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鐵高爐本體安全要求
李川
1高爐內襯耐火材料、填料、泥漿等,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得低于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
2風口平臺應有一定的坡度,并考慮排水要求,寬度應滿足生產和檢修的需要,上面應鋪設耐火材料。
3爐基周圍應保持清潔干燥,不應積水和堆積廢料。爐基水槽應保持暢通。
4風口、渣口及水套,應牢固、嚴密,不應泄漏煤氣;進出水管,應有固定支撐;風口二套,渣口二、三套,也應有各自的固定支撐。
5高爐應安裝環繞爐身的檢修平臺,平臺與爐殼之間應留有間隙,檢修平臺之間宜設兩個走梯。走梯不應設在渣口、鐵口上方。
6為防止停電時斷水,高爐應有事故供水設施。
7冷卻件安裝之前,應用直徑為水管內徑0.75~0.8倍的球進行通球試驗,然后按設計要求進行水壓試驗,同時以0.75kg的木錘敲擊。經10min的水壓試驗無滲漏現象,壓力降不大于3%,方可使用。
8爐體冷卻系統,應按長壽、安全的要求設計,保證各部位冷卻強度足夠,分部位按不同水壓供水,冷卻器管道或空腔的流速及流量適宜。并應滿足下列要求:
――冷卻水壓力比熱風壓力至少大0.05MPa;
――總管測壓點的水壓,比該點到最上一層冷卻器的水壓應至少大0.1MPa;
――高爐風口、渣口水壓油設計確定;
――供水分配管應保留足夠的備用水頭,供高爐后期生產及冷卻器由雙聯(多聯)改為單聯時使用;
――應制定因冷卻水壓降低,高爐減風或休風后的具體操作規程。
9熱電偶應對整個爐底進行自動、連續測溫,其結果應正確顯示于中控室(值班室)。采用強制通風冷卻爐底時,爐基溫度不宜高于250℃;應有備用鼓風機,鼓風機運轉情況應顯示于高爐中控室。采用水冷卻爐底時,爐基溫度不宜高于200℃。
10采用汽化冷卻時,汽包應安裝在冷卻器以上足夠高的位置,以利循環。汽包的容量,應能在最大熱負荷下1h內保證正常生產,而不必另外供水。
11汽包的設計、制作及使用,應遵守下列規定:
――每個汽包應有至少兩個安全閥和兩個放散管,放散管出口應指向安全區;
――汽包的液位、壓力等參數應準確顯示在值班室,額定蒸發量大于4t/h時,應裝水位自動調節器;蒸發量大于2t/h時,應裝高、低水位警報器,其信號應引至值班室;
――汽化冷卻水管的連接不應直角拐彎,焊縫應嚴密,不應逆向使用水管(進、出水管不能反向使用);
――汽化冷卻應使用軟水,水質應符合GB1576的規定。
篇2:煉鐵高爐本體作業安全知識規程
1、上爐頂有什么安全要求
答:二人以上,帶好煤氣報警器,注意風向,填寫煤氣區域作業單。
2、開氧氣閥門有什么要求
答:手套、手禁油,緩慢開啟。
3、冷排有什么要求
答:防止斷水、煤氣泄漏,定期檢查清污,防腐、防碰撞、防著火。
4、進入噴煤中還磨、除塵箱、升溫爐內有何要求
答:可靠切斷煤氣,停電掛牌,先檢測氧氣含量,防煤氣中毒,、氮氣窒息。
5、噴煤升溫爐點火有什么要求
答:爐內負壓,先點火,后送氣。
6、煤氣有哪些危害
答:燃燒、爆炸和中毒。
7、高爐煤氣的特性
答:劇毒、易燃、易爆、無色、無味。
8、帶煤氣作業時多少米以內禁止一切炎源
答:40m以內。
9、在煤氣管道上動火時,必須先取得什么并做好防護措施才可進行
答:在煤氣管道上動火時,必須先取得動火許可證。
10、煤氣中毒事故搶救工作中進入煤氣危險區域搶救,必須戴什么
答:必須戴空氣(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
11、熱風爐烘爐時,煤氣壓力低怎么操作
答:迅速停燒切斷煤氣。
12、熱風爐煙道溫度一般控制在多少度以下
答:一般控制在350℃以下,最高不超過400℃。
