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質量崗位職責
車身結構質量工程師威馬汽車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威馬汽車,威馬崗位職責:
1、跟蹤質量問題的有效解決,和不斷改進問題的長期改進。
2、對生產線的質量問題快速響應和跟蹤。
3、質量攻關問題和不斷改進問題斷點跟蹤,經驗教訓的積累和總結。
任職資格:
1、本科以上,專業要求車輛工程、機械類等專業。
2、3年以上工作經驗。
3、熟悉汽車構造和整車制造工藝,熟悉整車制造質量控制過程。
4、具備良好的計劃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推斷評估能力、學習能力。
5、公正客觀、堅持原則、思路清晰、能承受較大的壓力。
篇2:電力建設消除施工質量通病守則砼結構表面
編制說明
1994和1995年度,電力部召開的電力基本建設會議,提出“消除電力建設工程中質量通病,是現階段電力建設施工的一項主要任務”.為此,電力部建設司于1994年9月,在哈爾濱第三電廠召開了“火電建設施工優化會議”,會上由哈爾濱三電廠擴建處代部提出了“電力建設消除施工質量通病守則”草稿,共計13篇.征求有關單位意見后,于1995年2月,又提出了修改稿,井再次下發征求意見,到1995年6月為止共收到18個單位文字上修改意見511條,起草單位于1995年8月又提出了第二修改稿(共13篇)、建設司于1995年10月組織了全國大區局7名專家進行終審定稿。
本守則是“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火電建設質量驗收及評定標準”的補充.
本守則總結了近40年來電力建設治理質量通病的經驗,特別是近年來治理通病的有效措施.是指導目前電力建設治理質量通病的一本工具書.
本守則貫徹了國標GB/T19000(ISO9000)系列標準,從完善的質量體系人手治理質量通病,作到質量方針目標明確,質量組織職責落實,質量資源落實,質量過程控制落實,質量審核落實,質量文件記錄落實,在治理質量通病上實現了和國際質量標準接軌。
本守則針對當前質量通病提出了土方回填、砼結構表面、二次灌漿、抹灰、塊料面層、屋面防水保溫、油系統、爐頂密封、制粉系統防漏、保溫護面、電纜,支吊架、平臺樓梯欄桿等13篇,共13萬字.分精裝長32開單行木和合訂木.利于攜帶和查閱,
木守則編制發行中得到哈爾濱工電廠擴建處的大力支持,特表示謝意.
電力工業部建設協調司
1995年12月二日
管理:電力部建設協調司
編制;哈爾濱第三發電廠擴建處
主編:黃斗才
提出審核意見單位:
華中電管局、西北電管局、山西電建一公司、西北電建一公司、華北電管局、黑龍江省電力局、山東電力基建總公司、寧夏電力基建局、浙江電力局、廣東電力局、甘肅電力局、上海電力建設局、江西電力局
終審人員;
電力部建設協調司梁兵處長
東北電管局常世平高工
華中電管局羅貴鵬高工
西北電管局王歷高工
華東電管局王龍發教授級高工
華北電管局張哲工程師
山東省電力局許希元高工
統稿;黃斗才
起草人:黃斗才梁淑芹趙穎陶友才王鵬濤佟于巨張昭慧李明田井全蔣洪偉李河清
目錄
引言
范圍和適用領域
引用標準
質量保證基本要求
質量監督與審核
質量驗收
0.引言
0.1本標準是電力建設中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的組成部分,是質量體系程序中,“質量攻關”的支持性程序.
0.2本守則是“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火電建設質量驗收及評定標準”的補充,它是為了消除現階段的質量通病,提高投產水平而編制的工程建設應遵守的原則
0.3本守則是各單位在實施“質量攻關”程序中,結合電力建設實際,針對工程中某些特定工序所編制的應遵守的基本原則,以利在工程建設中進行質量過程控制。
0.4本守則的原則和”施工驗收規范”“施工質量驗評標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工程建設的各方應予以遵守。
0、5本守則質量通病是現階段通病,隨著工程發展,通病內容也在變化,因此本守則執行中有其時間性,為此發布單位將根據工程變化情況發布新的版本。
1、范圍和適用領域
1.l本守則系針對我國現存施工質量的通病而提出的有關治理措施、它是我國頒布的“施工驗收規范”和“施工操作規程”的補充,它不能代替上述規
程,為了工程優化在要求標準上略高于上述標準,以確保工程項目質量水平的提高。
1.2本守則適用于合同環境下,供、需雙方在特殊工序項目施工中應遵守的原則。
1.3本守則適用于電力建設中建筑工程的砼結構工程項目。
2、引用標準
2.1GB/T—19000系列標準。
2.2《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建筑工程篇).
