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國電梯的安全狀況與安全管理制度

中國電梯的安全狀況與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6941

一、中國電梯概況與基本安全狀況

(一)概述

伴隨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城市化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電梯作為住宅樓、寫字樓等樓宇內的垂直運輸工具,已經像其他交通工具一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據1999年《電梯世界》雜志統計資料顯示,發達國家電梯保有量一般在30臺以上/萬人,瑞典等國家電梯保有量甚至達到120臺以上/萬人,全球電梯保有量估計也已達到10臺以上/萬人。而截止到2004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經使用登記的在用電梯數量為527,329臺(不含港澳臺地區),電梯保有量僅約有4臺/萬人。在當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物質追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中國電梯保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巨大差距,導致我國電梯數量每年的增長速度都超過了20%。2003年我國新投用電梯為81,332臺,增長速度約為23.50%;2004年我國新投用電梯為99,930臺,增長速度約為23.38%;而就目前掌握的信息看,近年這一增長態勢仍將延續。

受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吸引,世界所有知名電梯品牌紛紛涉足中國市場,目前占世界電梯市場份額較大的電梯品牌企業,均已在中國獨資或合資建立了制造工廠,并紛紛將各自諸如無機房電梯、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智能電梯控制系統和電梯遠程監控系統等最新技術投入中國市場,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巨大的市場也造就了巨大的工廠生產量,年產量上萬臺的電梯企業數量逐年增加。中國既營造了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也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梯制造基地。與此同時,價格的優勢,也使中國制造的電梯走出國門,從2003年中國電梯對外貿易首次出現設備數量的“順差”,到去年中國電梯出現對外貿易額上的順差,體現當今中國電梯制造業及其產品已經走向成熟。

(二)近年電梯事故情況

在令人振奮的市場發展氛圍下,時有發生造成人身傷害的電梯事故,偶有見諸媒體的電梯質量糾紛有關報導,顯示中國電梯行業仍然存在不盡和諧之音。請看以下近年的電梯事故數據:

近年電梯事故數據表事故總數(起)重大事故(起)嚴重事故(起)一般事故(起)人員傷亡(人)直接經濟損失(萬元)死亡重傷輕傷20**年年.82004年.052005年注.35注:2005年數據為2005年1月1日至10月28日的數據,下表同。各類電梯事故數據表乘客電梯(起)載貨電梯(起)雜物電梯(起)自動扶梯(起)20**年2522522003年2423242004年714102005年注171053盡管就近年電梯事故發生幾率而言,上述事故并無普遍意義,而且通過有效的安全監察,在電梯保有量增幅連年居高不下的形勢下,萬臺電梯事故率穩步下降,已由20**年的1.56起/萬臺,下降到2003年的1.25起/萬臺,2004年甚至下降到0.42起/萬臺。固然從事故發生一定程度上的必然性與多年電梯事故的規律來看,2004年電梯事故的下降幅度有一定偶然性,2005年電梯事故也確實有所反彈,但按統計學的回歸理論公式計算,今年的電梯事故率應不會超過0.65起/萬臺,電梯事故率總體仍呈下降趨勢。

當然,這種分析及其數學結果,絕不能讓我們的思想和工作產生絲毫的麻痹與懈怠,因為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媒體和百姓的關注,既說明人們伴隨生活水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普遍增強,也充分說明我們工作職責之重要。這恰恰是在敦促和激勵我們,要通過制度化的有效工作和長期不懈的努力,不斷提高中國電梯的安全水平,保證電梯運行的長治久安。

二、中國電梯的安全管理制度

前面張綱局長的報告中已經介紹,中國政府對特種設備實施安全監察,是以5個層級的法規文件構架的法規標準體系,通過落實行政許可和監督檢查兩大制度來實現的,具體到中國電梯的安全管理制度亦不例外。下面我概括介紹一下該法規標準體系中與電梯安全管理相關的法規文件:

??法律:目前專項的上位法律《特種設備安全法》仍屬爭取制定的法律,但關聯性較強的行政法卻有多項,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

??法規:上位行政法規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共91條的《條例》中,直接涉及電梯行業的條款有61條,電梯生產、使用單位需要嚴格執行的條款有30條。這些條款主要明確了各個環節的責任承擔者,規定了行政許可和監督檢查的制度,確定了相關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以及違法者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規章:上位行政規章為《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明確了政府職能部門對電梯等機電類特種設備進行監督檢查的內容、要求與程序等。由于其頒布于《條例》之前,目前正擬修訂。

??規范:按照《條例》規定,主要是以“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為形式的技術法規。目前與電梯業直接相關并需要執行的安全技術規范共有36項,主要包括:

1.《機電類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規則(試行)》;

2.《機電類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規則(試行)》;

3.《電梯型式試驗規則》及其配套的28項型式試驗細則(報批中,已經試行);

4.《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與使用管理規則》;

5.《電梯監督檢驗規程》、《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監督檢驗規程》、《液壓電梯監督檢驗規程》和《雜物電梯監督檢驗規程》等規范檢驗行為的安全技術規范。

??標準:目前中國共計14項國家標準中,有12項標準的技術內容分別等效采用了ISO和EN的相應標準,幾項主要的電梯標準,其技術內容等效采用了歐洲的相應標準。如:《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的技術內容是等效采用了歐洲的標準EN81.1-1998,《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的技術內容是等效采用了歐洲的標準EN115-1993。

