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生產設備主管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生產設備主管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7 閱讀 4535

生產設備主管崗位職責

工藝設備工程師(機械);工藝設備工程師(電氣);生產運行控制員;新業態研究孵化主管;新業態研究孵化員;生態產品開發員(后臺開發構架師);工藝設備工程師(機械)

1、負責設計開發裝配類工裝夾具、吊具;

2、負責裝配專業的轉運設備系統研究及開發;

3、負責裝配工藝的省力裝置及助力設備、省力化項目研究及實施;

4、負責編制工藝設備的機械部分技術要求及技術研究。

工藝設備工程師(電氣)

1、負責整車加注工藝及加注設備研究及項目實施;

2、負責裝配設備自動化升級、裝配省人化項目實施;

3、負責編制工藝設備的電氣部分技術要求及技術研究;

4、負責研究機器人應用,實現自動化裝配。

生產運行控制員

1、對解放公司本部生產現場進行日常巡視,監控各單位實際生產運行情況。

2、收集、統計、分析公司各生產單位生產運行情況信息。

3、組織各相關單位及時分析解決影響生產問題,排除生產中重大突發問題,并與相關部門制定再發防止措施。

4、組織整車整備入庫,協調解決整備過程中各類問題。

5、對造成生產線停工、整車延期交付的責任單位進行評價、考核。

新業態研究孵化主管

1、負責統籌管理新業態項目的開展情況;

2、負責新業態業務相關流程的制定與優化工作;

3、負責F事業委員會相關籌備工作和會后督辦工作,保障項目如期實施;

4、組織部門總體計劃、KPI指標的制定和推進;

5、負責部門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新業態研究孵化員

1、統籌管理新業態項目的管理工作;

2、負責新業態業務相關流程的制定與優化工作;

3、定期組織F事業委員會,并實施會后督辦,推動項目如期實施;

4、參與部門總體計劃、KPI指標的制定和推進;

5、負責部門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生態產品開發員

(后臺開發構架師):

1.負責車聯網相關系統的后臺業務開發和架構設計;

2.負責現有分布式系統的性能優化和方案梳理;

3.主導制定和指導執行后臺服務器端開發流程和標準,對服務器端軟件開發質量負責;

4.主導項目中遇到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5.協助測試工程師制定測試計劃;工藝設備工程師(機械)

1、負責設計開發裝配類工裝夾具、吊具;

2、負責裝配專業的轉運設備系統研究及開發;

3、負責裝配工藝的省力裝置及助力設備、省力化項目研究及實施;

4、負責編制工藝設備的機械部分技術要求及技術研究。

工藝設備工程師(電氣)

1、負責整車加注工藝及加注設備研究及項目實施;

2、負責裝配設備自動化升級、裝配省人化項目實施;

3、負責編制工藝設備的電氣部分技術要求及技術研究;

4、負責研究機器人應用,實現自動化裝配。

生產運行控制員

1、對解放公司本部生產現場進行日常巡視,監控各單位實際生產運行情況。

2、收集、統計、分析公司各生產單位生產運行情況信息。

3、組織各相關單位及時分析解決影響生產問題,排除生產中重大突發問題,并與相關部門制定再發防止措施。

4、組織整車整備入庫,協調解決整備過程中各類問題。

5、對造成生產線停工、整車延期交付的責任單位進行評價、考核。

新業態研究孵化主管

1、負責統籌管理新業態項目的開展情況;

2、負責新業態業務相關流程的制定與優化工作;

3、負責F事業委員會相關籌備工作和會后督辦工作,保障項目如期實施;

4、組織部門總體計劃、KPI指標的制定和推進;

5、負責部門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新業態研究孵化員

1、統籌管理新業態項目的管理工作;

2、負責新業態業務相關流程的制定與優化工作;

3、定期組織F事業委員會,并實施會后督辦,推動項目如期實施;

4、參與部門總體計劃、KPI指標的制定和推進;

5、負責部門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生態產品開發員

(后臺開發構架師):

1.負責車聯網相關系統的后臺業務開發和架構設計;

2.負責現有分布式系統的性能優化和方案梳理;

3.主導制定和指導執行后臺服務器端開發流程和標準,對服務器端軟件開發質量負責;

