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機關事務服務處電梯管理制度

機關事務服務處電梯管理制度

2024-07-30 閱讀 8207

機關事務服務處電梯管理制度

電梯管理制度是為了規范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在進行電梯操作時的行為,防止由于違章作業而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和設備事故,提高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一、電梯作業人員守則

(一)目的和范圍

1.目的

為了規范.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在進行電梯操作時的行為,防止由于違章作業而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和設備事故,提高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2.范圍

規定了電梯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遵守的職業行為規范。

(二)電梯作業人員守則

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安全規定,服從政府部門的管理。

2.電梯作業人員必須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3.電梯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4.熟悉自己操作電梯的性能、原理、構造、用途。

5.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掌握新技術、新規程,不斷提自身的技術水平。

6.及時報告電梯事故隱患,不使用故障電梯,不使用無安全合格標志或安全標志已過有效期的電梯,不使用未注冊登記的電梯。

7.正確處理電梯運行中突然出現的停車、失控、沖頂、蹲底等情況。

二、電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職責

(一)目的和范圍

1.目的

為保證電梯正常可靠地運行,降低電梯故障率,防止電梯事故的發生,規范電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的行為。

2.范圍

(1)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是負責本單位所用電梯的日常性事務管理和督促、協調對外聯系電梯管理有關工作。

(2)電梯作業人員是指負責電梯日常性檢查、維護保養工作的人員。

(二)職責

1.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

2.熟悉并執行電梯有關的國家政策、法規,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不斷完善電梯的管理工作,檢查和糾正電梯使用中的違章行為。

(1)熟悉電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2)監督電梯作業人員認真執行電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3)編制電梯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計劃,并監督執行。

(4)負責按國家規定要求向政府部門申請定期監督檢驗。

(5)根據單位職工培訓制度,組織電梯作業人員參加政府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和組織內部學習。

(6)組織、督促維保單位進行電梯事故隱患的整改。

(7)負責組織電梯一般事故的調查分析,及時向政府部門報告電梯事故的情況。

(8)負責建立、管理電梯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檔案。

(9)組織緊急救援演習。

、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安全操作規程

(一)目的和范圍

1.目的

為防止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人員在從事其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時的安全,保證電梯能正常安全運行。

2.范圍

(1)規定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人員應遵守的安全操作的方法、步驟。

(2)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不包括對電梯故障的修理工作。涉及電梯故障修理工作應由專業單位有電梯安裝、維修資格的人員擔任。

(3)電梯日常檢查內容按《日常(月度)檢查表》進行,電梯日常檢查、維護主要是指對整機部位的潤滑,部件的檢查、調整、清洗,負責營救被困在電梯轎廂內的人員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

1.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人員必須是身體健康,無妨礙本工種工作疾病的人員擔任。

2.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人員必須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安全監察機構的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3.電梯日常檢查維護人員作業時必須穿帶好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

4.電梯在開始進行檢查和維護時,應在電梯每層廳門口設置好醒目的安全警告標志和防護欄。

5.負責電梯三角鑰匙的保管和使用,不能將三角鑰匙轉交他人,使用三角鑰匙開啟層門時應看清轎廂是否停靠在本層站。

(三)安全作業規程

1.電梯在檢查和維護或在試車過程中,不得載客或載貨,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檢查區域。

2.電梯在進行檢查、維護、清潔工作時應把機房內的電源開關斷開,并切斷轎廂內的安全開關。

3.電梯在檢查、維護時所用便攜式照明燈具必須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電壓,且應有防護罩。

4.在對轎底裝置和底坑進行檢查和維護時,應首先檢查制動器的可靠性,切斷底坑內電梯的安全回路,方可開展工作。底坑、機房、轎頂不得同時作業。

5.電梯維護和檢查時必須設監護人。監護人員的職責是采取措施保護檢查人員的安全;在緊急情況下切斷電源,呼救;工作完畢后負責清理場地,不準留下工具零件。監護人員可由日常檢查、維護人員擔任,并保持相互呼應。

6.在轎頂作業應合上檢修開關。在轎頂須停車較長時間保養時應斷開轎頂急停開關,嚴禁一腳站在廳門口,一腳站在轎頂或轎內長時間工作。嚴禁開啟廳門探身到井道內或在轎頂探身到另一井道檢查電梯。在轎頂作檢查或維護時電梯只能作檢修運行。

7.嚴禁保養人員拉吊井道電纜線,以防止電纜線被拉斷。

8.電梯保養注意事項:

(1)非保養人員不得擅自進行作業,保養時應謹慎小心;

