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農產品崗位職責
稅務會計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小肥羊崗位職責:
1、負責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發票認證并編制認證匯總表;
2、獨立負責完成各項公司名下各類稅務申報;
3、負責發票管理,包含但不限于發票核銷,申請,監控,開票管理和異常管理;
4、獨立負責完成各類涉稅業務,如稅務稽查、稅務變更、新店稅務事項等
5、負責完成稅務經理安排的其他臨時性工作。
任職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財務管理、審計等相關專業為佳,取得會計師中級證書;
2、3年以上獨立稅務管理從業經歷,有出口申報、農產品核定經驗為佳;
3、具備優秀的辦公軟件操作能力,有JDE經驗者優先考慮;
4、具備優秀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具備優秀的邏輯分析能力及獨立開展作業的能力。
篇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原法第一條)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農產品定義)(原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本法所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第三條(監管范圍)(新增法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本法:
(一)農產品種植、養殖、采摘、捕撈、初級加工;
(二)農產品的收購、貯存、運輸、銷售;
(三)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農業投入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
(四)農產品生產、經營中包裝材料、容器、消毒劑、洗滌劑、添加劑等的使用;
(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主體責任)(新增法條)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
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自律,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第五條(國務院部門職責)(新增法條)國務院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承擔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第六條(地方政府職責)(原法第五條修改)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確定本級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和其他
有關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職責,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第七條(地方部門職責)(原法第三條修改)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可以在鄉鎮或特定區域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派出機構,或派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人員。
第八條(規劃預算)(原法第四條修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經費列入同級政府預算,加強預算績效管理,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正常開展。
第九條(風險評估)(原法第六條修改)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設立由有關方面專家組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可能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潛在危害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及時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推動信息共享,風險共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及相關技術機構與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相關協會學會、新聞媒體等,就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等信息進行溝通交流。
第十條(信息發布)(原法第七條修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職責權限,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
第十一條(引導鼓勵)(原法第八條修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引導、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鼓勵和支持生產優質農產品,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
第十二條(研究推廣)(原法第九條)國家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技術研究,推行科學的質量安全管理方法,推廣先進安全的生產技術。
第十三條(宣傳引導)(原法第十條修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的宣傳,提高公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引導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加強質量安全管理,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
篇3:如何正確使用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如何正確使用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
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是收購農、林、牧、漁、水產品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計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在使用中企業一般是按自行收購、自行開具、自行計算進項抵扣的辦法操作。但有的企業因操作不當,造成不能及時抵扣或不允許抵扣的現象,這給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
企業在使用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首先,要注意使用范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向農業生產單位和個人,收購其自產的免稅農產品的,可以開具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并按規定計算進項稅進行抵扣。一般納稅人向農業生產單位收購免稅農產品,要根據農業生產單位開具的普通發票填開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并把農業生產單位開具的普通發票(發票聯)作為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的附件。
一般納稅人向非農業生產者購進農產品,應按規定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否則開具的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不得計算進項稅進行抵扣。
其次,一般納稅人使用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收購農產品并計算進項稅進行抵扣,須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另外,在按規定對象開具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時,應逐欄逐項填寫,防止因項目填寫不規范、不合法而影響進項稅抵扣。
開票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在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抬頭“出售人”處應注明出售人的稅務登記號,出售人沒有辦理稅務登記的,應注明農業生產者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的業務推銷員或農業生產者本人的身份證號碼,并由收款人簽名,否則不得計算進項稅進行抵扣。2.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上填開的金額為收購某農業產品時實際支付給農業生產者的價款以及所繳納的相應農產品特產稅,除此價款以外的一切費用不得記入票面金額,否則不得計入進項稅進行抵扣。
此外,在抵扣申報的環節上,收購單位除向稅務機關報送“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抵扣聯外,還應隨同報送“增值稅收購業務專用發票抵扣明細表”。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申報的有關憑證資料經審核確認后,憑農產品收購業務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依照13%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進行抵扣。這是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今年初下發的《關于提高農產品進項稅抵扣率的通知》(財稅[XXXX]12號),從XXXX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農業生產者銷售的免稅農產品進項稅額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的規定執行。
另外要注意的是抵扣時限的規定,工業企業購進農產品,必須在購進的貨物已經驗收入庫后,才能申報抵扣,商業企業購進農產品必須在購進的貨物付款后才能申報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