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某石油化工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DOC28頁)

某石油化工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DOC28頁)

2024-07-30 閱讀 7186

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11)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011年元月

第1頁共28頁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預防和控制突發事故或次生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和社會影響。

1.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有關要求,結合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1.3分類與分級

1.3.1分類

1.3.1.1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發生事故災難、自然災害、社會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等,導致嚴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和(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事件;

1.3.1.2經風險識別分析、安全評估或專家論證認為可能很快發生的重特大險情;1.3.2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突發事件可劃分為4大類10種:

1.3.

2.1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含劇毒)事故、火災爆炸事故、放射性事件等3種。

1.3.

2.2自然災害。主要包括破壞性地震、洪澇災害、氣象災害(臺風、沙塵暴、暴雨、龍卷風)等3種。

1.3.

2.3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群體性事件、恐怖襲擊等、貴重物質盜搶事件3種。

1.3.

2.4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主要包括突發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急性職業中毒事件和重大傳染病疫情(含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本預案合并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1種。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突發事件種類圖見表1。

第2頁共28頁

表1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突發事件種類圖類別應急事件

事故災難危險化學品(含劇毒)火災爆炸

放射性事件

自然災害地震

洪澇

氣象災害(臺風、沙塵暴、暴雨、龍卷風)

社會安全事件群體性事件

恐怖襲擊

貴重物質盜搶事件

公共衛生事件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1.3.2應急事件分級

為了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按照突發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因素,由高到低分為四個級別:Ⅰ(公司)級、Ⅱ(某某分公司)級、Ⅲ(分(子)公司)級、Ⅳ(基層單位)級等等。

應急事件的分級原則為:

Ⅰ級:突然發生,事態非常復雜,對公司、某某分公司、地方乃至國家生產安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人員傷亡、特別重大財產損失或重大生態環境破壞,需公司、地方政府乃至國家統一組織協調,調集各方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Ⅱ級:突然發生,事態復雜,對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地方一定區域內的生產安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生態環境破壞,需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地方政府多個部門統一組織協調,調集相關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Ⅲ級:突然發生,事態較為復雜,對一定區域的生產安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一定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特別較大人員傷亡、較大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需地方政府個別部門、統一組織協調,調集相關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Ⅳ級:突然發生,事態比較簡單,對小范圍內的生產安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需要基層單位、統一組織協調,調集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第3頁共28頁

應急事件分級原則見表2:

表2應急事件分級原則

級別分級原則

Ⅰ(特別重大)突然發生,事態非常復雜,對公司、某某分公司、地方乃至

國家生產安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

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人員傷亡、特別重

大財產損失或重大生態環境破壞,需公司、地方政府乃至國

家統一組織協調,調集各方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

事件

Ⅱ(重大)突然發生,事態復雜,對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地方

一定區域內的生產安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

序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

大財產損失或嚴重生態環境破壞,需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

公司、地方政府多個部門統一組織協調,調集相關資源和力

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Ⅲ(較大)突然發生,事態較為復雜,對一定區域的生產安全、公共安

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一定危害或威脅,已經或

可能造成特別較大人員傷亡、較大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

需地方政府個別部門、統一組織協調,調集相關資源和力量

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Ⅳ(一般)突然發生,事態比較簡單,對小范圍內的生產安全、公共安

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

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需要基層單位、統一組織協

調,調集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所。

1.5應急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到反應迅速、指揮得力、措施有效、保障可靠。

1.5.1統一指揮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應急救援工作應服從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和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應急救援資源服從公司、當地政府的指揮和調動,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的基本原則。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負責統一指揮本預案的應急救援工作。

第4頁共28頁

1.5.2統一協調

應急工作既要與企業日常行政管理、生產管理、安全管理、職業衛生管理、消防管理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協調一致,又要在應急工作實施過程中分級負責,分工協作,相互配合,步調一致。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負責統一協調應急救援工作中所涉及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內部應急資源。

