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制度
生產管理制度
1.目的
達到有序組織生產,穩定生產的目的。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本部生產計劃的制定和執行,生產過程的組織、調度管理。
3.生產組織
3.1計劃(總結)管理
3.1.1各車間根據當前裝置運行情況及設備運行周期,于每月15日前上報本單位生產計劃。
3.1.2生產計劃包含月度整體運行安排、檢修計劃、產量消耗計劃、工藝指標執行情況、化工輔材消耗情況、主要設備運行情況、系統現在存在問題、質量目標、安全環保目標及完成計劃目標的措施。
生產管理部每月18日召開生產計劃會,參會人員:各業務部門,生產領導,各車間正職。
3.1.3生產管理部每月20日前編制公司本部生產計劃,經主管領導審核后報人力資源與綜合管理部,作為下月生產任務依據。
3.1.4公司本部生產計劃包含生產運行總體安排、氨及尿素產量消耗任務安排、輔材消耗、安全環保、產品質量。
3.1.5各級生產計劃必須與檢修計劃相銜接,避免盲目性。
3.1.6各車間要按生產計劃組織生產檢修,所列措施逐一落實,生產管理部進行督查并考核。
3.1.7每月28日前生產車間對上月生產總結上報至生產管理部,總結要體現生產計劃完成情況及措施落實情況。
3.1.8生產管理部每月5日前完成上月生產總結。每月第二周周二組織月度生產例會,對上月生產情況進行總結、考核。
3.2生產臺時管理
術語
3.2.1工藝臺時指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違反勞動紀律、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犯工藝指標、超壓、超溫、誤操作等使工藝惡化、指標超標或影響當班合成氨或尿素產量所產生的影響臺時。
3.2.2設備臺時指在生產過程中,未認真執行設備的大、中、小修計劃,由于檢修質量不好出現返工、返修;運行設備和機泵因維護不到位或因備品配件不到位、質量問題造成設備檢修時間推遲影響生產,儀表、電氣故障導致設備損壞工藝惡化,影響合成氨或尿素產量所產生的影響臺時。
3.2.3自然因素臺時指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天氣因素如高溫天氣、大風雷雨天氣、地震、電網故障等客觀的因素導致生產系統中斷或系統波動,影響當班合成氨或尿素產量所產生的影響臺時。
3.2.4事故臺時指因人為因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推諉扯皮,導致工藝指標嚴重超標,工況惡化;設備損壞、備機不備或因外界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系統切氣、停車,影響系統合成氨或尿素產量所產生的影響臺時。
3.2.5當班調度根據當班生產任務,對當班影響生產臺時進行計算、責任劃分,然后記錄在當班調度交接班本上。
3.2.6夜班調度負責臺時的統計,并記錄在生產日報表每天進行公布,生產管理部月終匯總考核。
3.2.7各單位只有計劃臺時,無限額影響臺時。計劃外影響臺時納入月度考核。計劃檢修臺時只包括月計劃臺時。
3.2.8臺時計算方法
3.2.8.1合成氨系統以日產量計算,每影響合成氨6噸計臺時1個。
3.2.8.2日產尿素任務計算,每影響尿素10噸計臺時1個。
3.2.8.3原料與供水車間、動力車間、造氣車間、壓縮車間、凈化車間、合成車間、電氣車間、儀表車間影響臺時以影響合成氨和尿素產量計算。
3.2.8.4尿素車間每影響少產尿素10噸計尿素臺時1個。
3.2.8.5各車間、相關部室、外施工單位因安排不當,檢修未按時完成,備品配件影響設備未按時投運而形成的影響臺時,計算方法按3.3.3計算。
3.2.8.6由于開車進度慢或檢修未按時完成則以每推遲20分鐘考核臺時1個,各單位均無限額影響臺時。
3.2.9臺時考核職責及責任劃分
3.2.9.1當班臺時考核由當班調度長對責任單位據實考核,考核臺時記錄要有理有據,依據充分,考核合理,調度長對自己的考核結果負責,并記錄在當班調度交接班記錄本上。
3.2.9.2調度室負責臺時的核準并在每日生產調度會上通報前一日臺時考核結果,對有異議的臺時責任車間主任以書面的形式當日內向生產管理部、生產副總匯報,經研究認為確實存在偏差的臺時,生產副總簽字確認后可予以更正。
3.2.9.3因操作不當而產生的工藝設備問題而形成的減量和切氣構成的影響臺時,由構成車間全部承擔臺時。
