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土方機械安全操作一般規定

土方機械安全操作一般規定

2024-07-28 閱讀 4693

  土方機械安全操作一般規定

  一、土石方機械的內燃機,電動機和液壓傳動裝置部分應按本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二、機械進入現場前,應查明行駛路線上的橋梁、涵洞的上部凈空和下部承載能力,保證機械安

  全通過。

  三、工作前應查明施工場地明、暗障礙物(如電線、地下電纜、管道、坑道等)地點及走向,保證機械安全作業。嚴禁在離電纜1m距離以內作業。

  四、工作前要清除工作場內的障礙物,工作時要平穩,嚴禁野蠻使用機械。

  五、起動機械前,應認真檢查、緊固、潤滑各部位,確認安全良好,按規定作好起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方能起動使用。

  五、加油、檢查電解液時,禁止吸煙或靠近火源。

  六、機械行駛時,禁止搭乘其他人員。

  七、機械行走前,必須確認機械周圍沒有人或障礙物,發出信號(按喇叭)后方能移動機械。工作中司機離崗時,必須將機械可靠制動,并放下工作裝置,必要時在機械前后打上堰。

  八、應隨時監視機械各部位的運轉及儀表和指示信號的情況,若發現異常(如劇烈振動、異響、異臭、泄漏、溫度、壓力等突變),應立即停機檢修,情況不明時及時請機械人員處理。

  九、機械未停機時,不應接觸轉動部位和進行保養修理。在維修、焊、鉚工作裝置鋼結構時,必須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在適當部位墊上墊木。

  十、在電桿附近取土時,注意拉線、地壟和桿身周圍應加固。對不能取消的拉線、地壟和桿身應留土臺、土臺半徑:電桿為1~1.5m,拉線為1.5~2m,并視土質情況決定坡度。

  十一、機械在高壓線下作業或通過時,機體最高點與電線距離不得小于以下規定:

  表2-1

線路電壓(kv) <1 1~20 35~110 154 220
水平安全距離(m) 1.5 2.0 4.0 50. 6.0
垂直安全距離(m) 1.5 1.5 2.5 2.5 2.5

  否則,應暫時停電或通過線路管理部門安裝護線架后,才能進行工作。

  十二、涵洞頂部路基填土,必須先由人工夯填,高1m,寬為涵洞直徑1.5倍的復蓋土后。才準用機械繼續填筑。回填過程必須保持涵洞兩側均衡填筑,防止涵洞單側受壓發生破壞。

  十四、大型機械不得在行車線上跨軌運土施工。若必須作跨軌施工時,應取得運營有關部門同意,在確保機械與行車安全的前提下修筑運行道,對鋼軌枕木采取妥善的防護措施。并在道口設安全防護員。

  十五、若機械在鐵路行本限界內發生故障或通過軌道造成軌道損傷不能迅速排除而影響行車安全時,應立即派人持紅色信號分赴兩端各1000m外進行停車防護,同時向就近車站或養路部門報告,組織搶修,在未恢復達到行車安全條件前,不得撤除停車防護。

  十六、在施工中遇下列情況應立即停工,待恢復作業安全條件時,方可繼續施工:

  1.填挖區土體不穩定,有發生坍塌危險時;

  2.氣候突變,發生暴雨、雷雨、水位暴漲及山洪暴發時;

  3.在爆破警戒區內發出爆破信號時;

  4.工作場地發生交通堵塞或嚴重干擾時;

  5.施工標志丟失,防護設施毀損失效時。

  6.地面涌水冒泥出現陷車或因雨發生坡道滑時;

  7.工作面凈空不足以保證安全作業和運行時。

  十七、輪式機械在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交通部門的有關規定。

  邊坡坡度比例表表2—2

土壤性質 在坑溝底挖土 在坑溝上邊挖土
砂土

 

爐渣間填土

1000

 

750

1000

 

1000

亞砂 土

 

礫石 土

1000

 

500

1000

 

750

亞粘 土

 

泥巖 土

白土

1000

 

330

1000

 

750

粘土 1000

 

