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多勇敢才能念念不忘》讀書隨筆
喜歡這個名字,才開始關注它,因為我不知道,我們要有怎樣的勇氣才能把念念不忘的給忘記,我知道時間可以撫平一切,但我不知道要用多長的時間才能撫平。
《要有多勇敢才能念念不忘》從開頭,我就偏執地喜歡沈覺明,覺得他就代表著幸福。我知道景年和陳勉(其實我更喜歡這個“冕”,但還得尊重作者)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就像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最初的愛的人的模樣,不是不愛,有的是不能愛,有的是錯過了愛的時間,有的只能深埋這段愛……景年和陳勉選擇了接受這段愛,就必定要接受這最初的愛的考驗。從一開始,我就不看好這一對,事實也證明了這一切。陳勉的一生像是悲劇,可我更不喜歡的是他的卑微,這個卑微,不是來源于他人,就只是他自己,愛的自卑,生活的自卑,盡管他很帥,曾有過輝煌,可我還是想說不管是怎樣的他,骨子里都是悲哀的,所以,最后他死去了,帶著他不知道的出生的笑話死去了,帶著他深沉的愛死去了。景年,曾經應該是一個花一樣的女孩,爛漫天真,我不太想用過多的語言去描述她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因為她有著和普通女人的內心,但卻缺乏最理性的頭腦,也許有人會說,愛情摻雜了理性,就不是那么純潔了,可是如果景年和陳勉的最后的愛摻雜著些理性,陳勉的命運也就不會是這樣了。
最初景年和陳勉相愛了,也許我們也曾在那樣的年紀,愛上一個帥氣的男孩,理性的人,會深埋這段愛情,被愛情充斥頭腦的人,會忘乎所以。如果景年和陳勉的愛,只是深埋,哥哥妹妹,甚至更親。我忽然寫不下去了,因為這個故事里沒有如果,沒有我希冀的美好,故事的結局,陳勉死于地震(可我更想說他死于愛情),景年最后還是和沈覺明在一起。
不想寫下去的原因很多……
篇2:教師讀書隨筆學習素質教育
我們一直都說我們的教育是素質教育,我一直在想這個素質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看不到摸不著呢?今天我看書學習了一下我們口中的素質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
素質教育是針對我們以前的“應試教育”的弊端所產生的一個名詞。其初衷是糾正應試教育的一些現象:中小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大學教育過分專業化等。這也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吧。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的。我們在公共場所不吸煙,在公園里不亂掐花撈魚,這都體現了我們一個人的素質。可我們一旦到了國外,就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了,而是代表我們整個國家的形象。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這不僅僅是知識解決的問題了。所以,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滴。
素質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教育。這與我們國家的法律吻合:受教育機會平等。政府應為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這也需要國家政府加大師資的投入,這才能保證我們素質教育的有效展開。
素質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兩者并不矛盾。全面發展是指各個方面,但人與人不同,我們又不能“一刀切”。這也符合辯證論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篇3:教師讀書隨筆讀《解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
高效課堂是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采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后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還應該考慮以下三個方面: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夸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