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

2024-07-31 閱讀 3272

課堂教學是流動的,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個性的重要途徑。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圍,這些會導致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大凡有過學習經驗的人都會懂得,沿著傳統思路想問題最容易,困難的是轉變角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思考。教師應該期待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當學生呈現的方法與傳統觀念不符時,應給予極大的關注。這種關注可從鼓勵開始,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篇課文的一個片斷充分體現了這一要求。當學生認為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才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區別,要是她自己一次就能完全看清楚時,并沒有說到“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但老師立即夸她做事比小燕子認真,真了不起,隨即進一步引導:“可是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學生的加重創見人意料,原來她認為燕子媽媽也是在鼓勵自己的孩子,此時,教師驚喜地再一次夸獎她想法特別,并帶頭為她鼓掌。于是她非常高興她坐下了。

在這里,教師用發展的眼光欣賞學生,循循善誘,學生獨特的感受得到了肯定,得到了贊賞,因而其滿足感溢于言表。試想,如果當初教師一語否定,那么這位學生會是怎樣的心情?今后的課堂上她還會像這樣踴躍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嗎?我相信,這樣培養學生的自信、樂觀,敢于想像,勇于創新的精神。

“課堂共度的40分鐘是教師和學生生命共同的一段時光”,就讓真誠的賞識充滿著課堂,喚醒和鼓舞我們的學生從學習中尋找成功的感受,尋找自信的力量吧!

篇2: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重視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重視教學反思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認識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并認真撰寫好教學反思記錄。進行教學反思,要做到思而有得,要有理有據。因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應該把開展教學實踐反思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和方式,在實踐中確立反思的意識,正視反思,實時反思,有效反思,把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形成撰寫教學反思的習慣,以此來不斷超越自我,提升品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沒有反思的教學也稱不上真正的教學。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也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1]由此可見,寫教學反思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2]。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認識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并認真撰寫好教學反思記錄。因為教學反思記錄,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我們日后教學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資料,是一筆巨大財富。那么如何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有效的反思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更新觀念,認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作用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語文教師,只有改變過去那種只教不思的做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中的敗筆和亮點,才能不斷提升自我,更好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一)有利于歸納總結教學中的得失,完善教學行為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歸納“得”,即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反思“失”,即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從教師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師都有備好課上好課的愿望。然而,無論我們備課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現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種失誤。通過寫教學反思記錄,不斷反思,我們能夠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以便揚長避短,加深對教學的理解,使自己以后的教學行為更加完善。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研水平

為了適應21世紀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師要努力把自己從經驗型教師轉變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教學反思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提煉、升華的過程。與一般的面向學生的教學方法不同,它不僅僅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也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中得出新的教學規律,并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教學理論,從而提高自身素質,使我們成為研究型的教師。因此,在反思教學時,作為教師應該確立這樣幾種角色:觀察者,即教師要善于發現教育實踐中的各種典型事件以及有價值的教育問題;記錄者,即教師要及時記錄下教學中的一些事件、經驗,為反思積累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學習者,即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學習中把自己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外化為文字,勤做讀書筆記,并通過新知識的學習,增強自己的問題意識,使自己更善于發現問題。同時在教學反思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等,可以為寫作優秀的作品或論文奠定一定的基礎。

篇3:蘇教版小學語文公開課《問銀河》說課稿教學反思

一、說教材

《問銀河》是小學蘇教版第四冊中的一首文學性很強的兒童詩,描寫了少年兒童在天氣晴朗的夜晚,仰望銀河引發許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連串富有意趣的問題。全詩四個小節都以提問題的方式抒發小作者看銀河的感想.整首詩不但體現了兒童天真、善良、親和大自然的天性,而且也有利于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發問的習慣.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作者向銀河提出了哪些問題。

能力目標:感情朗讀課文,啟發學生大膽想象。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志向。

根據以上目標,將全課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的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作者對銀河的想象,感受童真。

2、認識課文中的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1、結合課文內容,大膽展開想像。

二、設計理念及教學方法:

樹立大語文觀,從課外引向課內,再從課內引向課外,變課堂為交流會,為展示臺。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詩歌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理解詩意,感受意境,更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意境美,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頌讀詩歌、編寫詩歌的興趣。由此制定了以下教法:

1、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2、根據課文內容,制作相關的網頁,讓學生通過瀏覽,了解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于:把課讀通,把字寫好。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小朋友們,還記得識字六中我們認識的小丁丁嗎?這天,天氣真熱啊,一吃完晚飯,小丁丁和爺爺奶奶就來到院子里乘涼,小丁丁仰望星空,想著爺爺講過的銀河,不禁好奇起來,他好奇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范讀課文,揭示課題

1、老師感情朗讀課文。

2、揭示課題

小丁丁課真會想象啊,這就是今天所要學習的課文《問銀河》。

3、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個體自讀,要求將課文讀通順。

2、出示生字新詞,檢查是否讀準。

3、指名個別逐段朗讀,檢查個體朗讀情況。

4、齊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積累詞語

1、出示要求掌握的四個生字:輪、郎、相、攔

2、開火車認識新字

3、觀察字型,交流識記方法

4、指導寫字

5、交流組詞,隨機板書并朗讀詞語

6、學生作業,師巡回檢查指導

第二課時

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于:1、理解語言,感情朗讀

2、大膽創想,續編課文

3、識字背誦,積累語言

一、深入閱讀,體驗情感

1、提問導入:小丁丁對銀河充滿了好奇,仔細讀讀課文,丁丁在好奇些什么?

2、自由朗讀課文

這一過程的設計理念是:【本詩采用猜想提問的形式,回環復沓,瑯瑯上口。老師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讀,逐漸豐富意象,體會詩歌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幫助學生進入詩歌境界。】

3、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A/抓住“清澈”感受銀河的美,體會戲水的快樂。

B/感情朗讀第一

4、學習第二小節。

(1)借助網頁了解“寬闊的河道”、“客輪”“伸著大鼻子的貨船”、“航標燈”

(2)交流認識

(3)指導朗讀。

5、學習課文第三、四小節

(1)網頁瀏覽,了解“寬廣的河面”“雄文的斜拉橋”、“攔河大壩”“葛洲壩發電站”

(2)交流看后感想

(3)感情朗讀課文

6、學習課文第五小節

(1)、指名讀課文

(2)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續編課文。

(3)感情朗讀這一段。

這一過程的設計理念【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尤其是理解、鑒賞課文時。課堂上,老師應充分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因此,課堂上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內容,通過瀏覽網頁自主學習,交流感知語言。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語感。】

二、熟讀課文,積累語言

1、分組朗讀課文

2、自由背誦課文

三、學習生字,積累詞語

1、出示生字:壩、宇、宙,交流識記方法

2、選擇組詞

3、指導寫字

4、學生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