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日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方案
土地日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方案
為迎接第23個“6.25”全國土地日,進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職工學習掌握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基礎知識的水平和業務能力,經局黨委研究決定,于“6.25”土地日前夕,在全局開展一次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特制訂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學政策、比業務、促服務為主題,進一步促使干部職工將有關當前形勢和政治理論學習內容及實際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各部門的服務水平和整體素質,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良好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二、競賽時間安排
1、20**年6月1日前請各參賽隊將參賽名單報到辦公室。
2、比賽時間為2015年6月20日。
三、競賽地點
局六樓會議室
四、競賽內容
國土資源相關業務知識、法律法規、政策。
五、參加競賽范圍
局機關18人組成6支代表隊,通過抽簽方式產生以下分組。
1.
2.
3.
4.
5.
6.
六、競賽形式
本次知識競賽設個人必答題、搶答題、小組必答題、風險題、加賽題、觀眾互動題六種題型。每個參賽隊基礎分為200分。答題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或不能回答的,將不得分或扣分。
(一)個人必答題
由各參賽隊員按座次順序,每人依次回答,每題分值為10分,答題時間為20秒,答對加10分,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或不能回答的不得分,答題過程中其他隊員不得提示或暗示,否則視為違規,違規不得分,此題作廢。
(二)搶答題
每題分值為10分,答題時間為20秒,答對加10分,各參賽隊在主持人宣布“開始”后方可搶答,可由隊中任意一名隊員做答,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不能回答或提前搶答均視為違規,違規則扣10分。
(三)小組必答題
每題分值為20分,答題時間為40秒,答對加20分,可由參賽隊任意一名隊員回答,其他隊員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補充。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或不能回答的不得分。
(四)風險題
本次比賽風險題按抽提號決定所答題目,設20分、30分、50分三個分數段,答題時間為60秒。各參賽隊自愿選擇不同分值的題目,可由任意一名隊員回答,其他隊員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補充,答對加相應的分數。在規定時間內答錯題或不能回答倒扣相應的分數,有爭議的答題最終由評委會給出分數。
(五)加賽題
加賽題是在參賽隊發生積分相同情況下使用的題型,以搶答的方式進行,加賽題每題分值為10分,答題時間為20秒,答對加10分,參賽隊在主持人宣布“開始”后方可搶答,可由隊中任意一名隊員做答,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不能回答或提前搶答均視為違規,違規則扣10分。
(六)觀眾互動題
觀眾互動題是主持人對現場觀眾進行的問答題,每個環節結束主持人對現場觀眾進行提問,第一個舉手回答的觀眾進行答題,答題正確發放紀念品一份。
競賽中發生名次并列情況,將用加賽題通過搶答方式決出名次。加賽采用突然死亡法,先搶到答題權并答題正確的參賽隊勝出。
競賽期間,答題正誤及搶答是否規范由主持人裁定,主持人不能判定時,由主持人請求評委會裁定。競賽期間發生爭議,由評委會裁決。七、競賽要求
1、各參賽隊不得帶任何相關資料上臺比賽,應在競賽開始前15分鐘到賽場檢錄,沒有檢錄將被取消參賽資格,比賽開始后不得更換隊員。
2、各參賽隊員及觀眾要做到講文明,守紀律,聽從指揮,不準喧嘩,手機等通訊工具要關閉。
3、參賽隊員回答問題時要使用普通話,聲音洪亮,答題完畢要說“回答完畢”,回答不出要說“不能回答”。
4、當某隊在答題時,觀眾、評委、主持人等一切非參賽隊員不得提示參賽隊員不得干擾其回答,否則將取消該隊此題答題資格。
5、場上參賽隊員必須服從主持人的裁決,如有爭議問題由參賽隊的領隊提交競賽評委會,競賽評委會享有最終裁決權。
八、獎項設置
本次競賽設團體一等獎1個;團體二等獎2個;團體三等獎3個。
九、組織領導
為確保本次競賽活動順利進行,成立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同時負責評委會工作,其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辦公室負責競賽的日常工作。
十、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廣大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準備,積極參與,確保此次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二、認真準備,積極參與。各股室要以這次知識競賽為契機,認真準備,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其中,努力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從服務群眾、提高素質著眼,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努力做國土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各參賽股室要安排專人負責抓好落實,將本次活動做為一次業務學習的方式,要求全員按時到場參與競賽活動,不準請假。
篇2:土地日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方案
土地日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方案
為迎接第23個“6.25”全國土地日,進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職工學習掌握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基礎知識的水平和業務能力,經局黨委研究決定,于“6.25”土地日前夕,在全局開展一次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特制訂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學政策、比業務、促服務為主題,進一步促使干部職工將有關當前形勢和政治理論學習內容及實際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各部門的服務水平和整體素質,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良好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二、競賽時間安排
1、20**年6月1日前請各參賽隊將參賽名單報到辦公室。
2、比賽時間為2015年6月20日。
三、競賽地點
局六樓會議室
四、競賽內容
國土資源相關業務知識、法律法規、政策。
五、參加競賽范圍
局機關18人組成6支代表隊,通過抽簽方式產生以下分組。
1.
