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序工程師崗位職責

工序工程師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4432

前工序開發工程師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塔菲爾,塔菲爾新崗位職責:

1.粉料自動輸送系統設計研發、調試;

2.漿料攪拌、傳輸的設計研發;

3.極片制作新設備的開發;

4.前工序物流線的引入、應用;

5.工藝研發前工序新項目的設備開發;

6.前工序設備的改善工作。

崗位要求:

1.1年以上鋰電池工作經驗;

2.本科以上學歷。(特別優秀大專學歷可考慮);

3.對機械設計/電氣設計有一定的了解。

篇2:印刷后工序生產流程

車間生產流程

切紙流程

1、產前準備:

1.1、切紙機長根據生產排期,以及車間下發的相關工程單,與上工序交接其半成品。

1.2、要求上工序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交接時要檢查半成品是否合格,確認無質量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反饋,及時處理異常。處理完畢再按程序交接合格的產品。

1.4、對于款數較多的產品,要特別重視。交接時一定仔細翻看墊板上產品的上面50張左右,看是否有混款的現象存在,如果發現混款現象要拒絕接收,等待上工序全檢完畢再確認接收。

1.5、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圖紙、樣品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交接記錄。

1.6、根據生產需求與車間物料員到倉庫領取所需的材料。

2、生產過程控制:

2.1、開機前檢查設備開關線路是否正常,油路是否暢通,如果設備異常及時反饋給車間主管或組長,并填寫《設備維修申請表》,由主管或組長簽字后,由電工檢查最后再確定是否委外維修。

2.2、根據相關的工程單仔細核對內容和樣品,如果存在疑問時,一定要及時向部門主管或組長反饋,疑問得到消除后方可上機。

2.3、根據工程單要求設定機器參數,并拿不良品試切,確認尺寸后,保存機器設置。

2.4、機長試切確認無誤簽字后,根據《首件簽樣管理辦法》帶齊工程單、資料袋、樣品或數碼稿,找班組長或車間主管或組長確認,最后由生產經理做最終確認。確認合格方可生產,如果確認不合格則重新調試,新產品切成品要工程加簽,簽樣之前禁止批量生產。

2.5、機長在上紙時一定要翻看中間是否有混料、倒紙、印刷不良等問題存在,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質量事故。

2.6、裁切時要求紙張一定要整齊,以免裁切后大小不一或切斜,影響后面生產的順利進行。刀口保持鋒利,如果切邊有毛邊產生應及時更換切刀。壓力調節適當,不可過大產生壓痕,過小則壓紙不緊導致切紙不齊,影響生產質量。

2.7、產品品中間有夾條時,則要看清夾條原因,一般夾條上面都會注明原因。如果未注明原因,應及時提報上級詢問了解清楚,并補寫清楚,切紙時應分開放置并夾條提醒。

2.8、生產時注意產品的款數,如果產品不止一個款數,甚至多個款數時,每一個款數都要單放一托盤,做完一款后要徹底的清理現場后在生產其他不同款數的產品,并且在標示卡上醒目的明確標示,分開一定的區域放置,有必要時可用圍膜包起,防止混款的產生。

2.9、機長應隨時檢查機器壓力、位置是否發生變化而影響產品質量,正式生產中,裁切機長應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自檢,并認真填寫《生產自檢巡查表》。發現品質異常時,應及時停機斷電調整,必要時,對不良品進行隔離與標識,無論是否導致欠數,都必須第一時間反饋給車間主管,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

2.10、所切產品要整齊堆放,高度不超過一米二,將產品放到下工序指定的地方按順序擺放整齊。要有標示卡,記錄詳細、清楚,數量準確。良品與不良品標示清楚,且總和等于上工序交接數量。

2.11、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及不良品,各種輔助材料,異常狀況都要填寫清楚,以備查閱。

2.12、切紙機長在完單后,應對機器周圍做好清掃、清潔工作,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

2.13、生產完成后關閉機器電源,清掃機臺環境衛生。

2.14、潮濕天氣,產品切紙完成后一定要用圍膜包好。

3、注意事項:

3.1、開機前檢查線路和油路,給機器各個活動部位注油,并仔細填寫《設備保養表》,并簽字確認。

3.2、未經過設備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允許上機操作。切紙人員暫時離開時,需切斷機器電源方可離開。

3.3、在機器上進行停機清理、排除故障或進行機內維修時,必須按下安全鎖定按鈕。

3.4、嚴禁生產過程中,一人護紙一人按裁切按鈕的違規行為。

3.5、操作時嚴禁在操作臺面上,擺放茶杯、工具等雜物。

3.6、機器運轉中嚴禁把手伸進裁切刀的后部,即使在停車情況下,應先檢查保險裝置是否正常,再進行調整、換刀、擦拭等工作。

表面處理之一(覆膜)

1、產前準備:

1.1、覆膜機長根據生產排期,以及車間下發的相關工程單,與上工序交接其半成品。

1.2、要求產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交接時要檢查產品是否合格,確認無質量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和品管部反饋,并告知上工序機長或主管,及時處理異常。處理完畢再按程序交接合格的產品。

1.4、對于款數較多的產品,要特別重視。交接時一定仔細翻看墊板上產品的上面50張左右,看是否有混款、倒張的現象存在,如果發現混款現象要拒絕接收,等待上工序全檢完畢再確認接收。

1.5、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數碼圖、樣品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記錄。

1.6、根據相關的工程單仔細核對內容和樣品,如果存在疑問時,一定要及時向部門主管或組長反饋,疑問得到消除后方可上機。

1.7、覆膜機長根據工程單要求,與車間物料員在倉庫領取生產必要的膠膜輔料。如果沒有此規格的膠膜,則向主管請示是否可以用相近的膠膜割膜生產。并仔細核對樣品是否一致,若有不符,應及時反饋給主管,進一步找跟單確認。

2、生產過程控制:

