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名優教師藝術素養培訓反思

名優教師藝術素養培訓反思

2024-07-31 閱讀 9023

來到鄭州,走進二七,我是幸運的。不同學科的培訓,讓新任教師不僅在自己專業知識方面有了提高,更在其他的學科上有了新的發展。一連兩次的名優教師藝術素養培訓,讓我們隨著藝術家們,跟著他們欣賞美的腳步,走進了藝術的天地,聆聽音樂帶給我們最好的聲音。

慶幸在培訓會之前,聽了學校李教師的一堂音樂課,這樣的課堂帶給人的是一種久違的身心愜意和感動。大學期間,看過一場電影《音樂之聲》,電影講述了1938年,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孩子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的故事。那是一位天真且懷著愛的老師,更是一位可敬的媽媽,她用音樂俘獲了孩子和上校的心。而在李老師的音樂課上,她先帶領孩子們一起練習發音,平勻吸氣,這樣的場面在我的腦海中只存在那場電影里,一下子就能勾起我的全部回憶。

一首《秋日私語》,配著秋天的圖片展示,李老師分段讓孩子們聆聽自然帶給人們的凄美故事。老師親切的話語,柔美的笑容,讓聽課老師也為之陶醉。這是一場未曾見過的音樂課,打破了我對傳統音樂課的理解,在這位老師身上,不僅讓我觸摸到了秋日帶給人的溫暖,更讓我回到了小時候的記憶。這是一場音樂課,而它卻能帶領著孩子們走進自己的世界,聆聽周圍鳥語花香的聲音。

音樂課之后,在郭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又走進了另外一種音樂的世界。古有絲竹之音,聲聲宮角而不絕,悠揚著久遠的靈光。而由竹制作而成的笙,自古以來,演奏出民間不同的樂曲。故在《詩經.小雅.鼓鐘》中也有“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之說。郭老師在給新任教師普及笙在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的同時,又當場演奏了由不同數量竹制作而成的樂器。那是一種涓涓細流的寧靜,又是一種波濤洶涌的宏大氣勢,那是一場由一個人演繹出來的音樂盛宴,又是一次靈魂的藝術洗禮。

我最早接觸的樂器是古琴,而在古代,古琴不僅僅是一件樂器那么簡單,它是有著生命的靈性。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借琴寄托幽思,由琴來疏通心中不快,傳達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古琴,可以表達人的生命,士大夫總能在山外幽靜之處通過指尖的音符跳動達到人和自然的物我合一,這是人道,是對生命的思考,是人生的大智慧。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聽到這天際傳來的聲音,古人對琴無比的尊重,他們視它如摯友,故有“五不彈”之說:疾風甚雨不彈,于塵市不彈,對俗子不彈,不坐不彈,不衣冠不彈。操琴是心靈藝術,故在塵世喧鬧,嘈雜不靜的時候不易彈琴。

在中國,琴棋書畫是一個文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素質。“靜”是古琴的一大特點,它安靜悠遠的聲音,和中國的哲學融合在一起,被稱為“太古之音”。莊子“虛靜推于天地,通于萬物”,以琴音帶來的至靜之地,和老子《道德經》里的“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一樣,都告訴我們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是達到極致而不可捉摸的。

民間詩歌集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鼓笙”。在這些最古老的詩句里都離不開對音樂的描述,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聲音美的享受,也為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繼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篇2:實驗幼兒園藝術特色課程園本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課改的精神要求,結合教師教學的實踐體驗,開展園內多層面、多形式的園本培訓,以改變教學方式為突破口,優化教與學的過程。在優化教學過程中,強調活動的價值,注重活動的過程體驗,教師要逐漸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注重發展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幼兒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主題。

通過本課程培訓,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接受有針對性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培訓,拓展教師的視野,努力提高全園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形成良好的研討氛圍。

二、培訓原則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

2.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相結合;

3.專家講授與個性講授相結合;

4.個人反思與小組研討相結合。

三、培養目標

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以理論學習為先導,以聚焦活動為主線,緊密結合課程改革的實踐,提升我園教師適應新課程的整體素質與綜合素質。

四、課程設置的主要特色

我們在自己的長期辦園實踐中,以藝術為特色,積極拓展幼兒藝術的內涵,形成一定的研究基礎。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已形成了有關幼兒藝術特色活動系列活動方案,結累了幼兒藝術活動的教學經驗,形成了豐富的藝術研究資料,為實施我園的園本培訓進行了充分準備,夯實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本園本培訓的方案設置是站在我園整體發展高度,認真分析了本園藝術特色發展定位,總結傳承特色和成績的基礎上,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來重新審視教學改革,以兒童整體素質的發展需要來確定我園的園本培訓課程,并引進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來指導幼兒園全方位的改革工作,圍繞國內外藝術教學模式的界定、理論價值、方法、本質特點等等進行,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整理、分析與歸納,研究總結幼兒藝術活動的策略、運作機制、組織形式和對教師提出的要求等方面指導策略,提出如何實現師生、環境及家園等有效互動。