2.
3.
4.
5.
6.
六、競賽形式
本次知識競賽設個人必答題、搶答題、小組必答題、風險題、加賽題、觀眾互動題六種題型。每個參賽隊基礎分為200分。答題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或不能回答的,將不得分或扣分。
(一)個人必答題
由各參賽隊員按座次順序,每人依次回答,每題分值為10分,答題時間為20秒,答對加10分,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或不能回答的不得分,答題過程中其他隊員不得提示或暗示,否則視為違規,違規不得分,此題作廢。
(二)搶答題
每題分值為10分,答題時間為20秒,答對加10分,各參賽隊在主持人宣布“開始”后方可搶答,可由隊中任意一名隊員做答,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不能回答或提前搶答均視為違規,違規則扣10分。
(三)小組必答題
每題分值為20分,答題時間為40秒,答對加20分,可由參賽隊任意一名隊員回答,其他隊員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補充。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或不能回答的不得分。
(四)風險題
本次比賽風險題按抽提號決定所答題目,設20分、30分、50分三個分數段,答題時間為60秒。各參賽隊自愿選擇不同分值的題目,可由任意一名隊員回答,其他隊員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補充,答對加相應的分數。在規定時間內答錯題或不能回答倒扣相應的分數,有爭議的答題最終由評委會給出分數。
(五)加賽題
加賽題是在參賽隊發生積分相同情況下使用的題型,以搶答的方式進行,加賽題每題分值為10分,答題時間為20秒,答對加10分,參賽隊在主持人宣布“開始”后方可搶答,可由隊中任意一名隊員做答,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內容不完整、答錯題、不能回答或提前搶答均視為違規,違規則扣10分。
(六)觀眾互動題
觀眾互動題是主持人對現場觀眾進行的問答題,每個環節結束主持人對現場觀眾進行提問,第一個舉手回答的觀眾進行答題,答題正確發放紀念品一份。
競賽中發生名次并列情況,將用加賽題通過搶答方式決出名次。加賽采用突然死亡法,先搶到答題權并答題正確的參賽隊勝出。
競賽期間,答題正誤及搶答是否規范由主持人裁定,主持人不能判定時,由主持人請求評委會裁定。競賽期間發生爭議,由評委會裁決。七、競賽要求
1、各參賽隊不得帶任何相關資料上臺比賽,應在競賽開始前15分鐘到賽場檢錄,沒有檢錄將被取消參賽資格,比賽開始后不得更換隊員。
2、各參賽隊員及觀眾要做到講文明,守紀律,聽從指揮,不準喧嘩,手機等通訊工具要關閉。
3、參賽隊員回答問題時要使用普通話,聲音洪亮,答題完畢要說“回答完畢”,回答不出要說“不能回答”。
4、當某隊在答題時,觀眾、評委、主持人等一切非參賽隊員不得提示參賽隊員不得干擾其回答,否則將取消該隊此題答題資格。
5、場上參賽隊員必須服從主持人的裁決,如有爭議問題由參賽隊的領隊提交競賽評委會,競賽評委會享有最終裁決權。
八、獎項設置
本次競賽設團體一等獎1個;團體二等獎2個;團體三等獎3個。
九、組織領導
為確保本次競賽活動順利進行,成立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同時負責評委會工作,其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辦公室負責競賽的日常工作。
十、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廣大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準備,積極參與,確保此次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二、認真準備,積極參與。各股室要以這次知識競賽為契機,認真準備,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其中,努力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從服務群眾、提高素質著眼,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努力做國土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各參賽股室要安排專人負責抓好落實,將本次活動做為一次業務學習的方式,要求全員按時到場參與競賽活動,不準請假。
篇3:市保密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市保密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對機關、單位保密宣傳教育的基本內容作出規定,要求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對本機關、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形勢、保密法律法規、保密技術規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2、根據工作職責,機關、單位分管保密工作的負責同志要擔負領導的責任,分管有關方面工作的負責同志要管好分管工作范圍內的保密工作。
3、定密工作政策性、專業性強,需要專人負責。《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關單位負責人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
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日起計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和人員,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計算。
5、復制國家秘密載體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屬于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按照規定報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復制件應當加蓋復制機關單位戳記,并視同原件進行管理。
6、銷毀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和標準,確保銷毀的國家秘密信息無法還原。
7、機關、單位發生泄露國家秘密案件不按照規定報告或者未采取補救措施
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8、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和用。
9、涉密場所中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不得配備、安裝、使用和頻輸入設備。
10、不得在辦公網絡和連接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的計算機上存儲、處理和傳輸涉密信息。
11、信息系統存儲、處理、傳遞、輸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應的識,該標識不能與正文分離。