2.1、開機前對設備進行檢查,將薄膜按上紙的方向經導輥、消皺輥、調節輥進入壓合部位。注意檢查機器轉動部位是否靈活、平穩無異常噪聲,有無偏移現象,檢查各部位機構準確度,有無漏油現象。如有異常應立即反饋給主管或組長,并填寫《設備維修申請表》,由車間主管或組長簽字后,由電工檢查最后再確定是否委外維修。

2.2、根據紙張的大小調整發達部位及設定參數,及搭邊大小。一般控制在5―7mm左右。

2.3、調試覆膜機臺壓力和溫度,壓力一般控制在10―15帕之內,溫度一般控制在85―120度之間,傳感器與熱輥筒表面間隙為0.2mm,具體壓力、張力和溫度要根據實際情況適量調節。

2.4、機臺助手在上紙過程中,一定要隨手翻看是否有倒張、混款的現象存在,發現問題及時停機處理。

2.5、開機時,一定要等到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先用不良品試機,慢速運行,根據紙張的類型再調整機臺的溫度、壓力、張力。溫度和壓力不可太搞或太大,避免造成紙張打皺;也不可過低或太小,以免造成粘合不良而覆膜不實或起膜;張力不可過大造成紙張卷曲。

2.6、生產時如果噴粉過大,導致粘合不實或氣泡,應該打開除粉裝置進行除粉,效果不佳時也可采取人工除粉的方法。并及時反饋給制程巡檢及車間主管,與印刷部溝通協調解決,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2.7、搭邊應嚴格按照印刷成品線操作,不可出現缺膜現象。在個別沒有成品線的情況下,應拿標準樣品對色位,準確的測量出成品線的位置。

2.8、割膜時一定要把割膜器調整好,刀片一定要鋒利,調整到剛好割斷為準,但不可以把紙張割破。

2.9、調試機臺完成后根據《首件簽樣管理辦法》簽樣,仔細核對工程單、圖紙及樣品。在確認無誤機長簽字后,按流程找車間主管再次確認,制程巡檢檢查生產經理做最后確認。在主管或制程巡檢不認可的情況下,機長按照要求調試后,再次簽字確認,打辦產品加多工程確認。

2.10、首件簽樣要求表面無明顯刮傷、無褶皺、無氣泡、無多膜、無缺膜、無臟污、無破損,且粘合牢固。覆膜半小時后用手均勻慢速撕膜可以帶起印刷圖文顏色,正反折兩次不起膜,平整度好,顏色亮麗。

2.11、簽樣后,量產前做10張全檢,后面每200抽檢一次。速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慢慢提速。機長在機器正常運轉的情況下要不定時的做好抽檢動作,并認真填寫《生產自檢巡查表》,防止批量性的質量事故發生。

2.12、當抽檢發現異常時,立即停機處理。找出不良并夾條標示清楚,或者拿出分開放置并夾條標示。并報告車間主管備案,及時補救,避免造成欠數耽誤交期。

2.13、生產時注意產品的款數,如果產品不止一個款數,甚至多個款數時,每一個款數都要單放一卡板,做完一款后要徹底的清理現場后在生產其他不同款數的產品,并且在標示卡上醒目的明確標示,分開一定的區域放置,有必要時可用纏繞膜包起,防止混款的產生。

2.14、制程中產生的不良品要用紙張隔開并反轉印刷面放置在產品的最上端,可以作為下工序的調機用紙。

2.15、將產品放到下工序指定的地方按順序擺放整齊。要有標示卡,記錄詳細、清楚,數量準確。良品與不良品標示清楚,且總和等于上工序交接數量。

2.16、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及不良品,各種輔助材料,異常狀況都要填寫清楚,以備查閱。

2.17、生產在完單后,應對機器周圍做好清掃、清潔工作,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

2.18、工作完畢后應速將加熱滾筒和壓合橡膠輥脫離接觸,然后才允許停止運轉,并用稀釋劑將加熱滾筒及壓合橡膠輥上的殘留膜,碎紙及油墨擦干,保證壓合膠輥上干凈光滑。

3、注意事項:

3.1、開機前檢查線路和油路,給機器各個活動部位注油,并仔細填寫《設備保養表》,并簽字確認。

3.2、未經過設備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允許上機操作。機臺人員暫時離開時,需停機切斷機器電源方可離開。

3.3、在機器上進行停機清理、排除故障或進行機內維修時,必須按下安全鎖定按鈕。

3.4、生產過程中嚴禁將手放到機臺運轉部位和加熱輥,防止將手卷進轉動部位或將手燙傷,造成不必要的工傷事故。

3.5、操作時嚴禁在操作機臺上,擺放茶杯、工具等雜物。以免掉落機臺運轉部位造成設備的損壞。

3.6、機臺操作人員禁止頭發過長或披肩,未避免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一定要把頭發盤起,必要時帶工作帽,避免頭發卷進轉動部位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3.7、做好廢膜的處理工作,不可與其他廢紙放置在一起,一定要集中放置在公司規定的區域。

表面處理之二(絲印)

1、產前準備:

1.1、絲印機長根據生產排期,以及車間下發的相關工程單,與上工序交接其半成品。

1.2、要求產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交接時要檢查產品是否合格,確認無質量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和品管部反饋,并告知上工序機長或主管,及時處理異常。處理完畢再按程序交接合格的產品。

1.4、對于款數較多的產品,要特別重視。交接時一定仔細翻看墊板上產品的上面50張左右,看是否有混款、倒張的現象存在,如果發現混款現象要拒絕接收,等待上工序全檢完畢再確認接收。

1.5、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菲林、資料袋、數碼圖、樣品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記錄。

1.6、根據相關的工程單仔細核對內容和樣品,如果存在疑問時,一定要及時向部門主管或組長反饋,疑問得到消除后方可上機。

1.7、對于印刷(絲印)內容相似款數較多的產品明確訂單數量,分好生產數量、損耗數,生產完一款清理好現場再生產下一款,產品擺放一定要標示區分清楚。

1.8、絲印機長根據工程單要求,與車間物料員在倉庫領取生產必要的膠水、油墨等輔料。如果沒有工單要求的物料要第一時間通知跟單申購(跟單在下發生產單時也必須第一時間查倉存)。

