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煤礦杜絕重大事故措施(制度)

煤礦杜絕重大事故措施(制度)

2024-07-30 閱讀 7596

為深刻汲取我隊“9.11”罐籠配重傷人事故的教訓,更好的總結經驗,保障四季度的安全,有效預防各種零打碎敲事故,堅決杜絕重大事故,力爭事故為零,特制定以下措施(制度):

1、各崗位工嚴格按照本崗位操作標準進行作業,出現違章情況,按照情節嚴重程度,做出相應處罰,并在各班班前會上作出書面檢查,深刻認識到自身的錯誤;

2、各崗位工及司機要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不得脫崗早退,否則罰款100元;

3、所有下井職工必須熟悉本崗位操作標準、崗位責任制、自救器使用方法、十大禁區、三十六個不準、二十六個人員站位,不能熟掌握者下崗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4、嚴格落實規范職工操作行為,現場安全互聯保各項規定,努力提高職工素質,抓好“五特殊”管理,所有職工都應高度重視積極參與配合;

5、加強輔助運輸機電設備的全面排查,及時發現并處理各類安全設施存在的缺陷,加強對機電運輸設備的日常檢修和維護工作的力度,確保機電運輸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6、跟班副隊長、班組長應嚴格執行現場跟班、交接班制度,如出現脫崗發生變化不在現場,給與罰款300元處理;

如出現酒后上崗、睡崗等嚴重違章行為,罰款500元,下崗并交由人力資源部處理,各班班前會要嚴查不放心人員,經談話教育確認。

篇2:杜絕零敲碎打事故安全保障措施

為了貫徹落實同煤集團金莊煤業《關于有效預防和控制煤礦零打碎敲事故考核辦法的通知》(同煤金董發【2015】2號)文件精神,強化安全基礎管理,提升安全執行力,有效的防范和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措施。

一、成立事故預防領導組

組?長:吳日興

副組長:李國舉、韓志清、王玉璋

成?員:楊長武、楊永寬、魏金

領導組職責:

組長:負責本措施的制定、統籌規劃。

副組長:負責分管業務范圍內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管理。

成員:具體負責對本措施的貫徹落實。

二、零打碎敲事故產生的主要環節

(一)易發生零打碎敲事故的地點

1、掘進工作面巷道開口點、迎頭、貫通點、起坡處,斷層、褶曲等地質構造帶,設備擺放處、設備機頭機尾、設備旋轉部位、設備運行通道、皮帶溜子跨越點、壓柱戧住打設點、起吊點,以及巷道穿過松軟煤層、巖層或施工井筒過流沙地層處;

2、斜巷及上車場、底車場,坡度較大的皮帶巷;

3、井筒井口、井筒內、井底清煤斜巷及清煤點;

4、皮帶裝載、卸載;

5、大巷車場、人車交會地點、巷道交叉點、轉彎處、風門處;

6、通風不良巷道、安全距離不夠地點、行走不便地點、空間

狹窄地點、高空作業地點、平行交叉作業地點、井下零星作業地點、巷修地點及其它臨時工程作業地點等地點。

(二)易發生零打碎敲事故的時間

1、工人交接班時間、中夜班、節假日;

2、作業人員情緒不穩定時;

3、超強度作業、工作延點人員疲勞時;

4、任務安排重、工作緊張時;

5、開啟設備時、拉閘供電時、檢修設備時等。

(三)易發生零打碎敲事故的工序

1、掘進工作面敲幫問頂執行不到位進行打眼、裝藥以及進行臨時支護,人員未撤離掘進機,在皮帶等設備上吊掛、維護風筒;

2、檢修、拆解、起吊、固定、裝卸、移動設備,登高作業;

3、巷修工作準備階段、收尾階段,巷修搭架拆架、幫頂剝離、替棚換柱、清矸、阻車;

4、爆破作業制作引藥、裝藥、設置警戒以及處理瞎跑;

5、條件發生變化需要進行工序轉化時等。

(四)易發生零打碎敲事故的人員

1、沒有經過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新工人;

2、自認為經驗豐富不按照規程操作的老工人;