2.3《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土建篇)。
2.4國標《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
2.5國標《建筑工程質量驗收及評定標準)GBJ301—88.
3、質量保證基本要求
3.1隊伍選擇:
3.1.l資格:
3.1.1.1要求施工隊伍必須具備三級及以上建設施工企業。
3.1.1.2要求施工隊伍必須具備施工同類型工程的能力。
3.1.1.3要求施工隊伍必須具備砼施工所必需的施工機械和施工工具.
3.2技術能力考核。
3.1.2.l要求質量管理人員占總人數的3%。
3.1..2.2要求中級技術人員占全部職工總數的10%以上。
3.1.2.3要求高級技術人員占全部職工總數的l%以上.
3.1.3已施工完同類型工程調查;
3.1.3.l調查已施工完同類型工程,證明其質量已經達到優良等級
3.1.3.2聽取用戶反映,確認工程質量良好.
3.2人員組織
3.2.l人員;
3.2.1.l施工人員:技工應占全部施工人員的50%以上。
3.2.1.2本組織有培訓什劃,按計劃定期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3.2.1.3本組織能定期進行施工技術考核.
3.2.2組織;
3.2.2.l工長(班組長)必須5年以上工齡,同類工程施工3個以上。
3.2.2.2砼工程必須按工序控制計劃進行四級檢查。
3.2.2.3有條件的班組(隊)要建立QC質量活動小組,定期進行質量活動。
3.2.2.4每個組織對砼施工質量,應按計劃進行質量監督活動.
3.2.3施工隊伍人員和組織質量,應由供方質監部門在單位工程開工之前考核,需方質監部門應予參與,運行程序詳見表ZT—02—1所示,合格后才能開工.
3.3質量方針、目標
3.3.l質量方針;
消除配合比不準、模板漏漿、搗固不實、砼表面不平整、露筋、埋件不平等項影響檢表面質量的通病.
3.3.2質量目標;
砼工程作到內實外光,可以直接進行工程裝飾。
3.4為消除質量通病作業指導書實施的主要要求:
3.4.l工程量:
3.4.1.1砼工程量應按部位、標號、詳細劃分。
3.4.1.2應按施工順序細劃工程項目,以利合理安排交接班時的接頭位置.
3.4.2工程進度:
3.4.2.1制定每個項目的施工進度。按排恰當的時間,作到既要保證消滅砼表面缺陷,又要工期合理,井使施工接頭處于受力許可的有利位置。
3.4.2.2工程進度實施中,應安排足夠平直模板的時間和機械維修的時間.
3.4.2.3應避免因搶工期而導致砼表面因搗固不買出現麻面.
3.4.3施工總平面布置;
3.4.3.l應有足夠的平整和清理模板場地.
3.4.3.2應有足夠的水電源,保證養護和施工機械所需要的力能。
3.4.3.3工人應有足夠工作面和腳手架,為砼工操作創造順利條件.
3.4.3.4施工應有足夠的運輸工具和道路。保證進運輸中,不分層分離、不漏漿。
3.4.4機械:
3.4.4.1有足夠攪拌、運輸、提升、搗固機械.
3.4.4.2機械檢修完好,并處于常備使用狀態。
3.4.4.3砼攪拌中應有科學的計量方法;一般應采用重量計量。
3.4.5采購質量:
3.4.5.l定型鋼模板平直度要求拼縫間隙小于lmm,垂直度小于2度。其質量嚴格按GB50204—92規范驗收。
3.4.5.2砼的級配料應按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級配。
3.4.5.3水泥除檢驗出廠證明外,入現場后應復檢.
3.4.5.4不裝飾的砼結構,應使用同一廠家同品種水泥保持顏色一致.