2、生產過程控制:

2.1、將絲印機臺及作業現場清理干凈。

2.2、準備還原材料、網版、刮板、油墨和其他工具等。

2.3、檢查絲印機臺各部件是否正常。

2.4、封版裝版

2.4.1、按照生產單和產品樣品核對菲林、網版內容,檢查網版,依圖面對照網版字體、字號、字距或圖案是否符合要求,檢查網版有無破損。

2.4.2、把網版邊框四角及圖文四周用單面膠封好,以免印刷時漏墨或膠水。

2.4.3、把網框固定在夾器上,調整好承印物與網版之間的距離,網距一般為4~10MM,視網框大小定。

2.5、調機印刷

2.5.1、抬起網版,將承印物置于臺面中央位置,約略對準印刷圖案。用不干膠進行定位,定位高度應與承印物同高度。

2.5.2、裝配適當尺寸的刮板、刮板的中點要與印版對準。

2.5.3、將油墨或UV油等按比例調配攪拌均勻,以手動方式試印,視其印刷位置效果再予以調整,確認符合印刷條件后,開始作業。

2.5.4、印刷手法:托起刮板,讓其與網版成45°-50°角勻速拉起,刮板在運行中兩端受力均?,印刷方向與調整位置是的印刷方向保持一致,防止印刷中走位。

2.6、絲印首件依圖面嚴格檢驗絲印位置尺寸,并檢查圖案有無漏印、錯印、干網、肥油、多塵、

毛邊、缺油斷線、漏油及油墨污染其它部位等不良現象。由機長制樣,主管確認后交生產經理最終確

認,巡檢檢查OK后生產大貨。

2.7、絲印顏色與標準色卡、客戶確認顏色比對,目視無明顯色差。

2.8、產品在試樣時、首件檢驗合格后預留一個產品,方便后續生產時調整位置尺寸,絲印顏色

等。

2.9、送料印刷時應注意區分片材的正反面,定位時應靠邊準確。

2.10、手動刮印時應注意刮印的角度和速度應均勻。刮印完成后要及時回刮油墨,特別是快干油

墨,以免造成圖案上油墨干燥堵塞網版。

2.11、簽樣后,量產前做10張全檢,后面每100抽檢一次,對紙張尺寸幅面大的加密抽查(30

石抽)。

2.12、當抽檢發現異常時,立即停機處理。找出不良并夾條標示清楚,或者拿出分開放置并夾條標示。并報告車間主管備案,及時補救,避免造成欠數耽誤交期。

2.13、生產時注意產品的款數,如果產品不止一個款數,甚至多個款數時,每一個款數都要單放一卡板,做完一款后要徹底的清理現場后在生產其他不同款數的產品,并且在標示卡上醒目的明確標示,分開一定的區域放置,有必要時可用纏繞膜包起,防止混款的產生。

2.14、制程中產生的不良品???用紙張隔開并反轉印刷面放置在產品的最上端,可以作為下工序的調機用紙。

2.15、將產品放到下工序指定的地方按順序擺放整齊。要有標示卡,記錄詳細、清楚,數量準確。良品與不良品標示清楚,且總和等于上工序交接數量。

2.16、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及不良品,各種輔助材料,異常狀況都要填寫清楚,以備查閱。

2.17、作業結束時,及時清洗網版、刮刀等。

2.18、生產在完單后,應對機器周圍做好清掃、清潔工作,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

注意事項:

3.1、開機前檢查線路和油路,給機器各個活動部位注油,并仔細填寫《設備保養表》,并簽字確認。

3.2、未經過設備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允許上機操作。

3.3、絲印機刮板來回停頓的位置,網版背面必須粘上膠帶,以免刮破網布。

3.4、在機器上進行停機清理、排除故障或進行機內維修時,必須關閉電源。

3.5、生產過程中嚴禁將手放到機臺運轉部位,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工傷事故。

3.6、操作時嚴禁在操作機臺上,擺放茶杯、工具等雜物。以免掉落機臺運轉部位造成設備的損壞。

3.7、機臺操作人員禁止頭發過長或披肩,未避免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一定要把頭發盤起,必要時帶工作帽,避免頭發卷進轉動部位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燙金流程

1、產前準備:

1.1、燙金機長根據生產排期,以及車間下發的相關工程單,與上工序交接其半成品。

1.2、要求產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交接時要檢查產品是否合格,確認無質量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和品控部???饋,并告訴上工序組長或車間主管或組長,及時處理異常。處理完畢再按程序交接合格的產品。

1.4、對于款數較多的產品,要特別重視。交接時一定仔細翻看墊板上產品的上面50張左右,看是否有混款、倒張、廢品的現象存在,如果發現混款等現象要拒絕接收,等待上工序全檢完畢再確認接收。

1.5、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圖紙、樣品、燙金對位菲林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交接記錄。如有特殊情況可在交接本注明。

1.6、燙金組長根據工程單及樣品提供的要求,到物料倉領取相對應的電化鋁,電化鋁的顏色型號一定要與工程單及樣品保持一致,翻單產品可以到燙金版保管員那里領取相應的燙金版以及燙金對位菲林圖。

1.7、根據樣品及菲林圖仔細核對燙金版的文字、圖案,用刀片小心的清理一下毛邊,發現不平或麻點可以用紗布稍作打磨。若因缺筆少劃、圖案不完成或字體過淺等無法修復的問題,則交由外務。并及時反饋給車間主管或組長。外務及時要求供應商補回燙金版。

2、生產過程控制:

2.1、檢查開機前對設備進行檢查,注意檢查機器轉動部位是否靈活、平穩無異常噪聲,電路是否正常。檢查各部位機構準確度,有無漏油現象,如有異常應立即反饋主管,并填寫《設備維修申請表》,車間主管或組長簽字后,通知電工檢查,確定是否委外維修。

