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實踐活動注重感知體驗
加強實踐活動、注重感知體驗
“千克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要求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這一節是學習重量的開始,加上重量單位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重量觀念,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應以《課標》精神作指導,緊靠《課標》做好銜接過渡,著力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感知體驗,切實讓學生建立重量觀念。為此,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一、組織感知體驗活動,讓學生建立重量觀念
“千克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內容,與前面學生學過的計量單位(元、角、分、厘米和米)相比,它不如貨幣單位那樣為學生日常生活所熟悉,也不如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它雖然“看不見”,卻“摸得著”(學生有輕、重的生活經驗和肢體感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體驗活動,在具體情境中感覺體驗1克、1千克的實際重量,建立重量觀念。例如,課始可安排學生觀察兩個粉筆盒(一個空盒,一個裝有粉筆),先讓學生猜測它們各自的輕重,再讓學生親自掂一掂,使學生懂得要比較物體的輕重,不能光靠眼睛的觀察,而要采用掂一掂或稱一稱的方法。又如,認識重量單位克時,教師要讓學生課前準備一個2分硬幣,一些大豆、圖釘、乒乓球等實物,或其它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教學時要讓學生看一看、稱一稱、掂一掂,以增加學生對克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克的重量觀念。再如,認識重量單位千克時,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以下活動:①讓學生把大米裝在塑料袋里,并稱出1千克的大米,讓學生順次傳遞,動手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②學生分別掂一掂自帶的物品(如重5O0克的袋裝黃豆,重250克的味精),比較、體會不同重量物品的感覺差異。③發給每組三個重量不一裝有大米的塑料袋(內有一袋重為1千克),讓學生分別再手掂一掂,找出重1千克的袋子,看難找得準。④讓學生拿出若干課本和練習本,先用手掂一掂,并通過增減,估計一下是否有1千克。再用臺秤驗證,比比看,誰拿的最接近1千克。為了使學生比較具體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教師可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1克、10克、11克、10OO克大米,讓學生看一看、稱一稱、掂一掂。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感知、體驗活,使學生對1千克的實際重量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二、組織估測游戲活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認識千克與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學生通過學習估計出1千克和1克的大約重量。因此,教師除了按課本中安排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實踐體驗以外,還要盡量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參與估測游戲活動。在教學中,可以在“數”和“量”之間建立起有機聯系,讓學生在“量中用數,數中學量”。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猜測、估算黃豆粒數’的游戲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在準備好的黃豆中稱出1千克,讓學生估計一下,l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看誰用的方法好?學生可以有多種方法:①用臺秤稱一稱,先稱出10克黃豆,數出有幾粒,再推測出1千克黃豆的總粒數。②用小杯子量一量。看一看1小杯約有幾粒(取整十數),再量出共有幾杯,最后推測出1千克黃豆的總粒數。③在紙上鋪一鋪,把黃豆在紙上鋪開,先看看10粒(或幾十粒)黃豆占紙面的位置有多大,再以此作為一份,估計出共有幾份,最后推測出1千克黃豆的總粒數……。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推測出2千克、5千克黃豆的總粒數。這樣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感受、體驗、理解數學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組織實踐應用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認識秤是小學生應當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小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所不可缺少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現在市面上推廣使用的臺秤,來安排學生認秤的實踐應用活動。課前要讓學生帶一些常見的物品,課中利用準備好的天平和臺秤,讓學生稱出一些物品的重量。也可以安排學生模擬購物活動,如購買黃豆或大米,四個學生為一組,每組選一個同學當售貨員,其余學生當顧客。當顧客的學生要購買1千克、2千克、3千克的黃豆或大米,當售貨員的學生要稱出相應黃豆或大米的重量,并說出黃豆或大米的單位;當顧客的學生要推算出所要付的錢數,當售貨員的學生要說出顧客付的錢夠不夠,要不要找錢,找多少錢。看誰稱得又快又準,看誰算得又快又好。還可以利用體重器,讓學生稱一稱自己的體重。所有這些旨在讓學生實踐生活,既使學生真實地體驗到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價值,又訓練了學生認秤的基本技能,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篇2:承辦小學科學教領雁工程市級骨干培訓班實踐活動方案
