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監察建設策劃方案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營造高效透明的政務審批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和《晉中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方案的通知》(市紀效函〔20**〕1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為指導,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流程,強化行政監察手段,推進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務公開水平。
二、工作目標
以政務大廳行政審批系統、政務服務網站為基礎,以電子監察為核心,實現對政務大廳、各分廳和各便民服務中心的行政審批、行政服務、政務公開等行為實行動態監督,實現實時監察、預警糾錯、績效評估、統計分析、信息服務、社會互動六大功能。
(一)實時監察。一是自動采集每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辦理過程的詳細信息,隨時掌握最新的動態數據,實現對審批事項辦理全過程的同步、全面監察。重點監察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和不許可、不受理、補交材料等情況實行重點監察。二是在市政務大廳,各分廳和便民服務中心設置視音頻監控裝置,通過網絡進行遠程監控,實現對公職人員執行紀律、履行職責、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等現場辦公情況進行同步監督。
(二)預警糾錯。對行政審批事項臨近辦理時限的,電子監察平臺將自動顯示黃燈,并通過手機短信向有關負責人發出提示;對超過時限的,電子監察平臺將自動顯示紅燈,并生成相關文書,發送實施機關和有關負責人,進行督辦并責令說明理由;對無正當理由的,責成該部門追究有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并落實整改。
(三)績效評估。電子監察系統能夠按照設定的績效考核辦法,對被監控部門的行政效能自動進行量化考核和考評,考評結果在內網、外網和新聞媒體上公布,以便接受群眾監督。
(四)統計分析。電子監察系統能夠提供各種參數統計,可以根據具體需要,自動生成統計結果。對不進入系統、不按規范程序和規定時限辦理的自動生成相關文書,并予以通報。
(五)信息服務。電子監察系統通過政務服務網,向企業和群眾提供行政審批的有關法律法規、辦事指南、表格下載、辦件查詢等信息查詢服務。
(六)社會互動。對網上行政投訴進行受理、督辦和回復,開展網上調查、評議。
三、建設內容
(一)對市政務大廳現有的電子監察設備進行提檔升級,包括音視頻顯示系統、遠程音視頻監控、中央監控平臺三個部分。
(二)10個鄉鎮和5個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以及國稅、地稅、交警大隊車管所三個分廳安裝電子監察軟件、行政審批軟件、音視頻監控等相關電子監察設備,實施電子監察。
四、實施步驟
(一)市政務中心電子監察系統升級改造。4月底前,完成電子監察系統硬件設備的采購和電子監察軟件的升級,基本建立市級電子監察系統框架。
(二)全面推進電子監察系統建設。5月底前,10個鄉鎮和5個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以及國稅、地稅、交警大隊車管所三個分廳電子監察設備和軟件安裝到位,并進行試運行。
(三)基本完成電子監察系統建設。6月底前,全市電子監察系統正式運行,市監察局、市政務中心對各單位行政審批辦理情況進行實時監察。
五、組織領導與職責分工
為確保我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順利推進,成立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領導組,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市行政審批(服務)業務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的建設工作;同時,提供電子監察信息服務,并開展糾錯預警、績效評估、受理群眾投訴等工作。
有關部門職責分工:
市監察局負責對全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對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推進情況進行督促,確保電子監察設備按時完成并投入運行。
市政府法制辦、市效能辦、市政務中心負責對全市各單位申報的審批(服務)項目、程序、環節、收費項目、收費標準、辦事時限和崗位職責等進行審核和規范。
市財政局負責對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所需經費的預算、審核,并對支出情況進行監督。
市政務中心、市政府信息中心負責電子監察有關技術方面的支持工作,制定全市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以及系統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協助市監察局做好系統操作和使用人員的培訓工作。
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做好電子監察相關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的認識,從全局出發,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責任意識,要指定一名副職具體負責,責成專人負責落實該項工作。
(二)規范管理,健全制度。各單位、各部門要健全完善與電子監察系統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加強系統監管,規范行政審批行為,確保電子監察工作正常進行。各行政審批單位要健全工作崗位制度,對每項行政審批事項明確具體責任人、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完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確保行政審批透明、高效。
(三)勤儉節約,保密安全。要按照“勤儉節約、資源共享、簡單實用”的原則,充分利用已建立的電子政務平臺資源和設備開展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同時,要加強信息審核,確保國家、省、市的保密信息不泄露、不泄密。