3.5施工準備質量:
3.5.l在編寫施工作業指導書時,對治理砼表面質量通病應有具體措施,以利實施。
3.5.2每個工程項目施工前,應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其程序按本單位“質保手冊”進行。
3.5.3砼試配中,應根據結構含筋量合理的選用骨料,以滿足結構外表面搗固后平整光滑.
3.5.4模板要求如下:
3.5.4.1模板使用前必須平整、補孔,并除去表面的水泥垢,然后刷隔離劑。其修理應在加工廠中進行。
3.5.4.2平整后模板應達到拼縫小于1mm,垂直度小于2度的要求,并要求無孔眼。
3.5.4.3模板應分類堆放,其側面應無水泥灰.
3.5.4.4施工模板的支撐要經過強度和變形設計核算,其支點應牢固。
3.5.5支撐在土地面上的模板,其地面應夯實墊砂50mm,井有排水措施。
3.5.6施工臨建、力能要達到使用條件。
3.5.7澆水和震搗的機具,要隨澆灌地點而移動.
3.5.8模板隔離劑,不得使用廢機油和貼著砼表面的物質,以利結構表面裝飾。
3.5.9支模中,不得墊塑料布、油氈,保持砼表面的質量。
3.5.10砼施工中應有足夠腳手架,照明燈,防雨蓬。
3.6為消除砼質量通病在施工中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3.6.1消除配合比不準的措施:
3.6.1.1砼的配合比,應根據氣候、運輸工具、施工方法、結構部位等項不同情況,由試驗室決定,不得全工地只用一個配合比。
3.6.1.2新舊砼接頭應用同配合比的砂漿(不摻石子)。
3.6.1.3當砼裝卸次數較多或運輸分離以及砼長時間沒入模,都將造成砼和易性不良,此時砼應加適量水泥予以調整。
3.6.l.4砼的配合比,應根據結構配筋量、澆注部位、氣象條件運輸方法、施工方法予以選擇,當施工中,條件不良時應和試驗站商定予以調整。
3.6.1.5砼級配必須以重量計量,計量器應定期校正,且每班尚須進行核準。
3.7消除模板漏漿的措施:
3.7.l支模拼縫和垂直接、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
3.7.2拐角垂直面模板,其接縫應加密封條,其材料應用不漏漿的制品。
3.7.3在原結構面上支立模板,其接合面一律加密封條,嚴防漏漿.
3.7.4在原結構面上支模時其接合面,應支撐牢固;防止變形導致接合面錯位.
3.7.5使用完后的模板,一定按本守則3.5.4.1條要求處理。
3.7.6底模在滾砼時一定要掛線,防止支撐下沉后結構變形,導致漏漿.
3.7,7模板清理的要求見3.5.4.1條.
3.8消除砼搗固不實。
3.8.1砼搗固工作,必須由有經驗工作可靠的工人進行施工。
3.8.2砼搗固電源及機械應有充分的備用量,作到中途不停止.
3.8.3砼澆灌順序和搗固次序,以及灌漿高度在作業指導書中要明確,并進行技術交底,使操作者充分理解.
3.8.4砼應有交接班記錄,說明搗固情況及下班作業要求.
3.8.5入模砼必須達到應有坍落度標準,規程要求每班應檢查二次。
3.8.6常溫下,攪拌后2小時后,已初凝未澆灌的砼,應摻水泥和水重新拌制后才能入模。
3.8.7模板外部應有專人檢查,發現漏點應堵嚴后才能再行施工。
3.8.8砼搗固速度,應按合理工期來安排.嚴禁不保證質量的搶工作業。
3.8.9砼下灰高度應在2m以內,超過2m時應使用串筒作業.
3.9消除砼結構表面不平的措施;
3.9.l支撐前,應校正每塊模板平整度,達到每米長0.5mm公差的范圍之內,每塊模板下部應支型牢固.
3.9.2支完模板,表面用2m靠尺檢查,其平整度應在2mm之內.
3.9.3工地(隊)應有專門人員平整模板,未平整模板不能使用。
3.9.4雙層模板的對拉螺栓,應固定牢固防止上模板變形。
3.9.5大面積模板的后面支撐應牢固,防止局部變形.
3.9.6兩塊模板問的后部應墊平,防止灌完砼出臺階。
3.10消除露筋,子埋件不平的措施;
310.1鋼筋應按尺寸加工,留足夠保護層.