250

1000

 

750

干黃土 1000

 

100

1000

 

330

  十八、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員,應在機械的回轉半徑以外工作,如必須在回轉半徑內工作時,必須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機上、機下人員應隨時取得密切聯系,確保安全生產。

  十九、雨季施工時,機械作業完畢應停放在較高的堅實地面上。

  二十、挖掘路基基坑時,如坑底無地下水,坑深在5m以內,邊坡坡度符合比例表規定時,可不加支撐。

  二十一、挖土深度超過5m或發現有地下水或土質發生特殊變化等情況時,應根據土壤的實際性能計算其穩定性,再確定邊坡坡度。

  二十二、停車時,不得停放在坡道上,如必須停時,應放下斗子,刀片等工作機構,確認制動可靠,并在機械前后打上堰。

篇2:土方施工安全作業規定

1.所有作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勞動紀律、技術標準以及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等崗位要求的培訓教育;

2.每日工作前,必須進行班前安全教育,并檢查施工作業面無安全隱患后才能進行施工;

3.開挖前應作好場地的排水措施,特別是基坑(槽)邊界的排水溝;

4.分析地勘及設計資料,結合現場情況對可能產生流砂現象的土方開挖前,必須采取防治措施;

5.在山頂斜坡上施工時,必須檢查、清除施工作業面上方影響安全的松動石塊;

6.基坑(槽)周邊嚴禁超堆荷載,土方的堆放必須距離基礎邊沿1m,1m外堆土的高度不應超過1.5m;

7.對土方開挖后不穩定或欠穩定的邊坡,應根據基坑(槽)或邊坡的土質特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8.基坑(槽)與附近的建筑物距離不得小于1.5米,危險時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9.基坑(槽)內土方開挖時,兩人之間的操作間距應大于2.5m,挖土應由上而下,嚴禁采取挖空底腳(挖神仙土)的施工方法;

10.基坑(槽)挖土深度超過3m以上,如使用吊裝設備吊土時,起吊后坑內人員應立即離開吊點的垂直下方,起吊設備距坑邊一般不少于1.5m,坑內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11.人工挖孔樁開挖時,護壁須高出地面150-200mm,防止雜物滾入孔內;

12.人工挖孔樁孔下有人時孔口必須有監護;

13.人工挖孔樁開挖深度超過10米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換氣的設備;

14.基坑(槽、孔)開挖中須用電力時,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并且電線、電纜必須架空2.0米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

15.挖孔樁孔內須用電或照明時,孔內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照明必須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

16.基坑(槽、孔)上下應設置靠梯或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不得腳踏坑(井)壁凸緣或者土壁支撐件上下;

17.基坑(槽、孔)的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或懸掛危險標志或警示標志;緊鄰交通道路時,夜晚還須設置警示照明;

18.土方作業時必須經常對基坑(槽、孔)土壁或護壁支撐進行檢查,是否存在土壁變形開裂、支撐松動等不安全跡象,特別是雨后,必須進行檢查無異常后才能繼續作業;

19.作業人員不得在基坑(槽、孔)內進行工間休息。

篇3:土方工程安全操作規程

6.3.1施工前,按照正式批準的設計位置,與有關部門辦好挖掘手續,并與有關的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工廠、學校、機關等部門取得聯系,做好隨工安全宣傳工作,勸告居民教育小孩不要在溝邊或溝內玩耍。

6.3.2在開始挖土時,須在兩端放設標志(如:紅旗或紅燈、紅繩索等),以免發生危險。

6.3.3人工開挖土方、溝或路面時,相鄰作業人員間必須保持2米以上間隔。

6.3.4流砂、疏松土壤在溝深超過一米時,均應裝置護士板。一般結實土壤,其側壁與溝底面所成夾角小于115度者,須裝置護土板。挖溝與裝置護土板須具體情況配合進行,工作人員不得相距太近,以免發生意外。