1.5.3分級管理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實行應急分級管理制度,都應按《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2004)的要求,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上一級對下一級的應急預案實行備案。

1.5.4企地聯防

各級企業應注重同地方政府、社會應急救援機構和周圍企業的聯防工作,在應急狀態下,充分發揮地方黨政軍民、社會應急救援機構和周圍企業的作用。

1.5.5資源共享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負責統一調撥使用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內的人力、物力等資源,達到整合資源、信息共享、分工協作、形成合力的目的。

1.5.6避免發生次生災害

由于在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突發事件)時可能會導致較為嚴重的次生災害,甚至其災害程度可能超過原有事故(突發事件)本身的損失,應急工作對上述特點應給予充分考慮。應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本企業和就近社會救援力量,建立責任明確、反應迅速、指揮有力、措施有效和地方政府聯動的突發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

1.6應急預案體系

1.6.1應急預案等級

根據突發事件等級的不同,形成不同等級的應急預案,預案分公司級、某某分公司級、級和基層單位級等,其中Ⅰ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構成公司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Ⅱ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構成某某分公司級預案,Ⅲ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構成分(子)公司級預案,Ⅳ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構成基層單位級預案。

1.6.2應急預案體系

第5頁共28頁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由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10個專項預案構成,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相輔相成,總體預案是總綱,專項預案是具體的行動方案。某一單項事件的應急預案是總體預案和該事件專項預案的集成,其啟動或關閉也是總體預案和該事件專項預案同時進行的。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由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突發事件應急總體預案及專項預案、級突發事件應急總體預案及專項預案和基層單位級突發事故(件)應急預案構成。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結構見圖1。

第6頁共28頁

公共衛生

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專項預案

案車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自然災害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中國石化重特大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中國石化催化劑分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事故災難社會安全

分(子)公司突發事件應急總預案

各專項預案

1.7應急啟動條件

海南國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應急預案啟動條件:

a)發生Ⅱ級事件

b)企業請求啟動

c)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啟動預案時

當達到上述條件之一時,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根據應急指揮中心的決定,宣布啟動本預案和相關專項預案。

