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農產品銷售助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農產品銷售助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9622

農產品銷售助理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項目及相關軟硬件的銷售商務管理工作

2、根據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和政策,快速提升業績,確保完成公司下達的銷售目標;

3、制定銷售技巧培訓計劃,對基層銷售人員進行銷售技巧培訓,以幫助提升專業技能;

4、與基層銷售分析銷售案例;

5、對基層銷售人員進行評估;

6、沉淀成功營銷模式,并將成功經驗復制推廣;

本公司提供社保、雙休、分紅、車補等待遇。

任職要求:

1、熱愛銷售工作,有激情并能吃苦耐勞;

2、具有一定的文案策劃能力,擅長使用PPT;

3、與團隊建立緊密的工作關系,能夠在壓力下進行工作,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4、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

5、熟悉系統集成項目運作流程,具有豐富現場執行經驗者優先;

6、有相關行業等從業經驗者優先考慮。

7、有1一3年以上工作經驗,有駕照者、能適應出差者優先考慮。

農產品銷售助理崗位

篇2: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是指為了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系統和持續地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害因素進行檢驗、分析和評價的活動,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普查和專項監測等內容。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是指為了監督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法對生產中或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的活動。

第四條農業部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等工作需要,制定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五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條件的檢測機構承擔。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建設,提升其檢測能力。

第六條農業部統一管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和信息,并指定機構建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庫和信息管理平臺,承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和信息的采集、整理、綜合分析、結果上報等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和信息。鼓勵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庫。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經費列入本部門財政預算,保證監測工作的正常開展。

第二章風險監測

第八條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應當定期開展。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需要,可以隨時開展專項風險監測。

第九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需要,制定并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網絡建設規劃,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網絡。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監測計劃向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機構下達工作任務。接受任務的機構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編制工作方案,并報下達監測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工作方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監測任務分工,明確具體承擔抽樣、檢測、結果匯總等的機構;

(二)各機構承擔的具體監測內容,包括樣品種類、來源、數量、檢測項目等;

(三)樣品的封裝、傳遞及保存條件;

(四)任務下達部門指定的抽樣方法、檢測方法及判定依據;

(五)監測完成時間及結果報送日期。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分布及變化情況,適時調整監測品種、監測區域、監測參數和監測頻率。

第十二條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抽樣應當采取符合統計學要求的抽樣方法,確保樣品的代表性。

第十三條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應當按照公布的標準方法檢測。沒有標準方法的可以采用非標準方法,但應當遵循先進技術手段與成熟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并經方法學研究確認和專家組認定。

第十四條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任務的機構應當按要求向下達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

第十五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風險監測形勢會商制度,對風險監測結果進行會商分析,查找問題原因,研究監管措施。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向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并向同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通報。

農業部及時向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結果及相關信息。

第十八條風險監測工作的抽樣程序、檢測方法等符合本辦法第三章規定的,監測結果可以作為執法依據。

第三章監督抽查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重點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及時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

第二十條監督抽查按照抽樣機構和檢測機構分離的原則實施。抽樣工作由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執法機構負責,檢測工作由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負責。檢測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協助實施抽樣和樣品預處理等工作。

采用快速檢測方法實施監督抽查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第二十一條抽樣人員在抽樣前應當向被抽查人出示執法證件或工作證件。具有執法證件的抽樣人員不得少于兩名。

抽樣人員應當準確、客觀、完整地填寫抽樣單。抽樣單應當加蓋抽樣單位印章,并由抽樣人員和被抽查人簽字或捺印;被抽查人為單位的,應當加蓋被抽查人印章或者由其工作人員簽字或捺印。

抽樣單一式四份,分別留存抽樣單位、被抽查人、檢測單位和下達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抽取的樣品應當經抽樣人員和被抽查人簽字或捺印確認后現場封樣。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抽查人可以拒絕抽樣:

(一)具有執法證件的抽樣人員少于兩名的;

(二)抽樣人員未出示執法證件或工作證件的。

第二十三條被抽查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抽樣的,抽樣人員應當告知拒絕抽樣的后果和處理措施。被抽查人仍拒絕抽樣的,抽樣人員應當現場填寫監督抽查拒檢確認文書,由抽樣人員和見證人共同簽字,并及時向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情況,對被抽查農產品以不合格論處。

第二十四條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抽查的同一批次農產品,下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重復抽查。

