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室管理制度
第一篇:化驗室管理制度
化驗室管理制度
1、化驗室管理制度
目的:規范實驗室管理,保證試驗環境滿足檢驗工作的要求和儀器設備的使用條件。
使用范圍:適用于實驗室管理。
責任人:實驗室負責人、檢驗員。
主要內容:化驗室必須保持整潔和安靜,保持良好通風;嚴禁在化驗室內吸煙、飲食、飲水、喧嘩、打鬧、娛樂;所有儀器、物品必須擺放整齊,便于使用,不得隨意改動;實驗室內試劑應有規范的標簽,按試劑要求的條件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單獨存放;檢驗人員嚴格遵守儀器設備操作規程;下班前應斷水、斷電、斷氣,做好安全檢查
2、樣品抽取管理制度
目的:規范取樣工作。
適用范圍:適用于檢驗部門對原料、輔料、半成品、成品檢驗的取樣工作。
責任者:質檢人員。
主要內容:取樣原則:要保證所取樣品具有代表性、隨機性、一致性、真實性。取樣時間:檢驗部門接到原料部、車間、倉庫的通知后,要及時采樣。取樣方法:固體原料、輔料用取樣釬,取出量至少為需取樣量的四倍,按四分法分樣。液體原料、輔料用兩頭開口取樣管緩慢插到桶底,然后用食指壓緊上口,移出取樣管,放入樣品容器中,保證樣品均勻具有代表性。取樣數量:取樣數量決定于被抽物料的總件數。每批產品總件≤10時,每件都需取樣;總件為10~100時,取樣量為10;總件為100件以上時,取樣量在10的基礎上每增加100件多取3件。取樣后應及時將樣品裝入瓶(袋)中,密封,并貼上標簽,寫明品名、批號等信息。取樣完畢,在每件被取樣的包裝上貼上標志(已取樣)。采樣完應及時填寫采樣記錄,如:品名、生產日期(批號)、數量、規格、采樣日期、采樣人、備注等。半成品、成品在車間或成品庫中按批隨機采樣,采樣量由產量決定。采樣人員采樣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樣品污染。采樣工具或容器,在采樣完畢后,應清洗干凈,晾干,妥善保存,防止污染。
3、樣品檢驗分析判定制度
目的:保證原料合格進廠、半成品合格進入下一生產環節、成品合格出廠。
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廠的原料、半成品、成品。
責任人:品管部負責人、檢驗員、成品倉庫保管員、質監人員。
主要內容:出廠成品、生產過程中的半成品及購入的原料一律由質量管理部門按企業內控標準規定,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環節,不得漏檢;質檢員根據規定對原料、成品、半成品進行抽樣,填寫抽樣記錄,及時送至化驗室;檢驗人員必需嚴格按標準、規程認真操作,各種檢驗應作好原始記錄,確保分析結果準確、真實、有效。檢驗過程中發生故障或出現某種外界干擾(如停電等),必須立即中斷檢測,故障排除后,重新檢測;檢測原始記錄保存2年以后,由品管負責人同意方可銷毀;檢驗原始記錄及檢驗報告是單位的技術秘密,不得泄漏;成品、半成品每批抽檢一次,結果通知品管部。檢驗合格的原料,結果通知品管及保管入庫使用。不合格原料填寫“不合格原料通知單”交至原料部及品管部;檢驗人員必須持有勞動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對檢驗室的儀器設備正確使用,按期維護,保證水、電、氣的安全。
4、檢品復檢和比對試驗制度
目的:建立檢品復檢制度,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適用范圍:適用于原料、輔料、包裝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復檢。
責任人:檢驗員、質檢員、復核人、檢驗負責人。
主要內容:樣品經檢驗不合格,或檢測平行樣結果不平行、須復檢或重做;復檢前要首先核對試劑、試液是否有異常,是否在規定的有效期之內,儀器是否在檢定有效期內,人員操作是否正確,時間(加熱、恒溫、滅菌)限制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進行復檢,復檢結果有效;復檢合格并找出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原因,應再安排另一位檢驗員檢驗,如結果合格,才可判定為合格;若出現不合格,應報告質檢負責人,指定第二人復檢,如復檢結果與第一次一致,則報不合格;若第二人復檢合格,且找到第一次不合格的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二人差距原因,須報告質檢負責人,重新取樣復檢,批準后由質檢員重新取樣,檢驗員與復檢員一起復檢,若合格,判定為合格;不合格,則判定為不合格。
