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本體工程師崗位職責

本體工程師崗位職責

2024-07-28 閱讀 2805

電機本體研發工程師一、職位描述:

1.負責新電機電磁方案和結構方案設計;

2.負責電機本體的建模和電磁計算;

3.負責電機產品的開發,性能測試及產品改進;

4.負責新的生產品的樣機制作;

5.編制相關的工藝、控制文件;

二、任職要求:

1.2年以上電機行業設計研發經驗,包括航模、電動汽車等相關行業;

2.能熟練運用CAD、Solidworks、Ansoft、Pro/E、UG等軟件;

3.具備獨立開發、設計無刷直流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的能力;

4.有扎實電機本體設計理論基礎,深入了解電機本體相關的技術指標;

5.涉及小型的無刷直流電機、永磁同步電機設計的優先考慮。一、職位描述:

1.負責新電機電磁方案和結構方案設計;

2.負責電機本體的建模和電磁計算;

3.負責電機產品的開發,性能測試及產品改進;

4.負責新的生產品的樣機制作;

5.編制相關的工藝、控制文件;

二、任職要求:

1.2年以上電機行業設計研發經驗,包括航模、電動汽車等相關行業;

2.能熟練運用CAD、Solidworks、Ansoft、Pro/E、UG等軟件;

3.具備獨立開發、設計無刷直流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的能力;

4.有扎實電機本體設計理論基礎,深入了解電機本體相關的技術指標;

5.涉及小型的無刷直流電機、永磁同步電機設計的優先考慮。

篇2:轉爐本體維護規程

1、點檢、維護的規定

1.1、點檢的規定

1.1.1、點檢人員點檢時按點檢標準和點檢表上的內容逐條檢查確認,并認真填寫記錄。

1.1.2、點檢中發現的問題在點檢人員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要立即采取措施或處理,處理不了要逐級匯報。

1.2、維護的規定

1.2.1、每班檢查傾動電機運行是否有異響,軸承溫度是否正常,軸承工作溫度不得超過70℃以上。

1.2.2、每班檢查傾動制動器力矩可靠是否正常,閘皮磨損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1.2.3、每班檢查一次減速機和二次減速機運行是否正常,有無其它異常聲響,無漏油。

1.2.4、每班檢查傾動設備各部位的連接螺栓,發現螺栓松動應及時處理。

1.2.5、每班檢查傾動設備的潤滑系統運行是否正常,各壓力表指示是否正常。

1.2.6、每班對傾動設備運行情況做好詳細的記錄,并做好交接班記錄。

2、設備潤滑的規定

2.1、按設備潤滑表規定的油品牌號、周期、油量定期加換油。

2.2、做好設備加換油實施記錄。

2.3、定期對N220#、N320#潤滑油取樣化驗,及時處理或更換不合格油品。

3、設備定期調試、調整的規定

3.1、在每次計劃檢修時對傾動設備的每個傾翻角度進行仔細的檢查,保證制動器安全可靠,準確無誤。

3、2、對緊急按鈕及連鎖裝置進行試車。

4、設備定期清掃的規定

4.1、每月檢修對傾動設備清掃一次。

4.2、每周對各壓力表、視油鏡擦掃一次,要求無積灰和油泥。

5、設備缺陷、故障處理的規定(見故障處理表)

6、電氣部分

6.1對轉爐配電線路的布線情況、結構型式、導線型號、規格及各開關配電箱的位置要全面了解。

6.2了解負荷的要求、大小及有關情況。

6.3檢查導線的發熱情況,維護人員要經常檢查線路的負荷情況,檢查配電箱、分線盒、開關、熔斷器母線槽子、接地接零裝置等運行情況,母線有無氧化過熱、變色和腐蝕等情況,接線有無松脫、放電和燒損現象,螺栓是否緊固。線路上各種接地是否完好,有無松動、斷股和銹蝕現象。

6.4線路上和線路周圍有無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異常情況,絕對禁止在導線上懸掛物體及在線路近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對敷放在潮濕、有腐蝕性物質及高溫場所的線路和設備,要定期作絕緣檢查,絕緣電阻一般不低于0.5MΩ。

6.5隔離開關用1000伏搖表測其絕緣應不低于300MΩ。刀開關的傳動裝置是否靈活好用,刀片與固定觸頭的表面應清潔觸頭應接觸良好;各零件不得有損傷裂紋,各部分螺絲應牢固可靠,分合時不應有表阻現象

6.6自動開關所帶負荷電流是否符合額定值范圍。過載熱元件容量與過負荷額定值的規定是否相符。開關的信號指示與電路的分合狀態是否相符。開關與電路的連接部位是否有過熱現象。

