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臨床循證護理現狀調查

臨床循證護理現狀調查

2024-07-30 閱讀 7102

臨床循證護理現狀調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從某所大型綜合性醫院860名臨床護理人員中隨機抽取300名進行問

卷調查。年齡18~52歲,平均(30.0±7.1)歲。學歷:中專84名

(28.0%),大專166名(55.3%),本科及以上50名(16.7%)。職稱:護士

94名(31.3%),護師130名(43.3%),主管護師76名(25.3%)。工作年限:1~6年94名(31.3%),~12年94名(31.3%),~18年65名(21.7%),18年

以上47名(15.7%)。

1.2方法

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3。自行設計問卷,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基本狀況,對循證護理的認識和了解水準,制定護理計劃時參考的依據,臨床

護理科研及護理實踐的方法等26個相關問題。將問卷發放給20名臨

床護理人員進行預調查;請專家評審,根據專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問卷

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4,內容效度為0.92。然后由作者將問卷發放

給被調查者,向其講解填寫要求后,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當場收回。發

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300份,有效率100%。

統計學方法:將數據錄入計算機,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行χ2檢驗。

2結果

2.1臨床護理人員循證護理知曉情況

63.4%的臨床護理人員知道循證護理,但非常熟悉和比較熟悉者僅占

15.7%(47/300。不同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對專業教材,不

同職稱、工作年限護理人員對護理常規,不同年限的護理人員對專家意

見及不同學歷護理人員對科學證據4的應用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或P<0.01);其它項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均P>0.05)。依選用臨床參考依

據構成比的多少排序依次為護理常規(50.6%,152/300)、專業教材(34.7%,104/300)、科學證據4(7.7%,23/300)、醫學雜志(5.0%,15/300)及專家意見(2.0%,6/300)。由此可見護理人員應用護理常規百分構成

比最高,專業教材次之,而采用科學證據4、醫學雜志及專家意見較前2項差距較大。

2.2臨床護理人員循證護理實踐現狀

統計顯示,只有7.7%(23/300)的臨床護理人員應用最可靠、科學的證據,結合個人臨床經驗和病人的需求為病人提供護理方案。進一步查詢原因:工作繁忙占54.1%(150/277),新資料缺乏占20.6%(57/277),沒

有條件上網占6.8%(19/277),缺乏上網技巧占4.0%(11/277),不知道如何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料占10.5%(29/277),其它原因占4.0%(11/277)。

3討論

3.1普及循證護理知識,將循證護理教育深入到臨床和繼續護理教育中

本次調查顯示,15.7%的臨床護理人員熟悉循證護理,84.3%的臨床護理人員對循證護理了解不深,遵循證據的科學觀念尚未被廣大護理人員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在各級護理院校中增設循證護理課程。臨床護理人員也必須接受循證護理的繼續教育,如開展專題講座、強化培訓等。使臨床護理人員熟悉更多的循證護理知識和循證護理的實踐方法,同時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成為一名終身的自我教育者5,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主動學習,最大限度地應用現有的、最可靠的科學證據為病人服務。使循證護理在日常護理實踐如查房、會診、學術活動、科學研究中得以

應用。實施循證實踐,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提升護理服

務水平。

3.2大力開展循證護理研究,及時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學證據”

評價證據的準確性、有用性和實用性時常根據證據的性質分為4個等級:A級,設計良好的隨機對照試驗;B級,設計較好的隊列或病例對照

研究;C級,病例報告或有缺點的臨床試驗;D級,個人的臨床經驗4。A

級證據級別最高,依次遞減,D級級別最低。

遵循科學的證據為病人服務,是循證護理與傳統的經驗和直覺式護理

的根本區別。本調查顯示,50.7%(152/300)的臨床護理人員習慣按護理

常規辦事,34.7%(104/300)按專業教材辦事;提示大多數護理人員缺乏

批判性思維。因為專業教材出版周期長,各地區各醫院的護理常規的質

量參差不齊,臨床護理人員無法將護理服務建立在目前現有的科學證據

基礎上。致使很多護理手段停留在約定俗成的習慣與經驗階段,缺乏科

學證據6。調查同時也顯示了不同背景的護理人員對某些臨床參考依據的應用水準存有差異。工作年限長、學歷高及職稱高的護理人員更習

慣按專業教材、護理常規辦事;只有7.7%的護理人員應用了最可靠的科學證據,大多數臨床護理人員對科學證據應用不足,可能與其知識老化、憑經驗和直覺護理病人、不知如何獲取證據及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相關;中專護士對科學證據的應用較好,可能與其工作年限較短、臨床工

作經驗欠缺、護理病人過程中遇到困難的頻率較高,促使她們多渠道獲

取護理新知識等因素相關。目前有說服力的護理研究信息資源仍然有限,研究結果的傳播與推廣不夠充分7,導致科學證據的應用范圍狹小。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參考期刊亦較少,僅為5.0%(15/300)。實質上期刊出版周期短,更新知識快,統計資料多,可從中查找到大量的最新的實