4.主導項目中遇到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5.協助測試工程師制定測試計劃;

生產設備主管崗位

篇2:生產設備設施管理辦法

1.目的

健全、完善集團公司設備管理體系,規范公司設備設施的采購、運行、停用機制,對公司的設備設施的采購、運行進行監督;確保在用設備符合國家及行業相關要求。

2.適用范圍

本大綱適用于集團公司范圍內的設備的管理活動。

3.參考文件

《安全生產法》全國人大常委(20**)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28001-2011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特種設備監察條例》國務院2009

《浙江省燃氣管理條例》浙江省人大

《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手冊》GB/T9006-2010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2007.6.1

4.職責

4.1總經理

1)負責批準發布集團公司設備設施采購計劃;

2)負責成立采購小組,任命組長;

3)負責批準發布公司設備設施停用、封存、報廢報告。

4.2分管副總經理

1)負責批準設備設施需求計劃、審核采購計劃;

2)負責審核設備停用、封存、報廢報告;批準設備設施啟封報告。

4.3各部門

1)編制本部門的設備設施需求計劃(年度、月度);

2)編制本部門管轄范圍的設備設施停用、封存、啟封、報廢報告,并報審批;

3)做好設備日常管理。

4.4管線所

1)負責對設備設施的運行管理;參與新購設備設施的驗收;

2)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對公司的設備設施運行組織檢查;

3)建立設備設施的技術檔案,并定期核對設備的狀態;

4)負責特種設備的管理,建立公司特種設備臺賬,并發布。

4.5安全質監部

1)對設備設施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監督;

2)對壓力容器進行年度安全檢查。

4.6計劃財務部

3)負責設備的資產及賬外資產的管理。

4.7各子公司

4)制定本公司設備設施的管理制度,并發布、實施。

5.描述

5.1設備的引進、選型、評價

5.1.1設備的引進

1)各單位根據生產、服務、辦公需要制定設備的需求/引進計劃,按照公司規定進行審批;

5.1.2設備的選型

1)設備的選型原則上由使用部門根據生產、服務、辦公的特點編制設備選型報告(生產工藝、設備工藝,需求原因等方面進行描述);

2)設備選型應符合生產上適用、技術上合理、經濟上合理、環境、安全達標的原則。

3)設備的選型程序(具體操作參照《供方評價管理程序》)

收集市場信息;

篩選信息資料;

選型決策。

5.1.3評價

使用部門對設備使用情況進行評價,編制評價報告提交至采購小組。

5.2采購

設備的采購根據公司《采購管理規定》執行。

5.3驗收

按照驗收的對象分為:采購驗收、改造驗收、維修驗收。

5.3.1驗收依據

采購計劃/需求計劃;

物項的質量說明書;

技術說明書;

驗收參考的技術標準。

改造、維修的驗收依據為改造、維修的合同,及相關的技術要求。

5.3.2驗收過程

4)設備到場后,采購部門應書面通知安全質監部、使用部門、倉庫對設備進行安全、質量的驗收,驗收記錄由采購單位提交至辦公室歸檔保存;

5)設備、器材驗收要求詳見《JRZ266設備、器材驗收規定》

5.3.3不合格處理

如設備或器材雖有合格證,但設備或器材與采購清單不符或存在質量問題,由使用單位協同采購單位聯系供應商協調解決,必要時還可利用法律手段,要求按合同規定索賠違約金。

5.3.4入庫與領用

6)設備到貨后,由采購部門對其進行入庫;

7)倉庫對設備、器材的領用建立領用記錄。

5.4設備的資產管理

5.4.1設備的入場

新進場的設備由計劃財務部建立資產的檔案,并定期組織進行盤點。

5.4.2設備的資產管理

具體執行參照《資產管理辦法》及《帳外資產管理辦法》。

5.4.3設備的調撥

設備的調撥由計劃財務部負責進行調配,屬于調撥和調劑的設備應由需求部門提出,計劃財務部核實后,寫出書面報告(報告應附設備的購期、型號、原值、設備編號和調撥原因);報主管領導審批。設備調撥后,有關單位應及時做好設備的帳、卡調整工作。