對于原料,如供貨方提出異議,并拿出“合格證明”,經品管部負責人同意后,雙方重新取樣一同檢驗,以后一次結果作為最終判定。如雙方檢驗結果不一致,可送權威部門仲裁檢驗。
5、檢驗結果校核和報告制度
目的:確保檢驗記錄正確、規范,結論準確。
適用范圍:適用于所有檢驗結果的校核。
責任人:校核人、檢驗員。
主要內容:校核人應具有與檢驗員一樣的資格;檢驗員填寫完檢驗原始記錄后,交校核人校核,未經校核人校核并簽名的記錄仍處于未完成狀態,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校核人根據檢驗項目的操作規程進行校核。校核內容由:檢驗項目是否完整、不缺項,書寫是否工整、正確,檢驗依據與檢驗指令用標準是否一致,計算公式、計算數值是否正確,實驗記錄填寫是否完整、正確,檢驗員是否簽名等。原始記錄均符合規定要求,校核人可簽字,否則待檢驗員按要求改正后再校核簽名,或報檢驗負責人令其改正。屬于校核內容范疇的項目發生錯誤由校核人負責;屬操作差錯等問題由檢驗員負責。校核工作應及時、認真完成,不得拖延。
6、飼料標簽簽發制度
要點:產品經檢驗(不一定經過檢測)合格才可允許出廠。按照當班產量核發標簽的數量。檢驗員要在飼料標簽上加蓋“檢驗合格章”或有檢驗員標記的印記,這樣的標簽才是合格的標簽。
7、產品留樣觀察制度
目的:提高產品質量,使產品具有追溯性,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核查。
適用范圍:適用成品、原料、輔料、內包裝材料、標簽、說明書等。
責任人:品管部負責人、質檢員、檢驗員、樣品保管員。
主要內容:樣品保管員負責留樣樣品管理工作,應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了解樣品的性質和貯存方法;質檢員將所抽樣品進行詳細登記,登記內容有:樣品的名稱、規格、來源、生產日期(或批號)、采樣數量、采樣基數、采樣人、采樣日期、樣品保質期等;送至化驗室后,樣品保管員對所抽樣品進行唯一性編號,并進一步簽字確認,按要求粉碎至一定粒度;檢驗完畢后,由樣品保管員統一分類存放于留樣室,防止生蟲、霉壞或丟失;樣品保存期為保質期過后三個月;超過保存期限樣品,按規定由品管部負責人簽字后統一處理,并做好記錄;留樣室的樣品為單位的技術機密,未經品管部負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拿做它用。留樣室應有溫濕度表,樣品保管員每天檢查留樣的溫、濕度情況并記錄,除具有特殊要求的樣品外,通常為常溫狀態下保存。
8、化學試劑安全貯存制度
目的:確保化學試劑安全、合理存放,利于管理和使用。
適用范圍:化學試劑的存放與管理。
責任人:檢驗負責人、檢驗人員。
主要內容:貯存環境:化學試劑應存放在化學試劑貯存室內。室內應陰涼避光,防止太陽光直射,使室溫偏高造成試劑揮發、變質、失效等。室內嚴禁明火,消防滅火器材完備。盛放化學試劑的櫥柜應防塵、耐腐蝕、避光,且取用方便。化學性質相抵觸的化學物品,嚴禁在同一柜內存放。毒品及危險品應單獨存放。配制好的各種化學試劑均應封口,貼好標簽,合理擺放。劇毒試劑應雙人雙鎖專柜管理,設專帳保管。使用時由檢驗負責人批準。
9、儀器設備檢定和管理制度
目的:有效管理儀器設備,使儀器正常運行,確保檢驗分析數據準確。
適用范圍:適用于檢驗用儀器設備。
責任人:檢驗部門負責人、檢驗員。
主要內容:對所有檢驗用儀器設備建立檔案和使用記錄。檔案內容包括:生產廠家、規格、型號、技術參數、管理人、使用人、說明書、設備清單、安裝位置、維修保養記錄等。使用記錄應包括:使用時間、使用人、使用前儀器狀態、測試項目、測試樣品、使用后儀器狀態、備注等。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保養、檢查,并做好記錄。