3.10.2保護層應制作C23留綁線的墊塊.
3.10.3大于φ25的立筋,宜制作鐵架支墊。
3.10.4砼板結構鋼筋,當直徑大于φ14時,宜焊支墊架.
3.10.5埋件的后錨筋,有條件的應支頂在對面模板上,或點焊在結構上.
3.11質量檢驗:
3.11.1制定消除砼表面質量通病檢查驗收計算。按計劃進行驗收。
3.11.2四級質量檢查中,應注意砼表面質量.
3.11.3砼表面巳產生質量缺陷時,應按質檢程序進行處理,詳見ZT—02—2所示。按要求填表運行。
3.12不合格項目處理;
不合格項目處理分口頭通知、書面通知、不合格項目處理三個等級;按各單位質保手冊程序辦理。
3.13質量文件記錄:
3.13.l為消除砼表面質量通病,在文件和記錄中予以記載.
3.13.1.1為消除砼表面質量通病的措施和實施應有證實記錄。
3.13.1.2為消除砼表面質量通病應有質量活動記錄、質監記錄和管理者評審記錄.
3.13.l.3作業指導書應有交底記錄。應按程序予記載。
3.13.1.4工序控制質檢應有記錄。
3.13.l.5隱蔽工程記錄,應按驗收規范要求記錄完整。
4、質量監督與審核
4.1質量活動安排和實施;
4.1.1為消除砼表面質量的質量活動在砼施工期中應每月一次,由各組織質檢部門按時監督施工工地(段)組織施工班組進行.
4.l.2質量活動內容以消除砼表面質量通病為中心。
4.1.3質量活動記錄見表ZT—0—13,要求按程序記載.
4.2質量審核;
4.2.l時間安排每半年一次,由各組織質監部門組織各工地(段)進行.
4.2.2活動內容,應按表ZT—0—14的要求進行并記載完善.
4.3管理者評審
4.3.1針對本組織的質量方針目標中有關砼表面質量的分解目標、方針每年應由組織法人組織進行質量體系的審核,按表ZT—0—15進行程序活動.
5、質量驗收
5.l現場驗收中應將砼表面質量作為一個驗收項目予以重視。
5,2質量文件驗收中應將砼表面質量通病有關治理文件作為工程驗收依據的內容,作到有策劃、有驗收、有證實記載.
救助站制度
篇3:鋼結構質量保證措施
質控主要依據
(1)鋼結構設計圖紙和施工說明書
(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3)《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
2.質量控制環節
(1)腳螺栓預埋就位檢查
(2)構件進場外觀檢查
(3)構件進場技術資料檢查
(4)第三方超聲波探傷檢查鋼構件焊接
(5)腳灌漿前的垂直度檢查
(6)腳灌漿后的垂直度檢查
(7)結構安裝焊接后的測量檢查
(8)焊接質量檢查
(9)現場焊接超聲波質量檢查
3.質量控制重點
(1)構件加工的質量控制
(2)構件安裝前對構件的質量檢查
(3)現場安裝質量控制
(4)測量的質量控制
(5)焊接過程及質量控制
4.質量控制措施
(1)施工準備過程的質量控制
優化施工方案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做好每道工序的質量標準和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搞好圖紙審查和技術培訓工作。
嚴格控制進場原材的質量,對鋼材等物資除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外,需經試驗復檢并出具復檢合格證明文件,嚴禁不合格材料用于本工程。
合理配備施工機械,搞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對產品質量實現優質低價,使工程質量與員工的經濟利益密切相關。
采用質量預控法,把質量管理的事后檢查轉變為事前控制工序及因素,達到“預控為主”的目標,如焊縫檢查等。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保證措施
根據本工程鋼結構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高,必須加強質量管理的領導工作,嚴格執行規范、標準,按設計要求進行控制施工,把施工質量放在首位,精心管理,精心施工,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
檢查由項目經理直接負責,總工中間控制,專職檢驗員作業檢查、班組質量監督員自檢、互檢的質量保證組織系統,將每個崗位、每個職工的質量職責都納入項目承包的崗位責任合同中,并制定嚴格的獎罰標準,使施工過程的每一道工序,每個部位都處于受控狀態,并同經濟效益掛鉤,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水平。