篇2:電子監察建設策劃方案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營造高效透明的政務審批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和《晉中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方案的通知》(市紀效函〔20**〕1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為指導,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流程,強化行政監察手段,推進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務公開水平。
二、工作目標
以政務大廳行政審批系統、政務服務網站為基礎,以電子監察為核心,實現對政務大廳、各分廳和各便民服務中心的行政審批、行政服務、政務公開等行為實行動態監督,實現實時監察、預警糾錯、績效評估、統計分析、信息服務、社會互動六大功能。
(一)實時監察。一是自動采集每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辦理過程的詳細信息,隨時掌握最新的動態數據,實現對審批事項辦理全過程的同步、全面監察。重點監察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和不許可、不受理、補交材料等情況實行重點監察。二是在市政務大廳,各分廳和便民服務中心設置視音頻監控裝置,通過網絡進行遠程監控,實現對公職人員執行紀律、履行職責、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等現場辦公情況進行同步監督。
(二)預警糾錯。對行政審批事項臨近辦理時限的,電子監察平臺將自動顯示黃燈,并通過手機短信向有關負責人發出提示;對超過時限的,電子監察平臺將自動顯示紅燈,并生成相關文書,發送實施機關和有關負責人,進行督辦并責令說明理由;對無正當理由的,責成該部門追究有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并落實整改。
(三)績效評估。電子監察系統能夠按照設定的績效考核辦法,對被監控部門的行政效能自動進行量化考核和考評,考評結果在內網、外網和新聞媒體上公布,以便接受群眾監督。
(四)統計分析。電子監察系統能夠提供各種參數統計,可以根據具體需要,自動生成統計結果。對不進入系統、不按規范程序和規定時限辦理的自動生成相關文書,并予以通報。
(五)信息服務。電子監察系統通過政務服務網,向企業和群眾提供行政審批的有關法律法規、辦事指南、表格下載、辦件查詢等信息查詢服務。
(六)社會互動。對網上行政投訴進行受理、督辦和回復,開展網上調查、評議。
三、建設內容
(一)對市政務大廳現有的電子監察設備進行提檔升級,包括音視頻顯示系統、遠程音視頻監控、中央監控平臺三個部分。
(二)10個鄉鎮和5個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以及國稅、地稅、交警大隊車管所三個分廳安裝電子監察軟件、行政審批軟件、音視頻監控等相關電子監察設備,實施電子監察。
四、實施步驟
(一)市政務中心電子監察系統升級改造。4月底前,完成電子監察系統硬件設備的采購和電子監察軟件的升級,基本建立市級電子監察系統框架。
(二)全面推進電子監察系統建設。5月底前,10個鄉鎮和5個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以及國稅、地稅、交警大隊車管所三個分廳電子監察設備和軟件安裝到位,并進行試運行。
(三)基本完成電子監察系統建設。6月底前,全市電子監察系統正式運行,市監察局、市政務中心對各單位行政審批辦理情況進行實時監察。
五、組織領導與職責分工
為確保我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順利推進,成立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領導組,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市行政審批(服務)業務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的建設工作;同時,提供電子監察信息服務,并開展糾錯預警、績效評估、受理群眾投訴等工作。
有關部門職責分工:
市監察局負責對全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對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推進情況進行督促,確保電子監察設備按時完成并投入運行。
市政府法制辦、市效能辦、市政務中心負責對全市各單位申報的審批(服務)項目、程序、環節、收費項目、收費標準、辦事時限和崗位職責等進行審核和規范。
市財政局負責對市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所需經費的預算、審核,并對支出情況進行監督。
市政務中心、市政府信息中心負責電子監察有關技術方面的支持工作,制定全市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以及系統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協助市監察局做好系統操作和使用人員的培訓工作。
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做好電子監察相關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的認識,從全局出發,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責任意識,要指定一名副職具體負責,責成專人負責落實該項工作。
(二)規范管理,健全制度。各單位、各部門要健全完善與電子監察系統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加強系統監管,規范行政審批行為,確保電子監察工作正常進行。各行政審批單位要健全工作崗位制度,對每項行政審批事項明確具體責任人、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完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確保行政審批透明、高效。
(三)勤儉節約,保密安全。要按照“勤儉節約、資源共享、簡單實用”的原則,充分利用已建立的電子政務平臺資源和設備開展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同時,要加強信息審核,確保國家、省、市的保密信息不泄露、不泄密。
篇3:建設局財務管理制度
建設局財務管理制度
總則