承辦“小學科學教領雁工程”市級骨干培訓班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事項:
1.活動時間:*年11月18日(星期三)一天
2.活動地點:b302青藤樓多媒體教室
3.參加人員:學校領導和全體科學教師。(調整好課務參加活動,寫好聽課評議表)
4.內容安排:
上午:
(1)城東小學周楊老師執教四(3)班《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2)華維文瀾小學嚴益鋒老師執教三(1)班《水和食用油的比較》;
(3)驛亭橫塘小學李敏老師執教五(5)班《運動和摩擦力》
(4)城東小學朱鉆飚老師執教五(4)班《土壤中有什么》
下午:
(5)互動評課及交流
(6)專題講座
二、準備工作(11月17日周二傍晚前準備好,檢查:任子珍)
1.橫幅制作及懸掛(負責人:李迎輝、夏敖夫)
(1)鄉賢廳或校門口內容:熱烈歡迎領導和老師蒞臨我校指導。
(2)b302青藤樓多媒體教室內容:上虞市小學科學“領雁工程”市級骨干培訓班實踐活動。
2.后勤設施:(負責人:王仲良)
(1)會場的準備:b302青藤樓多媒體教室30人的會場。
(2)茶水準備:茶葉一盒、紙杯1桶、熱水瓶6只,并持續供應熱水。
(3)與會教師中餐準備:約30人左右。
(4)會場保潔:中午、傍晚各打掃一次。準備廢茶水傾倒水桶一個。
3.招待簽到:地點:b302教室門口(負責人員:呂政鋼)
4.多媒體設施:電腦、投影、話筒等設備準備和調試。(負責人員:傅蔣和朱偉偉)
5.實驗器材設施提供:(負責人員:周楊)
6.其他資料準備:活動指南、培訓資料等。(負責人員:朱鉆飚和呂政鋼)
三、活動開展(現場指導:潘榮良、夏苗鋒、任子珍等)
1.現場協助。(負責人員:朱鉆飚及城東小學科學教師)
2.攝影工作:給每位講座教師拍照3―5張。(負責人員:朱偉偉)
四、活動結束(周三傍晚前落實好,檢查:夏苗峰)
1、多媒體設施整理。(負責人員:傅蔣和朱偉偉)
2、實驗器材整理。(負責人員:周楊及相關科學教師)
3、會場復原。(負責人員:夏敖夫)
4、衛生保潔。(負責人員:保潔人員)
5、活動報道。(負責人員:周楊)
上虞市城東小學教導處、科學組
*年十一月十六日
篇3:小學秋季社會實踐活動應急預案
為了切實加強學生外出活動的安全管理,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外出活動的順利開展,確保學生外出社會實踐活動出現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校園秩序,特制定本預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安全管理機構
突發事件應急組織機構,落實人員分工,明確職責要求。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體教師。
二、明確負責人、帶隊老師的職責:
1.負責人、帶隊老師必須在活動前參加崗前安全培訓,不得缺席。
2.活動前帶隊老師利用班會等時間向學生說明活動細則。
3.活動當天帶隊老師出發前需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再次強調學生應注意乘車安全、飲食安全等問題,要求學生遵守學校、活動目的地的規章制度。
4.帶隊老師在出發、到達活動地點以及組織學生返校前,負責清點班級學生人數和檢查班級學生身體情況,向負責人匯報后方可發車(活動)。如有學生缺席或身體不適,應第一時間通知負責人;如出發前發現有學生未到校,應立刻與家長聯系,確定學生人數后向負責人報告。
5.各負責人、帶隊老師應全程陪同學生活動、不得離開活動場地。
6.各負責人、帶隊老師當天必須保持手機暢通,方便聯系,不能無故關機。同時帶隊老師應提前落實學生家長的有效聯系方式,而負責人則要準備好帶隊教師通訊錄。
7.帶隊老師負責組織好學生的活動,自由活動、分組活動時負責給學生分組,確定小組長,并密切關注各小組活動開展情況。
8.帶隊老師應仔細觀察學生情況和動態,如果學生發生意外事故,必須第一時間報告負責人,馬上采取相應的措施。負責人及時了解各班級的情況,對于學生的一般的運動性傷害、意外事故的處理必須及時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保證及時處理和半個小時內通知到各小組成員及校領導。
9.如活動期間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如:重大交通意外事故,學生重大人生安全意外,必須及時處理報警110和緊急救護120等,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并在第一時間通知安全小組總負責人.
10.活動結束后帶隊老師應教育學生按時回家,不得擅自在校外逗留或到同學家玩。
11.活動結束后帶隊老師組織學生放學,確定學生安全回家后。向總負責人匯報此次活動情況,總負責人批準后方可下班。
三、預案措施
1、安全預防措施
(1)外出活動前要做好學生三個層次的安全教育:全校集中教育、班主任班級教育、家長配合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力,培養學生遵紀守法、講究秩序和社會公德的良好習慣。
(2)加強對教師責任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的教育。
(3)組織學生集體外出活動前,學校要用書面形式告知家長,讓家長明確外出活動的目的、要求、內容和往返時間,雙方做好協調工作。
(4)需要車輛的外出活動,要求司機必須具備相應的駕駛資格,車輛應選派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駕駛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駕駛員,配備車容、車況、安全性能好的車輛。
2、應急處置措施
(1)、普通運動傷害處理辦法:
活動期間將成立學校臨時醫療救護小組、班主任應備有常用外傷藥物,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程度輕微的運動性傷害進行預防和治療,同時負責對學生進行運動傷害的預防宣傳工作。(負責人:鄒敏潔、鄭榮、蕭毅躍、曾順環、郭志仁、黃家鳴、詹鑒峰、張永榮、黃嚴和各班班主任)
(2)、學生一般性意外事故處理辦法:
①學校醫療救護小組在第一時間對事故做出判斷,提出治療意見;
②病情嚴重的事故由班級負責人第一時間負責聯系120救護車進行搶救;
③重大交通事故、重大學生人生意外事故處理辦法。
事故發生后帶隊老師或第一發現老師必須立刻報警不得拖延,并且第一時間通知年級和總負責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處理逃避責任。
四、其他事項。
任何學生都要回校,回校后教師要及時將學生數匯報到校長室,如出現出發人數和回來人數不一致的情況要說明原因。
*小學
20*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