5.5運行與控制

5.5.1工程安裝

部分采購的設備、器材需要本單位進行安裝的,應按照本條6.5.1執行。

5.5.1.1設備安裝前檢查

設備安裝前應由安全部門及專業人員對設備的規格、型號、參數等進行檢查。

5.5.1.2設備的安裝

在設備安裝的過程中,應遵守工藝操作規程及安全操作規程。

5.5.2設備的運行

5.5.2.1試運行

新購/安裝的設備須進行試運行(計量、工具等不需要),并填寫試運行記錄。

5.5.2.2運行規定

5.5.2.2.1管理規定

1)設備、器材操作部門編制設備操作規程,經安全質監部審核后,由分管副總批準、發布、實施;

2)設備、器材使用單位需建立本部門使用的設備的臺賬或清單,保存維修、保養、檢查等記錄;管線所根據設備類型建立設備履歷書(設備的規格、型號、參數;設備的事故履歷;維保履歷;工作履歷;技術改造記錄;記事等);

3)管線所根據生產、服務等情況制定設備、器材的維護、保養計劃;

4)設備上崗前,相關部門應對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并保存培訓記錄;

5)管線所對各部門的設備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5.5.2.2.2操作人員規定

1)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守設備的操作規程;

2)設備、器材上的防護裝置和線路管道要經常檢查,保證完整可靠;

3)設備運行前,應對設備及附件進行檢查,做好設備運行記錄;

4)特種設備的操作必須有人監護;

5)設備、器材應定期進行保養,對于應急啟動的設備應進行經常性的定期維護,做好維護記錄。

5.5.2.2.3保養規定

公司設備設施保養分為: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停機保養。

6)日常保養,是操作工人每班必須進行的設備保養工作,其內容包括:清掃、加油、調整、更換個別零件、檢查潤滑、異音、漏油、安全以及損傷等情況。日常保養配合日常點檢進行,是一種不單獨占據工時的設備保養方式。

7)一級保養,除日常保養外,還要對設備內部進行清洗溝通油路,調整配合間隙,緊固有關部位及對有關部位進行必要的檢查。其保養工作在專職維修人員的指導下由操作人員完成;

8)二級保養,除一級保養內容外,還要對設備進行局部解體檢查,清洗換油,修理或更換磨損零件,排除異常情況和故障,恢復局部工作精度,檢查并修理電氣系統,其保養工作由專職維修人員承擔,操作人員配合參加。保養內容記入設備登記卡片;

9)停機保養,對超過一定時間不用的設備,需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停機保養;

10)保養周期及內容應符合設備保養要求(具體見各設備的保養規程)。

5.5.2.2.4設備維修規定

設備的維修應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維修,記錄在設備履歷書。

5.5.3設備的控制

為確保公司設備設施運行的有效性、安全性,公司制定了《檢驗、計量控制管理制度》。

5.5.3.1設備的檢查

1)設備檢查類型:日常檢查、周檢、節前檢查、專項檢查;

2)日常檢查,是指設備設施使用單位在運行前/交接班前進行的檢查,及重大危險源(儲罐)的巡檢;

3)周檢,由安全質監部組織的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日常檢查/巡檢的記錄、保養記錄、設備有效性、安全性等檢查;

4)節前檢查,在節假日前,公司應組織對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查及有效性檢查;

5)專項檢查,包括季節性檢查(冬季、雷雨季節、夏季)、專項安全檢查等;

5.5.3.2校驗、檢驗規定

公司的設備、設施、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的校驗或計量檢定由管線所統一負責,并建立相應的臺賬;

用戶的流量計的計量檢定與校驗由管線所負責,并建立計量臺賬;

管線所制定年度《計量、校驗計劃》,并發布;

特種設備(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的檢驗類型分為:全面檢驗和年度檢驗,年度檢驗由公司內部組織進行。

5.6設備的封存與啟封

5.6.1封存條件及要求

閑置三個月以上或季節性閑置的設備應做好設備除塵、防銹、防潮工作并切斷電源、水源。封存設備的零部件與附件均不得移作他用,以保持設備的完整;

需要封存的設備由申請部門填寫《設備封存申請單》,報管線所核實,經分管部門批準后才能進行封存;