3.2.9.4因工藝控制不當,影響后工序無法維持滿負荷生產而構成的影響臺時,由構成車間全部承擔臺時。
3.2.9.5因指揮失誤造成的影響臺時,由生產部門相關責任人承擔臺時。
3.2.9.6當系統停電或檢修后,開車時延誤開車時間和開車進度,應算為車間影響臺時。
3.2.9.7涉及多車間、多崗位構成的影響臺時,由產生影響的車間崗位按影響的責任不同程度分擔相應臺時,由生產副總裁決。
3.2.9.8檢修不當,形成機械故障產生的影響臺時,計入檢修單位。
3.2.9.9設備未及時修理構成的影響臺時由所在車間負擔。
3.2.9.10在用設備跳閘后,經檢查電儀、機械均無明顯問題,仍能正常開啟使用,由設備所在車間、電儀車間各承擔一半。(聯鎖引起跳閘工藝故障,所在車間承擔,電儀故障、誤動作電儀承擔)
3.2.9.11因設備故障跳閘所構成的影響臺時,確認是電氣車間、儀表車間故障的由電氣車間、儀表車間承擔,確認為設備車間設備問題的由設備所在車間承擔。確認方法為十分鐘內啟動跳閘設備且連續運轉48小時未出現機械問題的為電氣儀表故障。此裁決權為生產副總。
3.2.9.12因外界影響造成的設備損壞,未能在規定時間內修復、構成的影響臺時,由修復車間承擔。
3.2.9.13機械設備引起的生產條件惡化,致使生產負荷大幅度波動而形成的影響臺時,由設備所在車間承擔。
3.2.9.14在用設備故障,備用設備不能使用,造成影響臺時,由所在車間承擔。
3.2.9.15靜止設備及閥門、管路由于管理、維修不善造成的減量,臺時由設備所在車間承擔。
3.2.9.16因操作失誤,構成斷電或局部斷電形成的影響臺時;因電氣故障跳閘形成的影響臺時由電氣車間承擔臺時。
3.2.9.17儀表信號失誤、失靈、自調閥卡死、DCS系統死機等形成的影響臺時由儀表車間承擔臺時。
3.2.9.18設備影響臺時,主要運行、靜止設備在運行周期內的由所在單位承擔,超運行周期、安排檢查檢修的由生產管理部、生產副總研究后,生產副總批準后,可不考核責任單位,列入其它臺時。
3.2.9.19事故影響臺時,按規定追究責任人或責任單位外,臺時正常考核責任單位。
⊥6();?>5⊥生產調度管理
4.1生產調度管理規定
4.1.1生產調度對公司生產實行全面管理,調度人員必須深入現場協調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4.1.2生產調度負責生產管理及協調各車間的水、電、氣(儀表空氣)、汽平?;
4.1.3調度指令具有權威性,生產車間和相關部門必須貫徹執行,有不同意見,可一面貫徹執行,一面向上一級主管領導匯報及請示。
4.1.4出現生產緊急情況或有必要時,生產調度有權調度公司范圍內的??力、物力、車輛等進行生產急救,受令單位必須無條件地執行,以確保生產安全穩定。
4.1.5生產調度負責計劃性開停車方案的具體實施,負責突發情況下系統的第一處置。
4.1.6需要改變生產方案,調整生產負荷、運行方案時,生產調度可直接下達指令到各車間當班班長,當班班長接到指令后,必須嚴格遵照執行。
4.1.7各當班班長應每班定時向生產調度匯報生產情況和有關數據,生產調度及時做好記錄。
4.1.8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如長時間操作不正常、產品質量不合格、消耗過高等),生產調度組織進行分析并及時記錄,掌握情況,給予協調解決。
4.1.9機泵、儀表等動靜設備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運行,嚴重威脅生產時,當班班長(車間值班干部)直接與機電儀維修車間聯系進行維護和維修,并及時向生產調度匯報,生產調度應深入現場,組織協調有關單位進行搶修。。
4.1.10系統發生故障,生產管理部調度、各生產車間依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處理;
4.1.11當系統發生重大事故時,生產調度接到有關部門的緊急報警電話后,立即通知生產管理部領導和分管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按照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執行,并迅速聯系有關部門或其他車間進行相應的處理.生產調度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協助處理。
4.1.12生產調度組織各班長召開班前班后會,執行《班前班后會規定》