6.3.5如果挖交叉地溝或者挖填平的老溝,而填土未覺落堅實者,在兩溝互相穿通之處,必須支撐特別牢固。

6.3.6挖溝時如發現在挖溝地區有坑道枯井,應立即停止進行,并報告上級部門處理。

6.3.7在斜坡地區內挖溝時,須防止由于有松散的石塊、懸垂的土層及其他可能坍塌的物體滾下,而發生危險。

6.3.8挖溝時,對地下各種障礙物,如電力線、上水、下水、煤氣、熱力、防空洞以及非通信行業的通信電纜等,應做如下處理,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1)在施工圖紙上標有位置高程的地下設施,當挖到接近其30厘米時,應采用鐵銑輕挖。機構化挖溝時,遇到這種情況,應停止機械作業,采用人工挖掘。

(2)沒有標記明確位置高程的,但已知有地下建筑物時,應事先指定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探挖。

(3)在挖溝時突然發現地下建筑物,如古墳和不能識別的物品,應該立即報告上級部門處理。不得將其損壞,嚴禁隨意敲擊或玩弄。

(4)挖出地下任何管線時,應與溝上橫架足以負重的元木或工字鋼和適當的木板包托,用綜繩或鐵線吊起以防沉落。

(5)如遇有污水、雨水管道有漏水,應予封堵,難以一時修復的應以木板油氈做臨時過渡流水槽,引至溝外下水道去。在工作中臭味太大時應戴口罩。

(6)如遇有上水管漏水、煤氣熱力管道漏氣,特別是有毒的、易燃的氣體管道出現障礙時,應及時請求有關單位配合修復。

(7)如遇有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出現意外故障,也應請求有關單位配合修復。

(8)在以上各種管線障礙未修復前,工地負責人應指派專人維持現場停止工作,防止意外中毒、觸電等事故發生,待修復后,吊裝牢固,方可復工,并加標記,防止其他人員亂動。

6.3.9由地溝坑內拋出土石于溝外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以防傷人傷物:

(1)使土石不致回落于有人的溝內。

(2)不應堆積過高,并須有適當的坡度。

(3)及時運清行人要道及妨礙交通之外的土石。

(4)注意周圍情況,不得亂扔工具、石子、土塊。

(5)從溝中或土坑向上掀土,應注意溝、坑上邊是否有人;溝坑深在1.5米以上者,須有專人在上面清土,清除之土,應堆在距離溝、坑邊沿60厘米以外之處。

(6)所挖出的土與石塊,不得堆在溝邊的消火栓井、郵政信筒、上下水道井、雨水口及各種井蓋上面。

(7)挖掘土方石塊,應該從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方法;在雨季施工時應該做好排水措施。

(8)在靠近建筑物旁挖土方的時候,應該視挖掘深度,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采取支撐辦法無法解決時,應拆除容易倒塌的房屋墻壁等等。

6.3.10挖溝后,須視需要,在里弄口、機關、市民等門口及時搭臨時木橋或鋼板等,維持交通。所搭各種臨時便橋,必須事前檢查,不得有斷裂移動情況,并充分估計不會有壓斷的可能。支搭以后,每日應由專人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人行便橋的木板厚度不得小于3厘米,板寬不得小于60厘米。

(2)通行人力小車的便橋板厚不得小于5厘米,板寬不得小于150厘米。

(3)通行機動車的便橋厚不得小于10厘米,或采用鋼板,一般應在板下加設橫檔,必要時用鐵鉤或鐵線連牢。

(4)搭各種便橋的木板間隔不得大于1厘米,兩端均應延長50厘米以上,如溝壁土質松軟,應視具體需要加長木板,并貼在地面上。

(5)繁華地區,便橋左右加設檔板和明顯標志。

6.3.11在舊有人孔處改建與增添新人孔或新管道時,嚴禁將人孔中的電纜損壞。必要時,應加橫桿懸吊保護。

6.3.12回土的一般要求:

(1)回土打夯時,注意平穩,用力均勻。電動打夯機,要用橡皮絕緣線,夯機不得碰傷電源線。使用內燃打夯機時,要防止噴出的氣體及廢油傷人。

(2)對原有的地下建筑物,回土時不得將其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