第7頁共28頁

篇2:某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救援預案

一、指導思想石油化工是石油的煉制過程,即將地下開采出來的原油加工制成石油產品的過程,在石油煉油過程中,從原料、產品、半產品的儲存到各種裝置等都是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或負壓),危險性程度極高。而且一旦發生火災,火情復雜,燃燒與爆炸共存,易出現立體、大面積、多火點燃燒和復燃、復爆現象,滅火難度相當大。為了建立健全石油化工火災應急機制,提高消防部隊應對石油化工火災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和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性,特制定本預案。二、災情設定假設早上九點鐘,天空電閃雷鳴,廣盛電力有限公司儲油罐區2號罐因遭雷擊,閥門損壞,大量重油泄漏并引起火災,工人發現后立即向“119”指揮中心報警。三、災情特點(一)爆炸引起火災,火災引起爆炸,爆炸與燃燒交替進行。可燃氣體、可燃易燃液體蒸汽和煉油裝置、設備發生爆炸后,使易燃易爆液體或氣體外溢,形成火災;在火場上受熱輻射、熱傳導作用和導流抽液時,產生的回火現象,極易引起其他設備的爆炸;在發生爆炸或燃燒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及時控制事態,會引起連鎖反應,造成爆炸與燃燒交替進行。(二)燃燒速度快,易形成立體燃燒。煉油廠的原料和產品大多是易燃易爆物質,燃燒速度快,蔓延速度快,容易形成大面積火災,撲救困難;裝置區架空管道或裝置起火,容易出現易燃可燃液體由上向下流淌的現象,形成立體火災。(三)火災撲救困難,易發生復燃復爆,易造成人員傷亡。石油化工火災出現的高溫、火焰、爆炸、毒氣等,使戰斗人員很難及時接近著火區域,滅火后,如果油品、可燃氣體繼續外溢和泄漏,若冷卻和控制不利,就會發生復燃或復爆現象,會直接威脅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四、組織指揮(一)中隊指揮組人員構成指揮小組組長:中隊長或指導員副組長:副中隊長或副指導員成員:各戰斗班班長(二)指揮組下設機構及職責1、警戒組:組長由戰斗班班長擔任,成員由本班的號員組成。其職責是負責現場的警戒、車輛、人員疏導和維護現場的治安秩序。2、通訊保障組:組長由火場通訊員擔任,成員由指定分工人員組成。其職責是負責現場前后方通訊聯絡,保障上傳下達、警令暢通,并記錄好有關情況。3、醫療救護組:組長由中隊衛生員擔任,成員由指定分工人員組成。其職責是負責現場簡單的醫療救護工作。五、應急響應(一)分級響應災害事故等級根據災害事故的特點和火災損失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一般火災(Ⅳ級):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較大火災(Ⅲ級):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重大火災(Ⅱ):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特別重大火災(Ⅰ):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二)應急預案啟動的條件1、當轄區內石油化工場所發生一般火災事故或較大火災事故時,啟動三級預案,在大隊或支隊司令部火場值班人員組織、指揮事故現場的滅火救援應急工作下,我中隊到達現場參與救援工作。2、當轄區內石油化工場所發生重大火災害事故時,啟動二級預案,在支隊滅火救援指揮部組織、指揮事故現場的滅火救援應急工作下,我中隊到達現場參與救援工作。3、當轄區內石油化工場所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災害事故時。在上級的統一組織、指揮事故現場的滅火救援應急工作下。我中隊到達現場參與救援工作。(三)應急滅火救援響應程序1、為確保應急滅火救援行動的迅速、有序進行,應急滅火救援分為三級響應。2、一級響應119調度指揮中心首先獲得緊急信息并調度我中隊。我中隊在接到報警后1分鐘之內消防車出庫,趕赴現場或集結點。3、我中隊接到“緊急出動”的行動命令后,即進入應急狀態,按預案和職責分工,立即投入到滅火救援行動或集結點待令。六、啟動程序中隊接到支隊“119”指揮中心調度后,認真做好接處警工作,同時根據現場情況啟動預案。七、力量調集事故發生后,中隊接到119調度指揮中心命令,調出相應的車輛到達現場救援。