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教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高中心理教師崗位職責
任職要求:
1、要求本科全日制學歷,專業對口,并持心理咨詢師B證,以及高中教師資格證書;
2、熱愛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教師職業操守,無違法違紀行為;
3、具備扎實的專業素養,教齡3年以上,優秀應屆畢業生可破格錄用。
篇2:心理咨詢教師崗位工作職責
職責一:心理咨詢教師崗位職責
一、心理咨詢老師應該在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以愛心為重,在咨詢時必須有科學、嚴肅、謹慎、認真的態度。心理咨詢員在咨詢時要本著平等交友原則、啟發原則、期待建議原則,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學生的人格。在了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以科學認真負責的態度,解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
二、貫徹市教委關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在校心理健康領導小組指導下開展工作。
三、心理咨詢老師應該具有廣博的知識,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咨詢水平,和相關的咨詢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系,注重不斷的學習和信息的積累,要注重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齡、不同類型學生的心理問題,行之有效的疏導方法。
四、心理咨詢老師要有組織協調能力,要和學校里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心理協會會員、心理學興趣小組等保持密切聯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從不同的方面了解學生,提高咨詢輔導的有效性。
五、心理咨詢員要明確公布心理咨詢室的開放時間,并經常深入年級、班級向年級組長、班主任了解有關情況,搞好全校師生心理健康咨詢的宣傳,指導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
六、心理咨詢員要有保密意識,應注意對來訪者的個人情況保密。在進行科學研究、案例研討時應該使用化名,不能使用真實姓名,并要隱去那些可能會據以辨認出與咨詢對象有關的信息。
七、危機干預: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來訪者有危害其自身和危及社會安全的情況,心理咨詢員有責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八、注意做好心理咨詢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銜接,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使學生學會自助、助人。
九、心理咨詢員要定期對學生進行生理心理品質狀況的問卷調查,收集個案,定期對全校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講座。
十、心理咨詢員要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不斷提高心理咨詢工作質量。
職責二:心理咨詢教師崗位職責
1、協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制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學年、學期心理輔導活動課課程計劃。
2、設立“心理熱線”和“心理信箱”等,負責其日常工作。
3、負責師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專題講座、校園網、心理健康教育簡報等渠道向全校師生宣傳普及心理健康常識。
4、負責心理咨詢服務。為學生提供包括心理適應問題、學習心理問題、交往心理問題、情感心理問題、智能開發心理問題等各種障礙性心理咨詢和發展性心理輔導服務。根據學生自愿的原則,為學生開展個別咨詢。
5、負責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做好每次咨詢記錄、反饋和跟蹤研究工作。
6、組織開展教職工和家長的健康教育培訓與輔導。
7、按規定時間值班,熱愛心理咨詢、輔導工作,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8、心理教師在充分尊重來訪者的前提下,全面收集有關當事人心理問題的資料,作為咨詢、輔導工作的依據。
9、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泄露有關當事人的隱私。
10、對已經確診或疑似的神經癥和精神病病例,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并申請轉介。
11、負責心理咨詢室各種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職責三:心理咨詢教師崗位職責
1、熱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愿意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奉獻時間和精力,恪守心理咨詢工作者的道德規范。
2、心理咨詢教師要遵循“尊重理解、真誠保密、助人自助”的輔導原則,認真做好來訪者的接待工作,完成輔導記錄。
3、守時守信,熱情服務,讓自己的工作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努力維護學校心理咨詢室的聲譽。
4、心理咨詢教師應不斷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輔導技能和服務水平,并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
5、心理咨詢教師要嚴格遵循保密原則。對來訪者有關資料、案例予以保密;單獨保管,不列入學校有關檔案,不將來訪者的案例作為談話資料。在因專業和教育需要進行案例討論,或采用案例進行教學、科研、寫作等工作時,應隱去所有可能會辨認出來訪者的有關信息(在得到來訪者的書面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例外)。