12、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單臺計算機,應當根據所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按照相應級別涉密信息系統的有關要求進行保護和管理。
13、國家秘密是關系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14、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按照“誰誰負責、誰誰負責”的要求,負責本機關、單位信息系統和信息設備使用保密管理工作。
15、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系統,不得直接或間接地與及其他信息網絡連接,必須實行物理隔離。
16防護措施。
17、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采購安全保密產品應當選用經過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授權檢測機構檢測、符合國家保密標準要求的產品。
18、涉密信息設備使用人員、管理人員離職、離崗時,機關、單位應當回其使用、管理的涉密信息設備,及時取消有關涉密信息系統的訪問授
權。
19、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進口設備和產品,應進行查。
20、制作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由機關、單位或者經保密審查合格的單位承擔,制作場所應當符合保密要求。
21、書面形式的密件應當在其封面或首頁的密期限。
22、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
23、不得將手機帶入、所和涉密要害部門。
2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年,機密級不超過20年,秘密級不超過10年。
25、確定國家秘密知悉范圍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是最小化原則。
二、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
1、機關、單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據是(A)。
A.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B.國家秘密事項一覽表
C.上級文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D.保密法及有關規定
2、定密工作程序為:由(A)對照保密事項范圍提出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的具體意見,再由(A)審核批準并承擔(A)。
A.承辦人定密責任人法律責任B.定密責任人定密小組組長行政責任
C.承辦人定密小組組長法律責任D.承辦人定密責任人行政責任
3、(D)專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實現了保密學歷教育的歷史性突破。
A.保密技術B.信息安全C.保密法學D.保密管理
4、核心涉密場所禁止帶入手機,重要涉密場所禁止使用手機,一般涉密場所(B)。
A.禁止使用手機B.限制使用手機C.可以使用手機D.定時使用手機
5、安全保密產品的檢測證書有效期通常為(B)。
A.2年B.3年C.5年D.在產品形態不改變的前提下,終生有效
6、以下不屬于保密違法行為的是(D)。
A.私自買賣涉密地圖B.利用連接互聯網計算機存儲、處理絕密信息
C.將涉密計算機連接互聯網D.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涉密載體進行銷毀
7、涉密信息系統測評中屬于一票否決項的是(A)。
A.物理隔離、信息傳輸密碼保護B.密級標識、用戶口令強度
C.訪問控制、使用移動存儲介質D.使用移動存儲介質、用戶身份鑒別
8、關于國家秘密載體銷毀的程序及有關規定正確的是(D)。
A.只要通過本單位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可立即進行銷毀
B.確因工作需要,自行銷毀少量國家秘密載體時,應嚴格履行清點、登記和審批手續,使用本單位具備的銷毀設備和方法進行銷毀
C.送銷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分類封裝,安全運送,如無特殊情況,無需派專人現場監銷
D.應將需要銷毀的國家秘密載體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的銷毀工作機構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銷毀
9、領導同志處、核心涉密部門和場所所選設備應符合(C)標準,優先考慮(C)設備。
A.ISO9001進口B.國內信息安全認證功能齊全
C.國家保密國產D.國內認證性能好
10、非密事項需發傳真、電報的,(B)。
A.可以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B.不得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
C.有時可以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
D.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應當嚴格遵守規定
11、涉密打印機與涉密計算機之間(D)。
A.采用無線連接方式應當嚴格遵守規定B.可以采用無線連接方式
C.有時可以采用無線連接方式D.不能采用無線連接方式
12、保放結合,是指在開展保密工作時,要正確處理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做到(C)。
A.保要害保重點B.保中心保重點C.保核心保重點D.保核心保要害
13、《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沒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或者雖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超出其定密權限的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可以向授權機關申請定密授權。這里“經常”是指(C)。
A.3年來年均產生5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B.2年來年均產生6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C.3年來年均產生6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D.2年來年均產生5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14、法定的定密責任人,是指法律明確規定作為定密責任人的人員,即機關、單位負責人。機關、單位負責人一般是指機關、單位的(A)。
A.正職負責人B.領導班子C.保密委員會主任D.紀委書記
15、承辦人,是指根據機關、單位內部崗位職責分工,負責具體處理、辦理涉及國家秘密事項的工作人員。承辦人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