2.2、打開機器電源,設置溫度提前進行預熱動作,以免耽誤生產。

2.3、根據提供的工程單、數碼稿、樣品及對位菲林圖,進行燙金版的定位,校版時壓力不可太大,溫度不可過高。避免燙金糊版或對機器本身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可參照《燙金機作業指導書》)。

2.4、把要燙金的不良產品對折,將中間與輸送臺的中間對齊,粗調規矩后,點動機器試壓,根據樣品及印張色位細條規矩,所調位置要與樣品及數碼圖一致。

2.5、燙金位置確定后,整體燙印不上時可對壓力由輕到重進行逐漸調整。溫度由低到高慢慢調試,溫度和壓力一定要協調,溫度控制在90―140度之間;局部燙印不上時,可以在底板上用薄膠帶一層層的墊起,直至文字及圖案完整為止。

2.5、調機時盡量先用上工序的不良品調試,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在調試完成后,用不良品試燙幾張,仔細觀察燙印的效果是否和樣品一致,對細小的問題進行再次修復。

2.6、完全修復后用良品燙印10張左右,并用透明膠粘帶在燙金部位拉兩次,做粘合測試合格后。按照《首件簽樣管理辦法》進行簽樣,機長在核對工程單、樣品及數碼圖無誤簽字后,按流程找車間主管再次確認,最后由制程巡檢做最后確認。在主管或制程巡檢不認可的情況下,機長按照要求調試后,再次簽字確認,最終經生產經理確認OK后生產,新品打樣由工程確認。

2.7、燙印的簽樣標準是:電化鋁顏色型號與樣品符合,套印準確、顏色鮮亮(保持原有金屬光澤)、字跡線條完整、無殘缺、無糊版、無砂眼且圖文清晰。

2.8、機長在簽字的過程中,可以讓助手上紙。助手在上紙前,要檢查印刷規矩是否相同,以免造成燙印跑位。上紙時每次都要注意翻看是否有倒張、混款及不良品摻雜。

2.9、正式燙金開始前20張左右時做全檢動作,確認合格后,開始慢速批量生產,助手每50張左右抽檢一次。生產質量穩定后可根據情況提速,在助手抽檢的同時,機長也要不定時的抽查,并認真填寫《生產自檢巡查表》。

2.10、當抽檢發現異常時,立即停機處理。找出不良并夾條標示清楚,或者拿出分開放置并夾條標示。并報告車間主管備案,及時補救,避免造成欠數耽誤交期。

2.11、生產時注意產品的款數,如果產品不止一個款數,甚至多個款數時,每一個款數都要單放一托盤,做完一款后要徹底的清理現場后在生產其他不同款數的產品,并且在標示卡上醒目的明確標示,分開一定的區域放置,有必要時可用纏繞膜包起,防止混款的產生。

2.12、制程中產生的不良品要用紙張隔開或反轉印刷面放置在產品的最上端,可以作為下工序的調機用紙

2.13、將產品放到下工序指定的地方按順序擺放整齊。要有標示卡,記錄詳細、清楚,數量準確。良品與不良品標示清楚,且總和等于上工序交接數量。

2.14、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及不良品,各種輔助材料,異常狀況都要填寫清楚,以備查閱。

2.15、生產在完單后,應對機器周圍做好清掃、清潔工作,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

2.16、生產完成后及時關閉電源,清理機臺周圍衛生。

3、注意事項:

3.1、開機前檢查線路和油路,給機器各個活動部位注油,并仔細填寫《設備保養表》,并簽字確認。

3.2、未經過設備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允許上機操作。機臺人員暫時離開時,需停機切斷機器電源方可離開。

3.3、在機器上進行停機清理、排除故障或進行機內維修時,必須按下安全鎖定按鈕。

3.4、生產過程中嚴禁將手放到機臺運轉部位和加熱部位,防止將手卷進轉動部位或將手燙傷,造成不必要的工傷事故。

3.5、操作時嚴禁在操作機臺上,擺放茶杯、工具等雜物。以免掉落機臺運轉部位造成設備的損壞.

3.6、機臺操作人員頭發不可太長,女員工可將頭發盤起,必要時要帶帽,避免頭發卷進轉動部位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3.7、做好廢電化鋁的處理工作,不可隨意丟棄,要按照公司的規定,統一放置在指定的區域內。

啤切流程

1、產前準備:

1.1、啤切機長根據生產排期,以及車間下發的相關工程單,與上工序交接其半成品。

1.2、要求產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交接時要檢查產品是否合格,確認無質量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和品管部反饋,并告上工序組長或車間主管或組長,及時處理異常。處理完畢再按程序交接合格的產品。

1.4、對于款數較多的產品,要特別重視。交接時一定仔細翻看墊板上產品的上面50張左右,看是否有混款、倒張、廢品的現象存在,如果發現質量問題要拒絕接收,等待上工序全檢完畢再確認接收。

1.5、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數碼圖、樣品、燙金對位菲林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交接記錄。如有特殊情況可在交接本注明。

1.6、根據工程單上的刀模版號,翻單產品則去刀版管理員處領取刀模,領取刀模時一定要確認刀模版號是否和工程單上一致,用尺子和樣品比對尺寸是否正確。新刀模版則需要到刀模制作室領取,做好交接,并填寫交接記錄表。

1.7、檢查刀版質量有無變形、刀線,刀線是否有松動現象,版材是否堅固,海綿條是否齊全,有無破損,并進行補充或更換檢查窄縫刀線有無塞線現象,如有及時清理并更換橡皮條。新刀模版則需要機臺根據產品類型貼海綿條、弓形條,彎刀處需要塞橡皮條,并用502膠水粘牢。如存在不合格項請示上級并移交刀模房整改,合格后再投入生產。