3、精力不集中的作業人員、習慣性違章的人員、單崗作業無人監護的人員、沒有休息好上崗作業的人員、帶情緒作業的人員;

4、超強度、超時間作業的人員、特殊環境下作業的人員等。

三、零打碎敲事故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上的漏洞

1、管理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沒有堅持“安全第一”思想,重生產輕安全,違章指揮、帶頭違章作業;沒有告知職工各種危險源及采取防范措施;

2、管理人員對上級規定沒有認真學習領會,出現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現場執行制度不到位,沒有及時被發現和糾正;

3、管理制度不具體、針對性不強。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與現場實際不符,不能真正指導現場安全生產;

4、工程設計有缺陷,工程擺布不科學,生產任務安排不合理;

5、生產工序、人員組織安排不合理,沒有強調工作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6、現場管理、檢查人員責任心不強,不能真正排查整改現場隱患;

7、井下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沒有及時制定并落實針對性的管理措施;

8、現場管理不到位,做不到動態達標,現場作業地點安全標準低、動態隱患多等。

(二)人的不安全行為

1、個別職工安全意識淡薄,存在麻痹大意思想;

2、個別職工工作不盡職盡責,工作質量差;

3、個別職工文化水平低,工作經驗不足,安全生產知識不足;

4、個別職工急于完成任務,不按規章制度、規程措施作業;

5、個別職工憑經驗、想當然、減少工序;

6、個別職工工作前沒有開展崗位安全確認;

7、個別職工因與隊長、班組長等人員認識不同、想法不一致,

故意違章操作;

8、個別職工性格粗放,明知有隱患、有危險,冒然蠻干;

9、個別職工操作不熟練、個人防護不到位;

10、個別管理人員強令工人違章作業;

11、個別職工帶病、帶情緒上崗,精神狀態不佳等。

(三)機的不安全狀態

1、設備、設施、工具、附件不完好,設備設施結構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制動裝置不完好,軌道鋪設不符合規程規定,機車照明、信號、保護等不完好,工具、材料有鋒利毛刺、毛邊,設備設施固定不牢靠等;

2、設備保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失效或有缺陷,如旋

轉部位無防護罩、無安全保險裝置、無報警裝置、無安全標志、無護欄或護欄損壞等,電氣設備三大保護不全、絕緣不良,安全設施不起作用等;

3、個人防護用品用具、防護服、手套、呼吸器官護具、聽力護具、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工器具等缺少或有缺陷;

4、設備維修、保養、調校不當,運轉失靈、設備帶病運行、超負荷運轉等;

5、作業安全距離不夠,電氣設備供電纜線裸露或失爆等;

6、機械強度不夠,銷子、鏈環不正規或不正確使用,起吊重物的部件強度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7、機電設備有漏檢、假檢現象。

(四)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1、現場危險因素或隱患、問題沒有及時得到控制或整改;

2、通風不良,巷道溫度高、濕度大,有毒有害氣體超限;

3、設備運轉時震動、噪聲超過規定值;

4、照明不足;

5、警示標識設置不符合要求;

6、作業空間狹小,安全出口達不到要求;

7、部分環境為“三違”創造條件,如盲時、盲區;

8、文明施工差,巷道存在淤泥、積水、積矸、積煤、雜物,設備、材料沒有規范擺放、碼放,巷道坡度大行走不便;

9、采掘作業工作面條件時刻發生變化;

10、其他人機環境不匹配時;

四、防范零打碎敲事故的主要措施

(一)堵塞管理漏洞

1、必須嚴把用人關口。一個單位的用人很關鍵,是一切工作

的基礎,涉及到一個單位的風氣,用的人不合適會挫傷一大群人的積極性。各隊組必須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管理人員必須思路清晰、作風扎實、業務過強、管理有法、落實有力;班組長是現場安全生產的直接指揮者,必須認真選拔。班組長管理粗放,現場工作質量就沒有保障。關鍵重要崗位工要做到少換崗或不調崗。