制定項目各級管理人員,施工人員質量責任制,落實責任,明確職責,簽訂質量責任合同,把每道工序、每個部位的質量要求、標準、控制目標,分解到各個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
根據工序要求,制定項目質量管理獎罰條例,崗位職責、質量目標與工資獎金掛鉤,實行質量一票否決權。
根據公司鋼結構施工的關鍵工序作業指導書,嚴格按作業指導書進行交底和施工操作,做到施工有序控制和監控檢查。
施工現場的檢查機構,由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牽頭建立質量檢查機構,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根據工種不同設專職檢查員,人員責任實行到位,分批把關貫徹工程全過程,通過檢查機構職能運行,把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傳達到班組質檢員,逐級負責控制各專業技術崗位和質量目標,通過每一系統的質量把關。
5.質量保證的具體措施
(1)本工程安裝應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安裝程序必須保證結構穩定性和不導致永久性變形。
(2)本工程構件存放場地應平整堅實,無積水,應按種類、型號、安裝順序分區存放,底層墊枕應有足夠的支承面,并應防止支點下沉,相同型號的疊放時,各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防止鋼構件被壓壞和變形。
(3)安裝前,應按構件明細表和進場構件查驗產品合格證設計文件。應根據安裝順序,分單元成套供應。貫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檢驗制度,施工員應會同質量檢查對半成品和成品進行復檢,加強成品和半成品的質量監督工作。
(4)鋼構件安裝的測量和校正,應根據工程特點編制相應的工藝,原鋼板和異種鋼板的焊接、高強度螺栓安裝和負溫度下施工等工藝,應在安裝前進行工藝試驗,編制相應的施工工藝。
(5)本工程的柱、梁等主要構件安裝就位后,應立即進行校正、固定,當天安裝的構件應形成移定的空間體系。
(6)本工程頂緊的節點、接觸面應和70%的面緊貼,用0.3mm厚塞尺檢查,可插入的面積之和不得大于接觸頂緊總面積的30%,邊緣最大間不應大于0.8mm。
(7)鋼結構安裝偏差的檢測,應在結構形成空間剛度單元并連接固定后進行。
(8)加強測量工作本工程采用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等應加強器校核,隨時保證使用精度。
(9)安裝標高和位移的控制
加強加工廠質檢工作,嚴格控制外形尺寸、節點板位置、孔距標準規格型號數量和焊縫的外觀等。凡是不合格者,要求返修。
鋼柱安裝時初校、用高強螺栓連接、校正、固定→安裝鋼梁時觀測→擰緊連接定位螺栓并檢校復核→替換成高強螺栓→按圖紙要求焊接上下翼緣→焊接腹板→測量復核。
鋼柱吊完后,必須及時安裝鋼梁,并緊接著校正,焊接固定,以便形成穩定結構。
(10)加強焊接工作,焊接開始,要求以保證質量為準,保證合格率,在合格的基礎上再要求進度。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各種焊縫質量要求按照《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質量標準執行。
(11)措施及要求
按總說明要求進行焊工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工作。嚴格執行焊接工藝評定。
執行自檢、互檢、聯合檢查,對“焊接施工記錄卡”項目檢查、外觀檢查。對柱~柱,柱~梁焊縫進行100%超聲波探傷,以上檢查項目均做好記錄(抽樣檢查數據待定)。
凡不符合要求者,一般采取碳弧氣刨的辦法,清除后采取修補的辦法,再檢查。
焊縫表面缺陷和尺寸,按施工圖總說明檢查。
對焊縫內部缺陷采用具有超聲波合格證的人員檢查,超聲波探傷檢查技術要求進行,無特殊要求者檢查全部對接焊縫。
超聲波探傷取樣檢查方法,遵循設計及規范規定。
如焊縫出現裂縫和其它不允許缺陷后的抽樣方法待定。
焊接構件中,凡產生影響結構受力的殘余變形,應進行矯正或補強。
焊接預熱溫度及層間溫度嚴格按照焊接工藝評定來執行。
(12)遵循的質量原則:
施工前技術人員應熟悉施工圖和有關技術資料,熟悉工程,了解施工及驗收標準編制專業施工方案。
熟悉土建工藝及時掌握土建施工進度。
施工完畢后應進行自檢,并填寫施工自檢查及紀要、明細圖。
開工前技術人員應對班組進行認真細致的交底,掌握施工要點,為保證安裝質量打好基礎。
從施工準備到竣工投入運行的整個施工過程,每一步驟都必須嚴格把關,切實保證質量,人員嚴格按規程要求操作,同時質量體系加強檢查,保證每一環節的質量。