1.8、取一張本批次生產的面紙和刀模對照,看成品線及色位是否能夠對應。如有出入,應立即反饋給車間主管或組長,疑問解決后方可上機。

1.9、根據紙張的厚度和產品要求,與車間物料員到倉庫領取壓痕線、刀片、502膠水、橡皮條、海綿條、弓形膠條。

2、生產過程控制:

2.1、檢查開機前對設備進行檢查,注意檢查機器轉動部位是否靈活、平穩無異常噪聲,電路是否正常。檢查各部位機構準確度,有無漏油現象,如有異常應立即反饋主管,并填寫《設備維修申請表》,車間主管或組長簽字后,通知電工檢查,確定是否否委外維修。

2.2、上刀版時根據印刷咬口方向安裝刀模版,根據印刷咬口大小,調整刀版咬口邊的大小(一般咬口在9―17mm),刀版一般居中安防。鎖刀版時要螺絲鎖緊,但不可過緊二導致刀模彎曲變形,防止刀模版彈出,造成安全隱患。

2.3、刀版鎖好后,根據紙張的厚薄選擇壓痕線的高度及寬度。一定要選擇合適,過寬或淺會導致盒子不易成型,過窄過過高易造成爆色或爆線的現象發生。壓痕線安裝完畢,調整機臺壓力到正常范圍,將壓痕線壓倒底鋼板上面(可參考《啤切機作業指導書》)。

2.4、取校版紙放置在底板上粘緊后合壓一次,根據刀線圖檢查底紙,看是否少線、缺刀或缺口。有問題則及時拿到刀模房處理后在上機。

2.5、把要啤切的不良產品對折,將中間與輸送臺的中間對齊,粗調規矩后。點動機器試壓,根據樣品及印張色位細條規矩,所調位置要與樣品及數碼圖一致。

2.6、固定底紙后,點動機器運轉、根據紙張的穿透程度調整機臺壓力。一般穿透程度達到60%以上時,不再調整機器壓力,用膠帶在底紙上補壓,壓力稍大的地方把壓力挖掉,不穿或壓力輕的地方則需用膠帶一層層補起,直到徹底啤切穿透為止。

2.7、機長調整飛達位置后,可讓助手上紙。助手每次上紙都要翻看是否有倒張、混款及不良品摻雜在內,并要檢查印刷規矩及咬口是否一致。如有問題要通知制程巡檢開出《品質異常反饋單》,并告知車間主管或組長,待問題解決后在上機生產。

2.8、機臺調試完成后,運轉機臺啤切10左右。機長核對產品尺寸、盒型、位置、窗口等與工程

單、樣品及數碼圖一致后,根據《首件簽樣管理辦法》,帶齊工程單、樣品及數碼圖找車間主管或組長簽字確認制程巡檢檢查,最后生產經理確認。在新產品的情況下要工程部加簽。

2.9、啤切簽樣標準:盒型結構、尺寸與樣品相符,紙邊光滑無毛刺,線條飽滿易成型,色位準確,一般誤差在0.5mm。無爆線及爆角的現象。

2.10、簽樣完成后,慢速生產,在50張左右時停機清廢,看是否切穿,連點是否合適,在檢查位置及壓線是否合格。合格后可以根據情況慢慢提速,助手要隨時抽檢,機長在設備運行正常的情況下也要不定時的抽查抽查頻次為300石左右抽2石檢查,防止出現批量性的問題,并認真填寫《生產自檢巡查表》。發現異常要立即停機處理,要夾條說明不良原因,并報告車間主管,及時的作出補救措施,避免造成欠數耽誤交期。

2.11、生產時注意產品的款數,如果產品不止一個款數,甚至多個款數時,每一個款數都要單放一托盤,做完一款后要徹底的清理現場后在生產其他不同款數的產品,并且在標示卡上醒目的明確標示,分開一定的區域放置,有必要時可用纏繞膜包起,防止混款的產生。

2.12、制程中產生的不良品要用紙張隔開并反轉印刷面放置在產品的最上端,可以作為下工序的調機用紙

2.13、將產品放到下工序指定的地方按順序擺放整齊。要有標示卡,記錄詳細、清楚,數量準確。良品與不良品標示清楚,且總和等于上工序交接數量。

2.14、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及不良品,各種輔助材料,異常狀況都要填寫清楚,以備查閱。

2.15、生產在完單后,應對機器周圍做好清掃、清潔工作,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

2.16、工作完成后及時關閉電源,清理機臺周圍衛生。

3、注意事項:

3.1、開機前檢查線路和油路,給機器各個活動部位注油,并仔細填寫《設備保養表》,并簽字確認。

3.2、未經過設備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允許上機操作。機臺人員暫時離開時,需停機切斷機器電源方可離開。

3.3、在機器上進行停機清理、排除故障或進行機內維修時,必須按下安全鎖定按鈕。

3.4、生產過程中嚴禁將手放到機臺運轉部位,防止將手卷進轉動部位,避免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3.5、操作時嚴禁在操作機臺上,擺放茶杯、工具等雜物。以免掉落機臺運轉部位造成設備的損壞.

3.6、機臺操作人員頭發不可太長,女員工可將頭發盤起,必要時要帶生產帽,避免頭發卷進轉動部位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3.7、做好廢棄壓痕線的處理工作,按照公司規定處理,或放置在公司指定的區域。

清廢流程

1、產前準備:

1.1、清廢作業員根據組長早會安排或出貨排期表上安排進行清廢作業,與機臺交收好半成品。

1.2、要求產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交接時要檢查產品是否合格,確認無質量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和品管部反饋,通知組長或車間主管,及時處理異常。處理完畢再按程序交接合格的產品。

1.4、對于款數較多的產品,要特別重視。交接時一定仔細翻看墊板上產品的上面50張左右,看是否有混款、廢品的現象存在,如果發現問題要拒絕接收,等待上工序全檢完畢再確認接收。

1.5、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數碼圖、樣品、燙金對位菲林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交接記錄。如有特殊情況可在交接本注明。

1.6、清廢人員可根據清廢需要在車間物料員處領取手套。

2、過程控制:

2.1、清廢時看清產品的結構、拼版法式,重點注意混搭版的清廢工作,防止混料的發生。組長首先進行指導清廢組員工清廢的方法技巧,并不定時抽檢清廢質量。

2.2、要仔細核對樣品及工程單要求,要求清的窗口或各種形狀的孔一定要清干凈,要求留下的一定不能清掉。

2.3、清廢時,如果紙張不夠整齊時,一定要整理整齊。盒型比較簡單,拼版較少的產品可以一次多清一點;在盒型復雜,拼版較多的產品每次要少清一點,防止產品撕爛。在清孔時,用清孔的工具放在孔的中間位置輕穿,不可用力過猛,穿不動時一定要查看紙張是否整齊或有廢紙堵塞。

2.4、根據啤切的斷刀口做起點清廢,力量不能過大。發現清廢困難或啤不穿時,應立即反饋給組長,由組長告知啤切機長,如果啤切機還在生產應立即停機改善,如果生產完畢,應在刀模管理員處把刀模找出進行修改,已經啤出的不良退上工序返工。

2.5、生產過程中發現夾條的產品時,一定要查看夾條的原因。廢品可以直接拿出,其他的不良原因可以在清廢后用紙隔開,并把夾條重新放上,以免下工序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混在一起。

2.6、產品清完廢時,一定要分模放置,不同款數放置在不同的墊半上面,禁止一個墊板放置兩個或以上的產品,防止混號的產生。一般高度控制在一米以下,防止倒塌。

2.7、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不良品及廢品,都要清楚記錄。

2.8、生產在完單后,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

3、注意事項:

3.1、清廢過程中戴手套操作,防止手臂劃傷或割傷。

3.2、重點注意產品的款數,禁止混款。

3.3、對紙張較薄的產品,清廢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弄皺產品。

3.4、潮濕天氣,留意清廢完成后及時將產品用圍膜包好。

3.5、廢料處理:膠廢料與紙廢料要區分放置在指定區域。

糊盒機流程

1、產前準備:

1.1、糊盒機長根據生產排期和接收的生產單與上工序交接其半成品。

1.2、要求產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交接時要檢查產品是否合格,確認無質量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和品管部反饋,并告上工序組長或車間主管或組長,及時處理異常。處理完畢再按程序交接合格的產品。

1.4、對于款數較多的產品,要特別重視。交接時一定仔細翻看墊板上產品的上面50張左右,看半成品是否有無印刷不良、啤壞、撕壞、混號、爆線等現象,若有異常要拒絕接收,等待上工序全檢完畢再確認接收。

1.5、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數碼圖、樣品、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交接記錄。如有特殊情況可在交接本注明。

1.6、根據相關的工程單仔細核對內容和樣品,如果存在疑問時,一定要及時向部門主管或組長反饋,疑問得到消除后方可上機。

1.7、機長審查生產單,明確半成品的材質、表面處理工藝、計劃生產,并根據其表面處理工藝的不同特性選用盒適膠水。與車間物料員到倉庫領取對應的適量膠水,領膠水時一定要觀察其生產日期及保質期,觀察膠水是否有變質或漂浮,避免因膠水質量而影響到產品的粘合質量。

2、過程控制:

2.1、檢查開機前對設備進行檢查,注意檢查機器轉動部位是否靈活、平穩無異常噪聲,電路是否正常。檢查各部位機構準確度,有無漏油現象,如有異常應立即反饋主管或組長,并填寫《設備維修申請表》,車間主管或組長簽字后,通知電工檢查,確定是否否委外維修。

2.2、根據產品的結構調整要糊盒擋板的寬度,兩邊應平行,且剛放下待生產的半成品彩盒,兩邊側擋板距彩盒小于1mm,然后調整限制螺栓,以確定每一只待糊產品順暢通過而沒有羈絆的現象出現。

2.3、調整待糊盒區支架的坡度及高度,以使待糊盒產品能順利進行而沒有羈絆現象的發生,按后調整輔關導軌和流輪。使其大小適合于待糊彩盒規格。

2.4、調整糊盒皮帶和糊盒導軌,然后在調整糊盒主機和輪關壓,和皮帶的交叉配合。

2.5、調整上膠缸,,并檢查膠缸之膠水是否充足,膠水量應浸沒膠輪的80%為宜,然后調整膠缸及上膠位置。

2.6、打開電源開關,主馬達開關及震動開關鍵,機器調整以后按“運轉”或“寸動”鍵,在按“給紙”鍵調試機器,并檢查機器性能是否有異常,有歪斜現象應該立馬糾正。

2.7、調節好計數電眼及踢數裝置,使其能按機器設置要求計數,調節好收紙及輸送部位,讓產品能順利的通過并疊合整齊的進入壓送帶壓合。隨后調節好壓送帶壓力,讓產品性能達到工藝要求的標準。

2.8、調試完成后,應試生產20―50左右。機長在核對工單樣品后確認簽字,根據《首件簽樣管理辦法》帶齊工程單、樣品及數碼圖找車間主管進行確認后,由制程巡檢確認后生產經理做最后的檢驗確認,新產品要工程部加簽確認。

2.9、糊盒檢驗標準:不粘膠、不粘花不刮傷、無臟污、無錯位、無離線無少膠、無溢膠,成型美觀。

2.10、糊盒機放紙員工重點關注來料混款現象,嚴重破損,臟污產品的檢查與剔除。收紙員工重點關注混款,數量不準現象以及糊盒不正常產品的剔除及檢查,裝箱員工重點關注糊盒產生的質量問題的檢查與剔除。機長要不間斷的抽查產品質量每隔300PCS左右抽查一次,避免批量性質量事故發生,并認真填寫《生產自檢巡查表》。發現異常要立即停機處理,要夾條說明不良原因,并報告車間主管,及時的作出補救措施,避免造成欠數耽誤交期。