生產隊長工作安排上要做到“知人善用、因人而異”,要先想到哪些人能夠性格互補,哪些人能夠在工作中相互監督提醒;對員工人員的工作精神狀態、技能操作實際水平、身體素質、性格特點等要做到心中有數,把合適的人安排的合適的崗位上。

2、必須科學組織生產。要科學制定生產計劃,合理下達生產任務。生產任務必須考慮與隊伍的實際能力相適應,要把管理有序、安全業績好、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隊伍用在艱苦的地方。要把生產建立在有安全可靠保障的基礎上,安全沒把握的寧可“緩、減、停”,絕不能冒險生產。分析多起零打碎敲事故,大部分是工作任務重,工人走捷徑、冒險蠻干、趕時間下班時發生的,生產隊長、班組長在安排工作時,要根據員工的個人能力,安排恰當、合適的工作量。在安排具體工作時必須考慮員工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內能夠完成,不給其走捷徑、趕任務的理由和機會。

3、必須責任清晰到位。要按照“責任無盲區、責任無交叉”的原則,基于職能定位,自上而下健全完善責任制體系。要做到“責、權、利”相適應,有多高位置、享受多大權力,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依據考核接受獎罰。要客觀、公平、公正,激勵盡職盡責、追究瀆職失責。落實責任必須首先從項目經理親歷親為抓起,樹立良好的導向。

4、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管理制度要保護和調動各級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不能因為一個制度的下發讓大部分員工產生怠慢情緒、抵觸情緒、消極態度。制度必須全面、可執行,具有可操作性。重點是設置相應的激勵機制。通過激勵,鼓勵職工主動查隱患、反“三違”,主動動腦筋、想辦法整改不足、提升管理。

管理制度是防范、規避風險的重要手段,要注意制度本身可能造成的潛在風險。如果考核制度太嚴,對職工懲罰太重,雖然有效

遏制了大部分違章現象,但是也造成了部分人員檢查時避重就輕、意而不說,使許多嚴重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造成問題積重難返、領導心中無數、基層蒙混過關的不正常現象。在制度面前必須做到人人平等、依制度辦事,嚴禁因人而宜、執行不嚴、落實不下去的現象,要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要通過建立完善考核機制,確保制度執行到位,防止棚架、執行衰減和造假現象,不斷提高各級人員的執行力。

5、必須加強技術管理。首先,要加強設計管理,抓好源頭控制,減少先天缺陷,防止系統帶病,從設計上最大限度保證人員作業環境及安全需要。防范因設計造成重復施工、人機環境不匹配、通風狀況不良等現象。其次,要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標準和規程措施,指導現場安全生產。要提高作業規程、技術措施編制質量,強化措施貫徹質量,避免措施與實際兩張皮現象。許多事故背后暴露出的共同特點就是現場作業行為不規范、不按照流程作業。規程措施編制后,必須嚴格標準,不折不扣執行。

6、必須提升管理水平。其一,要加強精細化管理。防大事故靠抓大系統,防小事故靠抓精細化。煤礦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多專業、多部門、多地點、多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只有事無巨細,使每個工序、環節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環環相扣,提高現場精細化管理程度,才能有效杜絕零打碎敲事故發生。其二,要加強風險預控管理。安全風險預控使安全管理工作由事后處理變為事前防范,使安全管理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時時、處處、人人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加大風險預控管理的推廣和應用。其三,要持續提高自主管理水平。要以開展“星級創建”活動、自抓“三違”有獎等活動為載體,持續正向激勵措施,全面提高自主管理水平。

7、必須關注薄弱環節。要關注薄弱環節(點),如三盲區域、

零星工程和新成立的隊伍、新招收的工人,以及其他認為比較薄弱的方面。

要樹立“特殊情況”管理意識,一是實施非常規工作安全責任卡,對一些臨時性、分散性、非常規性的工作,明確安全負責人,杜絕管理上的死角和漏洞,保證正規頭面以外工作地區的安全生產;二是建立單崗、零星作業人員管理辦法,對瓦檢員、水泵工、探放水工等零星作業人員可能發生的事故危害進行認真梳理,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明確其行走路線、匯報方式;三是對掘進頭貫通、大型設備運輸安裝等工程實施安全專盯,項目部管理人員實施跟班管理,確保安全順利完工;四是規范危險過程管理(如處理冒頂、探放水等),完善和加強安全技術措施,確保過程安全;五是施工人員需要進入非本隊組生產(作業)區域施工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措施,并明確施工安全負責人,安排工作時要對非本隊組生產區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注意事項進行詳細布置,受施工影響單位均要學習安全技術措施,并簽字備查。

