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文章我眼中智慧課堂

教師文章我眼中智慧課堂

2024-07-31 閱讀 6161

我想談談我眼中的智慧課堂:

一、別人的成功,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這本書讓我們驚嘆于韓興娥老師“兩周教完一本教材”“課內海量閱讀”,最終使學生既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同時學習成績又非常好。她的這一大膽創新,引起了老師們的興趣,都想復制、粘貼過來,為我所用。但當我從讀第一遍書的興奮沉淀下來之后,我開始靜下心來讀第二遍,我看到更多的則是課堂外韓興娥老師付出的艱辛。發現了這點之后,我縮了縮脖子:這功夫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韓興娥老師除了帶給我們一個新的教學模式之外,她身上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務實精神。

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模式讓我耳目一新。原來,老師在課堂上是可以“偷懶”的,是可以試著做做“啞巴”的。“懶”老師反倒能教出“勤”學生來。我對這種教學方法充滿了興趣,躍躍欲試,想要對自己的課堂來一個創新。

如果說對《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洋思中學的學習只能算是理論的話,那么我最近參與的實踐則給了我前進的巨大動力。首先是聽課評課活動。作為老師,就應該開門迎客,多聽聽其他老師對自己課堂的評價,就能讓自己從固有的模式中解脫出來,發現自己課堂上潛藏的問題。也因此,我知道了自己最大的問題在于課堂上說的過多,讓學生動的太少,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接著是每周二的大組教研。把所有語文老師集中在一起進行交流,就更體現了一種“大語文”精神,能使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審視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育。最后想說的就是我最近聽王老師課的感受。從她在辦公室的每一次深入備課,到她課堂上的授課,都體現了她極強的敬業精神。“不備好課絕不上課。”這是王老師經常說的話。因此,她備課是非常認真、細致的,細到一個標點符號的運用。而課堂上的她則常常會上課上到熱得脫衣服。她要求自己首先要全身心投入,然后帶動學生進入狀態。我聽她的課是一種享受,享受老師和學生探究知識的樂趣,享受充滿智慧的課堂。她在扎扎實實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的同時,還不斷學習、嘗試新的做法,為自己的課堂注入新的血液。她正是我身邊務實加創新的一個典范。

洋洋灑灑說了這么多,只是覺得一個這么好的學習氛圍,一個這么強大的學習團隊,而我如果還固步不前,東張西望的話,那也就太頑固不化了。于是,我告訴自己:要行動起來,打造智慧課堂!

二、自己的嘗試,收獲了點點喜悅。

(一)扎實備課,為營造智慧課堂打下基礎。

宋校長談最近聽課,提到了“收”和“放”的問題。為什么有的教師“只收不放”,有的教師則“放了收不回來”?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沒有做到深入備課。備課要備的第一項就是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在把這個教學目標牢記于心的同時,還要時刻注意所有的教學活動不能脫離這個教學目標,牢牢把握住了這一點,就不會“放了收不回來”。另外,備課還要備學生,把握好了文本,同時又對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就不怕“放”。因此,我首先行動的第一點就是務實,扎扎實實備好每一堂課。記得肖校長在有一次評課中這樣說道:“你看到有些人現在在教學方面用的勁兒比較巧,但他前期一定是先扎扎實實把功夫做足了,到后來才能巧。”確實是這樣。我深入備過課,充分考慮過之后去上課,我最大的感覺是我自信了許多,精神狀態飽滿了許多,心里有個小念頭在洋洋得意:不怕你們扯到哪兒,我心里有數。這和一般走場的備課完全是不一樣的。我的這種狀態首先就像一根無形的線一樣在牽著學生走。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是智慧課堂上必須要體現的。