到場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增援力量和社會有關聯動部門到達現場協助。出動力量:迅速出動水罐車、UD泡沫水罐車、大功率水罐泡沫車,趕赴現場。八、處置程序(一)現場詢問,我中隊到達事故現場后,通過外部觀察和詢問知情人,迅速了解燃燒部位、燃燒物性質、有無人員被困等情況,同時向119調度指揮中心報告情況和請求增援力量。1、力量部署常備一:(五十鈴水罐消防車)停在1號水源處,雙干線四出水,3、4號員各拿水帶在車的右側打開連接班長的分水器,1、2號員各拿一支水槍兩盤水帶連接班長的分水器1號員一號罐實施冷卻,2號對員2號罐實施冷卻,3、4號員回車拿兩盤水帶一支水槍利用另一個分水器,3號員進行現現場對2號罐實施冷卻,4號員進行對3號罐實施冷卻,司機負責取水,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斗。常備二:(泡沫水罐車)停在2號水源處,雙干線四出水,3、4號員各拿水帶在車的右側打開連接班長的分水器,1、2號員各拿兩盤水帶連接班長的分水器,進入現場對2號罐實施冷卻,3、4號員回車拿兩盤水帶一支水槍利用另一個分水器3號員對3號罐實施冷卻,4號員對4號罐進行冷卻阻止火勢蔓延,司機負責取水,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斗。常備三:(大功率水罐車)停在3號水源處,雙干線四出水,3、4號員各拿水帶在車的右側打開連接班長的分水器,1、2號員各拿兩盤水帶連接班長的分水器,進入現場對二號罐實施冷卻,3、4號員回車拿兩盤水帶一支水槍利用另一個分水器,3號員對2號罐實施冷卻,4號員對1好罐進行冷卻阻止火勢蔓延,司機負責取水,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斗。常備四:(多功能搶險救援車)停在安全有利位置,副班長帶領2號員負責現場偵檢可燃氣體濃度,司機利用電子氣象儀確定風向風速,3、4號員負責事故現場要劃出警戒線,斷絕一切火源,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斗。經過近30分鐘的奮力撲救,大火被控制,隨后指揮員下達總攻的命令。常備一:(五十鈴水罐消防車)水槍陣地不變常備二:(泡沫水罐車)停在2號水源處,3、4號員撤出水槍陣地,協助司機利用車載炮進行滅火,1、2號員水槍陣地不變,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斗。常備三:(大功率水罐車)停在3號水源處,3、4號員撤出水槍陣地,協助司機利用車載炮進行滅火,1號員水槍陣地不變,2號員對1號罐實施冷卻,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斗。常備四:(多功能搶險救援車)班長帶領1、2號員對泄漏處進行堵漏處理,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斗。2、做好火場供水。利用著火區域周圍的高壓消火栓(泡沫栓)直接出水冷卻滅火;利用附近消火栓,直接向消防車供水滅火;集中消防車輛或其他運水車輛,利用廠內外就近水源接力供水或運水,保證火場用水。九、保障措施石油化工火災特點決定了火災撲救任務的艱巨性,中隊必須要統一指揮,統一計劃,周密組織,密切協同,對火場上出現的各種需求實施快速保障(一)滅火劑保障石油化工火災現場,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泡沫等滅火劑,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也可以采用CO2、干粉、沙和水泥等多種滅火劑。因此,中隊應及早做好“打大仗、打惡仗”的準備,通過社會各方面力量調集足夠的滅火劑保障火場的需要。(二)器材、裝備保障撲救石油化工火災,參戰人員通常需要在高溫、濃煙、毒氣、高空條件下作戰,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和滅火工作,準備足夠的燃油、防護器材、偵檢器材、堵漏器材、破拆器材、照明器材、通信器材。(三)通信保障中隊指揮員與本中隊戰斗班長、駕駛員、戰斗員之間通過400MHz民用對講機保持通信聯絡,組成滅火戰斗網。十、注意事項(一)參戰人員必須做好個人防護。(二)加強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三)做好監測,選準停車位置。(四)做好充足的準備,實施總攻。(五)充分冷卻,防止復燃復爆。