在施工中貫徹施工規范、規程和評定標準及監理方現場指導,技術人員的書面技術要求,并要按圖紙施工。
對構件的焊接,焊工必須進行復核,取得合格證的焊工方可上崗操作。
進行工序交底工作,上道工序結束,對下工序應建立交接制度,首先由上道工序人員進行交底,下道工序發現上道工序不合格者,有權拒絕施工,在上級部門對此實施前,應保證下道工序的正常要求,以證實后責令上道工序修正合格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則,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按施工程序辦事,組織合理施工,文明施工,下達任務時要明確質量標志和要求,并應認真到“四個堅持”、“四個不準”。
(13)工程總體管理中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關鍵步驟和必要手段,全過程質量控制的要點:
對原材料、構配件采購的質量控制;復核現場質量定位;工程定位依據、軸線、水準控制點,復核無誤后,正式輸移交手續;審查現場質量保證體系量、檢測、人員配備鋼結構分部工程質量檢查認證;督促檢查施工機械的完好情況;做好現場施工范圍內地下管線的資料搜集,確保施工能正常進行及安全施工。
(14)為保證本工程質量能達到質量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網絡和質量管理制度,明確鋼結構工程施工同各方面的關系
深化施工組織設計,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由專業工程師負責校對、審核,對施工圖的修改必須有依有據,且必須由設計人員簽字。
材料的采購嚴格按照國際質量保證體系采購程序執行,必須滿足設計及安裝施工規范要求。材料必須單證齊全,必要時重新檢驗復核。
材料制作必須嚴格按照鋼結構制作生產工藝執行,在制作期間可邀請監理工程師及業主單位來制作生產現場指導監督,以利于制作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材料安裝前應仔細核對制作資料,檢查構件變形情況,如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校正或重新生產,快不讓不合格產品進入工地現場。
工程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施工驗收規范執行,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到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對監理工程師提出的問題應及時整改,杜絕不合格工序流入下一道工序,做到“誰施工、誰負責”;加強成品保護意識。
(15)關鍵工藝控制
在本工程中,吊裝、測量、焊接、高強度螺栓連接是保證鋼結構安裝工程質量的關鍵工藝,在施工時必須有下列技術措施:
吊裝:施工流程和技術路線制定與控制;施工機械、設備、材料索具的選用與控制(特別是超載、關鍵索具和塔式起重機載荷對結構影響);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的控制。
測量:測量和校正方法及儀器的控制;基礎的軸線、標高、地腳螺栓、埋件等預栓復核;標準尺的控制、測量和校正的施工條件控制;吊裝構件的軸線、標高和垂直度的校正和控制。
焊接:鋼材質保書驗證;鋼材的材料復試;焊接工藝評定和焊接工藝的驗證;焊接用材料按規定的烘培和保溫控制;焊接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控制(施工環境:安全操作設施,防風和防雨措施等;施工條件:鋼材預熱、焊接檢查、焊接順序等)。
高強度螺栓連接:高強度螺栓連接施工方法制定和控制、高強度螺栓連接進貨檢驗與控制、軸力和扭矩系數抽樣試驗、滑動系數試驗、磨擦面處理與控制、安裝和緊固方法與順序控制、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的控制。
(16)檢測設備及檢測手段
我公司將制定《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程序》,并嚴格執行。所有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均須按《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程序》的要求,編制計量器具檢測計劃,建立計量器具臺帳,并設專人管理,確保檢驗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在施工方案中明確檢測要求,選擇適用的檢測和試驗設備。未按規定確認,校準的設備和儀器,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建立檢驗校準記錄和使用記錄,并進行標識。