8、必須強化現場監督。制定隱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實責任、嚴格考核。要規范隱患現場查處,明確隱患檢查、整改、上報、分類管理責任,確保現場隱患處置及時,有效消除。要建立一支作風正派、素質過硬的檢查隊伍。實行安監人員安全績效考核,根據績效確定其收入。對井下區域實行分片安全責任包干,強化區域責任落實。要堅持淘汰機制,對長期業績差、老好人、和稀泥、“吃拿卡要”的檢查人員堅決淘汰。要加強檢查隊伍人員的培訓,真正知道該監督什么、該怎么監督,為服務安全生產打實基本功。要不定時開展“零點行動”,重點對員工勞動紀律、員工操作行為、現場施工工序、跟班人員履職情況等進行檢查,加強關鍵崗位監督檢查;要嚴格領導干部跟班制度,隨時了解掌握不同崗位員工職責和流程的可操作性,尤其要關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和新情況,不斷補充完善崗位安全職責,使其更加切合實際,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要開展走動式管理,加強盲區走動檢查頻率,及時了解情況,確保盲區狀態安全可靠。

9、必須帶著感情抓安全。一要充分尊重員工。管理人員要把

員工當親人、當兄弟,給予充分的人格尊重;要注意工作方式,換位思考,把自己放在被管理一方,理解對方真實感受,通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取得互相信任;二要經常到職工中去,到生產一線去,切實了解職工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需要我們做些什么,善于查找問題,抓住問題的根源,主動解決,化解矛盾;要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解決職工關心的問題,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有條件的要組織家訪,了解員工家庭情況,為員工排憂解難,消除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產。

(二)糾正不安全行為

1、必須加強人員準入。健全完善特殊作業人員、崗位工、重要一般工種準入制度,提高入職門檻;加強“三違”、“事故”責任人管理,實行培訓過關制,確保不安全行為得到切實糾正。

2、必須規范人員行為。要規范管理人員的管理行為和員工的操作行為,強化管理職能轉變。管理人員要處處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加強自身修養,在職工群眾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項目部管理人員要經常下井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各類問題,同時要當好老師,指導、幫扶隊組工作;生產隊長、班組長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要熟悉作業規程,并能指導工人按章操作;跟班人員要做到腿勤、嘴勤、看到要說到、不放心地點要跑到,對上班安全生產和存在問題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

班組長和崗位工接班后在現場對“人、機、物、環”進行安全逐項排查,堅決做到隱患不除不開工,不安全不生產。要健全完善崗位操作規程、標準和井下行走規范,推行安全伙伴、責任單元、誠信單位等好的經驗和做法,使員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現場作業員工必須嚴格按照“三大規程”規定、標準化要求和行為準則,規范上崗,標準化作業;上崗時必須精力集中、全神貫注;要堅持不安全不生產原則,做好自主保安。

3、必須提高員工素質。要在培訓方式上形勢多樣,在培訓內容上切合實際、與崗位相結合。推行風險預控體系的單位要把風險預控體系排查出的風險、危險源及防范措施,與崗位培訓相結合。

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積極開展實操培訓,加大培訓考核力度,激勵員工學文化、學知識、增才干、長技能,打造本質安全員工隊伍。要強化職工安全意識,通過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三違”人員現身說法等形式,讓員工了解違章作業后果,讓安全意識真正入腦入心,時刻重視安全。強化重點崗位手指口述,確保在任何作業環境下都能按章操作。加強業務技術培訓,安排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術管理人員進行講課,邀請院校或廠方人員對職工進行培訓,多層次多方面夯實職工的業務技能。