4.1.13生產調度負責當班生產數據的匯總及發布
4.1.14生產調度人員每月對所在橫大班崗位人員勞動紀律進行考核;
4.1.15生產調度人員每月對橫大班工藝操作事故以及人為引發的事故進行考核;
4.1.16生產調度人員每月對各崗位產量完成情況、消耗指標進行考核;
4.1.17生產調度人員每月對班長執行調度指令情況進行考核;
4.1.18生產調度根據橫大班勞動競賽方案每月對各班組結合以上條款進行考核。
4.2調度指令管理
4.2.1生產管理部當班調度負責調度指令的下達、協調、督辦和考核工作。
4.2.2各生產單位及部門負責調度指令的具體落實工作。
4.2.3調度指令的分類
4.2.3.1調度指令按形式可分為口頭指令和書面指令。
a.口頭指令是指當班調度以口頭電話形式傳達的調度指令。
b.書面指令是指以書面形式下發的調度通知。
4.2.3.2調度指令按性質可分為一般調度指令、重要調度指令和緊急調度指令。
a.一般調度指令包括
影響生產工序環節需日常協調解決的生產事宜。
原材料或中間品庫存下降,質量偏離工藝要求。
生產系統中某個相對獨立的小系統的開停車。
公司領導或部門領導臨機指示安排。
一般調度指令用口頭指令形式傳達。
b.重要調度指令包括
生產重要環節出現矛盾導致系統失?。
原料、燃料煤種的調整。
產品種類的調整。
重大安全生產搶修活動。
公司調度會上安排重點督辦的問題。
公司領導重要指示安排。
重要調度指令一般以書面指令形式下達。
c.緊急調度指令包括
某一工序運行異常時系統負荷的緊急調整。
系統發現較大安全或環保隱患時系統負荷的緊急調整。
系統發生較大安全或環保事故時系統的緊急停運。
局部或全廠斷電系統緊急停運。
公司領導緊急指示。
緊急調度指令由調度指揮中心通過電話傳達指揮,傳達時內容前加“緊急調度指令”,如“緊急調度指令壓縮A系統停運一臺壓縮機”。
5.相關文件
5.1《生??異常應急預案》
5.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5.3《班前班后會規定》
6.相關記錄
6.1《產量消耗記錄本》
6.2《調度指令、臺時考核、值班匯報考核表》
6.3《開停車確認表》
6.3《調度交接班本》
6.4《崗位記錄報表》
6.5《調度匯報記錄報本》
附件
班前班后會規定
⊥65⊥、目的
為保證公司生產調度系統快捷、高效運轉,使生產調度統一組織、指揮、協調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保障各生產經營單元安全、穩定、低耗高效運行。
⊥6
生產管理部、化工車間(含電氣、原料)、儀表車間。
⊥6
3.1調度班組班前班后會
3.1.1時間:
3.1.1.1班前會:大夜班23:30,白班07:30,小夜班15:30;
3.1.1.2班后會:大夜班08:30,白班16:30,小夜班00:30;
3.1.2地點及參加人員
3.1.2.1生產管理部辦公樓一樓總調度室;
3.1.2.2交接班調度、化工及運行班班長(含原料)、儀表值班干部(主任值班時白班班前會及大夜班班后會由主任指定車間管理干部代替)、生產管理部部長、副部長、副主任工程師。
3.1.3內容:
3.1.3.1班前會:
3.1.3.1.1參會人員簽到。
3.1.3.1.2由交班調度長介紹系統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傳達上級文件精神或領導指示等。
3.1.3.1.3由接班調度長安排當班重點工作及要求。
3.1.3.1.4由參會人員對生產運行情況進行溝通協調,并提出解決措施。
3.1.3.1.5調度履行交接班程序;接班各班長回車間進行交接班并組織當班生產。
3.1.3.2班后會:
3.1.3.2.1參會人員簽到。
3.1.3.2.2由各交班班長匯報當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3.1.3.2.3由交班調度長點評當班生產,指出當班生產組織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總結處理問題的處理情況,并提出應改進的措施。傳達班中接收的上級文件精神及領導指示。
3.2車間化工班組班前班后會
3.2.1時間:
3.2.1.1班前會:大夜班23:50,白班07:50,小夜班15:50;
3.2.1.2班后會:根據交接班情況召開。
3.2.2地點及參加人員:
3.2.2.1各車間班前班后會議室;
3.2.2.2化工班組全體人員及車間值班干部。
3.2.3內容:
3.2.3.1班前會:
3.2.3.1.1參會人員簽到。