13、熱風爐煙道閥或廢氣閥未關嚴就開冷風小門,風從煙道跑走,造成高爐風壓風量波動,甚至影響高爐順行,怎么操作處理
答:當開冷風閥小門后,高爐風壓下降多面不回升時,應立即關冷風閥小門,停止送風,待檢查好后再送風。
14、燃燒閥未關或未關嚴就開冷風閥小門,造成熱風大量從燃燒閥跑出,燒壞金屬燃燒器,此時煤氣閥不嚴泄漏煤氣還會生爆炸,怎么處理
答:開冷風閥小門后若發現燃燒閥處跑風,應立即關冷風閥門停止往爐內送風。
15、換爐停止燃燒時,若先停助燃風機,后關煤氣閥,會造成一部分未燃燒的煤氣進入熱風爐,容易造成爆炸氣體,怎樣處理
答:一定要嚴格執行先關煤氣,后關助燃風氣規定。
16、用熱風爐倒流時,如果冷風閥未關嚴,高爐煤氣倒流過來有使煤氣進入冷風總管而發生爆炸的可能,怎樣處理
答:關熱風閥停止倒流,先通過煙道將煤氣抽走。
17、休風時,風壓降到零而沒有關熱風閥,冷風閥使煤氣倒流到冷風總管時,怎樣處理
答:應立即關熱風閥,打開煙道閥,將煤氣抽走。
18、到煤氣區域作業的人員應配備什麼
答: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
19、高爐休風或坐料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1)應事先同燃氣煤氣主管部門氧氣鼓風熱風和噴吹等單位聯系征得燃氣部門同意方可休風或坐料。
(2)爐頂及除塵器應通入足夠的蒸汽或氮氣切斷煤氣關切斷閥之后爐頂除塵器和煤氣管道均應保持正壓爐頂放散閥應保持全開。
(3)長期休風應進行爐頂點火并保持長明火長期休風或檢修除塵器煤氣管道應用蒸汽或氮氣驅趕殘余煤氣。
(4)因事故緊急休風時應在緊急處理事故的同時迅速通知燃氣氧氣鼓風熱風噴吹等有關單位采取相應的緊急措施。
(5)正常生產時休風或坐料應在渣鐵出凈后進行非工作人員應離開風口周圍休風之前如遇懸料應處理完畢再休風。
(6)休風或坐料期間除塵器不應清灰有計劃的休風應事前將除塵器的積灰清盡。
(7)休風前及休風期間應檢查冷卻設備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水入爐
(8)休風期間或短期休風之后不應停鼓風機或關閉風機出口風門冷風管道應保持正壓如需停風機應事先堵嚴風口卸下直吹管或冷風管道進行水封。
(9)休風檢修完畢應經休風負責人同意方可送風.
20、高爐開爐引煤氣須具備什么條件
答:爐頂煤氣壓力應大于3kpa,并作煤氣爆發試驗,含氧小于0.6%;確認不會產生爆炸方可接通煤氣系統。
21、高爐突然斷風應如何處理
答:按緊急休風程序休風同時出凈爐內的渣和鐵。
22、高爐停電事故處理應遵守哪些安全規定
答:(1)高爐生產系統包括鼓風機等全部停電應按緊急休風程序處理。
(2)煤氣系統停電應立即減風同時立即出凈渣鐵防止高爐發生灌渣燒穿等事故若煤氣系統停電時間較長則應根據煤氣廠車間要求休風或切斷煤氣。
(3)爐頂系統停電時高爐工長應酌情立即減風降壓直至休風先出鐵后休風嚴密監視爐頂溫度通過減風打水通氮或通蒸汽等手段將爐頂溫度控制在規定范圍以內立即聯系有關人員盡快排除故障及時恢復回風恢復時應擺正風量與料線的關系。
(4)發生停電事故時應將電源閘刀斷開掛上停電牌恢復供電應確認線路上無人工作并取下停電牌方可按操作規程送電。
23、高爐停水事故處理應遵守哪些安全規定
答:(1)當冷卻水壓和風口進水端水壓小于正常值時應減風降壓停止放渣立即組織出鐵并查明原因水壓繼續降低以致有停水危險時應立即組織休風并將全部風口用泥堵死。
(2)如風口渣口冒汽應設法灌水或外部打水避免燒干。
(3)應及時組織更換被燒壞的設備。
(4)關小各進水閥門通水時由小到大避免冷卻設備急冷或猛然產生大量蒸汽而炸裂。
(5)待逐步送水正常經檢查后送風。
24、高爐爐缸燒穿時應如何處理
答:立即休風
25、風口渣口發生爆炸情況危急時應如何處理
