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清障管理制度
道路清障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使本部門工作管理到位,確保公路的安全、暢通,規范清障工作秩序,達到清障快、收費準、服務好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道路業務部門全體員工
三、作息安排
清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值班表安排工作。因工作實際情況需要調整時由部門負責人另行通知。
四、員工工作守則
1.部門員工必須嚴格遵守公司考勤制度。遇特殊情況時,需提前告知部門負責人做好工作安排。
2.清障駕駛員應遵守交通法規,嚴禁酒后駕車(發現后開除處理)。
3.清障工作一般為2人一組,由駕駛員和清障輔助人員組成。清障人員應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
4.清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迅速趕赴現場,在可聯系的情況下,告知客戶到達時間。按操作流程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清障工作。
5.清障人員應按規定著裝,穿反光背心,戴白手套,攜帶有關證件、票據、安全帽等。檢查車況、示警燈是否良好,標志牌、清障工具是否齊全、有效。
6.清障出車要如實填寫《清障工作記錄本》,無私自出車現象。
7.清障要嚴格按標準收費,任何人無權減免收費標準。清障前,應向車主說明收費標準。嚴禁營私舞弊,敲詐勒索客戶。
8.清障工作完畢后,撤除有關標志,迅速離開現場。
9.清障人員要做好交接班工作。部門內工作人員應根據清障人員上下班嚴格考勤,收集整理清障記錄、出車單、相關票據等。
10.同時有多起清障通知,需要清障援助的,應及時報告部門負責人,調配車輛開展清障工作。
11.對裝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或重大疑難清障時,應迅速報告領導協調處理,在有關部門排除危險源后方可進行。
12.接到清障任務后,如需要吊車配合工作,及時報告部門負責人協調聯系吊車,互相配合完成清障工作。
13.遇重大、復雜事故現場,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配合交警,聽從指揮,通力合作,快速安全的清楚路障,保障公路安全暢通。
五、清障車操作規范
1.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2.接到清障任務后,清障人員迅速啟動車輛,檢查儀表指示顯示是否正常,正常后方能開動車輛。
3.到達清障作業現場,清障工作人員必須穿反光背心和戴安全帽。清障輔助人員及時注意周圍人員及車輛情況,協助駕駛員做好清障工作。清障車開啟示警燈,故障車應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或者示寬燈;在作業區后方設置警告標志隔離作業區。距離為:
(1)在路肩的排障作業不得小于150米,并用反光警示標志隔離作業區,確保清障作業安全。
(2)占用行車道的清障作業,清障作業現場的控制,參照高速公路養護維修交通標志設置規范進行管理,在清障作業現場來車的方向擺設警示、導向、減速標志,提醒過往車輛減速通過。在距作業現場200米處,擺設警示、導向、減速標志和反光錐筒,隔離作業現場,防止發生二次事故,確保排障作業安全。
(3)在雨、雪、霧天、夜間、坡道、彎道等情況下相應增大警標志的設置距離。
4.清障車空載時行駛速度應根據道路限速標志確保行車安全下行駛;牽引車在牽引行駛過程中,最高速不得超過60km/h并根據被牽引車輛及道路情況調整速度。
5.排障車向被牽引車倒車時,要有專人指揮;根據被牽引車的車型、車輛損壞情況合理選擇托具和托牽方法。
6.無法采取托牽作業的要用托具將被牽引車托緊,并固定好,防止在行駛過程中脫落。
7.使用液壓系統作業時,先踏下離合器踏板,開啟取力開關,然后緩抬離合器;用絞盤牽引、起吊作業時,必須將自車支起后才能作業,在起吊過程中,作業區域、吊臂下、吊鉤和被吊物下嚴禁任何人站立、工作及通過。
8.采取吊拖作業時注意不能將吊臂升得過高,行駛中通過橋梁、帶電線路等空中障礙物時,必須下車觀察,必要時一人在車下指揮,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通過。
9.牽引和被牽引車之間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兩車都必須開啟警示燈和示寬燈,被牽引車除司機外不得載人;在牽引過程中要隨時觀察清障車和被牽引車的動態,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車檢查排除。
10.牽引作業時,每次只能牽引一輛車。
11.嚴禁清障車超負荷作業或用于與該車功能無關的其他作業。
12.清障工作人員應將故障車輛拖至規定的停放地點。
13.清障作業后,將各種作業工具清潔、擺放好,做好車輛的檢查、維護及補充。如實填寫好各項記錄。
六、車輛管理制度
1.清障施救車輛屬于特種車輛,專管專用。原則上只能用于清障施救、正常巡邏。有特殊情況用車,需報請領導審批。
2.清障施救車應由公司指定清障駕駛員駕駛。車輛必須按規定停放指定位置,并確保安全。
3.車輛交接前應主動檢查車況,保持外觀整潔。
4.車輛不得停放公共娛樂場所。