三、政府監督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行政許可

1.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規定電梯制造單位,應當經許可方可從事相應活動,主要采取制造單位許可和產品型式試驗備案,制造許可程序主要包括:申請、受理、典型樣品的型式試驗、制造條件評審(產品型式試驗備案方式許可無此項)、審查發證和公告。目前,經許可的電梯制造單位共有319家;

2.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規定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應當經許可方可從事相應活動,許可程序主要包括:申請、受理、單位條件評審、審查發證和公告。目前,經許可的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單位共有2,693家;

3.特種設備使用登記:主要規定電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其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目前,經使用登記的在用電梯有527,329臺;

4.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資格核準:規定從事電梯型式試驗、監督檢驗、定期檢驗的技術機構,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核準。目前,經核準的電梯型式試驗機構共有4家,經核準從事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的機構共有374家;

5.特種設備型式試驗:通過資料審核、檢測驗證和功能測試,確認電梯設計及被試驗樣機與相關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的符合性;

6.特種設備安裝、改造和重大維修的監督檢驗:規定電梯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的質量與最終交驗設備的安全技術性能,必須經監督檢驗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7.在用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規定在用電梯必須按照相應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周期(1年),定期進行檢驗合格后,方能繼續使用;

8.特種設備檢驗人員資格許可:規定從事電梯型式試驗、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的檢驗檢測人員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考核合格,取得檢驗檢測人員證書,方可從事檢驗檢測工作。目前,經考核授予相應資格的電梯檢驗員有3905名,其中,有878名電梯檢驗師和53名機電類特種設備高級檢驗師;

9.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許可:主要包括電梯安全管理人員、電梯司機和電梯安裝維修人員,規定電梯的作業人員應當經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目前,經考核合格授予相應資格的電梯作業人員共有108,079名。

(二)現場安全監察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員依據相關法規規定,并根據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的統一部署,抵達特種設備制造、安裝、維修、改造、使用、檢驗和事故現場所開展的安全監察工作,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檢查并督促相關單位執行法規規定,糾正并查處違反法規規定的行為。

(三)專項調查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針對特種設備相關環節發生的一些特殊、意外或緊急事件,以及發生的設備事故,為調查、了解、研究和分析這些情況發生的原因、規律,并研究及探索解決或預防類似情況的再發生所開展的專項調查工作。

(四)事故調查

特種設備事故分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嚴重事故和一般事故。一旦特種設備發生上述事故,必須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報告、調查和處理,并及時進行設備事故的統計與分析工作。

(五)宣傳教育及指導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須通過媒體報道、培訓、宣傳活動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徑,宣傳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法規和標準,教育并指導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執行國家的有關法規和標準,保障管理相對人的知情權益,提高法規和標準執行者履行相關責任的意識與技能。

(六)科研

有計劃地實施安全監察、檢驗檢測、檢驗技術和安全防護技術研究開發等相關專業與科技人才的挖掘、培養、儲備和合理調用,組織涉及特種設備安全防護的科學技術研究,特別是涉及提高行政管理技術手段與檢驗技術水平的研究。

以上是我對中國電梯安全狀況與安全管理制度的概括介紹。目前我們仍在通過不懈努力,不斷地研究如何加速完善電梯安全監察的法規標準體系,希望探索出一條適合東方文化背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國電梯行業的健康發展之路,使中國電梯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

篇2:電梯井道腳手架搭設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東莞虎門地表廣場二期5、6、7、8、9號樓

  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網張掛、腳手架搭設

  工種:架子工

  1、從二層樓面起張設安全網或隔離棚,往上每隔三層并最多隔10m設置一道安全網或隔離棚。保持完好無損、牢固可靠。

  2、拉接必須牢靠,墻面預埋張網鋼筋不小于ф14,鋼筋埋入長度不少于30d。

  3、電梯井道防護安全網或隔離棚不得任意拆除,待安裝電梯搭設腳手架,當搭到安全網或陋棚高度時方可拆除。

  4、電梯井道的腳手架一律用鋼管、扣件搭設,立桿與橫桿均用直角扣件連接,扣件緊固力矩應達到45~55n.m。

  5、腳手架所有橫楞兩端,均與墻面撐緊,四角橫楞與墻面距離,平衡對重一側為600mm,其他三側均為400mm,離墻空檔處加隔排鋼管,間距不大于200mm。

  6、腳手架柱距不大于1.8m,步距為1.8m,且要符合電梯鋼梁焊接及電梯安裝要求.每低于樓層面200mm處加搭一排橫楞,橫向間距為350mm,滿鋪竹笆,竹笆一律用鉛絲與鋼管四點綁扎牢固。

  7、腳手架拆除順序應自上而下進行,拆下的鋼管、竹笆等須妥善運出電梯井道,禁止亂扔亂拋。

  8、電梯井道內的設施,必須由腳手架保養人員定期進行檢查、保養,發現隱患及時消除。

  9、搭設腳手架及張設安全網或隔離棚及拆除井道內設施時,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帶,掛點必須安全可靠。

  交底人簽字:

  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人貨兩用電梯操作員

一、遵守國家法令,學習熟悉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執行上級安全規章制度和規范要求。

二、遵守執行電梯裝載貨物限量規定和人員限位標準,不準貨物超載和超員。

三、人貨兩用電梯操作員必須經專門培訓部門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四、拒絕貨物超載和人員超員,如勸阻無效,應停止開機,立即匯報上級處理。

五、上崗前進行試車,并作好試車記錄,發現隱患立即報告上級,派員整改維修,嚴禁帶病運轉,危及安全。

六、執行交接班制度,辦理交接班手續和有關事項,并作好記錄并簽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