答:立即休風
26、高爐富氧氧氣壓力應比冷風壓力大多少低于此值應如何處理
答:大0.1mpa;停止富氧
27、高爐風壓小于多少時應關閉混風切斷
答:0.05mpa
28、除塵器和高爐煤氣管道如有泄漏應如何處理
答:必要時應減風常壓或休風處理
29、清理炮頭時應如何站位
答:側身站位
爐前使用的氧氣膠管長度不應小于多少m
答:30m,10m內不應有接頭。
31、渣鐵罐內的最高渣鐵液面應低于罐沿多少
答:300mm
32、進入除塵設備內作業結束后,應做哪些工作
答:必須清點人員和工具,方可關閉入孔。
33、用絞管機工作時應注意什么
答:不許戴手套、裝工件時一定要卡牢,防止脫落傷人。
34、啟動皮帶前應注意什么/
答:首先發出啟動信號,確認周圍無人,3分鐘后啟動皮帶。
35、遇出鐵跑大流或鐵口堵不上,如何處理
答:應向工長要求減風或休風。
36、休風更換風口為什么要倒流
答:以防煤氣火焰噴出傷人。
37、爐前哪些作業必須佩戴高溫面罩
答:捅、燒鐵口;燒撇渣器出眼;掏炮口泥作業必須佩戴高溫面罩。
38、高爐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機械傷害,摔傷,碰傷,燙傷,灼傷,煤氣中毒,高空墜落。
檢查料倉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答:1)注意機車運行情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2)嚴禁鉆、越火車皮。3)注意腳下礦石,防止打滑。
39、渣罐有水應如何處理
答:1)如果水不多,可以鏟干渣到罐里吸收水分,同時丟氧氣管以利于排放水蒸汽。2)水太多應聯系調度更換處理。3)出鐵時人應走遠一點,防止打炮傷人。
40.爐抬取樣時應注意什么
答:1)應掌握好時機,渣鐵噴濺時不得取樣,防止灼傷事故發生。2)取樣勺必須先經預熱,以防打炮傷人。
41.上爐頂作業注意事項
答:1)填好煤氣作業申請單,工長簽字同意后方可上爐頂。2)必須兩人以上同行。3)上下樓梯時需扶好護欄。4)檢查或作業時人應站在風向上方,防止煤氣中毒。5)高處嚴禁向下拋物。
42.爐頂煤氣或油類著火應如何處理
答:1)應立即通知值班室,組織人員滅火。2)禁止開啟爐頂密封閥。3)視情輪流運轉料車,防止燒斷鋼絲繩。
43、下料坑搞衛生注意事項
答:1)密切注意料車運行情況,等料車停穩后方可作業。2)人應站在料車兩側,嚴禁站立在料車軌道中間。3)兩人以上作業。
44、燒氧氣用瓶氧時應注意些什么
答:燒氧氣用瓶氧時,要檢查瓶嘴是否有油污,嚴禁用帶油的皮管嘴和帶油的手套操作,操作時禁止吸煙,搬運瓶氧時必須兩人杠抬,輕放,存放氧氣瓶要遠離高溫和撇渣器。
45、休風更換風口各套時的注意事項
答:休風更換風口各套時,要用毛巾圍住面部,嚴禁站在風渣口正對面,防止塌料使煤氣火焰噴出傷人,更換時動作要協調,合理配合,選擇牢靠的卡機卡牢再操作,且滑錘后面禁止站人,嚴防砸傷,防止各水套內熱水熱蒸汽燙傷及因接觸熱彎頭,吹管等燙傷人的事故發生。
46、高爐工長在值班室外操作時應注意什么
答:高爐工長在值班室外操作時,應考慮到其所處位置的安全性,有關安全操作應參照其所處位置相關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47、爐臺取樣應注意什么
答:在爐臺取樣時,應掌握時機,渣鐵噴濺時不得取樣,防止灼傷事故發生,取樣勺必須先經預熱,以防打炮傷人。
48、鐵水罐不能裝得過滿,鐵水面應與罐體上沿留有多少余量
答:300mm以上。
49、過鐵道時應注意什么
答:過鐵道時必須密切注意機車運行情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嚴禁鉆、越火車皮。