2.11、在糊盒時,注意糊盒走紙狀態,不能超線,離線或錯位,以免影響彩盒外觀及成型效果。

2.12、糊盒助手在對裝箱產品進行擺放時,應擺放整齊,產品擺放高度不得超過1.7米,紙箱邊緣不得超過木板邊框。

2.13、糊盒機長跟進與監督糊盒員工,做到生產完一板產品,按標簽使用要求每箱貨物貼好標示,每板產品都應掛好成品標示卡,并且填寫準確完整。

2.14、生產時注意產品的款數,如果產品不止一個款數,甚至多個款數時,每一個款數都要單放一托盤,做完一款后要徹底的清理現場后在生產其他不同款數的產品,并且在標示卡上醒目的明確標示,分開一定的區域放置。

2.15、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及不良品,各種輔助材料,異常狀況都要填寫清楚,以備查閱。

2.16、生產在完單后,應對機器周圍做好清掃、清潔工作,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將生產的不良品分類及款數,整齊的擺放在不良品區域。

2.17、產品完成后,將包裝好的成品轉交車間物料員,由物料員和倉庫做好最后的交接工作,做好交接記錄,并填寫《成品入庫單》。

2.18、工作完成后,及時清洗膠槽及打掃周邊衛生。

3、注意事項:

3.1、開機前檢查線路和油路,給機器各個活動部位注油,并仔細填寫《設備保養表》,并簽字確認。

3.2、未經過設備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允許上機操作。機臺人員暫時離開時,需停機切斷機器電源方可離開。

3.3、在機器上進行停機清理、排除故障或進行機內維修時,必須按下安全鎖定按鈕。

3.4、生產過程中嚴禁將手放到機臺運轉部位,防止將手卷進轉動部位,造成不必要的工傷事故。

3.5、操作時嚴禁在操作機臺上,擺放茶杯、工具等雜物。以免掉落機臺運轉部位造成設備的損壞.

3.6、機臺操作人員頭發不可太長,女員工可將頭發盤起,必要時要帶帽,避免頭發卷進轉動部位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3.7、做好廢棄膠水的處理工作,不可隨意丟棄,要按照公司的規定,統一放置

手工流程

1、產前準備:

1.1、手工組長根據生產排期,以及車間下發的相關工程單,與上工序交接其半成品。

1.2、要求產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檢查來料是否有無印刷不良、啤壞、撕壞、爆線等現象,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和品管部反饋,并告上工序組長或車間主管或組長,及時處理異常。

1.4、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數碼圖、樣品、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交接記錄。如有特殊情況可在交接本注明。

1.5、根據相關的工程單仔細核對內容和樣品,對工藝進行產前分解,當對工藝存在疑問時,一定要及時向部門主管或工程主管反饋,疑問得到消除后方可上線。

1.6、根據產品工藝,與車間物料員到倉庫領取所用的輔料及膠水。領料要注意型號、規格、品名,膠水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觀察膠水是否有明顯變化,防止因膠水質量影響產品的粘合質量。2、過程控制:

2.1、開機前對設備進行檢查,注意檢查機器轉動部位是否靈活、平穩無異常噪聲,電路是否正常。檢查各部位機構準確度,有無漏油現象,如有異常應立即反饋主管,并填寫《設備維修申請表》,車間主管或組長簽字后,通知電工檢查確定是否否委外維修。

2.2、沖孔機長根據工程單要求的尺寸、規格,利用沖孔機對灰板紙或者書本沖孔,調整沖孔刀的位置。沖孔時注意沖孔刀,沖孔口要平滑無毛邊,否則則需要更換沖孔刀。換刀時注意,不要讓鋒利的沖孔刀劃到手上,造成事故的發生。換刀完成后,再次試機,并測量尺寸是否變化。沖孔角度和深度要合適,成型時刀邊要圓滑,避免毛邊、齒狀邊不良現象。

2.3、貼角機長根據工藝要求,將啤切好的灰板紙進行貼角。貼角時注意要將要貼的角對準,不能有高低角,而且要貼實,不能出現松動現象。

2.4、手工組長在車間物料員處領取面紙,物料的發放要根據手工組一天所生產的數量進行發放,發放的數量要進行交接記錄。手工組人員對上機的面紙進行成型前的面檢,將不良品挑出,避免成型后因面紙原因浪費其他材料。

2.5、開啟膠水機開關,將膠水倒進膠槽。(熱熔膠,設定溫度預熱,一般溫度控制在90度左右。)

2.6、在生產產品前,手工組長要先對照工程單及樣品,先提前試做。試做之前對產品工藝進行分解,并對試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注意的要領,傳達給每一個組員。對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隱患,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2.7、手工組長根據樣品、工程單確認尺寸及內容,確認無誤后,由手工組長簽字找車間主管或組長及巡檢簽字,最后經生產經理確認OK方可批量生產。如新開發的產品需工程部加簽。

2.8、手工組長根據工藝的組成進行人員的合理搭配,生產過程中班組長在現場做好監督和抽檢

的動作。發現問題或錯誤的操作手法要及時給予糾正,做好對細節的控制。

2.9、上膠時,面紙背面要涂膠均勻,不能有膠杠、缺膠或膠團的出現。以免在粘合后出現盒子表面不平整、有氣泡產生的狀況,而且很難補救,要做好預防工作。

2.10、把成型的灰板紙或纖維板按照面紙背面的成品線放置,并把面紙平整的貼在上面。粘面紙時,要注意面紙的平整度,用干凈的絨布把面紙輕輕擦拭,把面紙上的氣泡粘平,粘實。盒子的棱角用圓滑的竹片刮實,不可太用力,避免有劃痕或刮花。

