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措施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措施(最終稿)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特制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措施。
本法所指的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
1.鍋爐安全對策措施
1)鍋爐設計;
a鍋爐的設計必須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b鍋爐的設計文件應當經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經過鑒定合格的鍋爐設計總圖的標題欄上方應當標有鑒定標記;
2)鍋爐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
a鍋爐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造、安裝、改造單位,應當經過國家質檢總局許可。
b鍋爐的維修單位,應當經過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許可,取得許可證后方可從事相應的活動。
c鍋爐的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鍋爐的安裝、改造、維修情況,以書面告知鍋爐所在地的市級質量技術監督局。
d鍋爐的制造、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有資格的檢驗員,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經監督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或者交付使用。
3)鍋爐使用
a鍋爐使用單位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b鍋爐使用單位應當建立鍋爐安全技術檔案
4)鍋爐檢驗
在用鍋爐應當進行定期檢驗,以便即使發現鍋爐在使用過程中潛伏的安全隱患及管理中的缺陷,進而采取應對措施,預防事故發生。
鍋爐定期檢驗工作應當由經過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有資格的檢驗員進行。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界滿前一個月,向鍋爐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5)安全閥
a每臺蒸汽鍋爐應當至少裝設2個安全閥(不包括省煤器上的安全閥)對于額定蒸發量小于等于0.5t/h或者小于4t/h且裝有可靠性的超壓連鎖保護裝置的蒸汽鍋爐,可以只裝設一個安全閥。
b蒸汽鍋爐的可分式省煤器出口處,蒸汽過熱器出口處、再熱器入口處和出口處都必須裝設安全閥。
c鍋筒(鍋殼)上的安全閥和過熱器上的安全閥的總排放量,必須大于鍋爐額定蒸發量。
d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小于等于3.8MPa的蒸汽鍋爐,安全閥的流道直徑不應小于25mm;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大于3.8MPa的蒸汽鍋爐,安全閥的流道直徑不應小于20mm。
a)熱水鍋爐額定熱功率大于1.4MW的應當至少裝設2個安全閥,額定熱功率小于等于1.4MW的應當至少裝設1個安全閥。
b)熱水鍋爐閥的泄放能力,應當滿足所有安全閥開啟后鍋爐壓力不超過設計壓力的1.1倍。
c)幾個安全閥如共同裝設在一個與鍋筒(鍋殼)直接相連接的短管上,短管的流通截面積應不小于所有安全閥流道面積之和。
d)安全閥應當垂直安裝,并應裝在鍋爐(鍋殼)、集箱的最高位置。
e)安全閥上應當裝設泄放管,在泄放管上不允許裝設閥門。
f)安全閥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停止使用并更換:安全閥的閥芯和閥座密封不嚴且無法修復;安全閥的閥芯與閥座粘死或者彈簧嚴重腐蝕、生銹;安全閥選型錯誤。
6)壓力表
在額定蒸汽壓力小于2.5MPa的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上裝設的壓力表,其精確度不應低于2.5級;額定蒸汽壓力大于等于2.5MPa的蒸汽鍋爐,其壓力表的精確度不應低于1.5級
壓力表應當根據工作壓力選用
壓力表表盤大小應當保證司爐人員能夠清楚的看到壓力指示值,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00mm
壓力表裝設應當符合夏歷眼要求:應當裝設在便于觀察和沖洗的位置,并應防止受到高溫、冷凍和震動的影響;應當有緩沖彎管,彎管采用鋼管時,其內徑不應小于10mm;壓力表和彎管之間應當裝有三通旋塞,以便沖洗管路、卸換壓力表等
壓力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停止使用并更換:有限止釘的嚴厲表在無壓力時,指針不能回到限止釘處;無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距零位的數值超過壓力表的允許誤差;表盤封面玻璃破裂或者表盤刻度模糊不清;封印損壞或者超過檢驗有效期限;表內彈簧管泄露或者壓力表指針松動;指針斷裂或者外殼腐蝕嚴重;其他影響壓力表準確指示的缺陷。
7)水位表
b每臺蒸汽鍋爐應當至少裝設2個彼此獨立的水位表。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蒸汽鍋爐可以只裝設1個直讀式水位表:額定蒸發量小于等于0.5t/h的鍋爐;電加熱鍋爐;額定蒸發量小于等于2t/h且裝有1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裝置的鍋爐;裝有2套各自獨立的遠程水位顯示裝置的鍋爐。
c水位表應當裝在便于觀察的地方。
d水位表上應當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顯標志。
e水位表應當有放水閥門和接到安全地點的放水管。
f水位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停止使用并更換:超過檢修周期;玻璃板(管)有裂紋、破碎;閥件固死;出現假水位;水位表指示模糊不清。
篇2:H化工廠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一、總則
1.1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1.2安全負責人是特種設備管理的總負責人,應按本規定要求實行安全管理,并對其安全可靠性負責。設備管理機構和設備管理人員對本制度貫徹執行,各級安全人員對本制度實施監督檢查。