50、風渣口周圍應保持嚴密,防止泄露,如有泄露應怎么樣處理
答:應設法堵絕或將煤氣點燃。
51、開口機啟動前須注意什么
答:啟動開口機前,應確保運轉區域內無人;更換開口機鉆桿時,必須嚴防誤操作傷人,嚴格執行“雙掛牌”制度。
52、出鐵前應注意什么
答:出鐵前應全面檢查工具、設備完好情況,檢查該烤干的部位是否烤干,檢查渣鐵罐對位情況及是否有水和潮濕物,禁止任何不安全因素出現,防止事故發生。
53、清理渣鐵是應注意什么
答:清理渣鐵時,必須在渣鐵凝固后進行,操作時要防止熱渣鐵飛濺灼傷人。
54、鐵口泥套更換應注意什么
答:鐵口泥套更換時,應站在上風向,注意預防煤氣中毒;鐵口泥套更換后,須烘烤干,嚴防潮泥出鐵。
55、開高爐行車應注意什么
答:開高爐行車應注意防止渣鐵噴濺,打炮傷人,有關操作應按“行車工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鐵口有潮泥時如何處理
答:鐵口有潮泥時,必須掏盡潮泥并烘干鐵口后方可出鐵。
56、下料坑清掃衛生時應注意什么
答:下料坑清掃衛生時,一定要等料車停穩后清掃,人應站在料車兩側,嚴禁站立在料車軌道中間。
57、上爐頂作業應注意什么
答:上爐頂檢查作業時,須經工長簽字同意后,且兩人以上同行,上下樓梯須手扶欄桿,檢查時人應站在風向上方,防止煤氣中毒,在高處嚴禁向下拋物。
58、臨時休風更換風渣口時必須進行什么操作之后方可拆卸風口吹管或打開渣口
答:倒流休風。
59、捅渣、鐵口及撇渣器時應注意什么
答:捅渣、鐵口及撇渣器時,一定要用表面干燥的圓鋼,禁止用氧氣管,同時身體必須躲避一旁,以免被渣鐵水飛濺灼傷。
60、在工作中應注意什么
答:在工作中必須時刻注意安全,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崗位責任制和技術操作規程,做到“三不傷害”,把勞動熱情與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杜絕人身設備事故,確保安全生產。
61、人工開鐵口應注意什么
答:人工開鐵口時嚴禁站在大溝內操作,打錘時站立位置腳不能超過釬頭,單人打應與掌釬人錯開方向,打錘時方圓2m內和鐵口正方向不能站人,嚴禁戴手套打錘。
62、燒氧氣時應注意什么
答:燒氧氣用瓶氧時,要檢查瓶嘴是否有油污,嚴禁用帶油的皮管嘴和到油污的手套操作,操作時禁止吸煙;搬運瓶氧時必須兩人杠抬、輕放;存放氧氣瓶要遠離高溫和火苗;使用管氧時還應遵守《相關燃氣安全管理方法》;氧氣使用時應設專人監護。
63、撇渣器操作應注意什么
答:需要掏撇渣器時,腳應站在角外,保溫撇渣器每次出完鐵后要加蓋保溫劑,操作過程嚴禁使用潮濕工具。
64、扎皮管時應注意什么
答:扎皮管時必須卡牢扎緊,防止高壓水沖擊皮管脫落傷人。
65、生產中電器發生故障時如何處理
答:必須由電工處理并掛牌操作,嚴禁在電器設備上打水,遇下大雨或濕手不準觸摸電器設備,防止觸電。
66、煤氣區域作業注意事項
答:必須兩人同行,設專人監護,并帶好煤氣報警器。
67、設備檢修時注意事項
答:嚴格執行‘雙掛牌’制度。
68、在組織生產中,必須堅持什么方針
答;安全第一的方針。
篇3:煉鐵高爐操作安全要求
1爐頂壓力不斷增高又無法控制時,應及時減風,并打開爐頂放散閥,找出原因,排除故障,方可恢復工作。
2休風(或坐料)應遵守下列規定:
——應事先同燃氣(煤氣主管部門)、氧氣、鼓風、熱風和噴吹等單位聯系,征得燃氣部門同意,方可休風(或坐料)。
——爐頂及除塵器,應通入足夠的蒸汽或氮氣;切斷煤氣(關切斷閥)之后,爐頂、除塵器和煤氣管道均應保持正壓;爐頂放散閥應保持全開;
——長期休風應進行爐頂點火,并保持長明火;長期休風或檢修除塵器、煤氣管道,應用蒸汽或氮氣驅趕殘余煤氣;
——因事故緊急休風時,應在緊急處理事故的同時,迅速通知燃氣、氧氣、鼓風、熱風、噴吹等有關單位采取相應的緊急措施;
