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備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工業設備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公司產品機械結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研發及相關部件的開發設計;
2.解決新產品研發、試制及試驗過程中的相關技術問題,對性能指標進行驗證,協調處理項目進程中的各個問題點;
3.負責產品部件圖紙的設計與繪制,負責外購件選型及物料BOM制作;
4.制定產品的制造、安裝、集成、操作系統調試規程及試運行;
5.編制產品的整體、零部件技術文件、技術標準、規范;
6.協助質量、工藝等部門等解決問題,對公司既有產品進行技術升級及技術改進;
研究產品在開發過程需要使用的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結構、新測試驗證方法,滿足產品在外觀上相對應的設計。
任職需求:
1.本科以上學歷,35歲以下,5年以上機械結構、成套設備、精密儀器研發設計經驗,有等離子體方面的工作經驗優。
2.有非標產品開發經驗,熟悉各類工藝材料工藝特性;
3.掌握產品外觀、結構及零部件設計,機械加工、材料、表面處理、各類標準件應用等相關知識;
4.熟悉質量管理體系和研發生產管理相關知識;
5.工作細致嚴謹,思想靈活,具有良好的學習創新能力,具有較強的判斷、溝通、協調、計劃與執行能力;優異的職業素養,注重團隊協作;
6.至少熟練使用AutoCAD,SolidWorks,Inventor,CATIA、Pro-E等軟件工具中的兩種;熟練使用Ansys,Fluent等計算工具中的一種。
工業設備崗位
篇2:輕工業設備管理實施辦法
發布時間:1989年2月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各級組織在設備管理工作中的職責
第三章設備規劃、選型及安裝調試
第四章設備的使用和維修
第五章設備的檢修
第六章設備的改造與更新
第七章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
第八章教育與培訓
第九章獎勵與懲罰
第十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交通企業設備管理條例》,加強設備管理,提高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和經濟效益,保證安全生產和設備正常運行,結合輕工業企業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輕工業全民所有制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的全部生產設備管理。輕工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生產設備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設備管理與維修要貫徹執行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生產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設計、制造與使用相結合,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企業應當積極采用科學的設備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維修技術,采用以設備狀態監測為基礎的設備維修方法,不斷提高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水平。
第五條企業設備管理的主要經濟、技術考核指標,應當列入廠長(經理)任期責任目標。在廠長(經理)任期內必須有主要設備完好率、固定資產增值率的考核指標。
第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輕工業廳、局(總公司),應有一名負責人分管設備管理工作,并設置與生產發展相適應的設備管理部門和人員,負責設備管理工作。
第七條企業應根據生產規摸、設備擁有量及其復雜程度,設置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工程技術人員,主要設備管理工作。
第二章各級組織在設備管理工作中的職責
第八條輕工業部設備管理部門的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定,制定有關輕工業設備管理的規定、辦法和各行業設備管理的實施細則,研究管理措施,布置工作要求,并檢查執行情況。
(二)負責輕工業設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和協調服務。
(三)掌握輕工業設備管理基本情況,組織交流和推廣設備管理工作的先進方法和經驗。
(四)組織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推動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的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
第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輕工業廳、局(總公司)設備管理部門的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定,制定本地區、本行業的設備管理實施細則,檢查執行情況,總結交流經驗,不斷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二)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根據本辦法制定考核企業設備管理的經濟技術指標,并組織實施。
(三)組織設備檢查、評比;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組織進口設備備品配件的生產和供應工作以及維修服務工作。
(四)參與企業重大設備(包括引進設備)更新改造的可行性論證、規劃、選型及驗收工作。
(五)督促檢查企業設備大修理基金、折舊基金的合理使用,處理重大設備事故。
(六)組織設備管理人員的業務、崗位培訓。
第三章設備規劃、選型及安裝調試
第十條企業必須建立設備管理體系,設備管理部門應參加設備規劃、選型、購置及安裝調試等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企業每年應對新增設備的質量(包括工藝性、可靠性、維修性、經濟性等方面)進行一次綜合性評價,考察工作效果。
第十二條企業應對自制設備制定設計管理工作程序和質量崗位責任制,使設計、制造和使用維修相結合,所有自制設備須按規定鑒定驗收后方可投產使用,轉入固定資產。
第十三條設備制造企業應當建立售后服務制度,向用戶提供維修圖紙資料、說明書和必要的備件,接受用戶委。托,進行操作、維修技術培訓。
第十四條進口設備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認真驗收,及時安裝調試、投產運行,應在索賠期內發現問題,提出索賠。
第四章設備的使用和維修
第十五條企業應根據設備損耗程度、在生產中的地位、可靠性、維修性、購置原值及停機對生產的影響等情況,將設備劃分為重點預防維修設備、一般預防維修設備和事后維修設備,并分別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管理和維修。
第十六條企業應建立健全設備使用、維護、檢修的各項制度及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生產設備要嚴格執行日常維護(日常保養)和定期維護(定期保養)制度。
第十七條設備的使用要實行定人、定機、定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必須先培訓后上崗,對重點應由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者憑證操作。