凡申請封存的設備,必須做到技術狀態良好,附件齊全,并要掛上醒目的封存牌。對已損壞的設備應予以修復并驗收合格后,才能封存;

封存的設備應指定專人進行管理,并定期檢查,確保設備的完好性;必要時進行停機保養;未經批準嚴禁使用已封存的設備;

閑置封存一年以上或新購設備二年以上未使用而確定不需要的設備,應填寫設備封存明細表,報集團分管領導審核,總經理審批,及時做出處理,以免長期閑置造成浪費。

5.6.2封存設備的啟封

當封存的設備決定再用時,應由使用部門辦理再用手續,填寫《啟用申請單》報管線所及分管領導審批同意后,由管線所收回封存標志牌;一份交財務部門作為繼續提取折舊和收繳占用費的依據;一份留使用部門作為啟封依據;

使用部門在啟用前做好檢查調試(要求或標準)方可投入使用;

封存和啟封應記錄填寫在對應的設備履歷書上;

特種設備的封存、啟封參照《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封存超過一年的)。

5.7設備的報廢

5.7.1設備的報廢依據

設備達到或超過使用期限,主要部件或結構已經陳舊或損壞且購不到配件,達不到低限技術指標,且無修理價值;

技術落后,耗能很高,效率很低,國家已令淘汰禁止使用的設備;

超過安全使用期限,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

不符合國家頒布的環境使用標準,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又不能改造達標的設備;

經技術鑒定,確屬質量問題或損壞嚴重,無法修復以及修理費用過高,接近新購價格。

5.7.2報廢處理

6)凡需報廢的設備,由使用部門先填寫《設備報廢單》報安全質監部核實,經分管副總審核,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報廢,《設備報廢單》一式三份,使用部門、安全質監部、計劃財務部各執一份;

7)管線所組織技術及使用部門負責人進行技術鑒定,并在報廢申請單上簽署意見;對重大設備需由分管經理參加;

8)設備經批準報廢后,由計劃財務部辦理相關手續;

9)設備未經正式批準報廢前,各單位不得自行拆卸、改裝或挪用零部件;

10)為了利用報廢設備的殘值,充分發揮其作用,對于回收來的報廢設備可以有如下三個方面的處置:

直接降級使用或維修后降級使用;

作為同類設備的零部件或拆用其部件;

公開拍賣或直接變賣。

11)特種設備的報廢參照《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5.8設備的事故處理

設備事故,指設備因非正常損壞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停機時間和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者及由設備故障、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

一旦發生設備事故,當事者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馬上停機保持現場,并立即上報;

具體的設備事故的處理流程《JRZ290事故報告與調查規定》。

對發生事故的設備,需填寫設備的履歷書,諾達到報廢的標準,應按照本規定6.7條設備的報廢進行報廢處理。

6.記錄

1)各使用單位,需建立本單位在用、封存設備臺賬;

2)安全質監部定期對設備運行維護、記錄進行監督檢查;

篇3:固定資產生產設備部分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

1、全廠的設備固定資產由設備組負責管理。

2、設備固定資產:單臺設備使用年限一年以上,購置價(出廠價、運雜費、安裝費、管理費等)在800元以上者列入設備固定資產。

3、設備選型、安裝、移交使用,建檔封存,廠內部調劑、向礦申請更新改造、報廢、確定修舊方案由設備組負責。

4、生產設備操作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操作證上崗使用。

5、未經設備組辦理及生產廠長同意,不得調整、變動設備的安裝地點和使用條件。

6、未經設備組辦理及生產廠長同意,不得改變設備的結構附屬裝置、電機等。

(二)考核辦法

1、無證或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設備者處30-50元扣款,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2、擅自變動設備安裝地點位置者,除令其將設備放回原處外,處30-50元扣款,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3、擅自改變設備原有的結構,附屬裝置電機等到,處30-50元扣款,恢復設備完好的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4、不按要求使用設備,擅自改變設備的使用條件,除令其按要求使用,恢復原來的使用條件外,處30-50元扣款,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由責任者承擔。

5、已被定人定機,有操作證的設備使用人,在其操作使用期間,如不愛護設備、違章操作、拼設備,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用責任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