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小學校長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中小學校長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7 閱讀 6593

中小學校長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根據公司培訓項目的要求和客戶需要,負責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的策劃、課程的設計、培訓方案的撰寫、培訓日程的安排;

2、甄選、聯系培訓專家,保持與內外部培訓專家的良好關系;維護培訓渠道和培訓資源;

3、跟蹤培訓效果反饋,建立和完善培訓檔案,提出針對培訓的改進意見;

4、調查和分析培訓需求,編制培訓計劃、規劃和培訓制度。

崗位要求:

1、大學本科教育類等相關專業畢業,55歲以下。

2、接受過教育教學技術、教學管理、公共關系、團隊管理等方面的培訓。

3、了解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在職培訓的行業動態,了解熟悉其它培訓機構的產品

4、具很強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計劃性和表達、說服能力;

5、有高度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熟練操作計算機及常用辦公軟件。

6、有教育機構管理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

熱忱歡迎退休教研員、老校長、老教師!

篇2:中小學校長崗位工作職責

職責一:中小學校長崗位職責

一、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真實施素質教育,積極發展辦學特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領導制訂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學年、學期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檢查和總結規劃(計劃)完成的情況。

三、根據學校規模、編制標準、實際需要和有關規定,設置學校管理的組織機構,聘任中層行政干部,聘任教職工,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制。

四、領導和組織德育工作。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原則,堅持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工作方針,會同黨支部、團委或少先大隊建設精干得力的德育工作隊伍,采取切實措施,堅持不懈地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五、領導和組織教學工作。堅持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積極實施新課程,創造性地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高質量開發校本課程。按照國家和省統一編制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遵循教學規律組織教學,建立和完善教學管理系統,深化教學改革,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六、領導和組織體育、衛生、美育、勞技等教育工作。貫徹國家《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保證學校體育、衛生、美育、勞技等教育工作生動活潑、卓有成效地開展。

七、領導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名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進修培訓,使之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營造“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八、領導總務后勤工作。貫徹艱苦奮斗,勤儉辦學原則,堅持總務后勤工作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關心師生生活,保護師生健康。嚴格財務管理和校產校具管理,搞好校園建設,做到“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抓好勤工儉學工作,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和教職工福利待遇。

九、堅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學校的重要問題決策前,主動征求黨委建議,聽取教代會的意見,自覺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

十、努力爭取社會各方面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和幫助,代表學校協調、處理公共關系。

職責二:校長崗位職責

一、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執行上級主管部門的決定,積極推行素質教育,依法治校,主持全校行政工作。

二、辦學思想明確,組織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和學年、學期工作目標和計劃,并督促檢查規劃和計劃的執行,定期作出工作總結,提出改進學校工作的措施和意見。

三、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負責全校教師的聘用、選拔和培訓等人事管理工作。

四、全面負責學校教育教學、教科研、德育、總務工作、指導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群團組織的工作,充分發揮各部門在學校工作中的作用。

五、領導勤工儉學工作,增收節支,改善辦學條件和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

六、保障教代會和工會正確行使職權。

七、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為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條件。

八、審定學校招生計劃;簽署有關學校文件、簽定與學校有關的協議、合同;簽發畢業證書;代表學校向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請示和報告工作。

職責三:中小學校長崗位職責

1、校長是學校法人代表和行政負責人,對外代表學校行政行使法人職權,對內受政府委托全面負責學校工作。

2、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認真執行國家得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法規,結合我校實際,按教育規律辦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制定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學年、學期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

4、領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臺。把德育放在首位,以教學為中心。建立和完善教學管理系統,積極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教研活動,建立良好校紀校風。

5、管理學校人事工作,建立和健全教職工崗位責任制和有關規章制度,使學校管理制度化、科學化。做好教職員工的聘用、考核、獎懲、晉升和培訓工作。

6、管好用好學校經費,審批學校財務開支,建設好學生勞動教育基地,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和教職工的集體福利。

7、主持校長辦公會議、行政例會和教職工大會,領導和定期檢查各處室的工作。

8、定期向教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學校行政工作,自學接受教職工的監督。

職責四:中小學校長崗位職責

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及上級教育領導部門的指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爭取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支持,努力按教育規律辦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組織制定實施學校的遠期規劃和學年、學期計劃,經常檢查工作計劃招待情況,認真總結學期、學年工作,并提出改進學校工作的意見和措施。

三、全面管理黨校教育教學人事總務等各項工作。主持校務會或行政辦公會,審批各部門工作計劃,統一調和推動各處室工作,督導部門負責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年度目標。

四、領導學校德育工作,建立校長負責德育工作的體制。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強學生的無產階級世界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教育,加強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社會、家庭教育為兩翼的全方位抓好德育工作的格局,支持督導、檢查、政教處工作。