6.7所有低壓電器在送電前和交接之后,必須進行靜態檢查,只有確認無異狀態方可送電運行,對運行設備的繼電保護低壓電器的整定值,應根據生產負荷情況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7、轉爐電氣測量儀表的維護

7.1儀表的外殼是否完好、清潔。儀表指針的擺動范圍是否超過它的最大量程,指針動作有無表阻現象,是否能夠零。儀表的運行聲音是否正常。

7.2儀表的連接導線及接點是否牢固,有無接觸不良和過熱現象。

7.3帶有切換開關儀表應經常進行切換,以檢查儀表指示及切換開關是否正常。

7.4測量儀表配置的熔斷器、互感器應符合規定,二次接線正確,配線清晰美觀。定期檢查各脫扣器的整定值和動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定。

7.5擦洗各儀表盤,操作盤

8、現場限位、開閉器及電機的檢查

8.1每次巡檢都必須對現場的限位及開閉器進行仔細的檢查,對其動作行程和動作的可靠程度進行確認,氧槍還需校驗其高度值是否變化。

8.2各電機是否有松動跡象,未運行電機需對其各個螺栓進行緊固。運行狀態下的電機聽其聲音是否正常。

8.3現場的操作箱及各操作臺應及時清理,保持其清潔。

8.4、有人值班的電磁站每班應巡視檢查1~2次,無人值班的每周檢查2~3次,及時發現運行中出現的設備缺陷和故障,并設法采取措施,使之消除。若處理不了應及時上報有關人員,以免故障擴大。

9、PLC控制站及計算機操作站

9.1、每六個月對計算機主機清灰一次。

9.2、每三年更換計算機CPU風扇(爐前計算機)(專)。

9.3、每個月對鼠標和鍵盤進行一次清理和清掃(由操作人員完成)。

9.4、每周對網線進行一次巡查,發現故障及時處理,若因故不能及時處理,應上報相關部門(專)。

10、設備檢查、調整、記錄的有關規定

10.1、當班人員對所轄設備的檢查、調整、事故故障處理和潤滑情況要認真地詳細記錄,要求字跡清晰、數據準確、內容完整。

10.2、對事故、故障要求實事求是地記錄(包括事故故障的部位、原因、處理方法),無隱瞞掩蓋現象。

10.3、記錄本上嚴禁亂寫亂畫或缺張少頁現象,保持記錄本完整。

10.4、記錄本由車間技術組每月集中歸檔保存。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設備管理網微信平臺)

篇3:電廠汽輪機本體安裝中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法

1、汽輪機安裝特點

汽輪機是整套機組運行的心臟,對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汽輪機的在運行中的重要性,安裝過程中的每道工藝都必須做到精益求精。尤其是對一些關鍵的環節,比如軸系找中、滑銷系統的間隙測量調整、通流間隙的測量調整、軸承安裝等,在安裝過程中更加必須嚴格管控。只有在安裝過程中做到精細施工,才能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2、安裝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2.1汽輪機的基礎澆灌

機組運行時汽缸的膨脹是極其關鍵的,當汽輪機的橫向錨固板的凸出部分與汽缸之間的間隙太小時,汽缸的膨脹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機組的啟動,必須要把汽缸吊開,打磨錨固板凸出的部分,增大錨固板與汽缸之間的間隙,直到達到設計要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處理起來工作量較大,耗工耗時,因此在安裝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施工工藝,確保錨固板與汽缸間隙符合設計要求。對于地腳螺栓而言,前軸承座臺板及支架與低壓臺板的地腳螺栓規格是不一樣,這些地腳螺栓都要進行預制作,必須按圖分清規格。地腳螺栓鎖緊螺母也有厚薄之分,安裝時應注意:厚螺母在下,薄螺母在上,位于下部的厚螺母應該做防松脫措施(加裝開口銷或點焊)。前箱臺板也有地腳螺栓,且是悶頭的,預留標高不能超過臺板面,否則頂住軸承座,影響前軸承座就位。還有一個參數在安裝過程中也需要我們進行嚴格控制,那就是直埋件的中心,尺寸偏差不能大于2mm。

2.2臺板的檢查

臺板在安裝的過程中不需要研磨臺板的接觸面,只需檢查臺板與汽缸之間的間隙是否達到了要求即可。如果檢查臺板與汽缸之間的間隙符合要求,那么我們就可以用吊車把它就位在基礎上,然后再把軸承座就位,并用地腳螺栓拴住。最后再通過人力去將墊鐵打緊,從而消除間隙。臺板的就位調整,通常都是利用位于基礎上的可調墊鐵去完成。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在基礎與可調墊鐵之間加上一個平墊鐵。在將墊鐵安裝在基礎上之前要將墊鐵鑿平,使墊鐵與基礎的接觸面不小于75%,且接觸點分布均勻,同時還要嚴格的控制墊鐵上的負荷以及兩塊相鄰墊鐵之間的距離。在墊鐵的位置以及數量都考慮清楚后,還需要考慮從臺板的外面能否對內部的墊鐵進行調整。