存放條件應滿足儀器的要求,如溫度、適度、是否避光等。每種儀器都有特定的操作規程,操作人員應先熟悉儀器性能,才能進行操作,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為保證測試數據準確可靠,每臺分析儀器、必須定期進行檢定。儀器一旦出現故障,應由專業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其他任何人不可對儀器進行拆卸。維修完畢,由維修人員填寫維修記錄,存入儀器檔案。檢驗人員使用儀器操作完畢后,及時關機,填寫使用記錄,臺面整理干凈后方可離去。
10、玻璃儀器管理和洗滌制度
目的:有效管理玻璃儀器,確保檢驗分析數據準確。
適用范圍:適用于檢驗用玻璃儀器。
責任人:檢驗部門負責人、檢驗員。
主要內容:玻璃儀器分類存放,使用時輕拿輕放,使用后按要求清洗、晾干,定量玻璃儀器要進行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1、檢驗記錄管理和保存制度
目的:規范檢驗記錄的書寫要求。
適用范圍:檢驗記錄。
責任人:檢驗負責人、檢驗員。
主要內容:檢驗員書寫檢驗原始記錄要完整,無缺頁損角。有檢驗數據、計算(請繼續關注好范文網)公式。有檢驗員、校核人簽名(全名)。字跡清楚,色調一致。書寫正確,無涂改。錯誤處用橫線劃去,并在改正處簽章。有判定依據,由檢驗結論,無漏項。質量檢驗記錄過樣品保存期一個月后,交品管部負責人妥善保存,并做好相應記錄。檢驗記錄應保存至樣品有效期滿后一年,無有效期的應保存三年,經品管負責人批準方可銷毀,并做記錄。
12、化驗員崗位職責
(1)對自己所做的檢驗工作質量負責;
(2)嚴格按標準或檢驗技術規范進行各項檢驗工作,確保數據準確、可靠、及時;
(3)按照要求全面檢測原料和成品相應指標;
(4)不合格原料、成品及時通知檢驗負責人;
(5)對初檢不合格原料、成品及時復檢,保證檢測結果準確;
(6)負責所用試劑及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定,做好記錄;
(7)認真做好儀器設備的使用記錄,并定期保養,儀器由故障及時匯報負責人;
(8)認真填寫檢驗原是記錄,數據處理及時準確,并及時將分析結果報告檢驗負責人;
(9)所用玻璃器皿及時清洗,保持檢驗室干凈衛生;
13、檢驗室負責人崗位責任制
(1)全面負責檢驗室工作,每月向品管部或主管廠長報告工作情況;
(2)負責全室人員的工作安排,時刻檢查、督促檢驗工作;
(3)及時收集新的檢驗標準方法,隨時解決檢驗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4)負責檢測質量爭議的處理;
(5)審核檢驗記錄,簽收檢驗報告單;
(6)每月編寫原料、成品檢驗匯總表;
(7)負責提出所需儀器設備、化學試劑的計劃。
第二篇:磚廠化驗室管理制度
化驗室管理制度
一.化驗專員務必服從領導安排,學習并掌握各種化驗器材的正確使用,同時保障檢驗結果真實可靠。
二.化驗員職責
1.對原料、出廠產品樣品進行檢驗,出具檢驗數據,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負責。
2.檢驗過程中,認真據實填寫各項記錄,嚴格按照檢驗規程檢驗,不得有漏檢、錯檢等現象。
3.定期維護保養試驗設備儀器,保持設備儀器的靈敏性和準確性。
三.化驗室環境
1.化驗室內外要保持清潔衛生,儀器、設備擺放整齊、保持清潔。
2.化驗室專員上班前要打掃室內衛生,做到無積灰、無垃圾。下班前擺
放好化驗儀器、打掃衛生關閉所有電源,最后關好門窗。
3.化驗室專員必須確保環境條件符合試驗設備、儀器的環境要求。
四.化驗器材管理
1.化驗儀器的使用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使用完畢要對設備儀器
進行清潔、整理。
2.化驗設備、儀器應定期維護保養,保持設備儀器的靈敏性和準確性。
五.檢驗工作程序
1.化驗專員對需要化驗的材料進行取樣,取樣要均勻有代表性。
2.化驗專員嚴格按化驗規程操作,確保化驗過程符合要求,檢驗結果準
確可靠。
3.化驗結果出來后,化驗專員應認真據實填寫化驗記錄(一式三份)。分
別送給燒窯師傅和直接領導。
4.化驗記錄由化驗專員負責保存,定期歸檔。
第三篇:食品化驗室管理制度
食品化驗室管理制度
1.嚴格按照“食品衛生國家標準”進行規范操作。
2.食品檢測項目和檢測結果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3.遵守本廠產品質量標準,做好原輔材料及產品檢驗、分析工作,確實把好質量關。