——正常生產時休風(或坐料),應在渣、鐵出凈后進行,非工作人員應離開風口周圍;休風之前如遇懸料,應處理完畢再休風;
——休風(或坐料)期間,除塵器不應清灰;有計劃的休風,應事前將除塵器的積灰清盡;
——休風前及休風期間,應檢查冷卻設備,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水入爐;
——休風期間或短期休風之后,不應停鼓風機或關閉風機出口風門,冷風管道應保持正壓;如需停風機,應事先堵嚴風口,卸下直吹管或冷風管道,進行水封;
——休風檢修完畢,應經休風負責人同意,方可送風。
3開、停爐及計劃檢修期間,應有煤氣專業防護人員監護。
4應組成生產廠長(總工程師)為首的領導小組,負責指揮開、停爐,并負責制定開停爐方案、工作細則和安全技術措施。
5開爐應遵守下列規定:
——應按制定的烘爐曲線烘爐;爐皮應有臨時排氣孔;帶壓檢漏合格,并經24h連續聯動試車正常,方可開爐;
——冷風管應保持正壓;除塵器、爐頂及煤氣管道應通入蒸汽或氮氣,以驅除殘余空氣;送風后,大高爐爐頂煤氣壓力應大于5~8kPa,中小高爐的爐頂壓力應大于3~5kPa,并作煤氣爆發試驗,確認不會產生爆炸,方可接通煤氣系統;
——應備好強度足夠和粒度合格的開爐原、燃料,做好鐵口泥包;炭磚爐缸應用粘土磚砌筑炭磚保護層,還應封嚴鐵口泥包(不適用于高鋁磚爐缸)。
6停爐應遵守下列規定
——停爐前,高爐與煤氣系統應可靠地分隔開;采用打水法停爐時,應取下爐頂放散閥或放散管上的錐形帽;采用回收煤氣空料打水法時,應減輕頂放散閥的配重;
——打水停爐降料面期間,應不斷測量料面高度,或用煤氣分析法測量料面高度,并避免休風;需要休風時,應先停止打水,并點燃爐頂煤氣;
——打水停爐降料面時,不應開大鐘或上、下密封閥;大鐘和上、下密封閥不應有積水;煤氣中二氧化碳、氧和氫的濃度,應至少每小時分析一次,氫濃度不應超過6%。
——爐頂應設置供水能力足夠的水泵,鐘式爐頂溫度應控制在400~500℃之間,無料鐘爐頂溫度應控制在350℃左右;爐頂打水應采用均勻雨滴狀噴水,應防止順爐墻流水引起爐墻溻落;打水時人員應離開風口周圍;
——大、中修高爐,料面降至風口水平面即可休風停爐;大修高爐,應在較安全的位置(爐底或爐缸水溫差較大處)開殘鐵口眼,并放盡殘鐵;放殘鐵之前,應設置作業平臺,清除爐基周圍的積水,保持地面干燥。
7高爐突然斷風,應按緊急休風程序休風,同時出凈爐內的渣和鐵。
8停電事故處理,應遵守下列規定:
——高爐生產系統(包括鼓風機等)全部停電,應按緊急休風程序處理;
——煤氣系統停電,應立即減風,同時立即出凈渣、鐵,防止高爐發生灌渣、燒穿等事故;若煤氣系統停電時間較長,則應根據煤氣廠(車間)要求休風或切斷煤氣;
——爐頂系統停電時,高爐工長應酌情立即減風降壓直至休風(先出鐵、后休風);嚴密監視爐頂溫度,通過減風、打水、通氮或通蒸汽等手段,將爐頂溫度控制在規定范圍以內;立即聯系有關人員盡快排除故障,及時恢復回風,恢復時應擺正風量與料線的關系;
——發生停電事故時,應將電源閘刀斷開,掛上停電牌;恢復供電,應確認線路上無人工作并取下停電牌,方可按操作規程送電。
9風口水壓下降時,應視具體情況減風,必要時立即休風。水壓正常后,應確認冷卻設備無損、無阻,防可恢復送水。送水應分段、緩慢進行,防止產生大量蒸汽而引起爆炸。
10停水事故處理,應遵守下列規定:
——當冷卻水壓和風口進水端水壓小于正常值時,應減風降壓,停止放渣,立即組織出鐵,并查明原因;水壓繼續降低以致有停水危險時,應立即組織休風,并將全部風口用泥堵死;
——如風口、渣口冒汽,應設法灌水,或外部打水,避免燒干;
——應及時組織更換被燒壞的設備;
——關小各進水閥門,通水時由小到大,避免冷卻設備急冷或猛然產生大量蒸汽而炸裂;
——待逐步送水正常,經檢查后送風。