2.3機組軸系找正

對于落地軸承而言,在進行汽缸組合之前可以先進行整個軸承的找正。排汽裝置進行組合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軸系找正,為了提高安裝效率,在軸承箱以及軸承的初步找正后需要對整個汽輪機組進行找正軸系工作。在進行找正時,要以各軸承的標高為基準,2號低壓轉子的前后軸頸揚度的值要相等且方向相反。同時需注意1號低壓轉子,高中壓轉子,發電機轉子的軸頸揚度,必須調整在設計值范圍內,這樣可以給對輪中心以及張口是否合格提供保障。正常情況下,高中壓缸的重量可以影響到低壓轉子的軸頸揚度,所以我們要在高中壓缸就位前對低壓轉子調閥端的軸頸揚度值進行調整,使它比電機端大1格至2格。在安裝的過程中,數據可能會出現一些微小的變化,所以在進行軸系找正時,當全實缸的狀態與半實缸的狀態出現一些差別時,我們應以全實缸為準。

2.4機組汽缸組合就位

機組的高中壓缸是整體結構的,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低壓外缸上、下缸各分調、中、電三段,需要在現場進行組合拼裝。在組合的過程中,要遵循先中間后兩邊,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組合。組合過程中用到的臨時支撐要在汽缸組合好之后再進行割除。栽絲的旋入在汽缸組合過程中也是極其關鍵,如果各個栽絲孔出現了錯位,那么就需要在汽缸校正完之后才能進行栽絲的旋入。經過現場的多次驗證,校正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將汽缸的下半組合進行找正,然后再將螺栓旋入,用工具把緊,將栽絲旋入。

2.5軸承座內部零部件安裝

軸承座內部零部件安裝的對于整個汽輪機安裝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力行業在不斷地發展,對于汽輪機安裝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如果要想保證汽輪機的穩定運行而且軸瓦及軸頸不受到損傷,必須保證高標準的油質。如果要想保證高標準的油質就需要從油系統的各個環節著手,在汽輪機的安裝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軸承座內的清潔度,所以在安裝軸承座內的部套時,必須運用一些新工藝、新技術來提高軸承座內的清潔,確保潤滑油質量。

2.6汽缸扣蓋

在進行汽缸扣蓋之前需要進行試扣蓋,試扣蓋工作可以在全實缸軸系找中心時同進行,試扣蓋一定要做到全面仔細,不能遺漏或忽略任何一個環節。提交扣蓋申請之前必須要保證汽缸內部的所有安裝工作都已經完成且有完整的數據記錄,并對相關的資料進行仔細核實,以免發生紕漏,提前做好扣蓋的準備。

3、安裝過程中的一些措施

3.1臺板安裝

通常我們都是利用位于基礎上的可調墊鐵去完成臺板的就位調整。在進行基礎施工過程中,標高會存在一定的誤差,這個時候就需要發揮可調墊鐵的作用去進行調整。但是可調墊鐵可以調整的范圍是有限的,所以在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基礎與可調墊鐵之間增加一塊平墊鐵,而且這種平墊鐵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并滿足一定的條件進行加工。

3.2低壓缸拼缸

低壓缸在進行運輸的過程中會發生變形,以及缸體本身的撓性變形。低壓缸對各項指標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以在我們進行調整時需要對低壓內外缸的各個部分反復進行起吊和測量等,與此同時還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增設壓塊,定位塊或者增加缸體的支撐梁。

3.3中固定元件的裝配

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能夠達到安裝的要求,經常采用增設工藝鍵的方法。汽輪機的對中調整完成后,我們需要對錨固板以及缸體撐腳配合面之間的間隙進行測量,然后利用工藝墊鐵加工出我們需要的尺寸,安裝之后再檢查一下兩者是否配合完好。

3.4可調固定器的利用

可調固定器與可調墊鐵相似,它是由兩塊斜墊鐵組成的,這兩塊斜墊鐵的坡度是相同的,其中一塊用來固定調節另外一塊來控制墊鐵的升降,如果采用可調固定器,我們不用在基礎處理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這樣一來就可以縮短工期,提高效率。可調固定器有許多的優勢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顯現出來,比如運行時的振動情況、調節行程、人力的消耗以及灌漿次數方面都有明細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