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現場系統崗位職責

現場系統崗位職責

2024-07-28 閱讀 8015

電氣工程師/技術員長沙深湘通用機器有限公司長沙深湘通用機器有限公司,深湘1、中、低壓系統配電設計;

2、中、低壓電控柜設計;

3、PLC編程與調試;

4、現場單機、系統的電氣調試;

5、電氣系統報價;

任職要求

1、最低學歷要求大學本科及本科以上,電氣控制相關專業;

2、從事電氣設計相關工作兩年以上

3、具有中、低壓系統配電和中、低壓電控柜設計的工作經驗者優先;

4、具有PLC編程能力者優先;

5、能夠適應短期出差。

篇2:P礦監測監控系統現場管理制度

一、系統安裝

1、規程編制、會審:

使用單位按照監測監控系統設計進行作業規程的編制、會審。在安設監測監控裝置的地點,在采區設計、采掘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必須對安全監控系統的種類、數量和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應包括文字敘述和附圖兩部分,附監測監控設備布置圖和斷電控制接線圖。設計監測監控系統安裝布置圖時,必須在圖上標明甲烷傳感器的位置名稱、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等參數。繪制井下大樣圖,大樣圖應與作業規程相符。

2、參數設置申請表審批: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點的監測監控系統設備的安裝執行申請制。即:使用單位依據工作面的規程或措施填寫《寺河礦甲烷傳感器安裝及參數設置申請表》(見附表3);提前3-5天審批《寺河礦甲烷傳感器安裝及參數設置申請表》,經調度室、機電管理部、通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信息監控中心等有關部門會審,報分管礦領導審批。提前辦理《監測監控作業報告》(見附表1),聯系監控一、二隊協助進行安裝。

監測監控系統環境監測傳感器需要更改使用地點時,由使用單位提交書面申請,通風管理部負責人審核后,信息監控中心依照書面通知修改設定。

3、安裝前準備工作:

使用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型號、數量領取相關設備設施、線材,并負責電纜敷設工作,所敷設電纜的安全質量標準化要達標;并保持設備完好。

監測監控設備入井前,必須接受機電防爆性能檢查(由機電部防爆組執行)。檢查驗收標準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機電部防爆檢查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使用。

信息監控中心必須對設備進行標準校驗審核(由信息監控中心維修室執行),并登記注冊,方可入井使用。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儀器及設備校驗包括零點、靈敏度、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指示值、功能測試等。

4、安裝作業:

安裝時,監控一、二隊負責按照監測監控設備布置圖和斷電控制接線圖進行設備連接(并保證所連接設備、接線盒的完好)和系統調試工作(與機房值機員一起配合進行)。監測監控裝置與其它電氣設備的連接工作,由使用單位的機電工連接“裝置”所需電源和控制線、饋電信號線。掘進工作面在安裝涉及斷局部通風機電源的甲烷傳感器時,與其相關聯的斷局部通風機電源的控制端口必須使用專用控制端口;涉及斷局部通風機電源的甲烷傳感器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斷電功能測試。在監測監控系統安裝完畢,系統調試正常,各類傳感器吊掛到位,并通過開工驗收后,該工作面方可開工作業。

5、監測數據上傳:

各采掘工作面瓦斯監測數據,自工作面開工驗收通過后,由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在規定時間內將數據上傳。

二、現場日常管理

1、監測監控維護人員配置:

各使用單位必須配備兩名電工負責監測監控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配備人員在信息監控中心備案。電工必須懂得監測監控系統工作原理,能夠熟練處理本單位工作范圍內監測監控系統設備、設施及線路的一般故障。

2、故障處理:

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發生故障時,生產隊組必須組織本隊電工及時處理,并匯報信息監控中心,信息監控中心接到匯報后及時派專人到現場與隊組共同處理故障。在故障期間通知通風調度,采用人工監測等安全措施。

瓦斯檢查工每班應使用光學瓦檢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當發現兩者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要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8小時內必須將兩種儀器調準。

3、相關檢修維護作業:

采掘工作面施工過程中,需移動、延伸、檢修監測監控系統或進行其他影響監測監控系統運行的檢修工作時,需提前一天審批《監測監控作業報告》(報告需有機電負責人或值班干部簽字),由調度室、安全管理部、通風管理部、機電管理部、信息監控中心審批后嚴格按照計劃實施;隊組現場操作人員到現場后,作業前用電話與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聯系,經同意后方可操作,操作結束后,電話通知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由機房值班員對執行操作范圍內的信號解除封閉。

采掘工作面甲烷傳感器移動由所在隊組的班組長或機電維護工負責,必須班班保持傳感器在規定的距離范圍內及正確位置上,嚴禁滯后、停用或隨意挪動。在進行移動甲烷傳感器作業時,必須至少兩人操作,一人負責移動并保護甲烷傳感器,一人負責盤放、摘掛線纜,避免移動過程中因強拉硬拽、磕碰甲烷傳感器而造成故障。