必須開好班前會議。班前會是仗前的動員會、工作事項的要求會、注意事項的強調會、上一班工作的總結會,時間不能少于30分鐘,值班領導要講到、說到、特殊作業工序細節要面面俱到。班前會也是進行培訓、教育以及現場施工條件、作業環境、作業方法、安全注意事項的交代會,開好班前會不但能保證本班生產任務的順利組織實施,而且能夠根據現場施工條件,提前進行風險預控,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保證安全生產。班前會必須要摒棄只安排任務、不強調安全的錯誤做法。值班人員交代任務時一定要根據人員出勤情況以及現場作業條件合理安排生產任務,防止出現作業人員搶任務、趕時間不顧安全的現象發生。

5、必須抓好班中控制。工作前生產隊長、班組長在安排工作時,要把安全措施向員工說到、要求到,針對現場實際存在的風險,把注意事項或安全措施向員工講明白。安排危險程度大的作業和單崗作業時要慎重考慮,要充分考慮員工的個人技能素質、性格取向、盡心盡責情況和安全意識,確保在人員安排上不埋下隱患。

班中生產隊長、班組長要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行為舉止,發現有可能影響安全的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其作業或勒令其休班。現場發現的違章行要及時制止,升井后要及時分析處理,違章的處理要及時通報。對違章員工的處罰力度要適當,不能使其不感覺“心痛”,又不能使其當月有“破罐破摔”的思想。

6、必須抓好關鍵人員。一是特權人。班長、組長、技術熟練工、跟班隊長、安監員、瓦檢員、放炮員、驗收員等,班長、組長、技術熟練工、跟班隊長對自己的技術、能力過度自信,是現場的指揮者,違規、違章行為缺乏被監督,任務重時有冒險心理,事故的發生很大一部分直接發生在這些人身上,或與這部分人有直接關系;安監員、瓦檢員、放炮員、驗收員有一定的特權,也是必須關注的對象。二是冒失、滿不在乎的人;三是無知的人,這里指新工人、轉崗人員等;四是疲勞人。同時,要及時掌握職工的情緒、思想動態,化解職工的不穩定情緒。特別是請長假后剛上班或家里發生變故的職工,思想波動較大,要做好收心和情緒穩定工作。

(三)控制不安全狀態

1、必須嚴把設計關。確保設計符合規程規范要求,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杜絕因設計先天不足造成安全隱患,做到本質安全。

2、必須嚴把采購關。堅持正規渠道采購設備,落實設備到貨驗收制度,確保設備到貨質量、性能符合要求。不能讓員工使用不安全的設備。

3、必須嚴把安裝關。安裝時把好基礎質量關,分階段對安裝工程進行過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設備安裝位置巷道無開裂、聚幫、底鼓、淋水等現象。

4、必須加強檢修維護。制定切實可行的檢修計劃,定期維護保養設備,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5、必須確保保護完好。設備各種保護必須齊全可靠,保護性能定期檢查校驗;要及時配齊勞動保護用品和工器具,提高崗位安全防護水平。

6、必須抓好特殊環節。一是嚴格執行大巷行人規定,嚴禁人員隨意行走。二是規范人車、材料車行車規定,確保大巷停放車輛安全。三是凡大件運輸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措施,明確車輛捆扎方法和運輸方案。四是電氣維修作業必須由專職機電工進行,嚴禁無計劃停送電。九是嚴禁操作非本單位生產(作業)區域電氣設備(如絞車、皮帶輸送機、刮板輸送機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并崗證相符。

五、減少不安全環境

1、必須強化危險因素控制。井下人、機、物、水、火、瓦斯和作業現場隨時發生變化,人的作業環境不斷受到影響,必須定期不定期加強現場檢查,及時完善相應安全措施。

2、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確認。每次開工前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一次全面安全確認,對施工現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保證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處于受控狀態。

3、必須保護通風設備設施。要正確懸掛瓦斯探頭,及時更換失效傳感器。作業過程要主動保護監控系統,確保系統運行正常可靠。風門要及時關閉,嚴禁損壞通風設施,確保通風系統安全可靠。嚴禁進入盲巷。