五、培訓內容

對于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探討

幼兒園藝術活動中的師幼互動

音樂活動游戲化教學

教師藝術技能的培訓項目:如聲樂、繪畫、手工、鋼琴、舞蹈等。

探索手工活動指導策略

探索奧爾夫音樂活動設計的課例研究

六、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以轉變觀念為前提――教育理念內化教學行為

以幼兒本位為標尺――促進幼兒快樂健康發展

以撰寫個案為基礎――尋找理論與實踐結合點

以課例研究為杠桿――落實到教學活動主陣地

以課題研討為載體――研訓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具體實踐活動如下:

1.集中授課。組織全體教師集中聽專家、經驗型老師講座,進行主題式的分組研討。

2.現場觀摩。組織開展藝術課例研究實踐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向全園展示;向縣展示的藝術活動觀摩課。

3.專家點評。請專家對現場課例實踐活動進行點評、分析,在專家的指導下,大家從不同視角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提出自己的觀點,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調整自身教育行為和策略。

4.案例分析。針對教育教學中各種問題收集各種案例,積累經驗進行總結,并進行分析和梳理,形成案例集。

5.課題引領。我們請專家、科研室、園內外同行等對問題實施針對性輔導,將園本科研成果轉化為園本培訓的課程資源。

七、培訓對象:本園教師

八、培訓實施與要求:

1.按時到位,組長做好考勤記錄;缺席2次以上,取消學分;

2.認真參加每次培訓活動,做好相關記錄;

3.積極參加研討交流,主動發言,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4.及時完成作業,真實反映學習成果。

篇3:鄉鎮中小學生藝術節安全工作方案

*年*第鎮十三屆中小學生“百靈”藝術節安全工作方案依據《關于舉辦*縣第十三屆中小學生“百靈”藝術節的通知》(便函〔*〕10號)和《關于調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便函〔*〕14號)等文件精神,為做好藝術節活動現場的安全保衛、秩序維持工作,消除各種安全隱患,預防并及時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確保我縣鎮第十三屆中小學生“百靈”藝術節取得圓滿成功,特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如下:一、組織領導為加強領導,便于做好安全保衛、秩序維護的組織協調工作,抓好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成立*年*縣第十三屆中小學生“百靈”藝術節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付曉燕各校藝術教育分管領導二、安全防范重點(一)嚴禁推擠起哄、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破壞現場秩序的行為;(二)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管制刀具及其他危及安全器物進入活動區域;(三)嚴禁商業、飲食攤點進入活動場地,切實維護現場治安秩序,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四)嚴禁手續不全的車輛接送比賽師生。三、安全工作應急預案(一)火情應急預案。發生微小火情,由現場值勤滅火人員采取緊急措施,迅速滅火。如火勢較大,現場滅火人員應盡力控制火情,迅速報警,由消防部門出動車輛及時滅火。同時由公安、城管等單位工作人員指揮師生安全、有序地迅速疏散,沿途公安、城管值勤人員指揮疏散師生,確保救護車輛迅速通行。(二)人群推擠、踩踏、斗毆等緊急情況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人群推擠、踩踏、斗毆等事態,值勤的安保人員應果斷處置,迅速制止推擠、斗毆,疏散師生,并及時與公安部門聯系,依法對尋釁滋事者采取強制措施。(三)安全救護應急預案。活動區域內,如一旦發現突發性危重病人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受傷者,由現場值班醫護人員施行緊急救護。有傷、病情嚴重者,及時與120聯系進行救治,嚴禁推諉、延誤事件發生。在醫務人員救護傷、病者的同時,安保人員、現場工作人員應疏散師生,防止圍觀推擠,防止道路阻塞影響救護車輛通行。四、保障措施(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各校要充分認識到比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到人、責任到人;承辦學校要及時聯系公安、城管、供電、衛生、消防等單位,做好比賽現場及周邊環境的治安管理、秩序維護、醫療救護等各項工作,切實把比賽期間的安全保障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并抓出實效。(二)細化方案,認真部署。各校要結合具體工作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對保障比賽期間安全保障工作做出全面細致的工作部署,明確具體措施,做好充分準備。各單位工作方案和《學校組織學生外出審批表》各一式兩份,加蓋單位公章,于*年4月27日交中心學校。(三)團結協作,加強配合。各校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在實際工作中,圍繞中心任務,既要做好本職工作,又要密切配合各單位做好相關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本屆藝術節的各項工作任務。附件:學校組織學生外出審批表*鎮中心學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