為加強財務管理,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建設局財務制度,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在加強宏觀控制和微觀搞活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財經紀律,以提高經濟效益、壯大企業經濟實力為宗旨,財務管理工作要貫徹“勤儉辦企業”的方針,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在企業經營中制止鋪張浪費和一切不必要的開支,降低消耗,增加積累。
財務機構與會計人員
二、公司設財務部,財務部主任協助總經理管理好財務會計工作。
三、出納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保管和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
四、財會人員都要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如實反映和嚴格監督各項經濟活動。記帳、算帳、報帳必須做到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數字準確、帳目清楚、日清月結、近期報帳。
五、財務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必須堅持原則,照章辦事。對于違反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的事項,必須拒絕付款、拒絕報銷或拒絕執行,并及時向總經理報告。
六、財會人員力求穩定,不隨便調動。財務人員調動工作或因故離職,必須與接替人員辦理交接手續,沒有辦清交接手續的,不得離職,亦不得中斷會計工作。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經管的會計憑證、報表、帳目、款項、公章、實物及未了事項等。移交交接必須由建設局財務科監交。
會計核算原則及科目
七、公司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人員職權條例》、《會計人員工作規則》等法律法規關于會計核算一般原則、會計憑證和帳簿、內部審計和財產清查、成本清查等事項的規定。
八、記帳方法采用借貸記帳法。記帳原則采用權責發生制,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
九、一切會計憑證、帳簿、報表中各種文字記錄用中文記載,數目字用阿拉伯數字記載。記載、書寫必須使用鋼筆,不得用鉛筆及圓珠筆書寫。
十、公司以單價*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資產為固定資產,分為五大類:
1、房屋及其他建筑物;
2、機器設備;
3、電子設備(如微機、復印機、傳真機等);
4、運輸工具;
5、其他設備。
十一、各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為:
1、房屋及建筑物35年;
2、機器設備20*年;
3、電子設備、運輸工具5年;
4、其他設備5年。
固定資產以不計留殘值提取折舊。固定資產提完折舊后仍可繼續使用的,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要補提足折舊。
十二、購入的固定資產,以進價加運輸、裝卸、包裝、保險等費用作為原則。需安裝的固定資產,還應包括安裝費用。作為投資的固定資產應以投資協議約定的價格為原價。
十三、固定資產必須由財務部合同辦公室每年盤點一次,對盤盈、盤虧、報廢及固定資產的計價,必須嚴格審查,按規定經批準后,于年度決算時處理完畢。
1、盤盈的固定資產,以重置完全價值作為原價,按新舊的程度估算累計折舊入帳,原價累計折舊后的差額轉入公積金。
2、盤虧的固定資產,應沖減原價和累計折舊,原價減累計折舊后的差額作營業外支出處理。
3、報廢的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減除清理費用后的凈額)與固定資產凈值的差額,其收益轉入公積金,其損失作營業外支出處理。
4、公司對固定資產的購入、出售、清理、報廢都要辦理會計手續,并設置固定資產明細帳進行核算。
資金、現金、費用管理
十四、財務部要加強對資產、資金、現金及費用開支的管理,防止損失,杜絕浪費,良好運用,提高效益。
十五、銀行帳戶必須遵守銀行的規定開設和使用。銀行帳戶只供本單位經營業務收支結算使用,嚴禁借帳戶供外單位或個人使用,嚴禁為外單位或個人代收代支、轉帳套現。
十六、銀行帳戶的帳號必須保密,非因業務需要不準外泄。
十七、銀行帳戶印鑒的使用實行分管并用制,即財務章由出納保管,法人代表和會計私章由會計保管,不準由一人統一保管使用。印鑒保管人臨時出差由其委托他人代管。
十八、銀行帳戶往來應逐筆登記入帳,不準多筆匯總高收,也不準以收抵支記帳。按月與銀行對帳單核對,未達收支,應作出調節逐筆調節平衡。
十九、根據已獲批準簽訂的合同付款,不得改變支付方式和用途;非經收款單位書面正式委托并經總經理批準,不準改變收款單位(人)。
二十、庫存現金不得超過限額,不得以白條抵作現金。現金收支做到日清月結,確保庫存現金的帳面余款與實際庫存額相符,銀行存款余款與銀行對帳單相符,現金、銀行日記帳數額分別與現金、銀行存款總帳數額相符。
二十一、因公出差、經總經理批準借支公款,應在回單位后七天內交清,不得拖欠。非因公事并經總經理批準,任何人不得借支公款。
二十二、嚴格現金收支管理,除一般零星日常支出外,其余投資、工程支出都必須通過銀行辦理轉帳結算,不得直接兌付現金。
二十三、領用空白支票必須注明限額、日期、用途及使用期限、并報總經理報批。所有空白支票及作廢支票均必須存放保險柜內,嚴禁空白支票在使用前先蓋上印章。
二十四、正常的辦公費用開支,必須有正式發票,印章齊全,經手人、部門負責人簽名,經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報銷付款。
二十五、未經董事會批準,嚴禁為外單位(含合資、合作企業)或個人擔保貸款。
二十六、嚴格資金使用審批手續。會計人員對一切審批手續不完備的資金使用事項,都有權且必須拒絕辦理。否則按違章論處并對該資金的損失負連帶賠償責任。
辦公用具、用品購置與管理
二十七、所有辦公用具、用品的購置統一由辦公室造計劃、報經領導批準后方可購置。
二十八、所有用具必須統一由辦公室專人管理。辦理登記領用手續、辦公柜、桌、椅要編號,經常檢查核對。
二十九、個人領用的辦公用品、用具要妥善保管,不得隨意丟棄和外借,工作調動時,必須辦理移交手續,如有遺失,照價賠償。
其它事項
三十、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及時報送財務會計報表和其它財務資料。
三十一、積極參與建設資金的籌措工作,通過籌集資金的活動,盡量使資金結構趨于合理,以期達到最優化。
三十二、配合公司業務部門對項目工程的竣工、財務決算進行監督管理。
三十三、自覺接受上級主管、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檢查指導,并按其要求不斷完善制度、改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