第五章設備的檢修
第十八條企業應編制設備檢修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并嚴格執行。
第十九條企業應實行檢修承包責任制,保證檢修質量,縮短檢修時間,降低檢修成本。
第二十條企業設備大修理基金的提取和使用,必須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保證專款專用,由設備管理部門計劃安排。
第二十一條企業應當合理儲備備品配件,并做好保管維護工作。備件儲備資金。應當按本企業年平均周轉期的指標來評價其項合理性。
第二十二條企業應在保證設備檢修質量的前提下,將設備舊零部件的修舊利康納入節約計劃項目。
第二十三條企業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加強對動力、起重、運輸、儀器儀表、壓力容器等設備的維護、檢查監測和預防性試驗。
第六章設備的改造與更新
第二十四條企業必須把設備改造與更新作為設備管理的重要任務,編制設備改造和更新的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對重要設備進行改造和更新,必須事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并按照有關規定上報審批。
第二十五條企業設備固定資產折舊基金應主要用于設備的更新改造。
第二十六條企業應當按臺(項)核算設備改造的實耗費用,并在驗收后及時辦理固定資產增值手續。
第二十七條企業對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設備,應報廢更新:
(一)經過預測,繼續大修后技術性能仍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和保證產品質量的;
(二)設備老化、技術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的;
(三)大修理雖能恢復精度,但不如更新經濟的;
(四)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的;
(五)其他應當淘汰的。
第七章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
第二十八條企業應按本身特點,制定設備管理方面的各項制度。
第二十九條企業應當按照本行業的有關規定,制定本企業的維修人員定額、檢修工時定額、修理停歇限額,故障停歇限額、備件儲備資金限額、維修費用與大修費用與大修費用定額等。
第三十條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設備管理與維修的原始資料,做好統計報表指標考核工作,主要考核指標是:
全年設備平均原值=(年初設備原值+年末設備原)÷2
第三十一條企業必須建立健全設備檔案管理制度,主要設備都應建立檔案。
第三十二條企業必須建立健全設備事故分析報告和處理制度。設備事故分一般設備事故、重大設備事故和特大設備事故。
(一)一般設備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500元(含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二)重大設備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三)特大設備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50000元以上(含50000元)。
直接經濟損失價值不足500元的按設備故障處理。
特大事故發生后,應在24小時之內報上級主管部門,在三日內抄報輕工業部。
第八章教育與培訓
第三十三條企業應加強對設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傳教育,教育職工認真愛護設備,提高操作工人正確使用、保養設備的自覺性。
第三十四條輕工業部和各省、市輕工大、中專院校,應當創造條件,對企業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對培訓合格者頒發專業證書),并開設設備管理專業,培養設備管理與維修專業人才。
第三十五條企業主管設備的廠長、設備處(科)長、設備管理技術人員,應參加設備管理培訓班,考試成績做為職稱評定和晉級條件之一。
第三十六條企業應有計劃的組織操作工、維修工進行設備操作、保養和維修技能的培訓,定期進行考核,提高技術水平??己顺煽兇嫒氡救藱n案,做為晉級的依據。
第九章獎勵與懲罰
第三十六條輕工業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輕工業廳、局(總公司)應組織評選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各主管部門應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八條企業可根據設備管理的需要,定期開展評比活動,對設備管理工作做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三十九條設備維修工作技術全面、復雜程度大、對維修知識要求面廣,設備管理維修人員的待遇不應低于相應工作條件的生產人員。在設備管理、維修和技術革新中有重大貢獻的項目,應納入科技成果進行評獎。
第四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輕工業廳、局(總公司)對設備管理混亂、嚴重失修而影響生產的企業,應追究企業領導人和有關人員的經濟、行政責任。
第四十一條對設備維護不好的企業、車間、班組及個人,應給予批評教育,屢教不改者應給予經濟懲罰。
對玩忽職守、違反設備操作、維護、檢修規程造成設備事故和經濟損失的單位和責任者,由企業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根據情節輕重,追究經濟、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3年9月頒發的《輕工業設備管理條例》即行廢止。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由輕工業部負責解釋。
篇3:工業設備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工業設備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公司產品機械結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研發及相關部件的開發設計;
2.解決新產品研發、試制及試驗過程中的相關技術問題,對性能指標進行驗證,協調處理項目進程中的各個問題點;
3.負責產品部件圖紙的設計與繪制,負責外購件選型及物料BOM制作;
4.制定產品的制造、安裝、集成、操作系統調試規程及試運行;
5.編制產品的整體、零部件技術文件、技術標準、規范;
6.協助質量、工藝等部門等解決問題,對公司既有產品進行技術升級及技術改進;
研究產品在開發過程需要使用的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結構、新測試驗證方法,滿足產品在外觀上相對應的設計。
任職需求:
1.本科以上學歷,35歲以下,5年以上機械結構、成套設備、精密儀器研發設計經驗,有等離子體方面的工作經驗優。
2.有非標產品開發經驗,熟悉各類工藝材料工藝特性;
3.掌握產品外觀、結構及零部件設計,機械加工、材料、表面處理、各類標準件應用等相關知識;
4.熟悉質量管理體系和研發生產管理相關知識;
5.工作細致嚴謹,思想靈活,具有良好的學習創新能力,具有較強的判斷、溝通、協調、計劃與執行能力;優異的職業素養,注重團隊協作;
6.至少熟練使用AutoCAD,SolidWorks,Inventor,CATIA、Pro-E等軟件工具中的兩種;熟練使用Ansys,Fluent等計算工具中的一種。
工業設備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