篇3: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應急救援預案

一、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轄區內石油化工企業、石油儲罐等重點目標、重點部位發生的特大火災事故的滅火應急救援工作。二、基本原則公安消防部隊參加處置石油化工企業特大火災事故要在區(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事故單位及有關部門協調配合下開展滅火救援工作。1.統一指揮,分級負責。2.以人為本,救人第一。3.規范程序,科學施救。4.預防為主,平戰結合。三、火災特點1.爆炸危險性大;2.火勢發展快;3.易形成立體大面積燃燒;4.易出現復燃復爆;5.危害大。四、指揮機構由當地區(縣)黨委、政府統一領導轄區石油化工特大火災事故處置工作。成立滅火救援前沿指揮部,具體負責指揮石油化工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滅火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事發地成立滅火應急救援指揮部,在由當地區(縣)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總指揮:由主管消防工作的區(縣)黨委、政府領導擔任副總指揮:由火災發生地的區(縣)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區(縣)安全生產建管局局長、區(縣)公安局局長、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等組成。指揮部成員:由公安、消防、安監、治安、交警、衛生、環保、通信、電力、氣象、新聞、燃氣、石化、自來水、醫療救護(120)及駐軍部隊等有關部門及單位負責同志組成。根據現場情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分配任務,確定分工,將到場力量分為前沿作戰組、安全警戒組、醫療救護組、通訊保障組、后勤保障組、技術專家組、新聞報道組等。五、力量調派1.加強第一出動,根據火場需要一次性調集參戰力量。2.按比例(1:2)調集消防車,即在調集1輛泡沫消防車的同時調集2部大功率、大噸位水罐車。3.按火災等級標準調派力量。一級火災(1)作戰力量主要調派轄區責任中隊、臨近中隊或特勤中隊2個中隊的人員和裝備,主要包括泡沫消防車、水罐消防車、搶險救援消防車等。(2)出動程序按轄區中隊——轄區支(大)隊——臨近中隊或特勤中隊。(3)社會力量主要調集供水、供電、交通、醫療等社會協同力量。二級火災(1)作戰力量主要調派轄區責任中隊、臨近中隊、特勤中隊等3個中隊的人員和裝備,主要包括泡沫消防車、水罐消防車、搶險救援消防車等。(2)出動程序按轄區中隊——轄區支(大)隊——臨近中隊——特勤中隊。(3)社會力量主要調集供水、供電、交通、醫療等社會協同力量。三級火災(1)作戰力量主要調派轄區責任中隊、臨近中隊、特勤中隊等4個中隊的人員和裝備,主要包括泡沫消防車、水罐消防車、搶險救援消防車等。(2)出動程序按轄區中隊——轄區支(大)隊——臨近中隊——特勤中隊等。(3)社會力量主要調集供水、供電、交通、醫療等社會協同力量。六、處置程序1.防護(1)進入重危區,人員實施一級防護,并采取水槍保護。(2)進入輕危區,人員實施二級防護。(3)凡在現場參與處置人員,最低防護不低于三級。防護標準2.偵察(1)詢問情況