對我來說,這是最難的。因為一個人最難改變的是習慣。我已經習慣了自己拉著學生走,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腦兒都倒給他們。常常一堂課下來口干舌燥,一周課下來喉嚨嘶啞,還自己美其名曰“敬業”。最近學了洋思,聽了王老師的課,發現自己原來干了一件這么“傻”的事,天天數叨學生:“你們要學習別人好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啊!”可自己呢,慚愧!于是,我開始去王老師那里取經,王老師用一句話告訴我要領:“課堂上關鍵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動起來,讓他們說!”我開始嘗試。上課前,我先考慮問題的設計,用什么樣的問題既能起到對文本的把握,又能讓學生知道往哪個方面答,同時還特別有興趣,這是一個關鍵。之后,要改變高年級學生會了也不想答的狀態。我采用了不舉手直接搶答的方式。同學們的積極性一下調動了起來,覺得特別有意思,開始爭著說。一節課下來,就要總結一下都有誰這節課沒有主動發言。那些同學站起來后就覺得不好意思,下節課就暗暗鼓勁想要回答問題。還有在提高小組合作效率上,我也做了一個嘗試。以前總是小組討論后,讓組長或者選一個代表來答。往往站起來的是學習好的,回答問題特別積極的那些孩子,而那些基礎差的,不愛發言的根本就沒有參與到活動中去。于是,我要求每組選最不愛回答問題的同學來答,并且小組之間開展搶答,搶到機會的并且回答好的,整個小組加星。再來看吧,小組內就忙活了起來,趕快匯總本組意見,教會那個發言的同學,鼓勵他快站起來說。同學們高效的動了起來,我在省勁兒,也被這種學習氛圍弄得心花怒放。學生愿意動起來,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才是智慧課堂最需要的。

(三)提升教師的精氣神兒,為智慧課堂增光添彩。

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我的課堂總被聽課的教師客氣的評為“穩”。其實,我知道,那不叫“穩”,叫“沒勁兒”,缺乏激情。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自制力差,怎樣才能把他深深地吸引到課堂中來呢?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師的精氣神兒。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帶動學生,自己先進入到課本的角色、情境中去,不能為了講課而講課,而要帶著一種和學生共同探究、體會的感覺來進行課堂教學。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的精氣神兒要跟上,不能抒情課文老師慢悠悠,戰爭的炮火打響了,老師還是不緊不慢,學生很快會厭倦老師的這種狀態,很難深入體會課文所傳遞的感情。另外小學生喜歡老師大大的鼓勵,這會讓他很有成就感,很有學習的勁頭兒。針對這方面,我開始在課文朗讀、講解上注意自己的語調、情緒的變化,在評價學生的語言上,開始豐富、多樣、及時化。再來瞧,課堂上不注意聽講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我從理論到實踐,最深的體會就是智慧課堂必須是務實加創新的課堂。不務實的創新,好比空中樓閣,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而不創新的務實則會裹足不前,天天進行沒有意義的復制。這兩種情況都不能稱為智慧課堂。

打造智慧課堂除了履行老師的職責,讓學生受益之外,對老師而言,則是讓自己快樂地工作著。肖校長說:“我們上班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要長。如果上班做的是一種沒有趣味的工作,那是很難受的。”宋主任從澳大利亞帶來的那個體育老師選擇教師行業的一個理由就是:喜歡。我也喜歡并從事著這份工作,我要想辦法讓這份工作充滿智慧,帶給我快樂,想要的就是這么多。

篇2:微課培訓心得體會讓智慧改變課堂

為全力構建“全效課堂”,深入開展課堂研究,4月27日下午,實驗小學“繁星”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李杰恒副主任對全體教師進行了深度微課校本培訓。此次培訓旨在進一步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推動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培訓伊始,李主任針對各教研組精心完成的微課作品進行了一一點評,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合理化的建議。老師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對各學科微課的形式、內容、亮點及不足有了更清晰地認識,也有利于大家吐故納新。隨后,李主任帶領老師們對微課制作軟件進行升級,對老教師進行手把手地指導。運用CS錄屏軟件,就能把課件、配音、音樂、視頻等元素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從而完成一份高質量的微課作品。除此之外,大家也學會了利用錄屏軟件中的剪輯功能、消噪功能、渲染功能等,把微課作品制作得更加專業。大家在上機操作中,很快熟悉了微課制作軟件的使用技巧。

教師享受著學習過程帶來的充實。幾次微課培訓之后,大大提升了教師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教學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學校將進行新一輪微課比賽,鞏固培訓效果,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使微課這一新的教學方式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