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術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調度中的應用
信息化技術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調度中的應用
礦井信息化系統的建立主要針對礦井諸多不安全因
素和企業發展中的競爭需求,包括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更新先進管理模式、改善企業環境面貌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尤其安全是煤礦企業順利實現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信息技術則是促進企業安全發展的強力推手,因此,信息集成技術在促進煤礦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建設知識型企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技術在礦井安全生產調度工作中的作用
信息化系統的建立主要和調度指揮系統緊密結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時探測和診斷礦井安全、生產及運營當中的各種技術指標和隱患,為煤礦的管理人員、決策人員和調度指揮提供決策依據,能夠及時、準確地下達調度指令,搶在第一時間將出現的問題和危險傳遞給相關的技術人員和
工作人員,幫助其解決和處理問題,為順利完成工作任務掃清障礙提供便利,實現快速、高效的排解疑難和躲避危險,為礦井安全生產工作保駕護航。
二、信息化系統主要技術應用
黃陵礦業公司信息檢測系統的建立,主要針對煤礦安全、生產和運輸等系統,采用組態技術、GIS技術、三維瀏覽技
術,集多項信息采集、監視、控制、指揮等綜合設計思路實施。建立了礦井頭腦式的綜合自動化指揮集控平臺,從礦井的安全監測系統、瓦斯巡檢系統、主扇風機系統、膠帶輸送機系統、供電系統、無線通訊系統、視頻語音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原煤洗選加工系統和泵房及絞車等礦井的整個運轉系統進行綜合接入運用。采用在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接入1000M工業以太環網,工業電視監控系統接入1000M工業以太環網,實現調度集控中心遠程控制。還可以實現在任意生產管理信息網絡的計算機上進行遠程視頻監控,實現快速準確地采集礦井安全生產狀況。
三、信息化技術在瓦斯監測方面的應用
目前,我國大部分煤礦主要是由瓦檢員用瓦檢儀定時檢查礦井工作區和其它區域內的甲烷含量。瓦斯的監測主要依靠瓦檢人員通過瓦檢儀在要求的范圍內進行監測,然后通過電話匯報至地面通風部門,通風部門匯集信息后轉報調度中心,每天在固定時間將瓦斯匯總信息報送礦長以及總工,還按要求向上級公司調度中心報送。不難想像整個瓦斯信息傳遞過程都是滯后的,而且要重復很多遍,其中的信息準確率不能不考慮瓦檢人員的敬業程度,每班三匯報,是否按要求在多部位多點次測量,布點是否均勻到位等測量手段的嚴格執行,其工作過程完全都可以控制在瓦檢人員的自主意識之內,難以避免差錯、失誤和漏測、漏報導致弄虛作假的可能,
給礦井埋下安全隱患,使后果難以預料。如果瓦檢人員測出瓦斯超限,一方面要通知工作人員及時撤離,另一方面要將信息傳遞給礦調度中心,礦調度中心接到信息后組織專業隊伍到礦井瓦斯超限區域采取措施進行瓦斯排放,還要繼續跟蹤測量瓦斯變化情況,這一系列的工作過程通過接力速度進行,且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瓦斯超限是重大危險,必須分秒必爭,只通過人的力量來檢測管理勢必存在監測盲區和不足,暴漏出了瓦斯管理和治理方面存在許多漏洞。
因此,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建立投用,可以在瓦斯密集區和容易突出的位置安置探頭傳感器,實現瓦斯密集監測和瓦斯自動斷電系統,使調度指揮中心能夠及時有效地掌握瓦斯變化情況,進一步加強了對礦井的安全保護能力,給企業和員工帶來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和工作福利。
四、信息化技術在運輸系統的應用
信息化系統的有效建立,在提高礦井抗風險能力的同時又促進了生產運輸系統工作效率和減少故障率。黃陵一號煤礦井下主膠帶運輸系統通過緩沖煤倉運往地面選煤廠和儲
煤倉,信息監視系統發揮重要作用,井下二盤區2號儲煤倉往往要在容煤量達到倉體一半左右時,開啟一部膠帶運輸機,當儲煤倉存煤排空時,關停煤倉下的給煤機,當膠帶帶煤結束,停運一部皮帶,有效配合(下轉第68頁)(上接第61頁)工作面生產進行節能型運輸,既不影響生產正常進行,