3.2.3.1.2由交班班長介紹系統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及上級文件或領導指示等。
3.2.3.1.3由接班班長安排當班重點工作及要求。值班干部進行補充。
3.2.3.1.4由參會人員對生產運行情況進行溝通協調,并提出解決措施。
3.2.3.1.5履行交接班程序。
3.2.3.2班后會:
3.2.3.2.1參會人員簽到。
3.2.3.2.2由班組成員匯報當班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
3.2.3.2.3由交班班長點評當班生產,指出當班生產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總結處理問題的處理情況,并提出應改進的措施。傳達班中接收的公司文件精神及領導指示。
3.2.3.2.4車間值班干部進行點評。
注:如當班生產中出現各類事故,由當班調度長進行組織,事故主要班組責任人(包括車間值班干部、主操、副操、電儀人員)參加調度班組班后會,對事故經過及原因進行初步了解分析。
⊥6();?>5⊥要求:
4.1調度班組會議由調度長主持,車間班組會議由班長主持。
4.2由生產管理部統一印制及發放班前班后會記錄本,每個班組各一本。
4.3參會人員于班前班后會記錄本簽到。
4.4會議記錄由當班調度進行記錄,會議內容如實進行記錄。
.5各參會人員應遵守公司相關勞動紀律。
4.6生產運行情況及存在問題要如實進行匯報,并切實解決相關問題。
篇2:企業生產設備管理制度
生產設備是企業固定資產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生產能力的基礎。為了確保國家財產的完整,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率,對所有生產設備必須嚴格管理和監督,做到科學管理、正確使用、合理潤滑、精心維護、定期保養、計劃檢修,防止非正常的磨損和損壞。
一、操作工使用設備必須遵守“五項紀律”及做到“三好”“四會”。
五項紀律
1.憑操作證使用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遺失。
3.不準在設備運轉時離開設備,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查,自己處理不了的故障應及時報告主管科室。
4.不準擅自拆卸零部件當作它用。
5.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好清潔、潤滑工作,做到不做好潤滑工作不開車,不做好清潔工作不下班。
“三好”
(一)管好:
1.操作者對所有使用設備負保管責任,不經領導和本人同意,不準別人動用自己使用的設備。
2.操作者對設備及附件或其它裝置保持清潔、完整無損。
3.設備開動后,不準擅離工作崗位。
4.認真做好設備運轉臺帳記錄和日常點檢記錄。
5.認真做好交接班,并詳細準確填好交接記錄。
(二)用好:
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禁精機粗用和超負荷使用設備,更不準拚設備(特殊情況需經主管科和廠部領導同意后使用。)
2.堅持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做到每天一小擦,每周一大擦,并經常清洗油氈、油線,保證設備無油垢、無鐵屑、無雜質臟物,各油孔清潔暢通。
(三)維護好:
1.熟悉設備的轉動系統和結構性能,掌握設備操作原理,經常保持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2.能排除設備的一般常見故障,以及進行局部的精度調整,在維修人員的幫助下,逐步掌握更多的修理技術。
3.按時認真進行設備的一級保養,配合維修工進行的二級保養。設備大修時,參加拆卸、總裝和試車工作。
四會
(一)會使用:
1.操作者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悉各操作手柄的使用方法,變速時應停車,防止發生設備事故和喪失設備的精度。
2.對新設備或未操作過的設備,在操作前應先熟悉設備性能及操作機構的作用,在確有把握時,方可上機操作。
3.熟悉設備性能和加工范圍,能選用合適的切削用量或工作負荷,發揮設備的最大效能,熟悉加Z12T藝,能選用合適的工具和刀具及其它輔助裝置。
(二)會保養
