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影響

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影響

2024-07-31 閱讀 4377

淺談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影響

襄陽市襄城區歐廟鎮楊集小學蔚幫國

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提出,要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將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整合,實現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無縫結合,是當前推進教育信息化的一個突破口,同時新課標明確了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主要表現在:①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②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③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④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為此,作為系統工程的新課程改革,不僅改變著學生的學習生涯,而且也將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教學生涯,同時對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信息技術教學改革迫切要求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觀、課程觀、教師觀、學生觀等都徹底轉變觀念,在教學活動中轉換角色,積極投入到新課程改革中去,苦練教學基本功,注重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創造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專業發展。

一、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對教師教學工作提出更新更高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對教師課前準備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資源,同時也對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把現代教育技術合理有效地運用于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其優勢,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學習、積累、應用、豐富情感,增加教學密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語言能力,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主要做好三項工作:(1)幫助學生確定獲取知識途徑;(2)做好對知識信息加工、編輯工作;(3)針對不同層次學生來安排適合他們學習的知識信息。總之,在教學內容安排過程中,教師應由過去的“領導”角色變為學生的“助手”角色。

2.信息技術應用對傳統課堂教學帶來深刻變革。

長期以來,課堂45分鐘里,總是教師教,學生學。雖然也注意了師生互動作用,強調了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學設施,教學手段的局限性,教學中總脫離不了教師支配教學活動的權威性,因而無法真正做到讓學生各學所需,在學習中有創意。在網絡教學條件下,借助現代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擺脫母語的干擾,使學生更準確的理解和運用知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最大的優越性就在于它將文本、圖形、動畫、靜態影像、聲音等媒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用更簡單、更快捷、更形象、更直觀的方式,使學生更迅速、更準確地學會、記住、理解并正確地使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從而將語音學習置于色彩、聲音以及影像等多種媒體的綜合環境中。

3.教學方法是發揮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功能的主要手段,它將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懸念法、比喻法、演示法、實踐法、任務驅動法、輔助法、成果展示法等等。但是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每節課選擇和采用哪些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目的和任務來決定的,同時也要綜合考慮課程的性質、具體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使用設備的條件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給學生帶來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加強。

現代信息技術的工具性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國際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庫,也是一種獲取資源、推廣資源、交流信息的最好工具。這種工具具有開放性,人人都可以對它創造性地使用;具有發散性,能一點對無數點;具有最大的可塑性,網絡技術和網絡帶寬發展很快,網絡資源成幾何級數增長。

篇2:鎮鄉村少年宮教學活動質量要求

宜陵鎮鄉村少年宮教學活動質量要求

(一)電子閱覽活動。通過綠色網吧、電子閱覽活動,讓學員豐富知識,拓展視野,加強對學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科技實踐活動。通過科普知識傳授、發明創造、科技制作、科學實驗、技能培訓等活動,培養學員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求實協作的科學態度,為學員成長奠定良好的科學素質基礎。

(三)文化藝術活動。通過音樂、舞蹈、評話、繪畫、書法等活動,培養學員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藝術素養。

(四)體育活動。通過參加球類、武術、棋藝等體育活動項目,培養學員堅強的意志、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健康的體魄。

(五)生活勞動與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生活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提高學員交往、合作和服務的社會能力。

篇3:教學活動安全應急預案

、全體師生要加強校園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宣傳。

2、教學活動中要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3、全體師生要熟悉防范措施和安全器材位置及使用。

4、全體師生要熟悉緊急疏散路線,并組織好緊急疏散。

5、全體師生和保安小組要及時發現和排除區內的安全隱患。

6、全體師生有義務將安全隱患及時上報有關領導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