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生活的舞臺。高效課堂能夠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促進人的發(fā)展,生命的完善,能夠使教師和學生思考生命的真諦,尋找生活的意義,體驗生命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律動,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和輝煌。

教育究竟應(yīng)該是什么?好教育到底需要什么?如果拋開臆想和夸夸其談,我們是否應(yīng)該躬下身子做一番實踐的“體證”呢?好教育顯然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坐而論道”與“做而論道”有著“道德”層面的不同。對教育人來言,追求好的教育應(yīng)該成為必須堅守的信仰。

要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就要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內(nèi)在統(tǒng)一。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向?qū)W生傳授學科知識,而應(yīng)該以促進學生生命的整體發(fā)展為核心,培養(yǎng)完整的人,建構(gòu)學生完滿的精神世界。必須在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上下大功夫,使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因為只有那些和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使其產(chǎn)生迷惑、興趣、求解的問題,才有可能促使學生打開思路,積極思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如語文重在朗讀、欣賞、體悟,因此就應(yīng)多選擇情境教學法、感悟法、欣賞法等。還要通過加強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群體互動等教學的互動性,來提高課堂的效率。要尊重人的差異性、多樣性、獨特性,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主體性以及潛能的發(fā)掘,及時滿足學生合理的需求。在評價觀念上,確立“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評價”的基本觀念,以激勵性評價為標準,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一定是從課堂到教學、從課堂到教育、從教育到人的認知拓展。而至于課堂教學本身,或者說高效課堂是什么,《走向高效課堂》的解讀足以讓我因共鳴而生欽佩。我負責任地說,這本書有資格成為高效課堂的“代表作”!

對這本書來講,理論只是它存在的形式,而實踐才是它全部的內(nèi)容。因此,學習了書中的諸多名師的先進經(jīng)驗,應(yīng)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才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那么,就讓我從現(xiàn)在開始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