(17)竣工資料整理
竣工資料包括以下內容:設計變更通知;現場簽證;竣工圖;鋼材材質證明;鋼構件加工質量檢驗單;保溫材料的材質證明;連接件的出廠合格證;質量事故處理記錄及建設單位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18)安裝及服務質量承諾
我公司經過長期的工程安裝和施工經驗,形成一系列的安裝方式,并匯集成標準安裝手冊。在工程具體安裝施工時,對技術工人進行嚴格培訓并要求安裝隊伍嚴格按照標準安裝手冊進行操作,并由總部指派具有豐富經驗的項目經理長駐工地進行安裝指導、監督、檢查及協調各方面工作,確保工程的安裝質量,使建設單位滿意和放心。
我公司服務采取對用戶定期跟蹤回訪制度。承接的工程完工后,按有關規定進行質量保修。在此期間,對工程質量進行定期跟蹤回訪,若由于我公司的原因造成的質量問題,我公司將實行免費維修。
在整個使用期內,若因非我公司原因造成的質量問題,我公司亦實行維修任務。
6.確保實現質量目標獎懲措施
(1)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與公司簽訂實現本工程質量目標的目標責任獎,并交納一定數量的質量保證金,如達到目標,則重獎項目部,退還風險抵押金。反之則對項目部項目經理其它主要管理人員罰款,風險抵押金亦不退還。
(2)進入本工程施工的班組及甲方指定的專業施工單位必須與項目部簽訂質量責任狀,并交納一定數額的質量保證金,如班組或專業施工單位的質量達不到要求,除及時修正外,一次處以30-200元數額不等的罰款,第二次予以雙倍處罰,直至停工。反之給予等額獎勵。
(3)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項目部的質量要求,執行公司的質量獎懲條例。
降低成本措施
嚴格執行限額領料制度,嚴把材料使用關。
嚴格執行施工平面布置,合理利用場地,加強計劃管理,減少各種材料構配件的二次搬運。
鋼筋采用集中配料加工,降低消耗。
綜合利用吊裝機械,減少吊次,以節約臺班費。
嚴格計量制度,提高混凝土及砂漿計量的準確性,混凝土摻外加劑,節約水泥用量。
搞好標高的控制工作,澆注混凝土時隨打隨抹,減少找平砂漿。
做到澆筑混凝土、砂漿隨清隨用,工完料用盡。
成品保護
工程成品保護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施工隊伍進入現場要簽定成品保護協議書。施工人員要認真執行現場的成品保護措施。施工時注意對其他專業的成品保護工作。成品保護措施要在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中加以明確,由項目經理統一組織實施,工程前期由各工種主管和施工隊負責人兼管,工程后期要組織專業成品保護隊伍,晝夜三班進行分段巡查,堅決杜絕成品損壞和丟失。
根據“誰的成品誰負責”的原則,由專人負責對成品和半成品的保護工作,各工序層層把關,防止損壞工序的半成品或成品。
對于施工中的貴重材料、半成品、成品及重要的施工部位,應情況清楚,措施完善、合理、有效,執行中嚴格檢查。
教育職工愛護成品、保護成品,提倡愛護、保護成品光榮,損壞成品可恥的精神,對故意損壞成品的人或事要嚴肅查處,并照價賠償。
4.搞好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工程中禁止亂寫亂畫,防止長流水和長明燈,保護公有財產不受損失。
5.保護成品措施:①搬運材料和使用高凳機具時,梯登等機具要有軟保護。不得碰壞門窗、墻面等。②電氣照明器具、線槽配線安裝完后,不得再噴漿和刷漆,必須噴漿時,應將電氣器具保護好后再噴漿。③安裝燈具、開關、插銷及配電箱時,應確保屋頂墻面、地面清潔完整,施工中戴白手套。④配電箱安裝后應采取蓋塑料布的保護措施,避免破壞,弄臟閘具、儀表。不得拆卸箱內設備零件及儀表,不得碰撞損傷。配電室要加臨時門,上鎖專人看守。⑤除銹、刷油防腐前,應對周圍進行清理,防止灰塵污染油漆表面。⑥噴漿前要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灰漿污染管道、設備,保證清潔。⑦搬運材料、機具及施焊時,做好墻面或地面的覆蓋保護,避免弄臟、砸壞成品。防止雜物進入管子造成堵塞影響穿線。⑧在設備安裝階段采取掛牌制,責任落實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