1.經常保持設備內外清潔,工具、工件(成產品)堆放整齊,做到班前潤滑,班后擦拭清掃。
2.保證設備無滴漏(油、水、汽、電),備滑動面無油垢、無碰傷、無銹蝕。
3.按設備潤滑表加油,做到“五定”‘保持油標醒目,油窗明亮,油路暢通,油氈、油線清潔完整。
4.認真做好例行保養和定期保養。
(三)會檢查
1.設備開動前,必須檢查各操縱系統,擋鐵、限位器及其它操縱控制裝置是否靈敏可靠,各運轉滑動表面潤滑是否良好,一切正常后再開機。如果發現問題,不得開機并向生產科反映。
2.設備運行過程中,應經常觀察各部位運轉情況,聽取設備運轉聲音,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會同維修工人一起分析原因。
3.了解設備精度的檢查項目,檢查方法和精度要求,并能進行檢查。
(四)會排除故障
1.凡設備的一般機械故障(不需要拆開較大的箱蓋等),操作者應能夠排除。較大的故障應與維修工共同排除。
2.操作者在電氣人員指導下,經常熟悉設備電氣系統,如遇電氣故障,應協助電工排除。
3.設備發生事故,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護現場,并及時報告領導和有關人員。
二、對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要按照“清潔、整齊、潤滑、安全”等四項要求來做。
清潔
設備內外清潔,各滑動面、絲桿、齒條、齒輪箱,油孔等處無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設備周圍鐵屑雜物、臟物等應清掃干凈。
整齊
工具、附件、工件(成產品)應放置整齊。管道、線路等應保持整潔。
潤滑
按時加油、換油,不斷油。油壓正常,油標明亮i油路暢通,油質符合要求。油壺、油槍、油標、油氈清潔。
安全
努力學習和熟悉設備結構及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負荷使用設備,設備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做到無設備人身事故。
三、建立潤滑管理制度,擬定潤滑工作人員的職責范圍。
四、編制設備的潤滑卡片,收集潤滑技術資料,指導操作和維修工搞設備保養。
五、核定全廠每臺設備潤滑材料及消耗定額,編制設備的換油計劃,并組織好廢油回收工作。
六、貫徹設備潤滑的“五定”原則,定點、定質:、定量、定時、定人,以實現科學管理。
七、建立精、大、稀設備保養細則,嚴格按計劃進行維修。
篇3:安全生產設備變更管理制度
1.目的
為規范公司生產設備設施變更、拆除、閑置、報廢的管理,有效利用再生資源,達到節能降耗,提高工廠經濟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規定。2.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各部門生產設施設備、變更、拆除、閑置、報廢的管理。3.工作程序3.1生產設施設備、變更、拆除、閑置、報廢必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3.1.1屬于國家發改委頒布淘汰落后的機電產品。3.1.2經質量技術監督局鑒定為不合格、報廢的機電產品。3.1.3屬于生產技術改造,達不到生產工藝要求的機電產品。3.1.4屬于生產工藝改變,長期閑置未用的機電產品。3.2申請制度和規定3.2.1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機電產品由使用部門和保管部門填寫《固定資產閑置、報廢申請表》.3.2.2由設備科現場確認后簽署意見報主管總經理和公司領導審批后由財務部統一辦理報廢。3.2.3特種設備報廢后還應在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該設備的注銷登記。3.2.4生產設施建設中設計改變而變更設備。3.2.5該設備不能滿足現階段生產要求和工藝技術。3.2.6該設備自身缺陷,未達到設計和使用要求。3.2.7要求設施設備變更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填寫《生產設施設備變更申請表》,交設備科核實,報主管總經理審批。3.2.8變更設備的購買嚴格按化工廠物質計劃,購買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