6、心理咨詢教師應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對自己能力范圍外的個案,應及時做好轉介工作。
7、危機干預: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如果發現來訪者有危害其自身和危及社會安全的情況,心理咨詢教師有責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必要時應通知有關的上級主管部門)。
8、心理咨詢教師應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與身心健康,在自身處于極度的情緒波動狀態時,應避免接待來訪者。
9、心理輔導員必須嚴格遵守心理輔咨詢室的各項制度。
職責四:心理咨詢教師崗位職責
一、咨詢教師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心理咨詢工作。
二、咨詢教師應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定期參加培訓,提高咨詢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三、咨詢教師應與咨詢者建立平等、信任的良好關系,尊重咨詢者的人格。
四、咨詢教師應語言親切、態度和藹,富有親和力,營造和諧、溫馨、安全的環境氛圍。
五、咨詢教師在分析問題時,要做到客觀、仔細、耐心。
六、咨詢教師應明確其工作的目的是有助于促進當事人的心理成長、自強自立,盡量避免當事人對咨詢教師過分依賴。
七、如果咨詢教師發現無法幫助咨詢者,應本著對咨詢者負責的態度將其介紹給另一位合適的咨詢教師。
八、咨詢教師堅持對學生正確引導,采取啟發誘導,杜絕強硬說教或強加于人,咨詢過程中不帶個人情緒和自我價值觀。
九、咨詢教師應遵循保密原則,未經當事人許可,不得隨意泄露咨詢者秘密和個人信息。
十、咨詢教師遇到確有心理問題嚴重的精神問題者,應及時介紹到其他專業機構就醫。
篇3:心理咨詢教師工作守則范本
心理咨詢教師工作守則
心理咨詢室心理輔導教師工作守則【1】
1、要熱愛來訪學生,熱愛心理咨詢工作,具備心理學專業知識,認真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遵守心理學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
2、要樂于助人,熱情、真誠,對來訪學生力求做到尊重、理解、關心和接納,不得嘲笑學生和顯出厭煩的神態。
3、要與來訪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并尊重學生的意見,保護其利益,不得為滿足個人需要而犧牲學生的利益。
4、在一切咨詢(輔導)活動中,心理輔導教師應注意咨詢關系有助于來訪學生心理成長,應盡量避免學生對輔導教師的過分依賴。
5、要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與身心健康,在自身出于極度情緒波動狀態時,應回避接待學生。
6、要了解自己專業職能的局限性,對于自己不合適解決的問題,必須及時建議學生去有關部門治療。對來訪學生提出的超出自己職能范圍的要求不能予以滿足。
7、要保護來訪學生隱私,咨詢資料必須保密,教學科研用其資料必須隱去一切可能暴露學生身份的信息。
8、每次咨詢(輔導)結束后,必須認真填寫《心理咨詢記錄》,未經許可,不得將記錄帶出咨詢室。
9、要定期參加培訓、研討,提高咨詢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10、按時上班,堅持心理咨詢的經常化、規范化。
心理咨詢教師工作守則【2】
一、咨詢教師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心理咨詢工作。
二、咨詢教師應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定期參加培訓,提高咨詢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三、咨詢教師應與咨詢者建立平等、信任的良好關系,尊重咨詢者的人格。
四、咨詢教師應語言親切,態度和藹,富有親和力,營造和諧、溫馨、安全的環境氛圍。
五、咨詢教師在分析問題時,要做到客觀、仔細、耐心。
六、咨詢教師應注意有助于當事人的心理成長,盡量避免當事人對咨詢老師過分依賴,助人自助。
七、咨詢教師有權拒絕不屬于咨詢內容的要求。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如發現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會安全的情況,心理咨詢工作者有責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八、咨詢教師對學生堅持正確引導,采取啟發誘導,杜絕強硬說教或強加于人,咨詢過程中不帶個人情緒和自己價值觀。
九、咨詢教師應遵循保密原則,未經當事人許可,不得隨意泄露咨詢者秘密和個人信息,如采用案例教學、科研或寫作時,應適當隱去那些可能會據以辨認出服務對象的有關信息。
十、咨詢教師遇到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明確告訴來訪者;遇到確有心理問題嚴重到精神問題者,應及時介紹到其他專業機構就醫。
心理教師工作守則【3】
1、正式咨詢時,心理咨詢教師應向來訪者說明自己的專業資格、咨詢目的、咨詢技巧、咨詢程序上的規則及可能影響咨詢關系的各種限制條件。
2、心理咨詢教師與來訪者應對角色的界定、預期的目標、采取的策略及可能的結果等有所了解,并取得一致。
3、心理咨詢教師并非心理醫生,一般不對學生做診斷性評價,不能更不能擅自開具來訪者有關心理問題的診斷證明;如無法對來訪者提供幫助,可建議其咨詢更高級的心理研究者或專業心理醫師。
4.、在進行心理測試之前,心理咨詢教師必須向來訪者說明測驗內容和目的,并在測試結束后出慎重的專業解釋。
5、心理咨詢教師接待每位來訪者時間原則上控制在40分鐘之內;在咨詢活動中,應注意盡量避免來訪者過分依賴。
6、心理教師要準時到崗接待咨詢,遇有特殊情況(包括心情不佳等)不能準時到崗,必須事先做好換班的銜接工作,并告知學校主管領導。7、心理咨詢教師應盡可能在當日填寫咨詢個案值班記錄。其內容主要包括來訪者的基本情況、敘述的主要問題、咨詢一般過程、咨詢建議、咨詢效果及其它事項。
8、心理咨詢教師應積極參加學校或上級組織的教科研交流活動。
9、心理咨詢教師未經許可,不得以心理咨詢教師的身份參加社會機構舉辦的任何心理健康活動。