4、必須保證職工衛生健康。要加強通風,降低溫度、減少濕度,確保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符合要求;要加強個體防護,避免設備運轉震動、噪聲及粉塵超標造成的危害。

5、必須確保作業空間和照明。減少狹小空間內作業次數或嚴禁在狹小空間內作業,作業場所安全出口、撤退路線暢通。按標準配備礦燈,按要求在巷道內、工作面、機電硐室安裝照明設施。

6、必須懸掛安全警示標語。在重要場所、開關停送電、高溫高壓、設備轉動部位以及盲巷、失修巷道等地點,設置警示標志,及時提醒,避免人員接觸或誤入。

7、必須搞好安全質量標準化。扎實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

創造良好的現場作業環境、設備設施完好環境、操作過程安全可靠環境。加強文明施管理,消除巷道淤泥、積水、積矸、積煤、雜物,規范設備、材料擺放、碼放和管線敷設。

8、必須關注重要環節。一是提高支護強度,減少斷錨斷索現象。二是加強爆破管理。嚴格執行“去二回一、三警戒”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同時,加大爆破前、后的檢查,杜絕殘爆、瞎炮可能造成的事故。三是加大頂板巡查和找頂工作。從日常巡檢、處理、監督等方面,劃分管理區域,明確責任人。要求各隊組必須配備專用找頂工具,跟班隊長每班安排專人對工作區域進行巡查,及時找除頂板開裂、脫皮和頂板破碎等現象,確保頂板安全。四是規范掘進面、擴修處的超前支護,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變化,及時確定支護方案,確保支護合理有效。五是規范臨時支護,縮短空頂時間,杜絕支護盲區。六是做好錨噴巷道超挖處理、噴厚控制、灑水養護工作,使錨噴巷道形成良好的混凝土結構承載體,減少噴體開裂、脫皮、掉落傷人等零打碎敲事故。

西山建筑第三礦建同煤集團金莊項目部

2015年5月12日

篇3:杜絕零打碎敲事故因素分析防范措施

結合我礦杜絕零打碎敲事故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我隊組織了討論活動,全隊管理人員從自身的本職工作出發,圍繞如何杜絕零打碎敲事故提出了各自的建議。討論內容整理提煉歸納如下:

一、不安全因素分析

1.人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個別人員因文化低、參加工作時間短、缺乏系統的安全培訓,安全生產知識不足;

(2)個別人員盡管受過系統的安全培訓,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生產知識,但忙于完成任務,而不按規章制度作業;

(3)個別人員由于生活困難、家庭不和諧等,工作心不在焉,往往容易發生事故;

(4)個別人員身患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病等疾病,但沒有作過體檢,自己也不知道有病,帶病上崗;

(5)個別人員總認為在井下工作多年了,干慣了、看慣了、習慣了,存在麻痹大意思想;

(6)個別人員工作不按制度、規程行事,違章蠻干,這是導致煤礦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7)個別人員日常工作憑經驗、想當然,不按科學規律辦事;

(8)個別人員因與上崗干部、班組長、安全監管人員認識不同,感情不和、而明知故犯,故意蠻干,違章操作;

(9)個別人員性格粗放,明知有隱患、有危險,但仍冒然行事;

(10)個別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為了完成當班上級交給的生產任務,不落實相關安全制度,不排查安全隱患等,強令工人違章作業。

2.機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設備保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如無旋轉部位防護罩,無安全保險裝置,無報警裝置,無安全標志,無護欄或護欄損壞,電氣設備三大保護不全,絕緣不良,安裝防跑車安全設施或不起作用等;

(2)設備防護不當,如防護罩安設位置不當,防護裝置調整不當,巷道掘進支護不當,作業安全距離不夠,電氣設備供電纜線裸露或失爆等;

(3)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設備設施安裝設計不當,結構不符合安全要求,制動裝置有缺陷,軌道鋪設不符合規程規定,機車照明、信號、保護等有缺陷,工具、材料有鋒利毛刺、毛邊,機車照明、信號、保護等有缺欠,備設施固定不牢靠等;