①被困人員情況;②泄漏物質名稱、理化性質、數量、時間、部位、形式、范圍;③生產工藝流程及工藝處置措施;④單位消防組織、消防水源及消防設施。(2)現場偵察

①搜尋被困人員;②確定泄漏物質名稱、范圍、蔓延方向、對鄰近設施的威脅程度;③確認設施、建(構)筑物險情;④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⑤確定火場主攻方向及攻防路線、陣地;⑥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3)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危險程度及擴散范圍,檢測要貫串災害事故處置的始終。3.警戒(1)根據偵察檢測情況設置警戒區域。泄漏量較小的,第一道警戒半徑50米,第二道警戒半徑100米;泄漏量較大的,第一道警戒半徑100米,第二道警戒半徑300米。(2)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輕危區、安全區。(3)分別劃分區域,設立標志,在安全區外視情況設立隔離帶。(4)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5)維持現場秩序、疏散下風方向居民群眾。4.救生(1)組成搶險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現場。(2)采取正確救助方式(佩戴救生面罩、使用固定夾具等),將所有遇險人員轉移至安全區域,脫去其染毒衣物。(3)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和標識。(4)對救出人員進行緊急處置。(5)將需要救治人員交由醫療急救部門救治。5.展開(1)占領水源、鋪設干線、設置陣地、有序展開。(2)開啟噴淋、泡沫、蒸氣等固定或半固定滅火設施。6.冷卻降毒(1)立即出水冷卻事故及相鄰容器和設施。(2)冷卻相鄰容器應重點冷卻受火焰輻射一面。(3)冷卻要均勻、不間斷。(4)冷卻盡可能利用帶架水槍和遙控移動炮。(5)鋪設水幕水帶,設置水幕,稀釋、降解泄漏物濃度。(6)用噴霧或開花水槍對污染區進行稀釋降毒。7.排險(1)外圍滅火:向泄漏點、主火點進攻之前,必須將外圍火點徹底撲滅。(2)輸轉:利用工藝措施將化學危險品輸轉至安全地方(倒罐、吸附、輸轉等,若使用輸轉泵時,必須使用高等級防爆型輸轉泵)。對泄漏出的化學危險品要及時回收,回收后應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并根據污染物的性質,選用不同類型的容器,以免發生化學反應造成更大的危害。(3)點燃:當容器內氣壓減少,火焰自動熄滅,或火焰被冷卻水打滅,仍有氣體擴散無法實施堵漏,可能造成危害時,要果斷采取措施點燃。①點燃原則(a)泄漏擴散將會引起更嚴重災害性后果時;(b)頂部受損泄漏,堵漏無效時;(c)槽車在公眾聚集區泄漏時,無法轉移和堵漏時;(d)泄漏濃度有限(濃度小于爆炸下限30%)、范圍較小時。②點燃準備(a)確認危險區域內人員撤離時;(b)滅火、掩護、冷卻等防范措施準備就緒時;(c)現場安裝排空火炬時。③點燃方法(a)鋪設導火索點燃,在安全區內操作;(b)使用長竿點燃(在上風方向,穿著避火服,水槍掩護等);(c)拋射火種點燃(在上風方向,安全區內適用信號槍、夜光彈等操作);(d)使用電打火器點燃(安全區內操作)。8.堵漏(1)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2)關閉前置閥門,切斷泄漏源。(3)堵漏要在企業技術人員配合下進行。(4)堵漏的方法有①砂眼用螺絲加粘合劑旋進堵漏;②縫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潮濕繃帶冷凝法或堵漏夾具、金屬堵漏錐堵漏;③孔洞使用各種木楔、堵漏夾具、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金屬堵漏錐堵漏;④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堵漏;⑤閥門泄漏使用閥門堵漏工具組、注入式堵漏膠、堵漏夾具堵漏;⑥法蘭泄漏使用專用法蘭夾具、注入式堵漏膠堵漏。9.滅火(1)滅火方法①關閥斷氣法:關閉閥門,切斷氣源,熄滅火源;②干粉抑制法:視燃燒情況使用車載干粉炮、膠管干粉槍、推車式(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滅火;③水槍切封法:采用多支水槍并排或交叉形成密集水流面,集中對準火焰根部下方未燃燒的部位射水,同時由下向上逐漸移動射流,隔斷火焰與空氣的接觸,使火熄滅;④泡沫覆蓋法:對于流淌火噴射泡沫進行覆蓋滅火。(1)滅火時機①堵漏準備就緒,且有十分把握堵漏成功;②周圍火點已徹底撲滅;③外圍火種等危險源已全部控制;④著火容器已得到充分冷卻;⑤兵力、裝備、滅火劑已準備就緒。10.救護(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2%硼酸溶液或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3)呼吸道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停止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11.洗消災害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地面及設施等均受到污染,應利用化學洗消車輛進行洗消。(1)洗消站應設置在危險區與安全區的交界處。(2)洗消的對象:①輕度中毒人員②重度中毒人員在送醫院之前③現場醫務人員④消防和其它搶險人員以及群眾互救人員⑤染毒車輛及器材⑥染毒地面及設施(3)洗消方法:可用霧狀水、洗消藥液洗消。(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測,以防造成次生災害。12.清理(1)用噴霧水、蒸氣、惰性氣體清掃現場的排空器及低洼、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物。(2)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七、注意事項1.注意防護安全。針對石油化工企業特大火災事故的泄漏物質的毒性和危險區域劃分,確定防護等級,并依據泄漏物質的物質形態和事故類型對其防護標準進行規定。2.指揮部設置位置及救援車輛停放安全。車輛停靠上風或側風方向,選擇上風或側風方向水源,堅持在上風或側風方向部署陣地,在擴散區上風、側風方向選擇進攻路線接近擴散區,并設立水槍陣地和現場指揮位置。3.嚴格控制危險區域內的一切火源。4.應嚴格控制進入重危區內實施搶險作業的人員數量。5.注意風向變換,適時調整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