第二十五條檢測機構接收樣品,應當檢查、記錄樣品的外觀、狀態、封條有無破損及其他可能對檢測結果或者綜合判定產生影響的情況,并確認樣品與抽樣單的記錄是否相符,對檢測和備份樣品分別加貼相應標識后入庫。必要時,在不影響樣品檢測結果的情況下,可以對檢測樣品分裝或者重新包裝編號。

第二十六條檢測機構應當按照任務下達部門指定的方法和判定依據進行檢測與判定。

采用快速檢測方法檢測的,應當遵守相關操作規范。

檢測過程中遇有樣品失效或者其他情況致使檢測無法進行時,檢測機構應當如實記錄,并出具書面證明。

第二十七條檢測機構不得將監督抽查檢測任務委托其他檢測機構承擔。

第二十八條檢測機構應當將檢測結果及時報送下達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檢測結果不合格的,應當在確認后24小時內將檢測報告報送下達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抽查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抽查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書面通知被抽查人。

第二十九條被抽查人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之日起5日內,向下達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書面申請復檢。

采用快速檢測方法進行監督抽查檢測,被抽查人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時起4小時內書面申請復檢。

第三十條復檢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定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承擔。

復檢不得采用快速檢測方法。

復檢結論與原檢測結論一致的,復檢費用由申請人承擔;不一致的,復檢費用由原檢測機構承擔。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應當及時依法查處,或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查處。

第四章工作紀律

第三十二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費用,監測樣品由抽樣單位向被抽查人購買。

第三十三條參與監測工作的人員應當秉公守法、廉潔公正,不得弄虛作假、以權謀私。

被抽查人或者與其有利害關系的人員不得參與抽樣、檢測工作。

第三十四條抽樣應當嚴格按照工作方案進行,不得擅自改變。

抽樣人員不得事先通知被抽查人,不得接受被抽查人的饋贈,不得利用抽樣之便牟取非法利益。

第三十五條檢測機構應當對檢測結果的真實性負責,不得瞞報、謊報、遲報檢測數據和分析結果。

檢測機構不得利用檢測結果參與有償活動。

第三十六條監測任務承擔單位和參與監測工作的人員應當對監測工作方案和檢測結果保密,未經任務下達部門同意,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透露。

第三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中的違法行為,有權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第三十八條對違反抽樣和檢測工作紀律的工作人員,由任務承擔單位作出相應處理,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違反監測數據保密規定的,由上級主管部門對任務承擔單位的負責人通報批評,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處分、處罰。

第三十九條檢測機構無正當理由未按時間要求上報數據結果的,由上級主管部門通報批評并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取消其承擔檢測任務的資格。

檢測機構偽造檢測結果或者出具檢測結果不實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本規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3:農產品作業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一、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監理是社會監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建筑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狀況所實施的監督管理。施工階段的監理工作就要把施工圖紙變為現實,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過程復雜,涉及面廣要考核的指標繁多,其中最具實質性的問題就是質量和安全。所謂安全是指建造“實物”的人在建造“實物”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若不能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就難以生產出產品,沒有產品,建筑業也就不存在。因此質量和安全是工程建設中永恒的主題,安全工作搞好了,施工人員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作業,自然會生產出優質產品。因此安全是工程質量的前提條件。如果說質量是業主所追求的最終目標,那么安全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環境條件,而安全監理則是這一環境條件的保護神。

二、工程概況

2006年,河南省建設廳連續印發21號和27號文件,和市建委印發的22號文件進一步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加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力度,規定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對深基坑工程及高處墜落、施工用電、模板支撐和腳手架等高危作業,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和施工單位組織專家組對其方案論證,現將本工程幾項高危作業安全監理實施細則,編制如后:

主樓地下一層。地下一層為4.8m,地上10層,地上一層為5.1m,標準層3.7m,建筑總高度為43.6m,框剪結構,基礎為筏基。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為丙類。

為了保證本工程高危作業安全、順利施工,特將本工程深基坑工程開挖、高大模板工程、30m以上高危作業的工程以及施工臨時用電等編制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三、安全文明監理的依據

1、設計的施工說明書;

2、本工程委托施工監理合同書;

3、經過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及單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

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及其它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

5、企業或項目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6、依據安全生產的法令、法規、政策和規定制定各項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7、關于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的若干規定;

8、施工現場防火規定;

四、安全監理機構及其職責

根據按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