五、領導教學工作。校長要以主要精力抓好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實施。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提出教學改革的要求和教學研究的項目;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六、領導體育衛生工作。認真貫徹國家及上級教育部門頒發的有關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規定。領導好體育課、課外體育鍛煉和學校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加強學生的衛生保健工作。關心學生的生活,控制學生的活動總量,保護和增進學生的健康。

七、領導總務后勤工作。堅持勤儉辦學方針,認真審批學校經費分配及開支,嚴格財務、財產管理,積極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引導后勤人員樹立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思想,創造經濟效益,搞好校舍建設及美化綠化工作。

八、積極創造條件,妥善安排學生的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和一定的勞動技能。通過教育、教學、勞動和課外活動,加強美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

九、負責學校人事工作,抓好教職工隊伍建設。認真貫徹執行知識分子政策,充分發揮教職工的積極性和業務專長,按照學校編制進行定崗定員定責,做到知人善任。努力選擇培養骨干教師,幫助他們積累、總結經驗,為他們開展教學研究、改革創造條件。關心他們的生活,注意保護和增進他們的健康。

篇3: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辦法

信息名稱: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

信息索引:360A02-03-1999-0039-1生成日期:1999-12-30發文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發文字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8號信息類別:部門規章

內容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8號

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

1999年12月3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提高中小學校長隊伍的整體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特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國家和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按照校長任職要求,有計劃地對校長進行培訓。

第四條中小學校長培訓要堅持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服務的宗旨,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和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

第五條參加培訓是中小學校長的權利和義務,新任校長必須取得“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持證上崗。在職校長每五年必須接受國家規定時數的提高培訓,并取得“提高培訓合格證書”,作為繼續任職的必備條件。

第二章內容與形式

第六條中小學校長培訓要以提高校長組織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其內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論、思想品德修養、教育政策法規、現代教育理論和實踐、學校管理理論和實踐、現代教育技術、現代科技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方面。培訓具體內容要視不同對象的實際需求有所側重。

第七條中小學校長培訓以在職或短期離崗的非學歷培訓為主,主要包括:

任職資格培訓:按照中小學校長崗位規范要求,對新任校長或擬任校長進行以掌握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300學時。

在職校長提高培訓:面向在職校長進行的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辦學經驗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培訓時間每五年累計不少于240學時。

骨干校長高級研修:對富有辦學經驗并且具有一定理論修養和研究能力的校長進行的,旨在培養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專家的培訓。

第八條中小學校長培訓實施學時制,也可采用集中專題、分段教學、累計學分的辦法。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培訓機構,要充分利用國家提供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并積極創造條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

第三章組織和管理

第十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宏觀管理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主要職責是:制定保障、規范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有關規章、政策;制證并組織實施培訓工作總體規劃;制定培訓教學基本文件,組織推薦、審定培訓教材;建立培訓質量評估體系;指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

第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地區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制定本地區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劃和配套政策;全面負責本地區中小學校長培訓的實施、檢查和評估工作。

第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申請承擔中小學校長培訓任務的機構要進行資格認定。普通師范院校、教師進修院校、有條件的綜合大學,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可以承擔中小學校長培訓任務。

第十三條中小學校長培訓施教機構的教師實行專兼結合。培訓機構應當配備素質較高、適應培訓工作需要的專職教師隊伍,并聘請一定數量的校外專家學者、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優秀中小學校長作為兼職教師。

第十四條對參加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中小學校長,發給相應的培訓證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證書的管理。

第十五條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校長,培訓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培訓費、差旅費按財務制度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中小學校長培訓經費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地方教育費附加應有一定比例用于培訓中小學校長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中小學校長培訓人均基本費用標準。

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把中小學校長參加培訓的情況納入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對培訓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四章培訓責任

第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保障中小學校長接受培訓的權利。中小學校長對有關組織或者個人侵犯其接受培訓權利的,有權按有關程序向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提出申訴。

第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無正當理由拒不按計劃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校長,學校主管行政機關應督促其改正,并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直至撤銷其職務。

第二十條擔任中小學校長者,應取得《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或應在任職之日起六個月內,由校長任免機關(或聘任機構)安排,接受任職資格培訓,并取得《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在職中小學校長沒有按計劃接受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時數的提高培訓,或者考核不合格者,中小學校長任免機關(或聘任機構,應令其在一年內補正。期滿仍未能取得《提高培訓合格證書》者,不能繼續擔任校長職務。

第二十一條經評估達不到培訓要求的培訓機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要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者,應責令其停止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

第二十二條對未經批準自行設立、舉辦中小學校長培訓機構或中小學校長培訓班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幼兒園園長、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培訓參照本規定執行。中等職業學校及其他各類成人初、中等教育學校校長培訓另行安排。

第二十四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以依據本規定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