監測監控系統甲烷電閉鎖控制的機電設備,檢修或更換后,在運行前必須進行斷電試驗,確認甲烷電閉鎖可靠,方可投入運行。

4、每日監測監控遠程斷電功能試驗:

各生產隊組每日根據生產情況在檢修班期間進行一次遠程斷電試驗;遠程斷電試驗方式:各隊組現場負責人會同現場瓦檢員與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聯系(東井區聯系電話:89306,西井區聯系電話:89307)共同進行。試驗前,各隊組現場負責人電話聯系機房值班員;由機房值班員進行遠程斷電操作;隊組現場負責人落實斷電情況,并將斷電情況電話匯報機房值班員;生產隊組將現場斷電試驗結果記錄在《斷電試驗記錄本》(見附表2)上,并歸檔管理;同時機房值班員也做好遠程斷電試驗記錄。如遠程斷電試驗失敗,立即安排人員進行處理。

5、甲烷傳感器更換、送檢:

信息監控中心監控一、二隊負責制定現場甲烷傳感器調校計劃,每15天進行一次,使用單位在調校期間安排專人進行配合。

甲烷傳感器必須定期更換,并配備一定量的備用甲烷傳感器。使用單位現場定點使用的甲烷傳感器,每三個月必須送信息監控中心調校室進行一次調試、校正;現場備用甲烷傳感器每15天送檢一次。

6、監測監控備品、備件管理:

監測分站、傳感器、斷電儀、電源等監測監控系統設備、設施及監測監控系統各類管理牌版,由各隊組的機電副隊長和班組長負責保管和使用,防止發生損傷、損壞、丟失等現象,并按有關技術要求,按時送信息監控中心標檢。現場備用的監測監控設備、設施及線纜要按規定碼放整齊并掛牌管理,嚴禁亂擺亂放。備用甲烷傳感器在地面調校后,應帶到井下現場以備使用,不得存放在地面大班房等處,在井下現場時應存放在安全、干燥、清潔的地方。

7、使用單位每天必須對本單位管轄范圍內的監測監控系統設備、設施及甲烷電閉鎖裝置進行巡檢、檢查,將檢查結果填寫到巡檢記錄本上,每月26日交到信息監控中心備案。

8、各使用單位必須安排電工每班對本單位監測監控電源運行狀態進行檢查,填寫監測監控電源運行記錄(見附表2),并向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匯報。當電壓波動超過規定值時,必須及時匯報,并加強對監測監控電源檢查和維護。

三、監測監控設備回收、移交

1、采掘工作面完工后,監測監控系統的回收,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填寫《監測監控作業報告》,由調度室、安全管理部、通風管理部、機電管理部、信息監控中心審批后,組織實施現場回收工作。由調度室指令回收單位的,原使用單位必須向回收單位移交,移交驗收工作由監控一、二隊牽頭進行,否則,責任由原使用單位承擔。

2、搬家、倒面時,原工作面除通風管理部批準保留的甲烷傳感器外,其余的應全部回收上交;回收上交的甲烷傳感器應包括尾線和探頭保護架;若甲烷傳感器不交回按丟失處理。舊工作面經通風管理部批準保留的甲烷傳感器,由該地點新的作業隊組負責,移交工作由監控一、二隊牽頭進行,如無作業隊組由監控一、二隊管理。

3、監測監控電纜在拆除回收時,應按規定標準拆開,嚴禁鋸斷或剪斷。

四、監測監控設備安裝標準及管理要求

1、監測監控設備:

監測分站、電源箱、斷電儀等設備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驗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硐室中,安設時應墊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聲光報警器應設置在經常有人工作便于觀察的地點。各類傳感器、電源箱等監測監控設備必須經信息監控中心檢測,機電部防爆檢查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使用。

2、監測監控供電電源:

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的供電電源必須采用穩定可靠的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采掘工作面的監測監控電源具備采用雙電源供電條件的,機電管理部在圖紙設計時,必須予以明確標示。無規程措施不得擅自改變監控供電電源。不得隨意停送監測監控供電電源。

?3、傳感器:

(1)礦井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內各類傳感器的設置位置、數量以及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斷電范圍等,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晉城煤業集團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傳感器設置規范》的規定。

(2)模擬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測物理量的位置。開關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監測狀態的位置。

(3)甲烷傳感器必須實行掛牌管理,甲烷傳感器管理牌板內必須標注使用單位、安裝位置、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斷電范圍、責任人、安裝日期等;牌板內容填寫要規范,不得漏填錯寫。

(4)甲烷傳感器要安裝傳感器保護架,并有效保護甲烷傳感器,不得損壞。監測監控線纜進入甲烷傳感器前加裝接線盒并留有300mm余量,將接線盒、連接航空插頭線(即探頭尾線)和甲烷傳感器保護架固定在一起,在移動傳感器的時候,連同甲烷傳感器、接線盒、傳感器保護架整體一起移動,減少航空插頭線的拉傷和脫落,防止甲烷傳感器誤傳誤報。保護架內的調校記錄卡不得丟失