又能避免膠帶機空轉和帶煤停運(運輸膠帶上面的煤沒有完全卸掉的情況下停止運轉)。當皮帶帶煤啟動時負荷加大會損傷電機等機械設備,減少設備壽命和容易造成供電系統癱瘓,通過信息化管控平臺,減少了膠帶空運時的電力、油料等材料的消耗和機械磨損而縮短設備壽命。
煤倉的儲量通過調度集控中心計算機顯示,調度指揮人員可以根據煤倉變化和生產過程合理化調度膠帶運輸系統。如煤倉裝滿、漏煤眼堵漏、給煤機及膠帶機械故障或超負荷運轉,調度人員都可以隨時進行調控,調度技術維修人員及時排除故障,控制事態擴大,避免膠帶機頭堆煤、跑偏拋灑煤和各類機械故障的發生,時刻監控運輸系統設備處在正常運行狀態。
五、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效果
信息化系統的有效建立,實現了黃陵礦業公司一、二號煤礦“生產管理信息化”、“安全監測數字化”、“生產過程自動化”。不論從管理層、決策層還是生產指揮方面,實現了直接、透明的了解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和礦井環境等狀況,避免了管理上的許多重復環節和過多的投入人力資源及信息
傳遞時的口誤、筆誤和作弊等現象。提升了礦井技術管理水平的同時真正強化了礦井的安全抗風險能力,礦井在加壓通風系統的改造升級、瓦斯抽放系統建立和礦井水害治理等方面無不參考信息系統提供的決策數據。
總之,信息化技術在礦井瓦斯監測系統和膠帶運輸系統的良好效果,促進了礦井在核定能力下安全高效,順利達產。其在煤炭洗選加工方面、裝運系統、礦井通風系統、供電系統、排水系統、通信系統、人員定位等多個系統都收到了同等的效用。
(作者單位: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
篇2:客運調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1)做好接班工作,準確了解掌握接班后處理的問題,了解當日客運班次運行及旅客流向流量情況,準確了解掌握客運班次道路通阻情況。及時采取處理應對措施,解決問題。
(2)嚴格執行車站報班審查制度,車輛報班認真審查“四證一牌一單”原件,(“安全例檢合格通知單”24小時內有效),確認完備有效后才準予報班,認真填寫報班登記表,確認當班駕駛員在車輛排班表上簽字,簽發派車單,輸送微機班次信息。
(3)正常班次時間安排,必須避開夜間22:00至凌晨6:00客運班車運行在三級以下(含三級)山區公路上。
(4)注意掌握天氣情況,惡劣氣候有嚴重影響安全行車的情況不予發車。主動與交警、公路、運管和對方車站聯系,對道路通阻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并將此情況及時公告旅客,報告組長、值班站長。
(5)及時掌握客運流向、流量、流時,積極組織車輛加班,安全、及時疏送旅客。
(6)受理包車業務時,必須與包車人(單位)簽訂包車預約書,包車合同或包車協議,填寫包車票。擔任包車運輸任務車輛報派時必須與班線車一樣履行報班審查手續。
(7)新增車輛接納進站及車輛發班參照[新增客運車輛進站手續辦理流程]、[進站客運車輛發班流程]操作,并按規定建立健全進站營運車輛檔案,以及相關臺帳。
(8)及時匯總當班情況,做好交接記錄。
(9)搞好下班后室內衛生,做到關燈、關電、關水、關門窗。
篇3:生產調度工段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1、在車間主任、分管副主任的領導下,負責全車間的安全工作。
2、協助車間主任組織推廣生產中的安全、環境保護管理監查工作,全面地貫徹執行車間主任及上級各項法令、規程和制度。
3、組織編制匯總和審查安全環保技術措施計劃和規定。,督促有關部門按期進行。
4、組織審查安全技術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工業衛生和環境保護的各項管理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
5、堅決執行“三同時”“五同時”制度,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及新產品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及試車運轉工作。
6、組織參加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鑒定工作,負責審批1、二類壓力容器的設計及制造驗收工作。
7、負責勞動保護用品和保健食品防暑降溫的計劃審批及按標準發放工作。
8、有權對違章作業而導致事故者追究責任。
9、組織各類安全、環保技術教育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勞動競賽活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10、負責組織全工段安全檢查。
11、具有在遇到險情時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