(2)工作完畢后要裝回安全罩及檔板,清理工具、不得留工具在設備內;

(3)離去前拆除加上的臨時線路,電梯檢查正常后方可使用。

9.緊急救助措施

(1)當有人員被關在電梯轎廂內時,電梯日常檢查、維護人員應先判斷電梯轎廂所在位置,然后實施緊急救助。營救工作必須要有兩人協助操作。

(2)電梯在開鎖區內故障停機,可用三角鑰匙直接打開廳門后營救被困人員。

10.日常檢查與保養完工后應做好相應的記錄。

、電梯常規檢查制度

(一)目的和范圍

1.目的

為規范電梯常規檢查的形式,落實電梯常規檢查的各項措施,保證電梯正常運行。

2.范圍

規定電梯日常性檢查的周期,參加檢查的有關人員及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實施整改措施和落實。

(二)電梯常規檢查制度

1.電梯常規檢查的分類

電梯常規檢查分日檢、月檢、年檢和不定期抽查四種。

2.電梯常規檢查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監督實施,并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報年檢,協助領導,組織單位有關部門對電梯安全情況進行抽查。電梯日常檢查與維護人員按照《電梯日常(月度)檢查表》內容負責具體日檢和月檢工作。

3.電梯常規檢查應填寫好檢查表,并由負責檢查的主持人簽字,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人員及時處理。

4.電梯日常檢查和保養的內容、項目參照《電梯日常(月度)檢查表》和電梯產品隨機文件所帶的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5.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按照“定人、定時、定措施”的原則進行處理,并就處理結果進行跟蹤檢查。

錫市政府機關事務服務處

2017年4月25日

篇2:電梯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范本

電梯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格式)

1目的和范圍

為便于電梯的維護保養,分析電梯故障原因,及時消除電梯事故隱患,了解電梯日常管理的進展情況。規定了對電梯所涉有關資料存檔、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2職責

電梯安全管理員負責電梯檔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單位檔案室負責電梯檔案的存檔、保管工作。

3安全技術檔案的管理制度

3.1安全技術檔案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a)《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

b)設備及其零部件、安全保護裝置的產品技術文件;

c)安裝、改造、重大維修的有關資料、報告;

d)日常檢查與使用狀況記錄、維保記錄、年度自行檢查記錄或者報告、應急救援演習記錄;

e)安裝、改造、重大維修監督檢驗報告,定期檢驗報告;

f)設備運行故障與事故記錄。

日常檢查與使用狀況記錄、維保記錄、年度自行檢查記錄或者報告、應急救援演習記錄,定期檢驗報告,設備運行故障記錄至少保存2年,其他資料應當長期保存。

3.2安全管理員及檔案管理員應認真貫徹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做好檔案、資料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事宜,為電梯的安全運行提供準確的信息資料。

3.3電梯安全管理員應監督電梯作業人員做好各種記錄,及時將各種記錄移送檔案部門保管。

3.4電梯安全管理員每月應將各種記錄送交檔案管理部門保管。

3.5有關人員部門需借用電梯資料的應經電梯安全管理員同意簽署意見后向檔案管理部門借閱,并按規定做好借閱登記手續,按時歸還借閱資料。

3.6電梯的各種資料應按年度由檔案管理部門裝訂成冊。

3.7電梯相關資料的銷毀應經電梯安全管理員的允許才可進行。

篇3:電梯鑰匙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電梯鑰匙使用管理制度(格式)

1、目的

為了加強安全防范意識,預防非指定管理人員對電梯鑰匙的錯誤操作,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并引起電梯重要零配件被盜等事件的發生而制定本制度。

2、電梯鑰匙管理制度

2.1電梯鑰匙包括:層門三角鑰匙、轎內檢修鑰匙、基站開、關電梯電氣鑰匙、機房鑰匙、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和自動人行道啟動開關鑰匙。

2.2電梯鑰匙必須由本單位持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人員保管和使用。

2.3任何情況下應做好電梯鑰匙使用和交接登記制度,并建立專門的管理檔案。保證做到正確使用,特別要預防電梯鑰匙的丟失及誤操作。

2.4保管人員要按《電梯鑰匙領用記錄表》(見附件一)建立專門的管理檔案,不得將電梯鑰匙外借和贈與其他無關人員。

2.5領取層門電梯鑰匙前,應閱讀《電梯層門鑰匙安全警示》(見附件二),并按一式兩份簽名確認,一份由本單位存檔,一份由領取人員自存。

2.6上述電梯鑰匙必須嚴格掌管,不得隨意亂放,若鑰匙丟失必須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鑰匙丟失必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