4.實驗情況及時分析,數據要記錄在專用記錄本上,并做到及時、真實、齊全、清晰、整潔、規格。
5.化驗人員應努力鉆研業務,熟練掌握操作技能,仔細地觀察實驗現象,養成良好工作習慣。
6.按照生產工藝要求,認真做好生產半成品和成品檢測的工作,定期檢查、保養,確保儀器正常運轉。
7.玻璃儀器的洗滌,必須遵守清洗規章制度,以達到分析項目準確無誤。
8.遵守公司一切規章制度。
9.人為損壞化驗室儀器、設備,根據情節給予賠償。
10.檢測產品質量情況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指出整改措施與建議。
11.易燃、易爆、劇毒、強酸、強堿化學試劑要妥善保管,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杜絕事故發生。
12.下班前關閉門窗、水、電,確保防火、防爆、防盜、防毒安全。
13.化驗室閑人免進
14.化驗人員違反上述規定者,根據公司紀律要求予以處罰,甚至除名。xxxxxxx公司
xxxx年x月x日
第四篇:煤炭化驗室管理制度
煤炭化驗室管理制度
1.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煤分析室,試驗人員進入煤分析室必須穿工作服。
2.試驗人員進入煤分析室首先打開空調進行恒溫,室內有試驗產生的有毒氣體和其它易燃、有毒藥劑,嚴禁煙火,禁止吸煙。
3.禁止將飲食及其容器帶入煤分析室內,工作后要洗手。
4.煤分析室實行定置管理,不得隨意將室內設施移動或挪做他用、更換,試驗用具應放在指定的位置。
5.煤分析室應整齊清潔,不準存放其它與試驗無關的物質。
6.非試驗人員不得隨意觸動儀器及化學藥品。
7.試驗人員工作時要嚴格試驗操作規程,藥品管理規定,化驗工作一般注意事項的有關規定,防止儀器損壞。
8.試驗人員應熟悉煤分析室內所有試驗儀器、器皿的安全操作方法和試驗藥品、樣品的特性。
9.煤分析儀器必須按照定期工作要求進行對照和校驗,保證儀器準確可靠。
10.試驗人員不得送檢人員接觸,不準泄露化驗數據,實事求是,反對弄虛作假。不準送檢人員進入煤分析室。
11.試驗中不慎將藥劑灑落到儀器、桌面、地面上應及時清理干凈,試驗廢液禁止倒入下水道,有毒試驗廢液應經過解毒處理合格后排放。
第五篇:化驗室管理制度
化驗室管理制度
1.化驗室環境清潔,衛生,物品擺放整齊,井然有序。
2.嚴禁個人物品存在,嚴禁室內飲食、吸煙,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化驗室。
3.對易燃易爆藥品分類拜訪,妥善保管,遠離熱源、人源。
4.進入化驗室必須著工作服,無菌室配備專用的工作服、帽、口罩、拖鞋,離開無菌室、化驗室需更衣。
5.從事化驗的人員須經過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經驗資格。
6.定期對化驗員進行技能、能力的培訓,并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繼續從事化驗工作。
7.利用外部送檢的方法,對化驗員的個人檢測行動進行校準。
8.化驗員工作應科學、嚴謹、客觀、公正,嚴格遵守操作標準及要求。
9.使用的介質、配好的試劑、試劑和化學試劑均應在保質期內使用。
10.截至、配好的試劑、試劑和化學試劑在開封或配置時應注明日期。
11.分裝容器或配置的試劑,應在每個分裝容器上標識廢棄日期,所有的介質,配置的試劑、試劑和化學試劑容器都應有標簽。
12.實驗室法定的計量器具,定期由國家計量所進行鑒定校準,其他非法定計量器具依照公司的相關規定,由化驗員校準,嚴禁使用非鑒定校準的計量器具,檢測設備須經經常檢查、清潔、維護和校準。
13.對原始記錄和化驗單,要求填寫及時,內容真實,完整正確,字跡清晰,能準確識別,簽名齊全,不得隨意更改、涂改,如發現數據填寫錯誤,要用劃線的方法進行更正,更改處應簽名或簽章。
14.化驗室使用后的廢棄物,做到無害化處理后方可廢棄。
15.化驗室應有可以馬上找到的檢驗操作標準規程。
16.下班后,檢查電源、火源、水源,做到無隱患方可下班。
其他相關文章:
化驗室管理制度
化驗室管理制度
化驗室管理制度
化驗室管理制度
化驗室管理制度
篇2:化驗室化學試液管理規范
化驗室化學試液的管理
試液是指化驗室自己配制的一系列標準滴定溶液、標準溶液、指示劑溶液和緩沖溶液等。