二、機構和職責
2.1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積極消除各類隱患,完善生產工藝流程,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2.2安全負責人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
2.3生產部是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的職責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2.3.1負責貫徹國家、地方、行業及企業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并組織實施;
2.3.2負責制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規定和安全操作規程并監督實施;
2.3.3負責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及臺帳管理工作;
2.3.4負責特種設備安裝、維修、運行、檢驗各環節的監督檢查;
2.3.5負責制定特種設備檢驗及人員培訓計劃。
三、特種設備監督管理
3.1特種設備使用要嚴格執行國務院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國家、地方、行業及企業內部相關的法規、標準及管理規定。
3.2特種設備在安裝完畢后,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依法進行注冊登記方能使用。
3.3建立完整的特種設備臺帳及技術檔案。
3.4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制定安全檢查制度,明確安全檢查人員、檢查內容和檢查頻次,安全檢查不低于每月一次。對查出的隱患建立隱患臺帳并及時處理,影響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隱患,在隱患處理前嚴禁設備運行。
3.5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定期組織對人員的安全技能進行考核和培訓。
3.6制定和完善事故應急預案,要求預案要制定到每臺設備,每個裝置。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預案演練,提高事故應急能力。
3.7不得私自購進未取得生產許可的氣瓶。必須保證各安全附件齊全。
3.8特種設備必須經檢驗合格(含安全附件)方能投入使用,設備及附件必須有明顯的檢驗合格標志。要保留設備檢驗報告或檢驗合格證復印件備查。
3.9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條件、檢驗要求及檢驗周期執行國家相關標準。特種設備檢驗(含安全附件)必須由取得相應資質并通過局安全質量環保部審核的檢驗單位進行。
3.10特種設備(含安全附件)采購必須選擇有資質生產廠家的合格產品,設備到貨后由安全人員對設備進行安全驗收。
3.11特種設備的改造必須由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部門出具改造設計方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方可實施。
3.12特種設備安裝、修理的項目承包方必須到局安全質量環保部進行資質審查:
3.12.1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及資質證書;
3.12.2局外施工單位的“跨地區施工批件”;
3.12.3局資質認證管理部門核發的有關資質證書;
3.12.4質量保證材料;
3.12.5工程業績資料;
經審查合格后,由管理局安全質量環保部核發《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分承包方資質審查證書》,在持有此證情況下,方可在我公司開展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工作。
3.13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前,施工單位應填寫特種設備安裝、修理申報表,并依據檢驗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公司安全質量部門、局安全質量環保部審批后方可施工。
3.14施工單位對設備安裝、修理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必須達到相關安全技術性能的標準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我廠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要依據安全措施和標準進行檢查,如達不到標準要求,有權責令整改和停工。
3.15設備安裝、修理完工后,施工單位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必須將施工的有關安全技術文件和資料全部移交我公司。
3.16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必須尊照國家有關規定要求進行事故調查,追究責任。
四、附則
4.1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4.2本制度由生產部負責解釋。
4.3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3: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八大類。其中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為承壓類特種設備。
二、特種設備在運行中,因為腐蝕、連續作業產生的疲勞、磨損,原來允許的缺陷會逐步擴大,產生事故隱患。
三、學校的特種設備主要指的是食堂用鍋爐。
四、鍋爐的使用必須經質量監督部門檢測,未經檢測不得擅自使用。
五、鍋爐工應通過正規的培訓后持證上崗,有明確的操作規范,不準隨便請他人代班操作。
六、鍋爐實行定期檢測和定時檢修制度,檢驗不合格的鍋爐禁止使用。
七、鍋爐工要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任何情況下不準擅自離崗,要時刻注意氣壓情況、進水情況,嚴防發生爆炸事故,要認真填寫好交接班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