5.駕駛員每天上班出車前必須進行常規檢查,做好車輛每日保養工作,確保清障車經常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確保行駛安全。檢查內容如下:
(1)燃油、潤滑液、冷卻水、電池液是否正常,制動器(含手制動)、離合器是否正常;
(2)方向盤、轉向器、傳動軸及轉向橫直拉桿連接是否牢固有效;
(3)輪胎(含備胎)氣壓是否正常,輪胎螺絲是否牢固;喇叭、燈光、雨刮器、示警燈、音響是否正常;
(4)車窗、門鎖是否正常,是否帶有滅火器和隨車工具,作業所需各種配件是否齊全有效;
(5)各種儀表、示警燈是否正常,發動機聲音有無異響;
(6)車外觀是否整潔,有無脫漆碰損痕跡,車內是否整齊干凈。
6.日常清障施救工作,不得違章行車,必須確保行車安全。發現車輛出現問題,及時向部門負責人匯報。
7.需要進行例保及中、大修時,向部門負責人匯報,部門負責人擬報修計劃,協調聯系專管部門,待批準后方可修理。
六、值日規定
部門實行衛生輪流值日制。當天值日人員在下班之前負責清潔辦公室衛生間工作。辦公室、值班室無人值守時應檢查、關閉所有電器、門窗后再離開。
篇2:某學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生命安全,人人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學校有義務教育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為此特制定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從小懂得遵守交通法規光榮、違反交通規則恥辱。
二、學生上學、放學必須遵守右側通行的原則。
三、車輛、行人必須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車輛或行人,應當讓在其本道內行駛的車輛或行人優先通行。車輛、行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四、嚴格注意交通信號、交通標志和交通標線,服從交通指揮。
五、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邊情況,不要東張西望,不準勾肩搭背、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打鬧、嬉戲,不邊走路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六、步行時,在橫穿街道、公路或交叉路口時,應注意來往車輛。在無來往車輛時,從人行橫道線內通過。
七、前進途中,遇到路邊堆放障礙物時,要特別注意來往車輛,待無來往車輛通過時再通過,并且要靠安全一側。
八、在霧、雨、雪天等天氣行走,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特別是雨天,要穿好雨衣,帽檐不可擋住視線,如果撐雨傘不能讓雨傘攔住視線,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九、規范乘車、服從售票員、駕駛員的指揮。任何人不準搭乘“三無”車輛、非客運車輛、超載車輛、不安全的車輛和存在安全隱患的“黑校車”,更不得搭乘摩托車、農用車、卡車、拖拉機等車輛。學校門衛、值班教師負責學校校門口的交通秩序
十、建立健全“家校聯系”制度,學生未按時到學校上課,班主任教師要在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并及時報告學校;學生未按時返家,家長要及時報告學生的班主任教師,避免意外傷害。
十一、教職工必須依法駕駛和擁有機動車輛,按時到學校和公安部門登記,不得非法從事營運活動,規范停放車輛。
十二、學校集體一律不得經營車輛接送師生,因工作和學習確需集體使用客運車輛,必須經學校校長批準并報縣教育局備案后,方可組織教職工或學生搭乘安全可靠的校車。
十三、出現道路交通或其他意外事故,任何人都有立即報告和報警求助的義務,所有教職工都有緊急救援的義務和責任。
篇3:X廠區道路交通管理制度
1.為保障廠區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維護交通秩序,防止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安全保衛部門全面負責廠區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2.進入廠區汽車門前有停車檢查標志,由廠警檢查合格后方行。
3.廠區應設專門停放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的場所,并按規定停放。
4.進入廠區汽車設限速標志(5公里/時)。
5.廠區道路不得隨便停車,道路上破土施工,要辦理申報手續同意后方可,并有明顯標志,夜間要掛紅燈。
6.跨過廠區道路的管道,要設限制高度的提示標志。
7.廠區道路應平坦暢通,禁止在路面排放污物及酸堿等有危險物質,冬季要及時清除積雪、積水。
8.機動車輛必須完好,證件齊全,進入廠區必須要戴好防火罩。
9.本單位的廠內機動車如:鏟車、摩托車等,駕駛必須經有關部門培訓,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駕駛。
10.車輛裝載應為核定量,裝載物品不得拋、灑、滴、漏,污染環境,裝載危險化學品按有關規定執行。
11.工作人員進入廠區必須三人成列、兩人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