(5)除工作面需經常移動的甲烷傳感器外,其它地點的甲烷傳感器需用滑輪裝置進行吊掛;甲烷傳感器的懸掛必須符合距頂不大于300mm,距幫不小于200mm的規定;顯示窗口必須正對巷道進人方向,便于觀察;并避開有淋水和易于撞擊的地方。甲烷傳感器的進氣孔嚴禁堵塞。掘進工作面進風流甲烷傳感器嚴禁正對風筒口懸掛。甲烷傳感器的進氣孔嚴禁堵塞。在井下現場禁止對甲烷傳感器進行任何形式的調整、私自檢修。

(6)甲烷傳感器在運送、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做到輕拿輕放,避免碰撞、亂扔亂放,以免損壞甲烷傳感器。

(7)單個傳感器延伸線路長度嚴禁大于1500米,兩個傳感器公用端口延伸線路長度嚴禁大于1000米。

(8)風筒傳感器應設置在局部通風機風筒末端,并隨著風筒延伸及時前移。

(9)工作面風向傳感器吊掛在巷道頂板采用硬質連接,安設位置按規程措施執行。

(10)工作面風速傳感器吊掛在巷道頂板800mm左右采用硬質連接,安設位置按規程措施執行。

(11)采區回風巷、一翼回風巷、總回風巷的測風站處應設置風速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應設置在巷道前后10米內無分支風流、無拐彎、無障礙、斷面無變化、能準確計算風量的地點。

(12)一氧化碳傳感器、煙霧傳感器應設置在帶式輸送機滾筒下風側10?5米處;一氧化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大于300mm,距巷壁不小于200mm。

4、監測線路:

主要巷道、采掘工作面順槽及其他有布放電纜的巷道安裝電纜鉤時,最上兩鉤必須預留為監測監控線路使用,頂鉤吊掛必須在靠巷幫的第一二鉤上,其他線路嚴禁占用。沒有電纜鉤的巷道必須用綁線綁在頂板上,不得在巷幫上捆綁,禁止用鐵絲替代綁線,捆綁電纜。在做風門、密閉墻和變電硐室門窗等設施時,必須預留監測監控電纜穿墻孔。

綜采工作面支架內的監測電纜在敷設時,支架間要留有余量,對支架內的監測電纜套皮保護。機掘工作面迎頭20米范圍內監測電纜必須貼頂吊掛,不得盤放冗余監測電纜。炮掘或使用耙巖(矸)機的工作面迎頭50m范圍內監測線纜必須進行保護。

工作面預留的余量電纜,必須盤好固定在巷幫上,吊掛高度必須大于2.6米,禁止有架空垂掛現象出現。電纜經過橫川口必須沿頂板敷設,不得斜拉亂扯。接線盒必須吊掛在支護良好且無淋水的環境下。

監控設備之間必須使用專用電纜連接,嚴禁與調度電話電纜等共用。監測監控電纜和接線盒禁止用到與其電源等級不相符的系統中。其他不符合監測監控系統電源等級的線纜、接線盒同樣禁止使用到監測監控系統中。接線盒必須貼有五小電器防爆合格證和包機牌。

5、斷電閉鎖:

不得擅自改動甲烷電閉鎖范圍內電氣設備或擅自甩掉甲烷電閉鎖功能的,否則責令該工作面停產整頓,同時追究責任單位的管理責任。監測監控系統甲烷電閉鎖控制的機電設備,檢修或更換后,在運行前必須進行斷電試驗,確認瓦斯電閉鎖可靠,方可投入運行。

在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風巷施工時,供電電源(絞車、鉆機、溜子等電源)必須設置在采煤工作面的斷電范圍之內;在掘進工作面接電源時,電源必須設置在掘進工作面的斷電范圍之內。

篇3: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規定

1、在施工現場專用變壓器的供電的TN—S接零保護系統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總配電箱)電源側零線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

2、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的接地、接零保護與原系統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地。采用TN系統做保護接零時,工作零線(N線)必須通過總漏電保護器,保護零線(PE線)必須由電源進線零線重復接地處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護系統。

3、TN系統中的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在TN系統中,保護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電阻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等效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

4、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采用2根及以上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體做電氣連接。不得采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垂直接地體宜采用角鋼、鋼管或光面圓鋼,不得采用螺紋鋼材。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體,宜采用與在建工程基礎接地網連接的方式,應保證其電氣連接和熱穩定。

5、PE線上嚴禁裝設開關或熔斷器。PE線上嚴禁通過工作電流,且嚴禁斷線。

6、PE線所用材質與相線、工作零線(N線)相同時,其最小截面應符合下表規定。PE線的絕緣顏色為綠/黃雙色線。PE線截面與相線截面的關系見表6。

7、配電箱金屬箱體,施工機械、照明器具、電器裝置的金屬外殼及支架等不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應做保護接零,與保護零線的連接應采用銅鼻子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