2.11、手工盒成型后外形要美觀方正,棱角分明,表面平整無褶皺,無開膠、溢膠,無氣泡、無刮傷及明顯劃痕。

2.12、手工盒成型后要整齊的擺放在墊板上,墊板需要墊其他面紙做鋪墊,并且每一層都要隔紙,

防止盒子表面的劃痕。擺放高度不超過1.5米,防止倒塌對成品造成損傷。

2.13、將成品放到下工序指定的地方按順序擺放整齊。要有標示卡,記錄詳細、清楚,數量準確。及時填寫工作日報表,要求詳細準確,生產時間,客戶名稱、訂單號、訂單數量、良品及不良品,各種輔助材料,異常狀況都要填寫清楚,以備查閱。

2.14、生產在完單后,應對機器周圍做好清掃、清潔工作,對完成后的產品進行分類標示,做產品標示以及按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做好產品清場、換款等工作。

3、注意事項:

3.1、開機前檢查線路和油路,給機器各個活動部位注油,并仔細填寫《設備保養表》,并簽字確認。

3.2、未經過設備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允許上機操作。機臺人員暫時離開時,需停機切斷機器電源方可離開。

3.3、在機器上進行停機清理、排除故障或進行機內維修時,必須按下安全鎖定按鈕。

3.4、生產過程中嚴禁將手放到機臺運轉部位和加熱部位,防止將手卷進轉動部位或將手燙傷,造成不必要的工傷事故。

3.5、操作時嚴禁在操作機臺上,擺放茶杯、工具等雜物。以免掉落機臺運轉部位造成設備的損壞.

3.6、機臺操作人員頭發不可太長,女員工可將頭發盤起,必要時要帶生產帽,避免頭發卷進轉動部位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3.7、做好廢棄膠水的處理工作,按照公司規定處理或放在指定的區域擺放。

成品檢驗包裝流程

1、產前準備:

1.1、成品組根據生產排期,以及車間下發的相關工程單、出貨信息,與上工序交接其成品。

1.2、要求成品流程標示卡清楚、詳細且數量準確。

1.3、在與上工序交接的同時,要將資料袋、圖紙、樣品、等輔助材料一并隨產品交接,并做好相關交接記錄。如有特殊情況可在交接本注明。

1.4、根據工程單中要求的包材與車間物料員到倉庫領取,例如,裝箱產品所用的箱子、膠帶、膠袋等。成品所需要標示的由跟單提供標簽資料,并認真對照標簽上的型號、數量及批號等是否與工單一致。

1.5、明確包裝作業要求,對特殊包裝檢查有無完整包裝資料,若無要求跟單及時提供。

2、過程控制:

2.1、產品運到工作區,組長首先要拿工程單、樣品,對照產品進行初步的檢驗,根據質量要求作出可量化的檢驗標準。

2.2、生產前,成品檢驗組長須將主要的質量問題與色相的偏差樣進行簽定,不可量化的如色差的上下偏差樣等質量缺陷的樣張如客戶有要求則必須簽出限度版。可量化的標準如無法找出極限樣張,將質量缺陷的檢驗標準注明于樣張上,生產過程中及時找出極限樣張附于此樣張上部,便于檢驗人員進行檢驗。對不可量化的質量缺陷把握不準或是批量性的質量缺陷進行檢驗時,則需要品質主管或生產經理反饋裁定。

2.3、檢驗開始前,先由成品檢驗組長對各全檢組員進行檢驗前相關產品信息培訓(樣張、產品放行標準、質量狀況與信息);生產過程中,成品檢驗組長須以此巡查全檢人員檢驗標準的把握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偏差。

2.4、檢驗的項目包括混款混號、漏印、套印不準、打皺、刮花、缺字、墨屎、干水、色差、麻點、臟污、裱反、開膠、爆線、爆色、走位、缺金、飛金、糊版、毛邊、起膜、超離線、喇叭口,高低線、粘花、溢膠等。

2.5、在款數不止一款時,要分小組全檢,每一個小組一個工作區域,全檢一種款數。在完成一款產品時,徹底的清理現場產品,確保現場無遺留后再全檢其他款數產品。

2.6、將檢驗好的合格品按包放在干凈的木板上待QC抽檢后打包或裝箱。

2.7、包裝第一步先看清工單要求,按要求制作首箱或首包。包裝數量、方法嚴格按工程單所示進行,按交收數分好包裝數量、包數或箱數、尾數、單箱重量、尾數重量等。對有特殊包裝要求的產品,按跟單提供包裝資料要求包裝。包裝完畢,在規定位置貼標簽或嘜頭。磅重擺板(按要求擺板)。

2.8、將檢驗出的不合格品分類放在指定的不合格品區域,并根據不良的原因分類放置,便于在產品缺數時進行復檢或修復,以滿足訂單的需求。

2.9、成品包裝時要整齊的擺放在墊板上,成品標簽朝外,高度不超過1.5米為宜,并且每一層的數量保持一致,便于入庫時清點成品數量。

2.10、成品包裝完畢,組長將成品交接給車間物料員,并放在指定的成品區域,做好出貨前的準備工作,并填寫交接記錄。

2.11、生產完成后,將資料袋、樣品及數碼稿交接,由包裝組歸還樣品室存檔,并填寫交接記錄。

3、注意事項:

3.1、檢驗工作按排期進行,沒有及時交收的貨品要反饋給車間主管追蹤跟催。合理安排調配人手落實各項工作。

3.2、包裝打帶機、腰紙機操作前要檢查運轉是否正常并給機器傳動部位加油。

3.3、機器出現故障及時關閉電源通知主管處理。

3.4、機器操作嚴禁違規作業,注意安全。

3.5、做好廢棄膠帶的處理工作,按公司規定處理,或放置在公司指定區域。

篇3:工序工程師崗位職責

前工序開發工程師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塔菲爾,塔菲爾新崗位職責:

1.粉料自動輸送系統設計研發、調試;

2.漿料攪拌、傳輸的設計研發;

3.極片制作新設備的開發;

4.前工序物流線的引入、應用;

5.工藝研發前工序新項目的設備開發;

6.前工序設備的改善工作。

崗位要求:

1.1年以上鋰電池工作經驗;

2.本科以上學歷。(特別優秀大專學歷可考慮);

3.對機械設計/電氣設計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