11高爐爐缸燒穿時,應立即休風。
12渣口裝配不嚴或卡子不緊、渣口破損時,不應放渣。更換渣口應出凈渣、鐵,且高爐應休風或放風減壓。渣口泥套漏煤氣時,應先點燃煤氣,然后再拆、做泥套或更換渣口。做泥套或更換渣口時,應掛好堵渣機的安全鉤。
13鐵水面接近渣口或渣口冷卻水壓不足時,不應放渣,應適量減風降壓。
14高爐爐缸儲鐵量接近或超過安全容鐵量時,應停止放渣,降低風壓,組織出鐵、出渣,防止發生渣口燒壞和風口灌渣、燒穿等事故。
15風口、渣口發生爆炸,風口、風管燒穿,或渣口因誤操作被拔出,均應首先減風改為常壓操作,同時防止高爐發生灌渣等事故,然后出凈渣、鐵并休風。情況危急時,應立即休風。
16進行停爐、開爐工作時,煤氣系統蒸汽壓力應大于爐頂工作壓力,并保證暢通無阻。
17高爐冷卻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高爐各區域的冷卻水溫度,應根據熱負荷進行控制;
——風口、風口二套、熱風閥(含倒流閥)的破損檢查,應先倒換工業水,然后進行常規“閉水量”檢查;
——倒換工業水的供水壓力,應大于風壓0.05MPa;應按順序倒換工業水,防止斷水;
——確認風口破損,應盡快減控水或更換;
——各冷卻部位的水溫差及水壓,應每2h至少檢查一次,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發現爐缸以下溫差升高,應加強檢查和監測,并采取措施直至休風,防止爐缸燒穿;
——高爐外殼開裂和冷卻器燒壞,應及時處理,必要時可以減風或休風進行處理;
——高爐冷卻器大面積損壞市,應先在外部打水,防止燒穿爐殼,然后酌情減風或休風。
——應定期清洗冷卻器,發現冷卻器排水受阻,應及時進行清洗;
——確認直吹管焊縫開裂,應控制直吹管進出水端球閥,接通工業水管噴淋冷卻;
——爐底水冷管破損檢查,應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爐底水冷管(非燒穿原因)破損,應采取特殊方法處理,并全面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大修前,應組成以生產廠長(或總工程師)為首的爐基鑒定小組對爐基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鑒定結果應簽字存檔;
——大、中修以后,爐底及爐體部分的熱電偶,應在送風前修復、校驗;安裝冷卻件時,應防止冷卻水管和鋼結構損壞。
18軟水閉路循環冷卻系統,應遵守下列規定:
——根據高爐冷卻器、爐底水冷管、風口和熱風閥等處合理的熱負荷,決定水流量及水溫差;
——高爐冷卻器和爐底水冷管進出水的溫差和熱負荷超過正常冷卻制度的規定范圍時,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立即進行處理,并加強水溫差和熱負荷的檢測;
——特殊爐況下,經主管領導批準,高爐軟水冷卻系統的冷卻參數,可適當調整;
——冷卻器的破損檢漏和處理,如果上下同時作業,應各派專人監護,安全裝備應齊全可靠,嚴防煤氣中毒;
——風口出水端未轉換開路時,不應用進水端閥門進行“閉水量”檢查,防止風口兩端供回水壓力相等,導致風口水流速為零而發生燒穿事故。
19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改汽化冷卻為水冷卻:
——汽包水位迅速下降,又無法補充時;
——長期停止供應軟水時;
——冷卻器損壞較多,損壞處又不易查出時。
汽化冷卻改為水冷卻時,應及時進行檢漏和處理。
20人員進入高爐爐缸作業時,應拆除所有直吹管,并有效切斷煤氣、氧氣、氮氣等危險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