用性科學證據。護理人員尚可通過Medline或Cochrane圖書館查詢獲

取自己所需的證據,持續更新專業知識。與此同時,廣大護理人員也應

根據Medline或Cochrane圖書館提供的結論選題,大力開展循證護理

研究,為臨床實踐及時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學證據”是當前乃至

今后一段時間極為重要的工作,也是循證護理得以開展的關鍵。

3.3成立循證支持小組,提升護理人員循證能力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4.1%的臨床護理人員工作繁忙,10.5%不知道如何

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料,4.0%缺乏上網技巧,6.8%沒有條件上網。由此可

見臨床護理人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循證護理實踐開展不夠。因此,挑

選一批具有循證能力的臨床護理人員成立循證支持小組,參與或支持不

同技能和背景的臨床護理人員從事循證護理實踐,也是目前可以采取的有效辦法之一。循證支持小組的成員可以通過網絡、期刊及書籍幫助繁忙的臨床護理人員從浩瀚的醫學信息海洋中獲得科學的證據,再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需求和護理人員的個人經驗,分析證據的可應用性,制定出高質量的護理方案和護理決策,供臨床護理人員運用,以普遍提升臨床護理人員的循證能力,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從事更多的循證護理實踐,從而促進臨床護理持續健康發展。

臨床循證護理現狀調查

篇2:醫院臨床護理文書書寫制度

醫院臨床護理文書書寫制度

(1)臨床護理文書書寫的基本原則

依據《廣東省病歷書寫規范》(中醫醫療機構按照《廣東省中醫醫療機構護理文件書寫要求》),護理文書必須遵循以下基本規則和要求:

1)符合衛生部《病歷書寫規范》及《廣東省病歷書寫規范》的要求。

2)符合《護理工作管理規范》(廣東省衛生廳,2006)、《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基礎篇)》(廣東省衛生廳,2007)等。

3)有利于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減少醫療糾紛。

4)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簡明扼要、清晰動態,不重復記錄。

5)重點記錄患者病情發展變化和醫療護理全過程。

6)體現護理行為的科學性、規范性,體現護理專業自身的特點、專業內涵和發展水平。

7)調整護理文書書寫的時間。護理記錄不是交接班記錄,不應在交接班時間書寫。護理文書書寫應當體現“實時性”,即在完成護理觀察、評估或措施后立即書寫。

8)調整護理文書書寫的場所和方式。各類護理文書書寫場所應當隨著“流動護理工作站(車)”前移到病房或任何護理工作的場所。護士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記錄,隨時做(觀察、評估)隨時記。

9)護理文書的書寫方式要體現和適應臨床護士分層級管理、連續性排班和責任制的全人護理工作模式。

10)明確權限和職責,誰執行,誰簽字,誰負責。

11)健全臨床護理文書書寫和管理制度。

12)在建立前瞻性護理文書質量管理的同時,充分發揮護理文書質量評價的作用,促進護理文書質量持續改進。

(2)臨床護理文書書寫的基本要求

1)護理文書的書寫應當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2)護理文書書寫應當使用中文和醫學術語。通用的外文縮寫或無正式中文譯名的癥狀、體征、疾病名稱等可以使用外文。

3)護理文書應當按照規定的格式和內容書寫,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表述準確、語句通順、標點正確。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字時,應當畫雙線在錯字上(并簽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蓋或去除原來的字。

4)護理文書應由相應的護士簽全名,簽名應當清晰且容易辨認。實習期或試用期護士書寫的護理記錄,由持有護士執業資格證并注冊的護士審閱簽名后方可生效。進修護士由護理部根據其勝任本專業工作的實際情況做出認定后方可書寫護理記錄;認定前,進修護士書寫的護理記錄必須由本院執業護士修改并簽名。

5)護理文書應當使用藍黑墨水筆書寫,體溫單中體溫、脈搏曲線的繪畫用藍色和紅色。

6)為確保患者安全而設計的各種安全警示,如藥物過敏、防跌倒、防墜、防燙傷、防自殺等,提供給患者時要在護理記錄中注明起始時間。

7)實施特殊護理技術前,有必要時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

8)因搶救急危重患者而未及時書寫的記錄,有關人員應在搶救后6h內及時據實補記。

篇3:醫院臨床護理文書管理制度

醫院臨床護理文書管理制度

(1)臨床護理文書管理的基本原則

1)護理部根據廣東省《臨床護理文書規范》中的臨床護理文書質量評價內容修改和完善本醫院的護理文書質量評價標準,危重患者護理記錄隨時檢查,保證記錄的真實性。

2)護理文書質量管理實施分級管理制度。要重視護士的書寫和表達能力的培養。重視護理文書書寫過程質量控制。護理文書的質量控制權限下放到組長。高級責任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