(4)強度不夠,如機械強度不夠,絕緣強度不夠,起吊重物的部件強度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5)設備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行,如設備帶病運行、超負荷運轉等;

(6)設備維修、調校不當,如設備失修,設備安設不平、不正,設備保養不當、運轉失靈等;

(7)個人防護用品用具、防護服、手套、護目鏡及面罩、呼吸器官護具、聽力護具、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3.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作業環境存震動、空氣、噪聲、溫度、濕度等異常,引起職工大腦反應遲鈍、思維受到干擾;

(2)外部環境影響,疲勞作業,精神恍惚,特別是節假日時間段思想不在工作狀態;

(3)井下作業空間狹小,作業空間高、寬、長度不符合安全要求,沒適當躲避事故空間或沒有安全出口;

(4)井下濕滑或有其它易滑物;

(5)部分環境適宜,為“三違”創造條件,如我們所說的盲時、盲區。

4.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思想認識不到位,管理不重視,沒有告知職工各種危險源及采取防范措施;

(2)重視生產,忽視安全,有些管理者認為只要產量、進尺上去了,其他無關緊要;

(3)個別管理人員安全認知度不高,不學習、不提高,對違章作業振振有詞;

(4)個別現場管理、檢查人員責任心不強,不能真正排查整改現場隱患;

(5)個別工程技術人員編制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應付了事,與現場實際不符,不能真正指導現場安全生產。

二、采取的針對性措施

1.強化安全技能培訓。為此,我們要改進安全培訓方式,本著干啥學啥、干啥精啥、缺啥補啥的原則強化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加大培訓考核力度,激勵員工學文化、學知識、增才干,打造本質安全員工隊伍,做到知行合一。

2、強化制度建設。無規矩不成方圓。先進企業必然有先進的制度,培養優秀員工更需要先進的制度來規范員工行為。目前礦井安全制度確實不少,但有多少制度員工能認可和接受,這應引起我們的深思。為此,我們要對安全制度進行整合,取其精華、去其不適,使員工能夠認同,執行到位。同時,要強化制度執行考核,通過先進制度的落實和剛性考核促進員工良好安全行為的養成,做到不違章、不蠻干。

3.強化現場安全監督。有效的現場安全監督是規范員工安全行為、確保各項安全制度措施執行到位、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加大動態監督檢查力度,消除各類“三違”現象;要充分發揮上崗干部、班組長、黨員、團員、群監員的作用,強化安全監管;要強化全面班組全程管理、崗位就近式管理和安全程序化管理,從而扎實有效地規范員工安全行為,實現員工行為安全和作業安全。

4.強化設備設施管理。設備設施的本質安全是杜絕人的失誤所造成事故的最根本對策。對現有的設備設施想辦法、出點子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點,采取措施進行防護、改進甚至更換,做到本質安全。

5.強化現場生產組織。以科學的、合理的生產工藝和生產工序減少職工勞動強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杜絕蠻干,提高職工自我安全意識。

6.樹立考核正確導向。要進一步完善安全獎懲機制,逐步變以罰為主為以獎為主,真正使員工感到獎的動心、罰的痛心,使員工不敢違章,形成人人為安全工作出力、個個為安全工作爭光的氛圍。

7.要帶著感情抓安全。親情感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為此,我們要發揮親情感染在促進員工行為安全規范上的重要作用,繼續采取班前播放電視親情教育片,員工“三違”家屬告知書,單位、員工、家屬三方安全聯保責任書等方法,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同時,要組織家訪,了解員工家庭情況,為員工排憂解難,消除后顧之憂,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產。

8.強化安全文化建設,用安全文化熏陶員工。要不斷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做到與時俱進,逐步形成與企業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相適應的制度文化,提高文化文化執行力,規范員工安全行為;要弘揚安全工作正氣,形成遵章守紀光榮、違章蠻干可恥的良好風氣,使員工置身于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中,養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作風,爭做本質型安全員工。

綜掘七隊

二〇一三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