1、試液的穩定性。穩定性較好的試劑配成溶液后,其穩定性可能變差。因而,試液都應標明配制日期,并根據需要定期檢查,如發現試液變色、沉淀、分解等變質跡象,就要棄去重配。不穩定試液應分次少量配制,并分別情況采取特殊貯存方法,如避光、冷藏、加入不干擾測定的穩定劑等。試液的貯存期。一般濃度的溶液在貯存期內變化不大,而稀溶液則隨貯存時間的延長,其濃度多會發生變化。溶液的濃度愈低,有效使用期限愈短。標準滴定溶液的有效期一個月,有些溶液,如亞硝酸鈉、氫氧化鉀―乙醇溶液等,必須在使用前進行濃度標定;溶液在使用前準確稀釋、搖勻。
2、容器的耐蝕性。玻璃容器的耐堿性都較差,玻璃被堿腐蝕后,可釋放出某些雜質污染試液,所以,應采用聚乙烯瓶盛放堿性試液。軟質玻璃的耐酸性和耐水性也較差。不應采用此種玻璃制成的容器長期貯存試液。多用硬質玻璃瓶貯存除堿和氟化物外的酸、鹽等溶液。
3、容器的密閉性。試劑瓶的磨口塞必須能與瓶口密合,以防雜質侵入和溶劑或溶質揮發逸出。
試液的使用與保存盛有試液的試劑瓶,應放在藥品柜內,放在架上的試劑和溶液要避光、避熱。試液瓶附近不得放置發熱設備,如電爐等,以免促使試液變質。試液瓶內液面以上的內壁,常凝聚著水珠,用前應振搖,混勻水珠和試液。每次取用試液后應隨即蓋好瓶塞,不應為了省事而讓試液瓶口在整個分析操作過程中長時間敞開。吸取溶液的吸管應預先洗凈和晾干。每次用后應妥善存放避免污染。不要裸露平在桌面上或插在試液瓶內。同時取用相同容器盛裝的幾種試液,特別是幾個人在同一臺面上操作時,應注意切勿將瓶塞蓋錯而造成交叉污染。當測定同一批樣品并需對分析結果進行比較時,應使用同一批號試劑配制的試液。已經變質、污染或失效的試液應隨即倒掉,以免與新配試液混淆而被誤用。
篇3:公司化驗室檢驗試驗管理制度
公司化驗室檢驗和試驗管理制度
1目的為了規范檢驗、試驗秩序和行為,實現生產分析檢驗和試驗活動的有效性和時效性,準確提供質量數據,達到質量體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化驗室一切檢驗和試驗活動全過程及與之相關的活動過程。
3管理要求
3.1檢驗程序
3.2質量記錄要按月編目成冊,做好標識,歸檔保管。
3.3嚴格執行國家關于質量記錄和文件管理有關規定,妥善保管質量記錄,原料和產品分析原始記錄、分析檢驗報告單、留樣記錄保存3年。
3.4質量記錄在保存過程中,應防止潮濕、霉變、蟲蛀;丟失和盜用,注意防火與通風。質量記錄的使用與管理要遵守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規定。
3.5非生產分析樣品,非抽檢活動,未接到化驗室領導指令,一律不能受理。
4精密儀器的管理安放儀器的房間要符合該儀器的要求,以確保該儀器的精度及使用壽命,做好儀器的防震、防塵、防腐蝕工作。由化驗員負責日常管理。
5化學藥品管理
5.1化驗室試劑存放要求
5.1.1腐蝕性試劑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盤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5.1.2注意化學藥品的存放期限。
5.1.3藥品柜和試劑溶液均應避免陽光直曬及靠近暖氣等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應裝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紙或黑布包好存于柜中。
5.1.4發現試劑瓶上的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好標簽。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辨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物品重新鑒別后小心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后果。
5.2有害化學物質的處理管理
實驗室需要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稱為實驗室“三廢”。由于各類化驗室測定項目不同,產生的三廢中所含化學物質的毒性不同,數量也有很大的差別。為了保證化驗人員的健康及防止環境污染,化驗室三廢的排放遵守我國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